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若是他让你受了委屈,本嫔替你做主。”

        “奴婢不敢欺瞒娘娘。”时鸢勉强一笑。

        “本嫔也不逼你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苏棠本来想着小情侣的事,人家不愿意说就算了,可时鸢一整天的状态都不太对。

        她实在放不下心,便让沉鹭以朋友的身份再去旁敲侧击一番。

        今日不该时鸢晚上执勤,是以时鸢呆在耳房内,沉鹭敲门进去。

        “时鸢姐姐……”

        时鸢心领神会,“是娘娘让你来问的吧?”

        “我和娘娘都是担心你。多亏姐姐的照顾,我才能适应这宫里的生活,娘娘也一直很器重姐姐,难道姐姐还把我们当外人不成?”

        时鸢的嘴唇微微颤抖,眼睛蒙上一层水雾,“并非如此。”

        “若是姐姐的私事,姐姐不想说就罢了。只是姐姐今日的模样实在让人担心。”

        “……这个时辰娘娘应当还未睡着,我亲自去告诉娘娘吧。”

        苏棠听到时鸢说何长意要去治疗瘟疫的时候沉默了。

        萧景榕既然在太医院几十号人里面选出何长意三人,多半有他自己的考量。

        若是贸然求他换掉何长意,不仅成功率不高,还可能惹他不快。

        而且如果替换何长意的那个太医死在疫区,她良心上也过不去。

        自私、道德和友情不断撕扯着苏棠的内心,让她迟迟不能做出决断。

        时鸢却仿佛看透她心中所想一般开口,“奴婢不告诉娘娘就是不想娘娘为此忧心,就算娘娘为何长意求情,他也不会答应的。他是个医者,这是他的责任,亦是奴婢钦慕他之处,奴婢只是太担心他了而已。”

        时鸢的话让苏棠有些惭愧,感叹每个时代都有英雄,是她太狭隘了。

        想着自己能不能有点作用,于是多问了一嘴。

        “可知是何种瘟疫?”

        “他说是疟鬼。”

        疟疾?苏棠无比希望自己能带着青蒿素配成的药回到这个时代。

        可惜没那本事。

        不过预防的方法她还是知道一二的,兴许能派上些许用处。这个时代的人应该不知道疟疾依靠蚊虫传播。

        苏棠马不停蹄去太极宫找萧景榕。

        “艾草、薄荷、丁香、藿香、陈皮一类的药材做成香囊佩戴,再辅以熏艾等手段驱虫对控制疫病的传播有一定效用。”

        萧景榕早就知道她的身份,所以并未怀疑,而且只是防蚊虫而已,就算无用也没有坏处。

        “瘟疫一事是何长意透露的?”

        苏棠来之前想好了解释自己是听到的传闻,但她明显低估了皇帝在宫里的眼线。

        “请皇上莫要怪罪,若是要罚,嫔妾愿一力承担。”苏棠赶忙跪下。

        萧景榕睨她一眼,“算你将功补过。”

        第108章 苏成再被冤枉

        小白是京北书院的一条幼犬,平日性格温驯,靠着学子们的投喂果腹。

        今日的小白闻到一股让自己垂涎欲滴的香气,它一路追着味道而去。

        几个想撸狗的少年跟在它身后来到一处杂草丛生的荒地。

        “你没事跑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嘛?”少年看着不停往草堆里钻的小白,“扒拉啥呢?”

        少年掀开草丛,只见草丛后的泥地里露出一截布料。

        泥土明显有被翻新过的痕迹。

        好奇心驱使几个少年扒开泥土来一探究竟,泥土下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布包。

        布包里面的东西却将他们都吓了一跳。

        几人赶忙报告给夫子。

        很快平日鲜有人踏足的荒地就围满了京北书院的学子。

        “狗娘养的,那不是我的玉佩吗?我还因为丢了这块玉佩,被我爹打了一顿呢!”

        “你被打一顿算什么,我自从丢了我的平安扣就一直走霉运,平地都能摔跤,喝口凉水都得呛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出自己的财物,逐渐变得嘈杂起来。

        “都退后,不许靠近此处。”

        赶来的夫子一声令下,学院的护卫将布包围在中间,隔开学子们。

        学子们的骂声依旧不断,“到底是谁这么缺德?”

        “此事会还大家一个公道,现在都回学堂里去。”夫子板起脸,强行驱散学子。

        “你们看,那草枝上面挂着蓝色的棉线呢,不会是偷儿留下的吧?”

        “是啊,咱们发现布包的几个人都没穿蓝色,期间没有其他人靠近,肯定是那偷儿不小心被草枝挂到留下的。”

        此话一出,在刚刚安静下来的学子中掀起轩然大波,众人开始互相打量起周围人的衣着。

        “你衣服是蓝色的。”

        “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这是绸缎,颜色质地都跟那棉线不同。”

        “谁若是再在此处赖着不走,便罚抄《中庸》十遍,回去之后不准议论此事,认真听学。”

        “十遍、抄到死都抄不完,走吧走吧。”

        学子们听到这话才不情不愿地退开。

        夫子虽是叮嘱学子们不准议论,却也知道肯定是徒劳,眼见事态不可控制,只能捡起那微不可察的一缕蓝色棉线找到山长。

        “既然没有别的线索,便从这棉线着手查下去,总得要有个结果,不然难堵悠悠众口。让他们下学之后都回自己房里,不许随便动作,若是有不听的一律按照贼人论处。你们挨个儿搜过,看有没有人的衣服和这棉线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