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苏荷,“那行吧,你找个人安吧。”

        他们家联系的人还不少呢,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还有顾二姐二姐夫那边。

        要是安了电话就直接打电话了,不用来回写信了。

        “建华我还想再买铺子,咱们今年铺子还没买呢。”

        说好买铺子买到九零年,一年买一家铺子或是两家铺子。

        对比买房,苏荷更倾向于买铺子,买房他们也不住就那么放着,还不如先买铺子,做生意钱生钱。

        顾建华听着,“行,咱们等爸妈他们回来,就去房管局看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有合适的咱们就买下来。”

        “不过媳妇儿,咱们下一家铺子要做什么生意啊?”

        “我想开个饰品店,卖耳环,发夹发箍,项链,戒指啊这些东西。”

        这个苏荷早就想好了,她发现人们,尤其是女孩子穿衣服都会搭配一些饰品,比如露脖子的裙子,搭个小项链,就挺好看。

        还有耳环发箍发卡这些,不用问,她自己也戴呢。

        而且女人爱美,看到这些好看的项链戒指啥的,就忍不住想买,买一个还不够,想买好几个,苏荷本人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她觉得开饰品店可行,能赚钱。

        顾建华听闻,“行,媳妇儿,你想好了就开吧,你比我有商业头脑,为夫跟着你干。”

        苏荷嗔怪,“贫嘴。”

        顾建华就张罗安电话的事了,在这京市有熟人就是好办事,问了三哥苏澈,找了人,一个星期内电话就安好了。

        电话安好后,两口子挨个给打了电话。

        顾父他们一行人是在七月初出发去海市,在月底的时候回来的,玩了差不多一个月。

        一回来发现店里居然安了电话,众人很惊喜啊。

        苏母,“这多会儿安的?”

        苏荷,“半个月前妈。”

        顾母眼神亮晶晶,“咱们这以后直接打电话就行了?不用去电话亭了吧!”

        “对的。”

        虽说苏荷在系统商城书里看了好多未来出现的科技产品,但那到底是看的没有亲身体会过。

        所以她内心跟大伙一样,店里安了电话,也感觉新奇,有点点自豪,面上有光,哎..就是那种顾母神气的感觉。

        苏父问顾建华,“花了不少钱吧?”

        顾建华伸出四根手指,“差不多这个数。”

        苏父点头,“嗯差不多,听你冯伯父说也是花了三千多将近四千。”

        顾父没说话,他摸着座机电话,心里真是感慨万千,电话这个东西,他们县里的公社才有啊。

        而现在他们家里居然安了一个。

        可惜村大队没有电话,要是有他肯定得打过去一个。

        长安,“爸妈,咱们电话号多少啊?我记下来。”

        苏荷跟长安说了电话号。

        众人稀罕完了座机电话,在坐下来聊这些天他们在海市的经历。

        “去了那什么黄埔公园,还有动物园,海市的百货大楼,反正这一个月时间,我们逛遍了海市。”顾母说。

        该说不说旅游真累,整的以后她都不想出门了。

        还是待在家舒服。

        长意从包里拿出相机,“爸妈,我们还买了个相机,拍了好多照片。”

        这不用问肯定是长意长安用压岁钱买的。

        “看看。”

        苏荷顾建华两人接过相机,上下左右研究了一下,苏荷问,“花了多少钱啊?”

        长安笑道,“怎么妈,你要给我们报销吗?”

        苏荷,“这话说的,给你们报销多少钱说吧。”

        长意长安俩人对视一眼,长安笑嘻嘻开口,“妈也不是很贵,这台相机花了五百多块钱。”

        “五百多啊,行,给你们报销,晚上给你们拿钱。”

        长安,“老妈威武。”

        众人聊了会儿,他们六人早上下了火车之后直接来馅饼店了,这会儿吃饱喝足,也是赶了好几天路,累了。

        把给他们带的礼物拿出来给看了一下,就回小院休息了。

        长意长安给弟弟妹妹买了衣服和凉鞋,文具盒书包,还有两盒彩笔。

        给他们爹买了一双皮鞋,一块手表。

        俩娃给苏荷买了一条珍珠项链,一套护肤品,两根口红。

        该说不说俩娃很会选礼物。

        送的都合他们心意。

        尤其长筠长欢,对彩笔爱不释手,直接趴在收银台画画了。

        除了家人,长意长安还给店里员工们带了礼物,给徐大娘送了一条丝巾。

        徐大娘很喜欢,跟他们叨叨,“哎呦,这海市的货果然不一样啊,摸着可丝滑了。”

        苏荷赞同这话,“海市那边比咱们这发达 ,卖的东西肯定也比咱这好。”

        海市,书里的国际大都市嘛,一般城市比不了。

        孩子们给带的手表顾建华倒是想带,但是想想自己一天都在后厨,不是碰油就是碰水的,带着手表不给弄坏了,就没带。

        想着等哪天出门就戴手上。

        苏荷指指自己手上的,“你要是心疼那新的,就戴我这个。”

        她这块手表可有年头了,快二十年了,跟顾建华结婚时,他给买的。

        顾建华摇头,“不用,我这做菜烙馅饼的,手上还是别戴东西了。”

        “让你请个厨师不请,你要请个厨师,你就坐吧台收钱就行了。”苏荷嘀咕。

        顾建华,“媳妇儿,就我们这小店还请啥厨师啊,等哪天咱们开了大酒楼,再请大厨。”

        他们这店,除了中午忙的时候,其他时间他一个人就够了。 。

        第222章 跟上你脚步

        “哎呦,顾建华同志,你这志向远大啊,不满足于这小馅饼店了,要开大酒楼。”苏荷笑说。

        顾建华也笑,“那我不得跟上你脚步嘛。”

        他媳妇儿开完服装店,要开饰品店,这还只是今年的,以后还买别的铺子做别的生意。

        他真没有他媳妇的生意头脑,但是人也不能一直安于现状,就想以后要把他们这家馅饼店发扬壮大,改成大酒楼。

        这也是听长意长安说的,听说海市有个几层的酒楼,走的是高端路线。

        他想他们家以后也要开个大酒楼。

        苏荷,“行啊,不过开酒楼最少得两层楼,咱们以后买铺子注意一下,要是有两三层的大商铺在卖,咱们就买下来。”

        “可以,商铺这价格是一年一年贵,早买早好。”

        他们这馅饼店两年前买的,两层才两千八,服装店两个铺子加起来五千,一个铺子两千五,它就一个门面那价格都快赶上两层的了。

        四位长辈回来后,苏荷就闲下来了,抽空去了趟房管局。

        好巧不巧,在服装店对街有个铺子,不带二楼的,也是个门面,叫价三千二。

        啧啧,这又涨了好几百。

        不过苏荷买下来了。

        她就是看中的这个位置,正好服装店对街,以后她开饰品店,顺道可以介绍客人过去。

        顾母他们听闻苏荷又买了家铺子,就很惊讶。

        “这店你打算做什么生意啊?”苏母问。

        苏荷,“我开饰品店妈。”

        顾母,“咱们家这总共有四家店铺了吧。”

        苏荷,“是目前有四家。”

        苏父听闻,哈哈笑道,“目前,闺女你这以后还打算买啊?”

        “买啊,反正钱存着也是存着,不如拿出来做生意,让钱生钱。”

        苏荷觉得自己这店还开少了,这才四家,离十个铺子还有六个没开呢。

        “哎呦,没想到我这闺女不仅有学习的头脑还有做生意的头脑啊,你是你二哥三哥的结合版。”

        苏父苏母来京市一年多没回去了,老二来信说是去隔壁沈城做服装生意,他们也不懂,不过看信里说的,应该是赚到钱了。

        家里四个娃,老二有生意头脑,老三有学习头脑,以为老四跟她龙凤胎哥哥一样,也是学习头脑,没想到还有生意头脑。

        不错不错。

        家里四个孩子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蒸蒸日上,孙子辈们都也挺优秀,除了老三家的还小,其他三家的都考大学了,还不是一般的大学,苏父苏母想想就挺欣慰的。

        他们也是没想到孩子们能这么争气,孙子辈们也这么争气。

        说出来是他们的骄傲。

        苏荷嘿嘿笑,“我这叫啥,就跟竹子一样,一节比一节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