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老头三样全占……

        贾半仙摸下巴,啧了声。

        他一孑然来去的逍遥老道,为了个百相草,为了个好徒儿,居然跟各种各样的人扯上了关系。

        逍遥不起来了,呔!

        另边厢徐老头动作迅速,放口风极其快。

        不过三两天,玉溪村要建书院授课的风就吹遍整个梧桐镇。

        又是十里八乡涌动。

        “听说担任书院院长的是徐含章徐老先生,徐老状师!”

        “我也听说了!还搁这唠啥唠,赶紧杀过去啊!晚了怕是又抢不到位置!就跟那俩大工坊似的!”

        “不是,家里有娃想当状师的冲去抢位置好说,不当状师你冲啥冲?想去也要看娃子够不够资质啊,徐老先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收!”

        “一天天听八卦都听到哪去了?老先生眼下是建书院授课!除了收徒之外,也收普通学生!新村那边的夫子已经请过来了,以后那边私塾不办了,孩子们都去新书院上课!”

        “对对对!而且老先生还凭交情,请了几位大儒来书院坐镇!我、我们梧桐镇以后也有自己的书院了!不是只教授状师的书院,是让莘莘学子都能进去读书的书院!”

        这个消息投入梧桐镇,如同水入油锅,腾地炸开。

        百姓莫不欣喜若狂。

        他们梧桐镇得益于百相草,得益于两个大工坊,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一天比一天安稳安逸。

        生活安稳富足了,还有什么可期盼的,还有什么可称为遗憾的?

        有!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士农工商,读书最高!

        既然手里能拿得出足够的银钱,谁家不想送自己的孩子进学,做个读书人?

        哪怕不盼孩子日后有多大作为功成名就,至少也要比他们这些父母辈的强,跟得名师,腹中有华!

        梧桐镇以前既偏又穷,整个镇子甚至县城,都没有正经的书院,仅有老童生、老秀才为糊口开设的私塾。

        这是许多镇上百姓心头一憾。

        梧桐镇百姓成千上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孩童,当中绝不乏天资聪颖者。

        奈何没有更好的引领,只能拘在这方小天地,学有限的学识,过局限的人生。

        至于府城大书院,不是学识出众就一定能进去,许多书院都设有门槛,要么需要引荐人,要么需要砸大笔的银子买进去。

        即便进去了,孩子也未必能得到好的照顾。

        世家子在书院结众欺人、排挤普通人家子弟的事情,屡不鲜见。

        现在,他们竟然等到了,等到了梧桐镇有自己的书院!

        这是前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开设书院的是嫉恶如仇、清廉秉正的徐老先生!

        有这样一位院长在,梧桐镇书院就绝不会有普通学生被欺负排挤,最后郁郁以至才华泯然的事情发生!

        百姓们信徐老先生!信玉溪村!

        是以,不得杀过去抢名额啊?

        书院只有一个,教书的大儒加请来的夫子也是有数的,书院再大能容的学生也有限!

        先到先得!

        为了儿女后辈前途,这种时候可不兴相互谦虚了!

        说句难听的,套别人麻袋解决竞争对手的心都有!

        第258章随意抓个哑巴猴泄愤,没成想竟是个有身份的

        玉溪村同样乐疯了。

        李婆子最为疯狂,抱着小孙子在晏家门前蹲点,看到徐老头的影儿就跳起来逮人。

        “徐先生,书院建在哪,地方选好了没有?老婆子有好建议!就咱村后头的神女山!听说大州城的书院多建在山上,环境幽静最适合读书!”

        “只要你点个头,老婆子一准帮忙!咱村汉子一个个养得孔武有力,建书院正好派上用场!挑砖垒墙有力气!”

        “大家伙都等着了,只要您老点个头放句话,咱帮着干活不拿工钱!”

        “诶哟喂书院就在家门口,以后村里娃子上学可方便了哈哈哈!”

        徐老头一个头两个大,拔脚就跑。

        抓狂吼声从前头飘来,中气十足。

        “这才刚定下的事儿哪有这么快!你们这些瓜婆娘,一天天的堵门逮人,老头都快成过街老鼠了!”

        “再这样老头反悔了昂!真反悔了昂!”

        “诶唷你们给我气的,老头当年在长京大街被人放狗追都没跑这么快过!”

        后方老婆子朗笑,林家院里林婆子、萧老夫人瞧见这一遭,也忍不住大乐。

        至于说什么反悔?

        徐老先生不会!干不出来!

        这老头嘴巴毒是嘴巴毒,但是为老百姓的事,万不会反悔!

        大家伙心里门清哩!

        虽然徐老头嘴里说着没那么快,但是架不住四周百姓太殷切热情。

        十里八乡的人,今天上东村推来几车砖,明天朝贵村运来几车大青石,后天地狮村送来自己烧制的瓦……

        送都送来了,咳,还能不收,再叫人带回去?

        都是老沉老沉的东西。

        徐含章半推半就,叫踊跃的村民把这些建材全部堆到神女山脚。

        地址就选在村后神女山第一峰!

        贾半仙这两年闲着没事的时候常拎小徒儿上山找药草摸毒物,山上哪个位置适合建书院,早就给老头指出来了。

        一切就绪,只等动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