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前方败绩帝震怒(1)
书名: 汉冠 作者: 雨落未敢愁 分类: 历史

        清早,在司马略的送别之下,杜子扬率领南营两万大军,便要朝着鲖阳的方向进攻了。

        “杜将军,本王便在固始等候将军佳音,将军请!”

        杜子扬对着司马略行了一个军礼,说道:“大王放心,此战末将是立下过军令状,定然是会竭尽全力,将鲖阳收复回来的。”

        “好!”

        司马略站在众人前面,看着杜子扬消失在视线范围之内。

        杜子扬,希望真的能将鲖阳拿下来,不然的话,前线的战局,恐怕会有些难了。

        “诸位,便都回去做自己的事情罢。”

        才来到固始,要做的事情还是有很多的。

        首先,安营扎寨就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了。

        杜子扬此事正在路上,郭勇死后,南营的四位偏将,便也只剩下三个了。

        而这三个之中,声望最高,手腕最强的,自然就是杜子扬了。

        更别说是现在杜子扬受到司马略的重视,如今更是立下军令状。

        声望,如今便更是寻常人所不能及的了。

        南营的其他两个偏将,现在自然是以杜子扬马首是瞻的了。

        但光光是马首是瞻,这对于杜子扬来说,还远远不够。

        他要的是表态。

        他现在已经是跟了齐王了。

        手下这两万人,最好是能跟着他一起反水的。

        若是不成,那就会坏了大事啊!

        是故,行军途中,杜子扬特意将两位偏将召集到身侧,三人齐驾并驱的在途中。

        “不知道杜将军如今将我等召见过来,可是有事?”

        杜子扬轻轻笑了笑,说道:“诸位知道我是立下军令状的,此战必胜,若是不胜,我人头落地矣。”

        南营的两个偏将以为杜子扬是怕此战不胜,要他们好生配合。

        在这个时候,南营的两个偏将也该知道自己要如何表态。

        要知道,在郭勇活着之前,也就是在广元侯为主帅的时候,南营士卒虽然不被排斥,也算是有口汤喝,但是肉是吃不到的。

        如今郭勇死了,南营这一系的人便更少了。

        只剩下他们三个人,自然是要互相帮衬的了。

        若是杜子扬也没了,那他们两个人剩下来,故意在军中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抱团取暖,在军中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杜将军放心,我等定然竭尽全力襄助的。”

        “好!”

        杜子扬眼神闪烁,突然是问了一句。

        “不知道诸位以为茂王如何?”

        两位偏将互相看了一眼,说道:“茂王虽然身份高贵,但对军旅之事,不如广元侯,我看军中诸将,对他也不是很服气。”

        杜子扬轻轻点头,再问道:“若是与齐王相比,茂王如何?”

        两位偏将不知道杜子扬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但还时说道:“齐王如今丧家之犬,茂王虽然本事不够,但又诸位将军扶持,比之齐王来说,还是更好一些的,再者说齐王谋逆,人人得而诛之,茂王再是不济,也是陛下亲派的主帅。”

        “不错。”

        杜子扬眼睛眯了眯,嘴角却是微微勾起,脸上的表情很是和蔼。

        “你们明白齐王不过是秋后蚂蚱便好,莫要到时候被齐王的人收买了,倒插我一刀。”

        “杜将军说笑了,我等岂是那种两面三刀之人。”

        “如此便好。”

        这番话说完,杜子扬心中也是有了计较了。

        这两个人,要说服他们,恐怕很难。

        毕竟自己跟随齐王,是因为有汝阳郡主的事情。

        富贵险中求。

        但对于这两个人来说,恐怕就没有富贵险中求这种东西了。

        而是危险大于收益。

        看来在鲖阳,这两个人活不得。

        “吴将军,你带着人在前面先行,我等在后面压阵,到了鲖阳,先扎下营来,再做计较。”

        “诺。”

        吴姓将军离去,杜子扬再吩咐另外一个偏将压阵,便不再说话了。

        他心中在思量如何能够攻下鲖阳的同时并且将这两个偏将除掉!

        这是个问题啊!

        若是有两军交战,将领单挑,那多好啊!

        可惜,将领间的“单挑”,在真实的战场上基本不会发生。

        两军阵前,两军主将出阵,在阵前捉对厮杀,最后谁谁谁斩谁谁谁于马下,然后将手中兵器一举,大军掩杀,取得胜利……

        《三国演义》经常出现的这个场景,在真实的战争中根本不会发生。都要是那样打,还要兵有毛用啊?一个传说中的吕布岂不是扫平天下了?

        事实上“单挑”源于对古代春秋时代以前所谓“致师”的误解。

        “致师”就是挑战的意思,《逸周书》上记载:“王(周武王)将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商纣王)出。王使尚父(姜尚)、伯父(周公旦)致师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武王率领三百五十量战车在牧野布阵,商纣王从朝歌城出城迎战。周武王命令姜子牙和周公旦致师(挑战)。

        请注意,这里只是说命令姜子牙挑战,并不是让姜子牙和商纣王单挑。真要单挑的话,姜子牙八十多了,商纣王正当英年,而且史书记载商纣王力大无穷,能“掖九牛倒退”(拉着九头牛的尾巴拽着牛倒退,这或许夸张,但绝对不是虚构的)。

        单挑姜老头儿加上周公一起上也死定了!

        别告诉余姜老头儿会法术……这说的是历史,不是神话。

        后来春秋时代屡屡出现在史书中的某大夫和某大夫致师,也是指两家约定战场和时间,各自带着自己的私兵开战,而不是说这两位大夫赤膊上阵俩人单挑。

        单挑是子虚乌有的事情,那么,要该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让这两人消失呢?

        别人都是在想如何能够攻城的,杜子扬现在在想的事情,却是如何能将自己人害死的。

        .....

        此时,鲖阳城头。

        一袭男装的汝阳郡主看着身侧的披甲将军说道:“杜子扬过来攻城,恐怕也是要除去军中异己的想法,是故他若是派人前来交接,你便也就顺了他的意思,明日会有一支五千人的增援,不过都是训练了十日不到的壮丁,明日便派他们守城即可。”

        这五千人,自然就是送给杜子扬的功勋了。

        “末将明白。”

        汝阳郡主轻轻点头,便也就离了鲖阳。

        鲖阳对于齐王来说,确实有些作用,但并不重要。

        而杜子扬成势之后,茂王势必底气也会更足,届时若是敢从固始一路沿水路向下,他们便会知道什么叫惨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