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众人立马来到了龙头金钱,开始兑换龙珠。

        这次兑换龙珠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其一是数量多,其二是种类多。

        足足兑换了一个多时辰,天都黑透了,才终于忙完。

        最后计算结果:

        一队收获龙珠:十四万七千八百枚。

        二队收获龙珠:十三万九千四百枚。

        结果一出,二队的六人齐齐傻眼,刘邦五人更是一脸怨恨的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干笑:“啊这...”

        “哈哈哈哈...嚣张?朕让你嚣张!”

        秦始皇乐得不行。

        随即猛地看向刘邦:“来人,给朕扒了你们家高祖的衣服,丢进河里!不要怕,有朕在,你们家高祖不敢为难你们。”

        刘启、刘炟、刘宏等人面面相觑,然后同时露出一笑。

        哄堂大孝咯。

        众人蜂拥而上,刘邦等人撒腿就跑。

        “我去,我是你们高祖啊!”

        “高祖,开心最重要嘛!”

        刘邦六人被众人团团围住,开始按在地上扒衣服。

        “别...我自已脱,行不行!”

        围城此刻充斥着欢笑声。

        噗通噗通接连落水声。

        刘邦、刘彻、刘备、刘裕、高演、李世民六人被丢入了冰冷的河水中。

        ...

        第214章 开元盛世

        往后的日子,众人可谓是又放了一个长假。

        下一任新皇出乎意料的死得晚。

        白天工作八小时,下班吃晚饭,然后大家想踢球的踢球、想打牌的打牌、想看电影的看电影...

        还有人无证驾驶,开着越野车在围城转悠。

        一脚油门把麦地给碾了过去,可把刘盈气坏了,立马跑到老爹那去告状。

        刘邦立马赏了开车的刘昱和副驾驶的刘宏,一人二十大板。

        王莽兴高采烈的举手:“我来打我来打。”

        时光飞逝,围城的生活欢愉且惬意。

        转眼距离上一任新皇到来已有四十六天。

        中场休息的胡亥下了球场,坐到休息区。

        喝了口水看向一旁也休息着的王莽,顺嘴说道:“这李隆基活得这么长,一个半月了还没来。”

        入耳,王莽说道:“你要这么说的话,那他一定马上来。”

        “为什么。”

        “因为勾股定理。”

        “啥,勾啥..”

        就在这时,一声龙吟响彻在了围城上空,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胡亥一愣:“卧了个槽,真被你说中了。”

        众人抬头看天,就见上写:

        唐朝第七任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

        唐朝第八任皇帝:唐肃宗李亨(公元711年——762年)

        一来就来了俩,看上去同龄,皆是回到了四十岁的模样。

        圆柱上的李隆基和李亨大眼瞪小眼,心说:对面这谁啊,怎么这么眼熟。

        “吾儿!”

        李旦走了过来喊道。

        李隆基和李亨同时看去,就见朝自已二人走来了四个人。

        分别是李渊、李世民、李显和李旦。

        “愣着干嘛,还不速速下来见过祖宗。”李旦再次开口。

        李隆基和李亨连忙下了圆柱。

        “父皇,真的是您?”李隆基不敢置信。

        李旦一笑:“此乃皇帝城,每个皇帝死后都会来此。为父初来时也是你这般惊讶,慢慢就好啦。”

        李隆基和李亨面面相觑,表示想单扣一个6

        李显这时说道:“隆基啊,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你祖父,这位是你曾祖父,这位是你曾曾祖父。”

        李隆基、李亨二人连忙行礼。

        见到大活人的老祖宗,这搁谁谁不慌。

        一刻钟后,李渊等人将李隆基二人领到了秦始皇和刘邦近前。

        围城里的人也皆都放下了手头工作,过来看有没有瓜可以吃。

        你别说,唐朝的瓜有点意思的。

        宫殿内。

        李隆基二人一一行礼后,李渊开始了问话。

        “你们二人同时来的,隆基你做了太上皇?”

        “回先祖,是的。我在位四十四年,而后又做了六年的太上皇。”

        “嗯...咱老李家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当太上皇的传统..”李渊低声自言了一嘴。

        李世民心里回答:爹啊,从你开始的。

        李渊轻咳两声又道:“说说看吧,你即位后都做了何事,大唐有没有日益强盛。”

        听罢,李隆基表示很骄傲,脑补双手叉腰。

        “先祖,您是没看见。那家伙,我即位后是励精图治,誓要将低迷的大唐重新扶起,抬高到一个新高度!我干劲十足,日理万机。”

        “先是拨乱反正,重用姚崇、宋璟等贤相之臣,稳定朝局。后又整饬吏治,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授,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一番话,听得李渊和李世民频频点头,很有明君风范。

        “好啊,接着说。”

        李隆基又道:“再后来,我采取了很多的整军措施,比如颁布《练兵诏》,命令西北的军镇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又着人全力负责军用马匹的供应,这使短缺的马匹及时得到了补充,提高了战斗力。”

        “另外,为彻底解决军粮问题,我又命令扩充屯田范围,在西北和黄河以北地区大力发展屯田,增加粮食产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