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吴中四姓
书名: 汉冠 作者: 雨落未敢愁 分类: 历史

        入目的,是陆机陆云兄弟,只是在陆机陆云身后,还站着几个人。

        看起来,陆机是要介绍人给他了。

        王生帐下能用的人本来就不多,陆机既然要介绍人过来,王生当然是欢迎的。

        看这些人的衣服穿着,想来应该是江东那边的人。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陆机与陆云就是江东那边的人,介绍人,当然是介绍他们那里的人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后面这几位是?”

        见到王生脸上并非是十分厌烦,陆机脸上露出兴奋之色,赶忙介绍起今天要介绍的人来。

        “这位张韬,乃是王吴中有名俊彦,虽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也差之不多。”

        随着陆机的步伐,王生把目光定格在来人身上。

        这张韬,看起来已经是人到中年了,被陆机如此介绍,脸上也没有羞愧之色。

        一般这种人不是真有本事,那就是脸皮太厚。

        但王生心中猜想,还是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上一些。

        这个人姓张,又来自于吴中,想来就是吴中张家的了。

        “张韬,拜见君侯。”

        这张韬一来,行的便是大礼。

        王生重重点头,连忙将张韬扶起。

        当然是不会让他把这个礼节做完的。

        “这位是戴渊戴若思,论起文治武功,便是在下,也是不如若思。”

        “士衡兄莫要折煞在下了,若思有哪方面是比得上士衡兄的。”

        戴渊...

        相比较前面这个张韬,王生没有什么印象,这个戴渊,王生心中是有印象的。

        戴渊投剑,说的便是陆机与他的故事。

        这个典故说的是戴渊年轻时,很侠义,不注意品行,曾在长江、淮河间袭击、抢劫商人和旅客。

        陆机度假后回洛阳,行李很多,戴渊便指使一班年轻人去抢劫。

        他在岸上,坐在折叠椅上指挥手下的人,安排得头头是道。

        戴渊原本风度仪态挺拔不凡,虽然是处理抢劫这种卑劣的事,神彩仍旧与众不同。

        陆机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还要做强盗吗?“

        戴渊感悟流泪,便扔掉剑投靠了陆机。

        他的谈吐非同一般,陆机更加看重他,和他确定交友,并写信推荐他。

        有陆机的引荐,加之戴渊的才能,日后戴渊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戴渊任征西将军,都督六州军事、假节,加散骑常侍,出镇合肥。

        可谓是朝廷巨佬。

        可惜彼时站在他对面的,是王敦,戴渊在朝中威望过甚,便被王敦找了个借口害死了。

        当然,这都是后事了。

        “戴渊,拜见君侯。”

        王生轻轻的把戴渊扶起来,脸上露出笑容。

        别人不说,但今天有这个戴渊跟随,王生便是有巨大收获了。

        与陆机一般,戴渊也是那种能文能武的人。

        介绍完戴渊,陆机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很快,他走到第三个人,也是他介绍给王生的最后一个人身前。

        “这位朱源,吴郡人士,好诗赋,有谋断,君侯有天下第一谋士在侧,再来一个天下第二谋士,如何?”

        天下第二谋士?

        王生轻轻的看着朱源,点头道:“本侯海纳百川,既然是有实力的人,本侯自然都欢迎。”

        朱源被称作是天下第二谋士,脸倒是微红了一下,赶忙摇头道:“区区薄才,称不上天下第二谋士,倒是君侯府上有自称天下第一谋士的,在下心向往之。”

        与戴渊张韬不同,前两者跟王生,是为了权势,但这家伙对权势好似不那么热衷。

        “阁下要见,日后自然是有机会见的。”

        今日陆机介绍的这几个人,除了戴渊之外,其他两个都是吴郡人士。

        加上戴渊,三人都是江东人士。

        江东当然不是出不了有才华的人的。

        譬如周瑜,顾雍等人,皆是江东俊才,而且是当世英才。

        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不仅列四姓之目,且分四姓所盛之类。

        盖四姓自东汉以迄三国,即已成吴门望族,至东吴而崛起,盛于数代。

        故梁张勃《吴录士林》云:“吴郡有顾陆朱张为四姓,三国之间,四姓盛焉。“

        事实上,四姓之盛,远不止三国之间,而是一直延续至陈,贯穿六朝三世。

        所以有《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云:“吴郡四姓,朱张顾陆。盖自东吴以来,即此四姓也。“

        自东吴以迄梁陈,三百多年间,顾陆朱张四姓,不仅屡朝簪缨,门第显赫,所谓“朝有世官,家有世业“。

        当然,此时的吴中四姓,因为在吴国的原因,一直想着融入北方士族里面,想要进入晋朝的权利中心,是故才有二陆入洛。

        但是很显然,北方世家要接纳吴中四姓,是很难的。

        是故到了后来衣冠南渡之后,吴中四姓才逐渐显赫,并且成为天下有数的大世家。

        在这个时间点,吴中四姓虽然已经有了世家的基本盘,奈何与最重要的权势失之交臂,只能是在本地作威作福,是为土皇帝。

        但再远一些,他们的名声,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便莫要在此处逗留了,庭院之中,早已备下酒席,诸位还是快快入座罢。”

        不得不说...

        金谷园是有一整套贵族体系的。

        前脚客人到来,后脚一局颇有场面的宴会便布下了,美酒佳酿,美姬翩翩,更有庖厨之人将可人酒菜一一奉上。

        席间,王生坐主位,其下依次是陆机陆云张韬戴渊朱源。

        “如今天下虽然平静,然则大雪封天,不少地方情况不容乐观,还有灾荒,饿死了不少百姓,也冻死了不少百姓,在弘农郡一边,异族人齐万年气焰嚣张,祸害了我大晋数十万百姓,北面的匈奴人,也蠢蠢欲动。”

        在这里王生特意提起齐万年,果不其然,陆机戴渊等人的眼神都发亮了几分。

        这短时间,便是西征的时候了。

        洛阳城外纠集的大军,整装待发。

        西征,恐怕便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虽然在冬日行军是大忌,但只要措施得当的话,对付一个齐万年,还是轻轻松松的。

        王师所到之处,异族人自然是没有活路的。

        是故...

        在很多人看来,这西征之旅,就是镀金之旅。

        在这段时间内,王生的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

        甚至与东海王司马越,平原王司马干琅琊王司马睿也来找过王生。

        这些人都是王侯,王生便给了他们面子,但是其他人,王生可就没有给面子了。

        收获了一些人的友谊的同时,也得罪了一些人。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诸位愿意到金谷园,想来是要建功立业的,如今便是有一个机会。”

        那便是西征。

        当然,这后面的话王生没有说出来。

        “君侯所言之,恐怕便是西征罢?”

        王生直奔主题,陆机亦是直奔在主题。

        “便是如此。”

        听到王生肯定之后,陆机从坐塌上起来,对着王生行了一礼,说道:“我吴郡陆氏,乃妫姓田敬仲之后,本身尊贵,奈何在今朝,不被陛下所喜,阖族叔伯,皆为之痛心,如今陆机遇到君侯,便如千里马之遇伯乐...”

        说起来,吴郡陆氏,却是是有渊源的。

        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一般,家谱都是可以追溯到始祖的。

        当然,比之春秋战国的那些贵族来说,这些世家显然不够看。

        在春秋战国,贵族,便是真的贵族。

        但后来,贵族,不一定是贵族。

        吴郡陆氏,乃妫姓田敬仲之后,见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齐十一世至齐宣王,其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之故地,因以乡为氏。

        陆通谥元侯,生恭侯陆发,为齐上大夫,发生二子:陆万、陆皋,孙陆贾为汉大中大夫。陆万生烈,为吴令,子孙遂为吴县人。

        陆烈十世孙有陆闳,东汉时为颖川太守。闳生威,威生续,为扬州别驾。续生稠,为广陵太守。稠生康,汉献帝时官至忠义将军,秩中二千石。

        子儁为郎中,次子陆绩为郁林太守,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

        陆康从子陆骏,官九江都尉,太学博士,生陆逊,为东吴大将,官至丞相。此后,陆氏家族遍布朝野。

        比之琅琊王氏这些,吴郡陆氏自然是大有不如的。

        吴郡张氏,说起来起源应该是要比吴郡陆氏要尊贵一些的。

        吴郡张氏相传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子孙赐姓张氏。

        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走翟,走翟生骼,至三家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凡相五君。

        平子即张良,汉封留侯。良生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马金,金生阳陵公乘千秋,千秋生嵩。嵩五子,其四子张睦字选公,东汉时为蜀郡太守,始居吴郡。

        与黄帝扯上关系,张良也是家中人。

        吴郡张氏牌面肯定是有的。

        在一边,王生听完陆机的话,心里也颇有感慨。

        不愧是读书人,这夸赞的话,都是不带重复的。

        “士衡之情,本侯知晓了,原本在西征之时,便给士衡兄留了位置的。”

        “陆机,拜谢君侯。”

        说着陆机对着王生行了大礼。

        “不必如此。”

        言毕,王生环视院中诸人。

        “不知三位可愿意仕军旅?”

        戴渊连忙表态。

        “为国效力,自然是我等应该做的事情,若是能杀那些异族人,在下愿意听候君侯差遣。”

        这句话若是再过千年,王生还信一点,但在这个时候,这句话的可信度就不太高了。

        这个时候虽然有家国的概念,但并不深刻。

        西晋更是如此。

        封国,郡县为单位。

        国家的概念,其实是比较隐喻模糊的。

        另一边,张韬亦是点头。

        “在下必定竭尽全力,襄助君侯。”

        倒是一边的朱源对此好似不热衷。

        不过在来之前,陆机显然是和他说好了,因此朱源亦是点头称愿。

        “好。”

        王生重重点头。

        “此次西征,本侯身边有诸位,那定然是马到功成的。”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到了一半,便有人醉倒了。

        于是王生便让他们留在客房之中。

        离席。

        陆机却是跟出来了。

        “士衡,可有事?”

        论起喝酒,王生是不比别人差的,加之此次宴会之后,他还有事情要做,因此喝酒也是浅尝辄止的,是故脸都不如何红。

        “君侯,今日我将若思他们带来,可有给君侯带来麻烦?”

        西征名额,向来都是紧缺的。

        便是王生负责这件事,但名额也是很难挤出来的。

        皇帝有他的人选,征虏将军有他的人选,诸王也有他的人选。

        而这些人的要求,王生是不好拒绝的。

        王生大概明白了陆机话中的意思。

        “无妨,名额还是有的,只是是否是显要位置的区别而已。”

        王生看着面前的陆机,决定还是给他多透露一些消息。

        “士衡,此次西征,是有一件很紧要的事情要做的。”

        王生所言之紧要事情,自然是将世家私军打乱编制,之后重编了。

        这是王生的意思,皇帝也是这个意思。

        将世家的私军,化作自己手上掌握的力量,只要不是傻子,都不会同意。

        皇帝不是傻子,所以他同意了。

        但是...

        王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有他的私心的。

        这些军队自然是皇帝的,但也可以不是皇帝的。

        王生的私心,便是暗中将这些军队掌控。

        其中...

        自然是有些难度的。

        但是有张泓,有王弥在。

        想来是可以操作好的。

        现在有了戴渊与陆机。

        似乎...

        更容易操作了?

        “有何事,君侯但说无妨。”

        陆机的态度很让王生满意。

        “世家私军,出了函谷关,便要被重编的。”

        这个消息,陆机显然不知道。

        他倒吸一口冷气,但很快便恢复过来了。

        “君侯要我如何做?”

        “具体的章程,之后会给你,现在,只是给你一个准备的时间罢了,记住,此事十分机密,切记不能告知他人。”

        这个消息当然是机密了。

        但是...

        也不算完全机密。

        用这个消息,试一试这陆机的为人,王生觉得还是可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