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警醒,出征
书名: 抗战惊雷 作者: 样样稀松 分类: 历史

        天才壹秒記住『笔下文学qu】

        这还不算完善,杨天风另外写了《防空知识》的小册子,送到了县里,下发给部队、各镇、村长,并任命了区里的防空委员进行监督,以严厉的命令推行实施。

        经过紧锣密鼓地准备和布置,百日的孝期未过,杨天风就打着报仇的名义,要带兵出征了。

        历来将士出征,都是家属洒泪相送,痛不欲生。这一回却是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洪水的关系,现在当兵吃粮几乎成了灾民唯一的选择。现在,灾民们可全靠着杨家存粮和杨天风夺来的粮食才能生存下去。

        而且,当兵不光是一个人的问题,杨天风制定的军属优待条例,使得一人当兵,全家都会多分粮食,少挨饿;伤残、阵亡之后的抚恤则是五亩田地的免费给予。

        即便如此,大家也都知道,坐吃山空是绝对不行的,只有跟着杨天风出外就食发展,以外补内,才能不饿死,才能不走逃荒的凄惨道路。

        打仗,拼命,为的是什么?为国为民那是高调,是说给有知识、有觉悟的人听的。对于小老百姓,那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家人,为了生活得更好。很浅显的道理,再加上形势所迫,兵源是不发愁的。

        即便如此,杨天风也不准备带太多的人出去,兵贵精而不贵多,头三脚必须踢好,带着缺乏训练、武器不精的人出去,反倒有可能成为累赘。

        七八百多人的队伍,他认为已经足够了。更何况这些士兵都经过了训练,虽然时间还不够长,也要比那些靠抓、靠骗、靠忽悠而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强得太多。更重要的是,缴获的武器弹药虽然足以装备一千多人,可家里总也要留些精锐队伍以备不测吧!

        明日就要出发了,离开这个安乐的小窝,投身于血与火的战斗之中。杨天风走在岗子边,抬脚将一块石子踢了下去,望着已经消退的黄水,他眯起了眼睛。

        如果身在太平年间,他宁愿多娶几个老婆,多赚些钱,安安乐乐地过一辈子。可惜老天让他来到了这乱世之中,那就只有挣扎奋进,去做眼前最正确的事情;只有以战斗求生存,只有让自己问心无愧,只有让自己不辜负一个男子汉应尽的义务。

        杨天风命人编写很多小册子,将日本鬼子的斑斑劣迹记录整理,时刻向战士们宣传鼓动。这是个持续性的工作,不仅要从现在找题材,还要从历史上深挖日本鬼子的祖宗十八代。

        从明朝倭寇、甲午海战、济南惨案,到南京大屠杀统统不要放过,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日本人就是两条腿的畜生,对弱者施暴是他们的本性,只有痛打才能让他们长记性。

        仇恨往往是非常事业的动力之源,这句话没有说错。没有谁比杨天风更清楚地知道日本鬼子带给中国多大的伤害,带给中国人多大的生命损失。

        那种切身的、刻骨的仇恨,那股身为男人的血性,以及重生以后豁出去的心理,足以令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大业之中。

        ……………

        这是一个九月的日子,早晨的空气还有些凉爽。高高的云在蓝色天空中飞过,一阵强烈的,没有变化的风吹起来,风帆猎猎作响。

        杨天风立在船头,刚才码头上热烈的送行场面似乎还在眼前。满载着无数灾民们的希望,满载着杨天风对胜利的渴求,满载着亲人的惦念,浩荡的船队航行在涡河上。

        全部的日式装备,八九百人的部队绝对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杨天风对胜利的信心还是很足的。先出黄泛区,绕道入芒砀山,再伺机南破永城县,继而横扫土匪等杂牌武装,一个根据地便建立起来了。嗯,似乎很简单,很乐观的估计和设想。

        而豫皖泛区挺进第三支队的番号,也给了杨天风发挥的余地,不必再担心什么跨境作战的问题。

        当时,黄泛区的游击队伍很多,名号繁杂。

        其中,苏北有李明扬的鲁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陈太运苏北挺进队;鲁西(微山湖以西)有山东敌后抗战部队大本营,正规军和众多游击武装相配合;皖北则先后有安徽游击总司令张义纯的淮北民众抗日自卫军;阜阳专员郭造勋的游击武装;李盛宗辖第五战区第11、14游击纵队和第7独立支队;豫东有孙桐萱、何柱国的豫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下设豫东游击总司令部、豫鲁边区游击指挥部,有数十个纵队和十余个支队。

        而离得稍远的还有大别山的廖磊的21集团军、徐源泉的26集团军、张义纯的安徽抗日自卫军、王懋功江苏挺进军、张轸豫东挺进军、鄂东游击纵队、大别山游击纵队等等。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