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过新年嘛,穿的喜庆点,苏荷穿了她三嫂给她的红毛呢大衣,再画个红唇,绝美 。

        看的顾建华同志忍不住夸赞,“媳妇儿真好看。”

        “嘿嘿,这衣服好看。”

        两口子带着礼先去了小院。

        骑着自行车去的,寒风瑟瑟,苏荷被风吹的冷,呢子大衣好看是好看,但是不如棉袄暖和。

        她看书里后期,就是八十年代末,有钱人家都买了小轿车,有车了不仅出行方便,冬天也出门不用吹冷风了。

        只是一辆车价格很贵,最少要十几万。

        还有那什么大哥大手机,也要一万左右。

        贵是真贵。

        但是要买,车和那个大哥大先不说,咋也得在家里安个电话。

        不对,按电话之前先给馅饼店买个冰箱,不然夏天很不方便。

        除了冰柜,还要给四位长辈买个洗衣机,再买个电视。

        这些估计得花好几千。

        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百货大楼有,她问了一下冰箱价格好像要两千,电视和洗衣机稍微便宜点。

        电视九百左右,洗衣机五百左右。

        但也不是很便宜,馅饼店两三个月营业额。

        反正他们现在买不起,看明年吧。

        “爸妈,新年好啊!”

        苏荷顾建华俩人一进门四个娃就凑了上来,怪热情的,“好好。”

        “给你们压岁钱。”

        苏荷从怀里掏出四个红包。

        孩子们大了,今年他们手头也富裕点,压岁钱给了他们一人五十。

        顾母,“小荷这身衣服好看哎。”

        苏荷笑道,“是吧妈,我三嫂给的。”

        顾母,“好看,颜色鲜亮。”她就喜欢这种大红大绿的衣服,穿着多好看。

        “你们两个没吃饭呢吧,饭锅里有吃吗?”

        “吃点吧。”饿到还行,只是早上咋也吃点。

        不仅四个娃有红包,四个长辈也有,苏荷一人给包了二百。

        苏母调侃,“你们两口子这是捡到大钱了,给我们这么多钱!“

        “这才多少,妈,我们明年给你们更多钱。”

        苏荷喝着小米粥。

        苏母顾母俩人相视一笑。

        “你们四个,我跟你爹一会儿要去你们三舅舅家,你们去不去?”

        苏母,“你俩下午去吧,你三哥三嫂一会儿过来拜年啊。”

        “对哦,忘了这茬了。”苏荷拍拍脑袋。

        她昨天果然是喝多了,以至于现在脑子都不清醒。

        九点钟左右,三哥三嫂带着礼过来了,苏荷这个挡姑姑给两个侄儿都包了红包。

        坐下一起聊了会儿。

        “小荷,你们一会儿去陆家吗?我们也去,去的话一同去呗。”冯书凝提议。

        苏荷,“行啊,一会儿一起去。”

        “你们四个去不?”苏荷问家里四个娃儿。

        长筠长欢,“去!”

        长意长安,“我们也去吧。”

        孩子们喜欢过新年串门。

        苏荷顾建华直接带了两家的礼,顺道去一趟她三哥三嫂家。

        “伯父伯母,过年好啊!”一众人跟陆父陆母拜了年。

        陆父陆母,“好好好,快坐。”

        给他们几人沏了热茶,陆母又拿出几个红包给孩子们。

        长意长安不好意思,“陆奶奶不用给我们了,我们都成年了。”

        陆母,“成年了咋的,不还是我们孩子,拿着。”

        自家孩子,只要没结婚,那就算三十了也给红包。

        苏荷也给苏眠这个大侄女包了红包,苏眠,“谢谢姑姑。”

        “谢谢舅妈。”

        冯书凝也给了。

        顾建华问陆父陆母,“大哥大嫂明年回来不?”

        “不清楚啊,这俩人忙的。”

        女儿女婿那工作忙的,抽不开身。

        苏荷,“把工作调京市这边就好了。”

        书里她大哥大嫂后面就是把工作调到首都了。 。

        第212章 青木张宁红军过来

        在京市他们亲戚不多,就那几家,在大年初一这天就走完了。

        初五这天馅饼店就开门了。

        顾建华辞去公安局的工作成了馅饼店大厨。

        不知是不是错觉,苏荷觉得她家建华越来越喜欢做菜了,以前做菜是为了吃饭或是对付。

        现在感觉他很热爱这个工作。

        非常细心。

        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他突然连颠勺都会了,给苏父震惊的,“建华你啥时候学会的?”

        顾建华,“除夕那天做饭会的。”他那天试了一下然后就会了,颠勺感觉还挺简单的。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苏父,“厉害了哇,你姥爷那厨师血脉觉醒了。”

        听说他女婿姥爷年轻时候是个厨师,还在酒楼干过。

        顾建华笑笑,“就是感觉做菜挺有意思的。”

        对,他突然就是这么感觉的。

        就是去年开始,感觉在厨房做菜有那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

        尤其是你从做什么菜开始计划,然后亲自去菜市场选菜,再备菜,一步一步来最后呈现到桌上。

        总之顾建华这个厨师当的很好,有苏父在一旁指导,馅饼起初顾母给烙,后来顾建华学会了就让他烙。

        要不说他打开了任督二脉无师自通呢,就烙了几次,他就跟顾母烙的差不多了。

        这叫啥,天赋!

        离开学还有半个多月,苏荷忙活开服装店的事。

        开服装店也不用大装修,就重新刮一下墙,在屋里摆几盆植物,门口弄个珠帘,不过珠帘不急,现在是冬天。

        珠帘夏天挂上。

        至于卖什么衣服,这几天苏荷逛了京市所有百货大楼,再看看系统杂志上的,结合出了眼下最受欢迎,最新颖,最流行的款式。

        女装,衬衫连衣裙,尖领衬衫,花衬衫,半身裙,西服套装外套 裙子,牛仔裤,牛仔衣等。

        男装,皮衣,夹克,牛仔衣,西装叠穿,牛仔马甲,夹克马甲,各式衬衫等。

        男装款式没有女装多。

        以上这些衣服是夏季或是四五月份穿的。

        现在穿有点早了,不过没关系,等店铺装修完,她去厂里定货,等货出来也差不多了。

        有几种连衣裙市面上现在没有,苏荷买了布去让顾母苏母做了样板出来。

        现在就差去厂里订货,招店员了。

        服装店开业前,店员得找好,男装两个人,女装两个人。

        苏荷本来想着让徐大娘给她介绍几个年轻小姑娘小伙子,谁知老家那边来了一封信。

        顾二姐寄过来的。

        信中问开店缺不缺人,缺的话红军,还有张宁青木两口子想过来。

        红军倒是可以理解,那小子一直想来京市,只是被顾二姐按下了,咋张宁青木两口子也想来呢。

        把顾父顾母接来首都的这一年,三个姑姐,写信过来最多的是顾二姐,问候他们两口子工作,问候顾父顾母身体,馅饼店生意。

        过年前也来了一封信,苏荷回信说了想开服装店的事,信里提了一句要不要让红军过来帮她看店。

        她觉得顾二姐百分之九十会答应,顾二姐之前在信里说过红军特别想来首都,只是他大姐大姐夫那超市不缺人,馅饼店也不缺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