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参加拍卖,没必要太正常

        

        是送来的拍品本身就有问题,还是拍卖会在用这东西做局啊?

        张扬觉得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反正赝品出现在拍卖会上,说拍卖机构完全不知情,肯定不合理。

        就看这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了。

        张扬赶紧打开之前的拍品资料看了一眼。

        不知道佳士得是不是故意的,资料里就给了张【玉勾形器】平放在桌面上的俯拍照。

        这能看出来啥?

        最基础的器型:呈扁平的鱼刺状。

        勉强能确定材质:岫玉,和台上展示的玉器一致。

        还有用途:其中一端有两个钻孔,符合“红山文化的玉器,是缝缀在衣物上的饰物”这一特点。

        最关键的、能证明拍品饱经岁月洗礼的土沁呢?

        因为照片没有足够的层次感,看起来并不像实物的沁色,假得那么明显。

        反观实物,沁色的位置和颜色都不对。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基本都是陪葬品,坑口分为朝阳市的石棺和赤峰的土坑两种。

        这件勾形器受沁这么严重,只能是土坑出土的。

        但赤峰当地土壤缺水、沙土化比较严重,沁色不是这样的。

        同时,受沁的前提是和土壤接触。

        看这件玉器被侵蚀的位置,很难想象它是被怎么埋在土里的,才能形成只有两侧中间有沁色的情况。

        可以从中间折叠的玉器吗?

        总之,这就是件2012年造出来的仿品。

        而且造假的人,肯定没有现场挖掘文物的经验,是个半外行。

        现场懂行的人当然不止张扬一个。

        喜欢研究高古玉的人,估计比研究青铜器的多一倍。

        所以在玉器刚开始展示的时候,现场就已经开始有人低声议论了。

        等到拍卖师宣布开始竞价的时候,“赝品”的说法,已经在现场的竞拍人之间,完全传开了。

        周宝探听完周围人的可靠情报后,啃着手指甲问张扬。

        “张大师,这个红山玉有问题吗?”

        “说是因为物流原因,没有参加前天的拍品预展,但应该是请人鉴定过的才对。”

        “我看不准。”张扬眨了眨眼答道。

        “好的,我懂了。”

        周宝探听明白了张扬的潜台词。

        如果是真的,谁会说看不懂呢?

        他拍了两下自己的脸,好像想清醒一下似的,接着告诉张扬:

        “那这次拍卖会要出大事故了。”

        “怎么说?”

        “这……唉,您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一分钟后,这件红山文化的玉器流拍了。

        下一件,【红山文化玉龟】,起拍价50万,同样流拍。

        再下一件,【大汶口文化青玉璇玑】,起拍价8万,依然流拍!

        一连十几件,全部流拍。

        全球顶级拍卖公司的重点拍卖场次,成了拍卖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感觉拍卖师就差当着大家的面叹气了。

        这十几件拍品,假的还不太一致。

        不像是同一个作坊出来的。

        中间有那么几件东西,在张扬看来没那么假。

        起码对他来说,不借助金手指的话,都不能确定那是赝品。

        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批东西肉眼可见的来自同一个送拍人,谁还会举牌去承担送钱的风险呢?

        大家想的都是:赶紧下一件。

        终于,当【北宋定窑刻萱草纹花口盌】几个字,出现在“下一件拍品”的词条下时,在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折磨,来自赝品的折磨,要结束了。

        在张扬身旁,周宝探的眉毛已经拧成了死结,口中喃喃自语说:

        “十七件,这TM是想上天啊……”

        “流拍了十七件,送拍的人应该要交很多手续费吧?”张扬好奇的问道。

        “不用,资深会员送拍,流拍了不收费,只有成功才收佣金。”

        “这是佳士得吸引新人成为他们会员的手段。”周宝探解释道。

        “那你们这些人岂不是可以整活?”

        张扬脑海中浮现出个邪恶的想法。

        流拍不收费,那我起拍价定个天价,只要有人举牌不就血赚。

        等等,好像已经有人这么玩了。

        那个胖胖的韭菜哥,就是这样被割的……

        “不能乱玩,他们不会放过这个送拍人的。”

        “这种情况完全就是在透支佳士得的信誉,说不定是敌对拍卖行派来捣乱的。”

        周宝探短短几句话,就描绘出了最真实的商战画面。

        而他这么关注这件事的原因,是因为,他已经预感到,之后佳士得送拍的标准又要提高了。

        这将会直接提高他征集拍品的难度。

        以后生意不好做啊!

        张扬听完周宝探的“诉苦”,反而觉得这是好事。

        难度提高,那他办活动、征集拍品的优势,就能完全体现出来了。

        可以靠数量取胜。

        不过下次盛海的活动究竟怎样,还未可知,张扬便没有当场把心里话说出来。

        只是宽慰周宝探,想开点,先把眼下的钱挣到手再说。

        这一批宋元的精品瓷器过后,终于轮到青铜器了。

        相比于瓷器动不动几十万的起拍价,这批青铜器的价格显得很亲民。

        一件【公元前八至七世纪,华夏北部出土,青铜蛇纹刀】,起拍价只有区区一万五千块。

        某些纹饰类的青铜器,最低的起拍价更是低至五千。

        这样定价的效果很明显:每一件青铜器的争夺都很激烈。

        “这些人是没见过好东西吗?铭文都不带的青铜器,也值得你们这么疯狂?”

        张扬看着不停报价的竞拍人们,心里忍不住吐槽道:

        “你们这么竞价,我还怎么买呀!”

        一条带纹饰的青铜带扣,八千起拍,一路喊上了九万五;

        一件很明显是秦代马车上装饰用的盘羊饰物,能拍到四万;

        一枚战国时期、带纹饰的鎏金瑟枘(固定琴弦用的桩子),成交价高达12万……

        张扬突然明白,为什么盗墓屡禁不止了。

        这里卖出几万块的物件,可以算是最小体积的青铜器。

        墓里稍微黑一点,就会被人漏掉。

        在这里竟然会这么受追捧……

        主舞台上,又一件新的拍品已经呈了上来。

        “西周青铜龙首配件,一套两件,起拍价两万。”

        “单次加价两千,有人要出价吗?”

        张扬直接举牌:五万!

        有人还价五万零两千。

        张扬再次举牌:八万!

        还有人不死心,又加了两千。

        张扬第三次举牌:十万!

        同时他已经做好了继续举牌的准备。

        碾压式加价的感觉,真的很爽。

        「名称:青铜龙首配饰」

        「材质:铜、锡、锌」

        「生产时间:公元前883年」

        「详细信息:某件青铜方壶上的龙首纹饰,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这件饰品,是老楚在看完拍卖资料后,劝张扬一定要拍下来的宝贝。

        算他求张扬的。

        这两个龙首对应文物的主体,是一件纹饰非常复杂的青铜方壶。

        方壶现在就藏在国博的仓库里,当时是老楚组织的修复工作。

        缺了两个龙首后,壶身上留下了两个小窟窿,非常遗憾。

        这次遇上了,得拍下来凑个整啊。

        参与拍卖的消费有老楚买单,张扬举手投足间,全是壕气。

        伱们买的是两个龙首,而我买的,是一件完整的青铜方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