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穿进八零:炮灰女配自救指南 第44节

        姜棠之所以敢这么说,也是先打了铺垫。

        她拿出雪膏的时候,直接说了是常二哥弄到的,她娘和老婶一人一瓶。

        又说能够买肉也是多亏了常二哥弄到的肉票,加上严老师那边也是多亏了常二哥,才想着包饺子和他们家的人一起吃。

        苏慧娟就不是个小气的,哪怕闺女不解释,她心中也不会多么的介怀。

        对公婆以及两个妯娌算计的那么清楚,那也是有原因的,这么多年他们三房可一直都是被他们可着劲儿的欺负。

        可是老婶家人不一样,给他们什么东西人家可是恨不得双倍偿还。

        苏慧娟也不是那种会占了便宜的,但是人与人之间有来有往才是好的,单方面的付出时间长了人心都是会凉的。

        加之,之前苏慧娟也跟祁玉兰两个人隐晦交谈过,知道常家那小子只是不爱下地其实有别的本事。

        心中也是稍微满意的,如今瞧闺女那意思,苏慧娟故意笑着问道:“棠棠,你跟常二哥来往的比较密切?”

        姜棠并不是那种矫|情的人,她来自后世也不会像真正的这个年代的姑娘,有那么多的羞涩感。

        直接就告诉苏慧娟:“娘,我觉得常二哥挺好的。”

        苏慧娟但笑不语,确认了孩子们的意思,两家大人心中就都有了成算。

        不过这种事,不应该由她们女方主动,所以苏慧娟一点都不着急。

        现在却有一点不一样,闺女是好心想着大家一起吃饺子,但是苏慧娟知道老叔老婶都不会想要占她们娘俩的便宜。

        最合适的就是,她们娘俩带着这些东西一起去常家。

        就像闺女说的,直接讲明,要和面擀饺子皮包饺子这些琐碎的活儿一起太多太麻烦。

        所以,想请常大嫂一起帮着做,再请他们吃饺子。

        曹大会反对吗?

        当然不啊,甚至于她在知道今晚可以吃饺子之后直接欢呼起来:“好耶,金钱吃饺子!”

        祁玉兰白了大儿媳妇一眼,直接吩咐:“别光念着吃,要记得这是三婶还有姜家妹子对你们的好。”

        白面饺子,那可绝对是好东西,过年也不一定吃得上。

        曹大连连点头,再生父母一般的看着苏慧娟:“三婶你放心,以后每天一大早我就去你们家,有什么活尽管吩咐我干。”

        第64章 骄傲

        结果听到这话,心里不痛快的却是常家老婶。

        祁玉兰直接给了曹大一拐子,“你个傻憨憨,一大清早就过去咱家的活儿不用干啊?”

        不过她马上意识到,当着未来亲家的面说这个话似乎不太好。

        弥补似的冲着苏慧娟笑了笑,祁玉兰说道:“好妹妹,姐姐没别的意思,你可别误会。”

        苏慧娟拉着祁玉兰长满老茧的手,也跟着笑:“姐姐,怎么会呢,我们是真心交好的就不需要计较这些外在的东西。”

        这一刻,两个同样被时代环境耽误了的内有乾坤的女人彼此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望。

        两斤富强粉两斤猪肉会不会太多,一次吃完是不是太奢侈?

        随即二人均不约而同的想着,这种事也不会经常有,难得大家开心干脆一次性吃个够。

        不过也是人家儿子/闺女有本事,能购买到白面还有肉,自家是跟着沾光呢。

        两位母亲都不知道自己被孩子“骗”了,一个劲的觉得自己眼光好,能为孩子挑到这么好的对象。

        吃够是不可能的,只要以后偶尔的能这么吃上一次,曹大觉得自己都能把姜家妹子供起来。

        说干就干,曹大厨艺一般般,主要是一直以来灶房都不是她的地盘没有发挥的余地。

        不过和面揉面倒是一把好手,主要这个是力气活,按照曹大自己的话说:“力气活,就适合我这样的粗人干。”

        调馅料包饺子这样的精细活,则是两位母亲的主战场,其余人等包括老叔常家大哥二哥还有小妹都一起帮忙。

        还没到开学的时间,正好常静怡在家里住着,偶尔的她还会和姜棠一起讨论书本上的知识。

        这一切,都不需要姜棠的动手操作,反正她现在也不稀罕挣那做家务做饭的十几个一百个积分。

        如果系统得到升级,那一次性获得的奖励积分,比平时做这些琐事可是要强多了。

        果然这人多办事就是快,姜棠只是和常静怡讨论了数学书上的一个难题,堂屋里大家伙已经完成今天工作的一大半。

        灶房那边挤了点而且工具不够,索性祁玉兰把桌子擦干净,让大家一起到堂屋里包饺子。

        这会儿面团已经被切成一个个的小剂子,老支书父子俩在擀饺子皮。

        难得的是,常武墨被归为细心类,和两位老母亲一起包饺子。

        馅料是祁玉兰亲自动手调和的,韭菜肉馅。

        反正家里种的就有韭菜,加一点点肉,白面的饺子包什么都是好吃的。

        可是她们准备的韭菜分量,比肉起码要多两倍,姜棠看了嘴角抽搐着。

        坚决表示反对:“韭菜少加一些吧?要不然包出来的饺子全是韭菜,吃不到什么肉。”

        作为亲娘,苏慧娟坚决不会惯着闺女挑嘴的毛病:“反正都是饺子,韭菜的也好吃。如果多用韭菜可以多包一些,每个人就可以多分几个。”

        而且也不看看这是在谁家里,别还没嫁过去,一些小毛病就把未来婆家人吓坏了。

        大家过日子都是如此,每次吃肉哪里能真的把肉吃到痛苦,一般都要加许多配菜的。

        其实苏慧娟想多了,自打姜棠买了不止一次肉跟老常家的人一起吃。

        曹大已经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这个未来弟媳妇,巴不得姜棠明天就过门。

        “要不,把其中一半韭菜加几个鸡蛋进去炒,韭菜鸡蛋馅的的饺子也好吃。”姜棠退而求其次。

        最起码,不能吃纯韭菜馅的饺子。

        苏慧娟还想着反对,祁玉兰忙不迭的同意了,还连声夸赞姜棠的主意好。

        行吧,出钱的人是老大,而正好最近祁玉兰攒着的鸡蛋因为孩子都在家没有拿去供销社换东西。

        如今拿来韭菜炒鸡蛋再包饺子吃也不错,至于说肉馅,孩子们拿回来的就是肥瘦相间的五肉。

        炸出来不少的猪油,当然,只用了一半的肉包饺子。

        剩下的,直接炒了一个菜。

        然后一大桌人就可以坐在一起幸福快乐的吃饺子了。

        也不是真的就一次性管够,大人们每个人分到了十个,姜棠和常武墨的碗里则是每人多了两个。

        没有人有意见,包括曹大,她闺女这么小也分了五个饺子呢。

        曹大心里算计着,妞妞肯定吃不完,到时候剩下的不就是她的?

        哈哈,她真是太聪明了,果然跟姜家妹子交好就是没有坏处。

        又过了几天,约摸着严老师应该已经回来了,常武墨先一个人去了公社中学。

        他打算先去找严老师了解情况,免费姜棠过去遭受到意外的打击之类的。

        虽然吧,在常武墨心中,姜棠肯定是一个聪慧的小姑娘。

        但有一点也是事实,这姑娘正经的一天学都没有上过,之前的小升初考试那因为是简单的基础题。

        其实常武墨不觉得初中的题目也靠着自己在家里看书,都能够做得出来。

        果然,严老师早已回归校园,而且虽然还没有开学她已经很勤奋的在准备着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单。

        至于说姜棠的试卷,早在严老师拿到手之后已经第一时间批改过了。

        然后对着常武墨就是一顿输出:

        “天啊,你们队上居然有如此聪慧的女孩子,以前怎么不让她上学?”

        “是不是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她读书,还是怎么的?”

        “以前我一直都认定你是我教过的最厉害的学生,小墨啊,现在不是老师我打击你。”话锋一转,严老师才说道:“而是姜棠这个女孩子,真是让我没话说啊。”

        打铺垫这么久之后,严老师才进入主题:

        “我看过了,她做的初一初二的试卷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语文有一点小小的失误我已经给她订正。

        她这个成绩别说是在我们学校,放眼整个县城都可以排在前列,明年六月她完全可以参加我们学校的初升高考试。”

        而且出于私心,他们公社中学很愿意招收姜棠这样的学生。

        哪怕她只是伴读,但是学籍挂在桥林公社中学,以后参加考试出了成绩也是学校的骄傲。

        第65章 为女孩子争取更多的机会

        严老师年纪也不轻了,其实一直都希望退休之前可以多为学校做一点事情。

        哎,这些年,他们公社中学毕业生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县里的十五名。

        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常武墨,结果因为家庭愿意辍学了;

        他妹妹常静怡也不错,那孩子学习成绩也挺好的,却是直接考进了县城那边初二之后就转过去了。

        也真是缘分,现在通过常武墨认识了另外一个优秀的女孩子。

        一直以来,严老师都有个心愿,希望桥林公社中学能够走出去走到县城让大家都看看。

        特别是,姜棠还是一个女学生,如果她最后能考取好成绩。

        严老师是打算利用这个特殊的事例,争取到更多的家庭,可以让女孩子也读书。

        试探性的,严老师提出:“如果这一年让她在学校里跟着其他孩子一起上课,应该会效果更好吧?”

        这个,常武墨笑笑,脸上的表情有些微的尴尬。

        之后,严老师就没有再就这个问题和常武墨说过什么,而且她觉得也不应该在那位女同学面前提起。

        刚才严老师只是一时激动才提起这个话题,实际上话一出口她自己就感觉到了不妥当。

        自打姜棠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超过好些读了五年书的孩子,她的事迹在公社这边特别是学校里也有许多人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