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妖僧西行记(46)
书名: 妖僧西行记 作者: 小强 分类: 其他

        作者:绝色夫

        字数:6962

        ?╒最?新3网╛址↑百喥|弟▽—∶板╰ùˉ综↑合◤社☆区□

        46慈悲

        玄奘悠悠醒转过来,就见着辩机一张惶急的毛脸正在眼前乱晃。

        玄奘伸手把辩机的毛脸推了开去,喘过几口气,勉力坐了起来,只觉得浑身

        发冷,胸闷恶心,眼前一阵阵的发黑。

        他方才在用狮子吼抵御阴风时,不慎将一丝阴风吸入到肺腑中,那阴风至寒

        至邪,被吸纳入体后,便自行侵蚀脏器和吞噬精血,亏得玄奘心智坚毅,一直强

        行镇压着。及至见到那鬼道中人被驱走,心神一松懈,那阴风便发作开来。

        向辩机示意并无大碍后,玄奘搬动双腿,闭目盘膝端坐了起来。

        他在灵台当中,将那中至刚至阳的经文,一字一句的大声呐喊着,

        洪洪烈烈的颂佛之声四下传扬,他的嘴巴却是紧闭着,不发出一丝声音。

        不多时,玄奘体内便生起一股温和俨正的热流,不住的冲刷着那阴冷的气息,

        又过了一阵,他渐觉体内温暖,那一丝阴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玄奘这才缓缓张开了眼眸,见辩机跪坐在一旁,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

        偏殿中的篝火又在旺旺的燃烧,篝火的另一侧,一名满脸病容的高瘦汉子抱

        膝而坐,昏昏欲睡。这汉子脸色蜡黄,瘦削得宛如骷髅一般的,目光有些呆滞,

        手中拿着自己的酒葫芦,在有一口没一口的缀喝着。

        这汉子颇脸熟,玄奘瞧了几眼,才认出正是十余天前身染疫病的那人。

        玄奘微微一笑,站起来整了整僧衣,对着汉子合十一礼,说道:「贫僧玄奘,

        及小徒辩机,谢过先生救助之恩。若非得先生及时援手,贫僧和小徒,今晚怕是

        丧生在此了。」辩机也随之站了起来,一同的合十行礼。

        高瘦汉子带着几分呆滞的抬起头,怔怔的看了玄奘半晌,才声音低沉的说道:

        「和尚,你们之前救我的性命,我如今还你们性命,两不拖欠罢了。我从未曾向

        你们说过道谢,你们却也不需谢我。」

        高瘦汉子的身体状况甚差,说得几句话,就掩嘴咳嗽了起来,身子也晃悠悠

        的。

        玄奘上前扶住他,温和的说道:「先生染的是疫病,发作得甚凶猛,需要好

        生将养方是,怎地拖着身子上路,这般委实是凶险。不知贫僧师徒,有何能帮得

        上忙的地方?」

        高瘦汉子咳嗽了一回,满脸胀红的推开玄奘扶持的手臂,喘息着说道:「我

        此番,乃是为追赶和尚你而来,我有事情不明,要问和尚你。」

        玄奘点头说道:「贫僧自当知无不言,先生要问何事?」

        高瘦汉子喘了几口气,目光幽幽的紧盯着玄奘,一字一顿说道:「和尚你当

        日对我吟佛偈曰,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若这世道果真如此虚幻不真,

        那人因何而活?我等活在这折磨人的世道,究竟是为哪般?」

        玄奘笑了笑,和声说道:「先生觉得这世道折磨人,贫僧倒觉得,在这红尘

        俗世磨炼身心,有喜乐无数。至于因何而活,世间一切活物皆一般无二,蜉蝣朝

        生而暮死,它们因何而活,先生也自是因何而活。」

        高瘦汉子皱眉说道:「蜉蝣焉知世道的磨难苦楚?」

        玄奘摇头说道:「蜉蝣与你我,皆是这大千世界之生灵,于这红尘世道而言,

        其实并无不同。蜉蝣生命虽短,也自有其经历,先生觉得这世道充满痛苦折磨,

        却是连蜉蝣也比不上了。」

        高瘦汉子皱眉苦想了片刻,蓦的喝道:「我不知蜉蝣,蜉蝣也不知我,其间

        并无可比性。和尚休得唬弄我。」

        玄奘笑了笑,说道:「既是如此,贫僧敢问先生,你可知这世间的喜乐与美

        好?

        高瘦汉子艰难的说道:「我……以前或许知,如今是不知了。」

        玄奘叹息了一声,说道:「蜉蝣虽朝生暮死,却活得热烈快活,这红尘世间

        的人,寿命比蜉蝣长得多,却无蜉蝣之自在与纵情,先生可知个中原由?」

        高瘦汉子有些茫然,摇头说道:「我……不知。」

        玄奘缓缓说道:「知之乃是众生烦恼之始。蜉蝣无知,追求也简单,无非是

        进食和繁衍而已,此二者易得,故而,蜉蝣的一生皆是满足和美好的。再譬如贫

        僧,所求的唯有成佛而已,一切的作为,皆是为此,并无过多的杂妄,故而也无

        过多的烦恼。即

        Δ寻╔回╔网◢址╘百∵喥?╒弟◣—ˇ板?ù╓综╔合

        □找◇回◢网?址◆请ㄨ百喥◤索◎弟▽—?板×ù∷综△合╖社∵区

        ◥社◢区∶

        便日后,贫僧不能以身证佛,腐朽身死,亦是无怨无悔。」

        「至于先生,身负惊人术法,所知的无疑是比常人多了甚多,需承受的烦恼,

        自然也是比常人多。先生之所以觉得苦楚,无非是承受不起与所知相称的烦恼罢

        了。如此也简单,把身负的能力舍弃了,便也可放下烦恼,先生此前便是如此做

        的,然否?」

        高瘦汉子喃喃的说道:「我这些年,的确是放下了所有的一切,四处流离浪

        荡,可是心里还是好生苦楚难受,这法子行不通……」

        玄奘摇头说道:「费事这法子行不通,而是先生从来不曾放下过,更不必说

        舍弃了。」

        「知之愈少,烦恼便愈少。先生这些年来,或许是对一应故旧不闻不问,然

        而,这不过是不再因故旧而生起新烦恼罢了。与先生缠绕不清的,乃是昔日的所

        知,昔日的所知不去,先生终究还是要承受,来自昔日的烦恼。」

        高瘦汉子身子颤抖着,急切的问道:「和尚,那如何才能去掉昔日所知?」

        玄奘微微一笑,说道:「先生已然明了,何苦再来问贫僧。」

        高瘦汉子沉默了片刻,嘶哑着声音说道:「我……不知。」

        玄奘叹了口气,曼声长吟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

        作如是观。」

        他吟过偈言,便端坐在篝火旁,默然不再言语。

        高瘦汉子也呆坐在篝火的一旁,静静的出神。他在火光掩映下的脸容,忽而

        咬牙切齿,忽而皱眉忧伤,如此过了颇长的时间,他的终于脸容渐渐平静了下来,

        回复此前的一片麻木,没有半分表情。

        偏殿中一片寂静,唯有柴火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之声。

        辩机忽然哈的一笑,打破了寂静,他站了起来说道:「师父,这位先生脸色

        如此青黄,定是晚饭也不曾吃,可惜俺和师傅肚量大,已将干粮都吃完了。

        方才咱们劳累了半夜,如今也有几分饿了,不若俺去弄些吃食回来?「

        玄奘转头瞧了瞧高瘦汉子,微微一笑,点头应允了。

        辩机大步走出了偏殿,过不多时,就转了回来。他的僧衣前襟上兜着一堆湿

        淋淋的蘑菇,手中提着半片残破的香炉。他在入夜前寻找柴火时,就发现了这丛

        蘑菇,只是当时手头上有肉干馒头等干粮,此处又无烹煮器具,故而没有采摘。

        他方才在废墟中翻寻出一个残破的香炉,这香炉破碎了一半,然而倾侧起来,

        倒也勉强可以用来煮个汤水甚幺的。辩机拿了香炉,将那丛蘑菇尽数采摘了,喜

        滋滋的拿到溪水边洗刷个干净,这可是一顿可口的吃食。

        辩机将蘑菇和残破的香炉,放置到篝火旁,笑嘻嘻的对玄奘说道:「这便劳

        烦师父了。」他说着,转头对昏昏欲睡的高瘦汉子龇牙一乐,说道:「俺师父的

        烹饪手段甚是了得,你等会莫要连舌头都吞了。」

        玄奘笑了笑,动手把那香炉架在篝火上,香炉烧得烫热时,他便把蘑菇放入

        香炉里烙煎起来,待得那蘑菇煎得变了颜色,散发出了香气,他拧开装了清水的

        葫芦,倒了大半香炉的清水进去,慢慢熬煮起来。

        过不多时,偏殿中便弥漫着一股诱人的食物香味,玄奘在蘑菇汤中洒了一些

        青盐调料,一锅喷香扑鼻的蘑菇汤便煮好了。

        辩机找来一些拇指粗细的树枝,拔出一口雪特剑,切削成一段一段的,又剥

        去了树皮,做成了三双可以在香炉中捞食的长筷子。

        此前那鬼道中人被惊走时,他操控着这两口雪特剑,越空飞斩,重创对手。

        当时的声势非凡,高瘦汉子的印象颇深刻,如今见他拿着这等利器宝贝,来切削

        树枝弄吃食的家伙,他终是冷漠淡然,不禁也连看了几眼辩机和他手中的那口雪

        特剑。

        玄奘把香炉移出篝火,师徒二人便围着这炉浓香鲜美的蘑菇汤,开始你一筷

        我一筷、汁水淋漓的捞吃着。随着辩机把一双树枝长筷递过去,那高瘦汉子也默

        默的凑了过来,接过树枝长筷,毫不客气的捞吃了起来。

        一锅蘑菇吃干净时,三人皆出了一身热汗,高瘦汉子蜡黄发青的脸上,也现

        出了一丝血色。待得那香炉稍稍放凉了一些,三人又轮流将里面的蘑菇汤汁喝个

        干净,这才各自歇坐下来。

        此时天色已是蒙蒙亮,三人便围在篝火旁慵懒的歇息。

        天色稍稍转明时,却是浙浙沥沥的下起了阴雨来。

        辩机看着殿外愈来愈大的雨势,搔头说道:「这雨甚怪,昨夜的天色好好的,

        分明是没有丝毫下雨迹象,怎地忽然就下起了这般大雨来?」

        正在闭目养神的高瘦汉子张开了眼眸,淡淡的说道:「此地并非善地,我昨

        日经过那雍丘城时,见其中的地气甚古怪。和尚,若是没有特别缘由,且莫要在

        城池中停留。」

        玄奘微一颌首,说道:「昨夜的那鬼道中人,朱先生可知是何来路?」

        高瘦汉子不甚喜欢说话,一派的麻木冷漠,然而经小半夜的相处,却也向玄

        奘师徒提起他姓朱,至于名字和的来历,却是绝口不提。

        朱先生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迟疑说道:「我这些年流离浪荡,久不与他人来

        往,也不知修行界的诸般消息。不过,昨夜那人的修为不算高,绝对引发不了那

        等地气变化,这雍丘城的背后,怕是另有大能之辈在暗地里操纵。」

        玄奘沉吟了片刻,说道:「咱们乃是往长安赴法会,路上却也不好多生事端。

        既是如此,咱们待雨势小些,便穿城而过,不作停留。朱先生若无甚紧要事,不

        若与贫僧师徒一共往长安,也好有个照应。」

        那朱先生沉默了一阵,闷闷的说道:「如此也好。只是这一路上,和尚莫要

        向人提起,我会术法一事,权当我是随和尚远行的俗家行者。以后我会称和尚你

        为禅师,你也称我为朱行者罢了。」

        玄奘笑了笑,点头应允了。

        辩机也嘻嘻一笑,打量着殿外的雨势,说道:「这雨看样子还会下一些时辰,

        趁此空闲,师父可否讲讲的第七会,徒儿有些关窍不甚明……」

        他话声未了,远远有一串急促的马蹄声响起,直直向这边冲来。

        玄奘等三人对望了一下,辩机站了起来,大步走到殿门外。

        在那白茫茫的雨幕中,随着一阵马嘶,有两骑穿着红色甲衣的军士,打马冲

        破了雨幕,直奔入废庙当中。他们在空地上稀溜溜的勒马转了几个圈子,打量过

        周围的境况,便拨动马头,小跑至偏殿之外。

        那领头的军士喝道:「里头的,可是前往长安参与法会的金山寺高僧?」

        玄奘闻言,便走到偏殿的门口,合十说道:「贫僧师徒便是,不知两位军爷

        所为何事?」

        那军士高声说道:「某乃是雍丘城的守城军士,奉张县丞之命前来。张县丞

        说昨夜职责在身,不能放两位高僧入城,今晨城门一开,便领了车驾前来迎接两

        位高僧。某二人先行打探,车驾尚在后头,几位高僧请稍等,某这回去禀报。」

        两名军士说着又拨转马头,冒雨冲了出去。

        玄奘看着那两名军士身影消逝在雨幕里,转身走回到那已熄灭的篝火旁,也

        不再讲谈经文了,就那样盘膝坐着。

        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听得一阵马嘶车辚之声,在十余名红色甲衣军士的簇

        拥下,两辆乌篷马车在滂沱大雨中驶进了废庙里头。

        片刻之后,随着一串杂乱的脚步声和一阵哈哈的笑声,那满脸乱蓬蓬胡子的

        张县丞打着油纸伞,带了数名军士快步走入到偏殿当中,他目光一扫殿中的三人,

        便满脸堆笑的对着玄奘抱拳说道:「昨夜张某职责在身,怠慢禅师了,请禅师切

        勿见怪。」

        玄奘目光幽深,静静的看了他片刻,才淡淡的说道:「贫僧不敢当。张大人

        明知此处有阴邪作祟,昨晚却特意指点僧师徒前来落脚,不知是何用意?」

        张县丞黑脸一红,抹着乱蓬蓬的胡子哈哈一笑,又向玄奘躬身施了一礼,说

        道:「禅师乃是往长安参与法会的高僧,区区阴邪鬼物,自然是不能损伤禅师半

        分。再者,

        此处虽是荒废了,毕竟也曾是佛门的驻地,若任由阴邪横行,大大碍

        损佛门的声誉。张某有见及此,昨日才会对禅师说那般言语。」

        玄奘叹息一声,说道:「如此说来,张大人倒是一番好意了。」

        张县丞也重重的叹息了一声,说道:「不敢说好意,张某惭愧,身为县丞,

        却不能保护城中平安,眼见阴邪日益肆虐,张某却是束手无策,实在是心如刀割,

        如同架于烈火中烘烤一般。张某试探禅师,实是情非得已,禅师还请见谅。」

        玄奘站了起身,合十说道:「大人既有难处,那昨夜之事,贫僧便不再提。

        贫僧师徒此去长安,待得雨势小些,贫僧师徒便自上路,先与大人别过了。」

        张县丞脸色一变,急急的说道:「禅师既有降服妖邪的手段,何故匆忙离去?

        本城的百姓,沦陷鬼蜮,惶惶不得终日,禅师何不发大慈悲之心,解救这满城的

        百姓?」

        玄奘苦笑了一下,当下把昨夜的被鬼道中人侵扰一事大致说了一遍,只是略

        去了朱行者惊退那鬼道中人一段,叹息说道:「贫僧师徒昨夜便几乎丧命了。如

        今朱行者抱恙,精力不济,不耐纠缠。且此地的阴邪鬼物,背后另有大能之辈操

        纵,贫僧师徒实在力不能及,只好远遁避之。」

        张县丞呆了一会,又向对玄奘施礼,赭然说道:「张某思虑不周,险些坏了

        禅师师徒的性命。这雨又不知下到何时,此地荒废已久,贵随行的身体抱恙,留

        在此地有害无益。张某这便送禅师等进城,请大夫瞧瞧,吃上一顿热乎饭菜,总

        胜过在此地苦候。这乃是张某的赔罪,禅师万勿推辞。」

        玄奘看了看半垂着头气色不甚佳的朱行者,沉吟了片刻,便

        △最◎新ˇ网¤址?百μ喥¨弟▽—◣板∶ù§综∶合◇社|区Δ

        点头答应了。

        张县丞让几名军士打了油纸伞,遮护着玄奘师徒上了马车,他又令一名军士

        快马回城,安排大夫及酒菜事宜。那乌篷马车的车厢不大,张县丞便和玄奘乘坐

        一辆马车,辩机和朱行者则是乘坐在另一辆马车上。

        两辆马车在滂沱大雨中,辚辚的驶入了雍丘城。

        玄奘掀开一角遮挡风雨的油布,默默看着窗外。城池中一片寂然,宽阔的街

        道几乎无人行走,街道两旁的商铺皆是紧闭门户,茫茫雨幕中,只有马车行走的

        单调声音在回响,并无一丝城池应有的生机。

        张县丞在一旁苦笑说道:「禅师也看到了,如今这雍丘城几乎变成了死城,

        县令和张某也心急如焚,前后请来数拨降魔高人,却皆不敌阴邪。昨日张某见着

        禅师,真是如同见到救命稻草一般,禅师当明了张某的心情。」

        玄奘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也不说话。

        两辆乌篷马车在驿站前停了下来,张县丞跳了下来,引着玄奘师徒进了驿站

        的厅堂。厅堂里,早已有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的中年人在等候,张县丞上前引介说

        道,这乃是本城的县令官梁大人,玄奘等三人便合十行礼。

        那梁县令留着三髯长须,相貌颇为威严,三人略一寒暄,便各自落座,自有

        驿丁奉上热茶汤,引朱行者前去看病,辩机便垂手站在玄奘身后。

        梁县令捋着长须,笑呵呵的说道:「本官听闻禅师的消息,不胜自喜,这满

        城的阴邪鬼物之患,终于有救了。」

        玄奘瞧了一眼在闷头喝茶的张县丞,皱眉说道:「大人怕是误会了,贫僧修

        的乃是一颗佛心,却是不会那降魔驱鬼的法门。」

        梁县令打了个哈哈,说道:「禅师谦虚了,那城东的废庙历来都是厉鬼盘踞

        之地,猛恶非常,禅师能安然渡夜,自是佛法精深,鬼邪避让了。这城中的鬼患,

        未必有那鬼寺之猛烈,对禅师来说,治退之城中的鬼患,自然是不在话下。」

        玄奘正待要说话,那梁县令却是脸色一沉,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书函,放在桌

        上推到玄奘面前,沉声说道:「这乃是本官方才写就奏章,禅师且过目后再说话。」

        玄奘看了看梁县令,便拿过那墨迹犹新的奏章,仔细看了一回,叹息说道:

        「大人何至于此?」

        这是一封弹劾奏章。乃是梁县令向当今皇帝弹劾无棣县金山寺僧人,于百姓

        危难不顾,独善其身的奏章。奏章中言,金山寺僧人无出家人的慈悲,乃是妖僧

        之流,请求下诏抄没金山寺财产,并将寺中僧人尽数还俗。

        梁县令向玄奘拱手说道:「若是禅师执意离开,本官便令驿丁快马将这奏章

        呈送长安。这非是本官针对禅师,而是雍丘城千余户百姓的安危尽系于本官一身,

        本官如今是病急乱投医,讲不得道理和情面,只可不择手段而为之。禅师尽可怪

        罪于本官,然请为这雍丘城百姓大发慈悲。」

        玄奘默然半晌,反手按捺住躁动的辩机,忽然展颜一笑,缓缓说道:「金山

        寺非无自保之力,可任由大人一家之言颠倒黑白是非。然,梁大人与张县丞为民

        请命之心,却让贫僧敬佩。既然事至于此,贫僧便不自量一回,尽力与一干阴邪

        鬼物周旋之,看能否解去城中的厄灾。」

        梁县令和张县丞对望了一眼,均是喜出望外,两人联袂站起,对着玄奘长长

        一揖,梁县令说道:「禅师若是能消去本城的厄灾,本官自上奏朝廷,为禅师和

        金山寺请功。」

        玄奘摇了摇头,缓缓说道:「贫僧说的,是尽力为之。这城中的阴邪鬼物,

        怕是有修行界的大能之辈在背后操纵。贫僧只修佛法,不擅那降魔驱鬼的法门,

        此番乃是应两位大人之请,也是为城中百姓略尽绵力,未必能成事。」

        梁县令二人皆默然叹息。

        商议定下后,驿丁便将各式酒菜轮番摆了上来,梁县令陪着玄奘喝过几杯酒

        后,便托辞离开了,应是此前的威胁举止,让他颇觉有失体

        ╘最╔新●网#址∵百喥∷弟╰—?板☆ùˉ综°合¤社╜区¤

        面和斯文。梁县令在

        离开前,切切的吩咐张县丞,务必要好好招待玄奘师徒,但凡有何要求,须尽量

        满足之。

        接下来,玄奘师徒从张县丞口中,得知了雍丘城闹鬼的始末。

        雍丘城最为人广知的,便是三国时着名才子曹植的封地,也是他的丧葬之地。

        然而,在春秋战国之时,雍丘城乃是杞国的都城。杞国建于商夏,亡于战国,在

        关于杞国的记载

        中,最广为人知便是「杞人忧天」的典故。

        雍丘城的城西有一座草木清幽的大山,名为西山。这西山的半山有一石窟,

        传说乃是杞国皇族丧葬之地,杞国为楚国所灭后,石窟中怨憎之气冲天而起,后

        有高人镇压封印之,并取名为镇鬼窟。

        数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游人骚客慕名前来西山游玩,那石窟里的每一块石头

        几乎都被人翻遍了,却不见有异常,雍丘城也一直安泰仁和。

        然而在半月前,城中忽然有传言,西山石窟的封印被破坏了,一窝厉鬼被释

        放了出来。起初,众人皆以为这是流言,然而不久后,城中便陆续有阴邪鬼物出

        现,待官府发觉事情不对时,已是出现了百鬼夜行的骇人境况,当初传言之人也

        找不着了。

        再后来,鬼患越闹越烈,梁县令和张县丞找不到可以治理的高人。梁县令有

        心上报朝廷,然长安城皇宫此际也在闹鬼患,自顾不暇。正自彷徨无计之时,恰

        逢玄奘如同救命稻草一般送了上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