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地底下的宝贝

        

        “这么大个玩意儿,你让我怎么盘?”宝友挠挠头问道。

        “随便盘啊,这跟大小有什么关系?”

        张扬随手从桌子底下拎出一个花瓶,展示道:

        “杂技里的顶大缸见过吗?”

        “这个花瓶,和你的博山炉应该差不多大吧。你就从左边胳膊,顺着一路滚到右边胳膊,来回的滚啊滚,不就行了吗?”

        宝友听完张扬的话,在脑海里设想了一下自己盘博山炉的画面。

        半天才想出一个质疑的问题:

        “那衣服上不全是铜锈了吗?”

        “谁让你穿衣服了呀,什么都别穿,去感受它的纹路……”

        【咦~好变态呀】

        【主播你说的到底是什么酷刑?】

        【听起来很逆天,但好像有可行性】

        【真的不会被青铜器表面的纹饰刮伤吗?】

        【刮伤?一不小心就被那只朱雀噶了!】

        看完弹幕瞎起哄,宝友很抵触张扬的建议,表示:

        “我盘不了一点。”

        “那就没办法了。”张扬叹息道:“临海市观海区文博路十一号,你把地址记一下吧。”

        “好,临海市……”

        宝友低声重复了一遍地址,突然反应过来:

        “这不会是你们家博物馆的地址吧?这是要我捐了?”

        “不是我家,是咱们家。”张扬笑着答道:“来直播间的都是哥们儿,别那么见外嘛。”

        “再说了,这种出土文物,你没证据的话,肯定是留不住的。”

        张扬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没盘出包浆的祖传文物,想证明【流传有序】相当困难。

        要么是在文物保护法出台前,找有名有姓的大藏家买的,别人拿自己的名声给你做担保;

        要么是更早之前,在文物商店买的,有发票当证据;

        剩下的,就得是有明确拍卖记录的古董了……

        像什么“爷爷传下来的”这类话,基本没人会信。

        现实里有人这么说,东西却没被收缴上去,完全是因为他爷爷给的东西太差了。

        宝友这件博山炉肯定不在此列。

        张扬已经注意到,底足上有一圈铭文。

        只要不是后刻的,定个三级文物没问题。

        他刚想让宝友带自己看看铭文是啥,对方却直接把镜头移开,对准了空白的书桌。

        啥情况?

        “算了,我不鉴定了。”宝友语气有些无奈。

        “我知道主播你说的是真的,但这真是我祖传的,大不了以后,我每天光着膀子盘,争取早点盘出金属光泽……”

        “哥,有没有可能,已经鉴定完了。”

        张扬心想:建议你捐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难道我们博物馆还会收假货不成?

        这就是件出土的文物,而且是一眼大开门的生坑。

        他用手指了指天花板,告诉宝友:

        “虽然我还没给你这件藏品断代,但上头的人,已经看见你这件东西了……”

        “这件博山炉的品相,看一眼照片,就能确定是真,还是假了。”

        “靠!那我岂不是被套牢了?”宝友语气有点烦躁,嘀咕着:“老师,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就这样被收走,我好烦呐!”

        说完,他直接开始给张扬刷礼物。

        跟逗音的托儿似的,猛刷。

        “老板,理性消费啊,我不缺你这三瓜两枣的。”

        张扬打断对方说道:

        “你这东西,我说句实话,最好的归宿,就是博物馆。”

        “就算你强行留在手里,人家也要三天两头的回访你,问你东西还在不在。”

        果然,真诚是必杀技,张扬的建议得到了宝友的理解。

        宝友恍然大悟的说道:

        “谢谢老师,我这就办个博物馆!”

        “???”

        “真的假的?”

        “真的啊,我还是有点小钱的。”宝友拍拍胸脯,自信的答道:“这样,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收藏文物了。”

        【这办法很好啊,简直没一点问题】

        【对啊,搞个私人博物馆就行了】

        【文物局总不能来博物馆收缴文物吧】

        最后这条弹幕的问题,张扬的答案是:

        人家还真能来博物馆收缴。

        市里和省里的文物部门,最近可没少来海林博物馆考察。

        尤其是之前办了青铜剑的入馆仪式后。

        这都是几年前,天水的一家民营博物馆的馆长,找盗墓贼进货给闹的。

        现在,文物部门一旦发现,博物馆内有未经审批的“赃物”,报完警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没收。

        一分钱都不用花,国宝直接带回“家”,甚至还能戴大红花……

        换谁都会心动。

        “你家里还有很多这类藏品吗?”

        张扬怀疑,这大哥是来给人冲业绩的。

        到时候,警察连搜集证据的步骤都省了,直接带着人挨个展柜指认吧。

        “当然有啊,我可是本地小有名气的收藏家。”

        宝友语气很是骄傲,他把手机镜头抬起来,带着大家环顾四周。

        房间里到处都是古董架,架子上瓷器、雕像、奇石,什么都有。

        “祖传的就这两件,剩下都是我的私人珍藏,都是有购买记录的,经得起查。”

        “等会儿,你转回去。”

        惊鸿一瞥间,张扬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什么啊?”

        “停,就这个……”

        张扬看到宝友古董架旁、一个巨型玻璃柜里的古董,直呼好家伙。

        这件藏品的学名,应该叫兵马俑吧?

        上一个想要偷偷收藏这东西的人,是三十多年前临潼当地的一位村民,最后的下场是吃了一颗花生米。

        但是兵马俑这东西,有没有流传在外的呢?

        理论上是有可能的。

        早在1974年正式发现兵马俑之前,当地人就发现地下埋着泥人像,取名叫“瓦盆爷”。

        再往上,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当时就有人把兵马俑挖出来,然后把埋兵马俑的坑当作自己的墓地。

        从东汉到现在有一千多年,有几件兵马俑流落民间的也很正常。

        但应该没人敢拿出来吧?拿出来必被捕!

        “宝友,你这是在几号坑挖的啊?”

        张扬还是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兵马俑一共有三个坑,最多的一号坑有6000多件。

        “老师别搞我啊,这是工艺品。”宝友慌张的答道:“弄不好是要吃花生米的玩意儿。”

        “不会的,现在不一样了。”

        “这东西的案值也就两千多万,最多判个无期。”张扬安慰道。

        宝友倒是没说谎,确实是工艺品。

        什么时候张扬能鉴定到真的兵马俑,应该就有机会上今日说法了。

        【也就两千多万?也就无期?】

        【主播真不是人啊】

        【说实话,我第一眼也吓了一跳,仿的很好啊】

        “求求了,跳过这个话题吧!”

        宝友把镜头对准了装满瓷器的古董架,问张扬:

        “我这些藏品,建个博物馆应该够了吧?”

        “不论真假,单看数量的话,办个小型的私人博物馆,应该也差不多了。”

        张扬点点头,提醒道:

        “但你要做好狠狠赔钱的准备。”

        “为啥?我收门票钱不就行了吗?”

        “哪来的游客给你收呢?”张扬摊手问道:“博物馆,得有自己的特点,不然谁看呀!”

        “比如说各地的省博、市博,一般收集的都是当地出土的文物,你想了解一个地方古代是什么样的,去这种博物馆准没错……”

        “我懂老师你的意思了。”宝友才思泉涌,迅速答道:“那我就整个冥间主题的。”

        “民间?民俗文化吗?”张扬一开始没往奇怪的方向想。

        “不,是地底下的那个冥间。”宝友解释道:“我可以把这些明清的瓷器,都找人换成各个朝代的陪葬品啊。”

        “大家可以来我这里,感受各个朝代的丧葬习俗。”

        “……你很有想法。”

        实事求是的说,张扬觉得宝友这个主意,真有点搞头。

        联想到刚才那个兵马俑,看得出来,这位宝友对地下出来的东西,是有爱好的。

        只要他能坚持这个爱好,何愁大事不成?

        “我不止有想法,而且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

        宝友的语气逐渐兴奋起来:

        “来,老师,我带你看看我另外的藏品。”

        镜头一转,来到了宝友家的另一个房间。

        确实是有点臭钱的大户人家,收藏的宝贝都用了两间房。

        宝友想给张扬看的,是一件和椅子差不多高的兽形雕塑。

        看上面红绿相间的纹饰,应该是唐彩。

        雕的是一只长得像龙的怪兽,头顶长角,肩部生有张开的翅膀,直着身子蹲坐在高高的瓷台上。

        “兽面”“鹿角”“瓷台”,这些关键词一锁定,这件东西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唐代的镇墓兽。

        【这是变种的石狮子吗?】

        【唐彩?那肯定是地下的陪葬品】

        【这东西确实很冥间啊】

        宝友显然知道这是什么,笑着问张扬:

        “老师,这东西还行吧?”

        “刑,绝对刑。”

        “老师你别玩谐音梗了,这是我从法国拍回来的。”

        “还有这些,也是。”

        宝友转动镜头,旁边的展柜里,有些汉代、南北朝时期的陶俑。

        “有点实力啊!”张扬点点头:“你家在哪儿?”

        “三川市,就在老师家隔壁。”

        “哦?”张扬突然想到了魏家沟村的石像生,也是在三川市。

        那边是对丧葬用品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吗?

        真是这样的话,宝友这个博物馆的前景,一下子就明朗起来了。

        张扬突然萌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斟酌着说道:

        “宝友,你一个人开博物馆,会很辛苦的,要不要请外援?”

        “老师你的意思是……我懂了,那太好了!”

        宝友听出张扬是想合作,他当然求之不得。

        “行,那下播了,咱们再好好聊聊。”

        张扬先应承下来,至于最后这个冥间博物馆能不能建起来,还要看宝友的藏品,能不能通过当地文物部门的审查。

        下去得和他说清楚申建博物馆的流程。

        要是藏品里有不干净的,那这位宝友今年估计要在牢里过年了。

        (欠一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