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书名: 殿下,男人不能当老婆 作者: Lafuuu 分类: 穿越

        他一定不能在古代当文盲!

        谢柏峥从柳监丞处离开,便去了本斋。每一斋都有斋长,由各年级的学长担任,会给新生们介绍国子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谢柏峥一边抄着课表,一边听斋长与他介绍。

        监生们的日常十分规律,能参与的活动也只有几项,分别是:考试、听课、背书。每月一次考试,五次会讲,其余时间都是背书!

        不过背书也不是口头背,而是要默写,所以还要兼顾练字!

        另外还有修沐。

        古代大学生,月休两天,分别是初一和十五。

        国子监的考勤十分严格,除了外出历事以外,每月的会讲和考试都必须要参加,其它日子也都要点名。

        换言之,谢柏峥的古代校园生活会非常忙碌。

        比如每月五次的会讲,他不仅在要讲堂听课,结束后还要和同窗们继续交流学习。国子监的博士们讲课是没有内容提要和板书的,因为博士们都十分博学多才,因此讲课时都很喜欢旁征博引,若对典籍不熟悉,听课便会非常痛苦。

        监生们多半没有博士们那样广的知识面,故而会在会讲结束后核对笔记,互相校正各个用典的出处,以免错听漏听。校对完笔记,还要继续探讨一番,保证都理解透彻了才算结束。

        这样一通下来,当天的学习也就结束了。

        一日,国子监博士的会讲结束。谢柏峥正要收拾东西打算回去过修沐,便听说王司业找他。

        谢柏峥在国子学的第二日便听过王司业的坐讲,因此并不陌生。司业一职,相当于国子监的副校长,为何突然找他?

        王司业叫他来,倒也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他:现在有一个去吏部观政的机会,大家商议过后决定派你去了,你收拾收拾准备去上班吧!

        谢柏峥:“……”

        虽然知道这个机会很难得,但是他明天才修沐啊!

        月休两天变一天。

        第70章 不当老婆70

        国子监的监生们到各部历事虽是常例,但实际上去吏部的机会并不多。虽然说是观政,但肯定不是叫监生们看着,而是要干活的。

        通常各部都是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找国子监选派监生,而吏部基本上没有这样着急的时候。

        吏部在哪一朝都是六部之首,并非是没有理由。例如本朝,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升迁、考评,乃至任免。

        除了内阁大学士是受皇帝特指加封以外,其余所有文职官员的调动都需要经过吏部。

        因此哪怕是做事慢一些,也没有人敢去催促。

        近来实在是事出有因。

        皇帝陛下借慈恩寺大肆侵占土地一案,开始清查各地的隐田、清丈土地。

        这件事并不容易做,其一是各地豪强大户都各有各的背景,关系网错综复杂,清丈土地必然会受到不小的阻力。

        其二是即便真要做,也不是谁都能做的。以一个县来说,户房的算手即便多也就二三人,清丈全县的土地不能只靠这两三个人吧?

        且不说这些都需要人工计算,户房算手还得忙钱粮赋税,根本算不过来。

        虽说基层缺人是常态,可朝廷要做这么大的事,不派人不合适吧?

        户部派下的第一批官员是永寿初年恩科的进士们,这些人基本都是去任一县主官的,比如新上任的长安县县令原嘉谟,便是如此。

        可一两个月过去,成效却甚微。

        要清查一个县的土地隐田,只靠一个人推动是不行的。哪怕这个人是本县的县令,一人也无法抗衡一个县的大户与胥吏。

        县令是流官,只需要一个“拖字决”,将县令的三年任期拖过去,便能不了了之。

        更何况,进士上榜只意味着文采出众,本朝的科举又不考算学。若是胥吏们被富户们买通,要糊弄县令也不是难事。

        即便是县令懂算学,也愿意亲自去做此事,他一个人又能做成多少?

        再说还有百姓们。

        土地是他们的命,你要在地上做什么事,不管朝廷政令是为何而出,劝导说服百姓们配合也是件劳心劳力的事。

        兼之大庸朝幅员辽阔,哪怕是把恩科进士们全都派出去也是不够的。

        陛下亲自督促此事,户部也只能加紧催促各省。可是各地都缺人,户部给不出令圣上满意的结果,只能据实相告。

        吏部一合计,那就再派一批官员吧!

        春闱也是三年一次,等下一场的进士张榜决计是来不及的,可本朝没有授官的举人却有得是!

        举人们虽说可以做官,但也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至于真正授官却要在吏部报名排队等空缺。

        这一等三五年有,十几年也有。

        毕竟庸朝派官最看重科考成绩,哪怕是微末小官,也是进士先选,才轮到举人。

        这一回各地需要的官吏众多,故而吏部特意张榜通知,叫等授官的举人们都来面试。乌泱泱的,吏部的文选司挤满了举人。

        ——文选司负责官员的选拔、升迁。

        通常举人授官,都是些闲差或是不入流的小官。因此选拔的时候不必再考学问,直接面试派官就是。

        可这一回是朝廷要清丈土地才选官,故而面试之前要考两道算学题。

        人多,程序也多。

        户部忙实在忙不过来,这才与国子监商量,选派监生过来。除了谢柏峥以外,还有两位监生一起去文选司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