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恼人的梦呓,反攻
书名: 抗战惊雷 作者: 样样稀松 分类: 历史

        天才壹秒記住『笔下文学qu】

        赵雨柔在沉睡中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嘴唇翕动了一下,呢喃着说出了一个名字。

        杨天风立刻皱起了眉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虽然现在他谈不上对赵雨柔有多深的感情,目前还只停留在对其外表的吸引上,但好歹名义上是自己的老婆,嘴里叫着别的男人的名字,怎么也不会让他感觉到舒服。

        “妈妈——”赵雨柔又轻轻呼唤着,似乎在梦中又回到了母亲的怀里,那里是温暖的,那里是安全的,那里是无忧无虑的,只有在外面漂泊过,经历过困难,才会更依恋、更想念在母亲身边的感觉。

        杨天风紧紧握住的拳头慢慢松开了,停了一会儿,伸手轻轻拭去赵雨柔眼角的泪珠,转身走了出去。

        太阳已经升高,向大地慷慨地散出着光和热,也令人无法正视它威严的面庞。

        杨天风用手动了动帽檐,挡住刺眼的阳光,大步向外院走去。现在还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在等着他去处理,刚刚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

        花园口决堤,一个无可奈何的计谋,使中国百姓横遭灾难,使日本人措手不及,也给中国*军队制造了一线胜机。

        中国*军队趁势开始对豫东地区的日军发起反攻,武汉大本营向第一战区发布命令,至少四个集团军掉头扑向京汉铁路进行战略扫荡,对进犯中牟、新政、尉氏、长葛等地之敌发动了全线反击,

        中牟一带,土肥原师团的一个混成联队、一个炮兵大队和一个骑兵中队约两千人,最先听到了洪水惊天动地般的咆哮声。

        骑兵中队和十余辆坦克到底腿长些,忙掉头向东南退去。剩下的约一千五百余名步兵、炮兵刚跑出县城不远,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掉头退回县城内。满街的拆门板,调沙包,把县城的四门堵了个严严实实。水是堵住了,可日本人也走不掉了。刘和鼎的39军趁机向中牟孤敌发起攻击,最终收复中牟县城。

        尉氏一带,日军第十六师团三千余人被汹涌的洪水从梦中惊醒。这些小鬼子在战场上自认有办法,可在这铺天盖地的洪水面前也一时慌了神儿。接到草场旅团长的撤退令后,日军四处搜抢船只、门板、水缸,一切能用的泅渡工具都不放过,人人争先恐后,急于摆脱这令人恐怖的“黄龙”。

        已挺进到新郑的日军骑兵一部约五百余人,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仍拼死抵抗,被中国*军队一阵密集的猛轰,连人带马都送上了天。

        长葛县政府本来早已奉命组织抗日自卫队,撤进深山打游击,此时也趁势冲下山来收复失地。据当地县志记载,激战多日,缴获大批敌人遗弃的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仅用马车就拉了三大车,自卫团军官手中,全部换成日本“三八式”步枪,每个分队还配备了日本轻机枪。

        淮北涡阳县,原伪军警备副司令杨天风率部反正,激战半夜,全歼日军一个小队,光复县城。随后,他又派出部队乘船四下扫荡袭击,最远甚至杀进了河南境内,消灭零散驻防的日军近百人,又缴获日军遗弃的大量武器弹药,以及陷入泥沼中难以移动的重武器数件。

        借着黄水之威,处在外线的中国*军队抓住战机,四面出击。尉氏、中牟、西华、太康、鹿邑等县城相继光复。

        …………

        一次有限的胜利,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

        黄河掘口使中原千里沃野化作人间地狱,从中牟经安徽涡河直至江苏洪泽湖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田地成了黄汤,房屋村寨没了踪影。污浊的黄汤上,到处漂浮着家俱什物和泡得胀鼓鼓的死尸。一片片露出水面的高地上,挤满了面黄肌瘦、死里逃生的难民。

        与此同时,一场掩人耳目的宣传在中国新闻论界展开,《中央日报》、《大公报》、《申报》等全国各大报章,均先后按照中央社的电文作出如下报道:敌军于九日猛攻中牟附近我军阵地,因我军左翼依据黄河坚强抵抗,敌遂不断以飞机大炮猛烈轰炸,将该处黄河堤垣轰炸一段,致成决口,水势泛滥。

        新闻界众报一词,为花园口决堤的对外宣传确定了基调。连中国***的《新华日报》,也参加到对日军暴行的声讨中,号召赈济受灾同胞。

        花园口决堤的消息迅速引起世界各国关注,一时间,无论路透社还是美联社的消息都显示出,世界各国论几乎一致谴责日军的这一暴行。

        但日本方面也不甘心被泼上一盆污水,他们的媒体坚决的批判,然后出来澄清事实,非我所为,不是我们干的,是中国人自己做的,是中国的军队自己做的。两国的媒体互相挞伐,力争洗清这个罪责。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