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附带的惊喜

        

        “还有,老程,抓紧干呀。”

        “三天后,本公公就要一万斤哦!”

        目送杨辰离开,程义云拍着胸脯大声道。

        “好咧!”

        三天一万斤,那得抓紧了。

        得让该死的西域蛮子,从早到晚都吃土去。

        常元晋上哪儿去找这么多砂子?

        闪闪亮亮的石英砂,他当然认识。

        可这玩意不好弄。

        几十上百斤河沙里,也未必筛得出一斤半斤来。

        他无奈的摊摊手。

        “忽而列阁下,你都看到了。”

        “那家伙,已经疯了!”

        “你们,唉……逼迫太甚……如之奈何呀?”

        “实在受不了,就搬吧!”

        忽而列无功而返,就准备搬家避一避。

        河对岸他是不打算去的。

        于是,他看上了东山下,崔各庄南面的一排排梯田。

        可当他带着大伙儿准备扎营时。

        五百女兵顶盔掼甲,气势汹汹地包围了西域人。

        领头的明月清叱道:“此乃皇庄重地,你等想干什么?”

        忽而列在马背上遥遥拱手。

        “明月总管,我等不堪忍受沙尘袭扰,想借贵庄田地扎营。”

        “需要多少银子?还请报个数!”

        明月想起了杨辰的交代,顿时古怪一笑。

        “你知道这地里种的是啥不?”

        “是大公主花费三年时间,死了几百人,才从海外找回来的白玉萝卜!”

        “又叫西洋参。”

        “成熟后,一根就价值十几二十两银子!”

        “你真给得起钱?”

        西洋参?

        你是不是唬我没见过世面哦?

        一亩地里全是幼苗。

        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老天,一根十几两银子?

        把咱们整个使团卖了,都租不起一亩地好吧?

        偏偏,作为使者。

        忽而列还不能说,自己不认识这什么西洋参。

        那也太乡巴老了。

        行了,咱们还是回去,继续吃土吧!

        大不了躲在帐篷里,晚上再出来。

        杨辰这边也很忙。

        好说好歹,才让人把想看热闹的司马飞燕劝了回去。

        “长公主,西域人整天吃土,难道你也想尝尝?”

        “我这里乱糟糟的,是工地呀!”

        明月笑嘻嘻地走进来,竖起大拇指夸道。

        “小辰子,你这借口杠杠的。”

        “那忽而列直接被吓退了。”

        杨辰傲娇地笑道。

        “就他那种脑大腔小的货,还想跟小爷斗智斗勇?”

        “脑大腔小?”

        杨辰呵呵笑道。

        “就是猪头啦,笨!”

        明月含嗔带怒,作势要打。

        “好你个死太监,是不是皮痒了?”

        “连姐姐我?都敢带进去骂了?”

        杨辰连忙把这些女汉子全都推了出去。

        “都别捣乱啊,咱们要制作玻璃窑了。”

        “精工出细活儿,受不得打扰!”

        “拜托拜托!”

        杨辰前世不但见过玻璃窑。

        还请自烧过,吹制过花瓶、杯子啥的呢!

        当然,是那种专门搞私人订制的地方。

        格调很高。

        师傅们的手艺,也很了不起。

        这个时代,之所以很难烧出透明玻璃来。

        一个是碱性配方,很难搞定。

        再一个,炉温也远远不够。

        祛除不了玻璃液中的杂质。

        不过,这个时代的瓷器工艺,已经很发达了。

        磁窑的温度,比专门的玻璃窑低不了太多。

        大概二三百度的差距。

        杨辰特意请皇庄的木匠打造了专门的风箱。

        比这时代的单体箱强多了。

        当然,玻璃窑比磁窑小很多。

        改动却比较大。

        二十个老师傅的家人,都将迁到崔各庄来。

        从此,他们就是隶属于司马飞燕的匠户了。

        连保密协议都不需要签订。

        他们的生死,完全由东宫一言而决。

        杨辰在东宫的话语权很大。

        属于绝对的高层。

        这些工匠虽然有很多不解。

        也根本不敢质疑。

        让干什么,就干好了。

        两天时间,最多能装一百斤原料的玻璃窑就砌好了。

        不过,为了安全。

        还得用少量的炭火慢慢烘烤。

        绝不能一上来就烧玻璃液。

        东宫有自己的木匠坊,铁匠铺。

        原本在马场那边打制兵器、农具。

        在杨辰的建议下,这些铺子全都搬到崔各庄来了。

        一条龙生产嘛,彼此也可以合作。

        比如,铁匠铺的传统炼铁炉,杨辰就看不上。

        只能锻造生铁,有什么用?

        耐火砖不少,在他的指挥下,又开始搭建新的炼铁炉。

        这个就不小了。

        一次能出上千斤铁水呢。

        玻璃窑还没开火,第一炉铁水就出来了。

        老铁匠林富贵用烟斗敲敲银灰色的铁块,发出清脆的“叮叮”声。

        老人练了三四十年铁,何曾见过如此好的东西。

        这已经脱离了生铁的范畴。

        在后世,叫做低碳钢。

        在这个时代,叫熟铁,或者精铁。

        往往需要反复锻打,最后根据韧性和硬度,色泽判断品质。

        军中武器,一般为十炼精铁。

        某些家传宝刀,有三四十炼的水准。

        比如司马飞燕送给杨辰的护身短剑。

        当然,大晋皇宫还是有几把百炼神兵的。

        林富贵老泪纵横,喃喃自语。

        “没想到啊,没想到!”

        “咱这辈子,还能看到一炉的精铁水。”

        “真是死也瞑目了!”

        司马飞燕也不顾温度燥热。

        新铁出炉,怎么的也要看看热闹。

        “老林,你哭什么呀?小辰子炼出的精铁,很好吗?”

        林富贵激动地壤道。

        “长公主,这些精铁,已经达到三四十炼的品质了。”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几个铁匠稍稍打制,三四十炼的武器就可以量产了呀!”

        什么?量产宝刀?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杨辰很满意这个结果。

        他叮嘱道。

        “这是东宫的绝对机密。就算皇上,也不能说!”

        司马飞燕激动之余,忍不住问道。

        “为啥呀?改善军中武器的品质,不是能提高我军的战斗力么?”

        开什么玩笑呢?

        一两件好武器,只能决定某一场战争的胜败。

        而不足以改变整个战役或者战局。

        良好的训练和保障。

        足够的军心士气,才是关键好不好?

        杨辰解释道。

        “这个炼铁炉,对矿石的要求太高了。”

        “大晋,严重缺乏高品位的富矿。”

        “所以,不具有推广性。”

        “你要是告诉你父皇,他多半要把全国不多的富矿都弄走。”

        “到时候,咱们东宫,连开炉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下好了。

        司马飞燕想的是,赶紧囤积上等铁矿。

        林老师傅想的是,赶紧试试,能不能打造出百炼神兵来。

        出炉即宝品。

        起点多高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