第527章 不出钱也敢说忠君?
书名: 大人,得加钱 作者: 傲骨铁心 分类: 穿越

        

        曹操是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鬼家大人是宁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

        为国为民的道德境界,孰高孰低,立见分晓!

        “大人真夸父也!”

        夸父者,上古神人。

        为民造福,为民奉献,死后身变为山,眼变为日月,血变为河流,毛发变为树林,滋润着大地,令万物得以繁衍生息...

        这,不正是鬼家大人的抱负么!

        梵伟的内心被深深震骇住,直觉告诉他,当初他选择当叛徒是正确的。

        再想旧主王伦的愚昧无知,心底没来由一阵骄傲。

        奶奶个球的,总算是跟对人了。

        他坚信,只要坚定不移追随鬼家大人前进的脚步,一个从龙功臣是断然跑不掉的。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少,少,少爷...”

        杨植也被少爷的抱负惊住,结巴的说不出话来,脑海只不断闪现两个字——“伟大啊伟大”。

        “夸父?”

        贾六目光深邃,梵伟的比喻非常恰当。

        归根结底,他所倡导的就是奉献精神。

        刚才所言可不是跟曹操对着干,而是事实上他就是这样想,也准备这样做的。

        “保隆项目一定要做大做强,明年上半年重点于京师推销,下半年则要逐步向全国推广...”

        贾六指示,北至雅克萨,南至琼州,东至台湾,西至迪化,只要有辫子的地方,就必须有保隆项目。

        先官,后商。

        总之,要利用大清军民对乾隆的忠心,将这一项目发挥到极致。

        日挣斗金都不足以形容。

        “皇亲宗室这块,就是红带子黄带子,包括蒙古那帮亲王、郡王台吉什么的,一个都不能落下...

        做生意嘛,不要怕难为情,告诉你手下人,一次登门推销不利,就二次登门,二次登门他还不买,那就三次登门...

        你们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要高举忠义为君的大旗,要让这些人意识到他们如果不投资保隆项目,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不拿钱怎么叫忠君爱国?”

        贾六真的需要钱,需要大笔钱。

        北洋通商这个大项目,前期投入全是他直隶出,从港口修建到招资引资,再到交通建设,工矿厂房、商品组织,人员工资,海军陆军扩编,技术人员、学校培训,外交费用、内交费用、娱乐招待费用、土地征收费用...

        可以说,这个大项目将来是财源滚滚,但前期投入就是个无底洞,没有上千万两银子砸进去,怕是见不到成效,或者预计收益不达标。

        把直隶财政收入拿出来搞肯定不现实,因为直隶又不是两江一年有上千万两财政收入,真挪了直隶财政,官员工资发不出来就麻烦了。

        所以,只能指着保隆项目和景陵翻新项目把这笔前期投资凑出来。

        景陵翻新项目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收益很大,保守估计至少千万两,然而收益转化时间较长,毕竟景陵搞出来的东西不能直接当钱用,得通过二次销售渠道变现。

        这样一来,工程款结算和周转就存在问题。

        保隆项目就不同了,现收现支,搞好了跟个提款机似的,一点心都不操,贾六能不亲自抓项目落实么。

        甭管什么项目,本质都是销售。

        别人卖的是产品,贾六卖的是希望。

        用忠君爱大清包装起来的希望。

        再给这个希望套上高利皮毛,放在后世可能忽悠不了人,放在这个纲常伦理,君君臣臣的时代,不发都难。

        前院那边传来声音,似乎是二姐夫两口子来了。

        贾六便对梵伟道:“别的话我就不跟你们多说了,反正要想尽一切办法把那些有钱人的银子借过来,”

        梵伟纠正道:“大人,是投资。”

        “一样,投资有回报,借钱有利息。”

        “不一样,投资有风险,借钱必须还。”

        “借钱为什么要还?”

        贾六搓了搓手,“回头搞新政也可以借钱,只要直隶的有钱人把银子都借给我,就不用担心他们会拖我后腿了。”

        说完,让梵伟和栓柱同他过去,等会一起吃饭,陪他爹大全喝几杯酒。

        “吃完饭,我请你们去玉春楼潇洒。”

        贾六记得自己在玉春楼充过一笔银子,可能账上还有钱。

        杨植忙提醒:“少爷,太后国丧期间,京师百内之内禁止娱乐,玉春楼这段时期可能不对外开放。”

        贾六没好气道:“太后死了跟百姓有什么关系,人家楼子里的姑娘就不用吃饭了?这个月死太后,下个月死皇后,再下个月死太子皇帝,姑娘们大半年的一分钱不挣,怎么活法?”

        无奈,只得歇了这心思。

        却是不知大玉儿这段日子没生意做,是不是从良嫁人了。

        回头让栓柱过去打听打听,要是大玉儿真的嫁人了,就给他男人安排个事做,也算全了这段友情。

        到了前院,二姐夫两口子都来了,如秀跟吴卿怜也回来了,正在同大姐张罗饭菜。

        “这姑娘挺不错的啊,”

        趁如秀不在,二姐贾兰偷偷拽过弟弟,挤了挤眼睛,她一来就看到那个叫卿怜的姑娘,起初还以为是弟弟家里添的丫鬟,但看来看去都不像。

        等大姐偷偷跟她一说,这才晓得弟弟瞒着如秀在外面纳了两个女人,其中一个还给贾家生了长孙,这让贾兰是又惊又喜。

        “六子,造办处的事我一直在帮你盯着,大部分师傅都答应去天津...”

        二姐夫高德禄现在也是官了,正四品的护军营房管理大臣,虽然在京中没有衙门,但官服和官凭不是假的。

        此事在高家引起轰动,连带着二姐贾兰面上倍有光。

        本是庶出的高德禄在家里的地位也是直线上涨,从前不大理他的大哥大嫂没事都要来弟弟家串个门。

        二姐贾兰在婆家可算是扬眉吐气。

        高德禄最近一直在忙小舅子交办给他的事,就是把养心殿造办处隶属的技术人员全部重金请到天津去,也就是贾六军工产业园人材储备计划的关键一环。

        想要产业,就得有技术。

        想要技术,就得有专家。

        别看那帮技术人员在清廷眼中只是普通匠人,但在贾六眼里都是一个个走动的宝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