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86节

        回忆什么?因为什么?!

        【而且在朱祁镇被俘回来之后……之后的之后,因为过于思念王振,便下诏为其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然后还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王振的亡灵。】

        朱祁镇时期的大臣们:“……”

        在此之前的历朝历代诸人:“……”

        【土木堡之变说到这里,关于朱祁镇“土木堡战神”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然后……可还有“叫门天子”呢。】

        【这次土木堡之变使明军不战自溃,可还不是结局。】

        他们竟是差点忘了!

        “叫门天子”?竟是还有一个叫门天子!

        第52章贪生怕死 为何不直接自裁而死?!……

        群臣脸色尽变,朱祁镇更是脸色难堪又难看。

        从听到现在,他内心可谓是五味杂陈,煎熬又复杂不已。

        眼见出征在即,竟是如此惨烈又惨败的结局,这谁能接受?!

        而且先生……王振……

        每每听起天幕提起“王振”,朱祁镇这个心啊,都是不可抑制的一颤又一顿,复杂又难以言表。

        他当自己是最了解王振的人,对方究竟如何,怎能不清楚?

        然而眼下这样的情况……

        如果没有天幕,那些死于战场的数十位朝臣和将士!让他怎么交代?

        哪怕当下事情还没有发生,可此时朝堂之上的氛围,朱祁镇又如何感受不到……

        这可真是叫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现在不开口,恐怕是不行。

        内心激烈交战再三,朱祁镇还是打算留下王振一命,不过仅此而已。

        毕竟事情确实还未发生,他也算是给众臣一个交代——

        【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战丧师辱国,葬送了明朝几十万大军。】

        朱祁镇欲张口的动作一顿,听此言,眼角竟抽搐了一下,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听起来,土木堡之变中,宦官王振的存在感十足,可是明英宗朱祁镇是个傻的吗?会任由王振随意摆布甚至听令?】

        【从朱棣起,设立东厂,宦官登上了政治舞台,权利更大,可真要较真起来,为什么偏偏是朱祁镇这里出现宦官专权?】

        【就算有前几位皇帝的“扶持”积累,可说到底,真正大权在握的其实还是皇帝吧?宦官专权又能“专”到哪里去?】

        朱祁镇之前的明朝皇帝皆是一顿,随后又是深深叹了口气。

        谁说不是呢。

        这点道理,他们还是能想明白的。

        可朱祁镇……朱祁镇不想承认,也不想接受,更不愿意接受!

        但他……不能阻止天幕继续说下去……

        为什么不能?!

        【有土木堡之变活下来的大臣曾记载道——

        此战中主战场20余万明军战死三分之一,伤者约一半,衣甲兵器辎重尽失,几近全军覆没。】

        【总计伤亡近30万,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之大败。】

        【除此之外,大明帝国最精锐,配备先进火器的京师三大营也毁于一旦,此后虽然经过重建,但也再不复从前战力。】

        【明朝国势亦就此中衰,铸九州之铁,不能为此一错。】

        “国势中衰,铸九州之铁,不能为此一错……”

        朱元璋和朱棣等尽是咬着牙——

        大明建立至今,发展至此,不是为了毁在后辈手里的!

        【传统史学观点,包括《明史》以及《明实录》,均认为此战大败的元凶,主要是因为朱祁镇所宠幸的宦官王振所致——由于其犯下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低级错误,才最终导致了明朝大军的覆没。】

        【可后世学者研究证明,其归根结底,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真正罪魁祸首,必然是朱祁镇无疑。】

        【否则朱祁镇这样一个成年人,整场战事中难道就一直像个王振的提线木偶一样?王振怎么说,朱祁镇就怎么去指挥群臣三军去做,然后还全无半点异议吗?】

        【那到底是朱祁镇智商低下不正常,还是王振真的有如此大的权利,能真的左右皇帝的意志?】

        【朱祁镇,他就是识人不明,任由宦官当政,自己更没好到哪里去。】

        【他才是隐没在王振背后,致使土木堡之变,而后大明国势由此中衰的罪魁祸首!】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君臣皆认同点头——

        一国之主,哪怕被宦官干政,归根究底,也是自身问题更严重所致。

        若为君者真如个提线木偶一样,那皇室宗亲能甘愿?

        就算是朝臣也不会任由此等荒谬,甚至是以下犯上,如此胆大包天的离谱行径吧?

        所以只能说,让那王振做到如此地步,这背后帝王的意愿不可忽视!!

        【尤其是那些战场上死掉的大臣们,其中英国公张辅——永乐大帝朱棣麾下的第一名将,交趾的征服者,安南人的噩梦,大明帝国的军神,年纪已过七旬,却在乱军战事之中遇害,最终还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谁不说一声可惜?】

        【是以英国公张辅的军事才能,竟然预见不到面临的危险,只能眼看着大军蹈入死地吗?】

        【是以英国公张辅的德高望重,竟然却面对王振一个宦官无能为力,只能赔上自己的性命吗?】

        【不……是因为宦官身后还站着个皇帝。】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与面色复杂的张辅对视一眼,深深叹了口气。

        四朝元老,到头来竟是那等下场,确实是叫人叹息也可惜!

        明朝朱祁镇时期。

        被提到的英国公张辅也望向坐在高位的朱祁镇——

        他真想问问,若他身死乱军之中……不,不止是他,而是他们这些随军出征的大臣们,如此多的人都死在了乱军之中,身为帝王,身为一国之主,究竟是作何感想??

        【这里还要再提到一个太监——宦官喜宁。】

        【这位宦官喜宁,本为关外女真人,请记住“女真人”这三个字。】

        又是“请记住”……

        往往这时候,这代表着“划重点”。

        而且女真……女真!

        那金国不也是女真人吗?!

        怎么这里又来了个请记住的“女真人”!

        难道……?!

        【喜宁是关外女真人,被俘入宫后,同样得朱祁镇信任。】

        汉朝未央宫。

        刘彻:“……”

        “这朱祁镇怎么回事?怎么总是信任太监???”

        【喜宁与英国公张辅有旧仇,曾想要侵占张辅的田宅。

        其弟弟还带着人去拆毁张辅家佃户的宅院,打死了孕妇,造成一尸两命。】

        【张辅愤然诉之法司,结果到最后竟然还被反咬一口。】

        【而朱祁镇更是一味拉偏架,不仅赦免喜宁,还让其弟弟花钱赎了罪,仅将直接行凶的家奴戍边。】

        【由此得见,四朝元老,托孤重臣,勋贵之首,位极人臣的太师国公,竟也是被一个佞幸欺凌到只能忍气吞声,从而以避其祸的地步,那么英国公张辅就算能预见所面临的危险,可朱祁镇他愿意去听吗?】

        秦王宫。

        嬴政连连冷笑,竟是来了一个宦官,又来了一个宦官!

        这明朝,当真是奸佞官宦“聚集地”吧?

        明朝朱祁镇时期。

        听到此,张辅倒是低垂了视线,不与朱祁镇去对视——

        而朱祁镇自然也看不到张辅此时的表情。

        到此,朱祁镇心跳已然是更加抑制不住的加快,甚至更是坐不住了。

        他张了张嘴,声音已然干涩:“朕……”

        “朕就算是被俘……”

        朱祁镇几次停顿,总想起先前天幕之言——那“雪乡二圣”……

        可他必然要说下去,要表明态度。

        “朕……”

        【朱祁镇就是明朝最丢人也最差劲的一个皇帝。】

        朱祁镇:“……”

        天幕……!!

        他脸色惨白,竟有如摇摇欲坠之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