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暗斗

        

        并肩王府,司马锐和苗人龙几人商谈了一晚上。

        天色破晓,又到了上朝的时候。

        西厂总督梅杨匆匆跑来,脸色不太好。

        “王爷,已经证实了。”

        “杨辰早在去年底,就拿下了整个河东路,甚至攻取了武州!”

        “三月初,河东几十万大军齐出,飞燕城也派了十万骑兵攻入河北。”

        “目前,连雄州都攻占了。”

        “我们潜伏在辽境的探子说,武州和雁门关的兵马已经攻占了朔、寰、应、云四州,西京大同被围困一个多月了。”

        什么?

        在场的几人惊得目瞪口呆。

        经过这么久的探查,司马锐已经知道,当初北上的,是杨辰的私兵。

        那时候还叫日月新军,后来才改称明军。

        他怎么变出几十万大军的?

        还能两路齐出,同时攻略河北路,和雁北四州?

        滚雪球也不带这般夸张吧?

        苗人龙有些不信,他眯缝着细长眼睛问道。

        “老梅,不是说你的人进入河东路,就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么?”

        “这些情报哪儿来的?”

        梅杨满脸苦涩,喟叹道。

        “明军的反谍报能力太强了,如今的河北路也一样。”

        “这些情报,还是我西厂潜伏在河北、河东好几年的暗桩,实在待不下去了,不得不逃亡陕西或者山东带出来。”

        “九死一生呐!”

        司马锐很想拍桌子大骂杨辰,简直胆大包天。

        你组建私军攻城略地也就够了,连朝廷人马也杀?

        西厂好歹是正经的密谍机构,于国有功的!

        其实,他们不知道。

        宋新辰的情报部也不会滥杀无辜。

        当然,在抓捕过程中,冥顽不灵,死命反抗被杀的有。

        大部分都在悬殊的力量面前低头了。

        这些西厂精锐经验丰富,宋新辰哪里舍得杀?

        再派往一线执行任务肯定不行。

        但放在内部当教官,还是绰绰有余的。

        情报部成立不过两年,还稚嫩得很。

        老是靠武力镇压,也不是办法。

        大供奉冯子越倒抽一口凉气,惊骇莫名。

        “那……这么说,东宫的兵马也太强大了。”

        “京南五县,飞燕城以及郑州的留守兵马也不下二十万吧?”

        “还没算上水军呢?”

        “杨辰的私兵到底有多少人啊?”

        “三十万还是五十万?”

        苗人龙苦笑道。

        “老冯,你不懂。”

        “单单打一个河北路,并且战而胜之。”

        “辽军据城而守,是吃素的么?”

        “我们七十万王府军全都渡江,怕是也做不到。”

        “具甲骑兵再厉害,那也仅仅是野战。”

        “所以,河北路的明军恐怕就有四五十万。”

        “大同可是辽国的西京啊,跟咱们的洛阳一样重要。”

        “耶律阿保不派重兵可能么?”

        “所以,进攻雁北四州的明军也得三四十万。”

        司马锐心里翻江倒海一般,气得心肝儿直疼。

        可苗人龙的算法,已经很保守了。

        这还是基于东宫出身的人马,战力强于王府军而定的。

        说出来都很没面子。

        “这可如何是好?”

        “司马飞燕、杨辰手握百万大军。”

        “一旦掉头南下,本王如何抵挡?”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对于杨辰的人马数量,在场的人不再质疑。

        去年八九月份,杨辰带过江的不止十万具甲骑兵吧?

        他收编了寇确的雄州残军,也有好几万。

        河东都归他了,说明太行山邱家军也跟杨辰合流了。

        邱逍遥经营十几年,手头没有二三十万兵力?

        辽军野战兵力不敌,肯定败退逃亡。

        驻守河东、武州各地的汉儿军数量众多。

        这帮人打又打不赢,逃又逃不掉,只剩下投降一途了。

        经过几个月的整合训练,杨辰兵分两路,屡战屡胜就不足为奇。

        司马锐和苗人龙都是打了半辈子仗的人。

        一支军队,屡战屡胜,缴获就多,从上到下士气高昂。

        战力只会一天比一天强大。

        关键是,把鞑子撵出关外去了。

        明军根本就不缺战马。

        想想吧!

        要是明军百万骑兵跨过黄江,可比当初的辽国南征恐怖多了。

        不由得司马锐不心乱如麻呀!

        苗人龙沉吟片刻才道。

        “王爷,长公主没有理由跟咱们开战呐!”

        “暗处的情报战,打得你死我活,这很正常。”

        “辽军才退走多久,各地百废待兴。”

        “上到公卿士大夫,下到贩夫走卒,谁愿意再来一次兵灾?”

        “目前,谁先挑起战争,谁就会失去民心,遭受天下人的唾弃。”

        “杨辰才智高绝,他不会出此下策的。”

        “末将以为,明军的目标,还是收复幽云十六州。”

        司马铭颔首,心头也放心不少。

        幽云十六州都被辽国统治十二年了,辽皇会舍得放弃?

        他必然倾举国之力,与杨辰决战。

        一番龙争虎斗,可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

        如此看来,本王还有时间布局。

        “出发吧!”

        “今儿大朝会,本王要探探飞燕那丫头的底。”

        净鞭九响,皇极殿大门缓缓打开。

        这个国家,暂时没有皇帝。

        但不影响大家启用皇极殿议事。

        正中的宝座,自然是空着的。

        御阶下摆着两张鎏金大椅。

        左边为尊,归摄政王司马锐。

        右边就坐的,则是监政司马飞燕。

        当然,一帮六部九卿也安排了座位,倒有种融洽气氛。

        官职低些的,只能抱着玉笏站着了。

        反正这帮人久经磨练,早已习惯。

        一两个时辰憋着尿都没问题。

        “飞燕呐!”

        “王叔我咋听说,你东宫军把河东、河北路都都打下来了?”

        司马飞燕装傻充愣,笑嘻嘻地道。

        “王叔,军政大事,别开玩笑。”

        “河东都还打着呢,就更别说河北路了。”

        司马锐既然提出来,那就一定要证实的。

        他还有一揽子主意,等着蓄势待发呢!

        “哦?”

        “难道是我王府水军看错了?”

        “没关系,回头皇叔我派苗人龙带兵登陆河东走一趟。”

        “顺便帮你一把!”

        司马飞燕眼中寒光一闪。

        如今,北方已经进入了夏粮收割季节。

        河北就算了。

        辽军统治时期,土地抛荒不少。

        可河东路今年的麦子,超过三千万亩,

        不说绝后,也肯定是空前了。

        皇叔,你想过江抢粮?

        看\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就\记\住\域\名\:\w\w\w\.\8\2\z\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