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重生七零改嫁隔壁老季 第246节
书名: 重生七零改嫁隔壁老季 作者: 酒六 分类: 科幻

        钱家人是上门来感谢大家伸出援手的,所以送来的东西也不打眼,每人送了半斤红枣,半斤红糖,十个鸡蛋。

        只是送给阮棠的,却多了一个大红包。

        阮棠把红包退了回去,“也不是头一次打交道了,不整这些有的没的,要是有心基建款就多拨一点。”

        简副部长摇头,让钱父将红包收回去。

        钱父应了,收回红包,笑着与阮棠拉关系。

        “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特意求教了屈老爷子,屈老爷子让我们对别人咋样给你也咋样,还是我觉得礼太轻了才自作主张的。”

        “屈老爷子自然了解我的。”

        毕竟做了她好几个月的试针人,能不了解她吗!

        钱父见场面缓和了不少,才隐晦地询问阮棠,钱大勇的助理一职被撸下来了吗?同事会不会有看法?

        “既然你们跟屈老爷子也熟,我也不拐弯抹角直说了。也就钱助理运气好,我这边没找到合适的人选,要不然就他媳妇隔三差五闹个事,这个助理铁定是当不成的。”

        阮棠半真半假混说一顿,就是告诉钱家人,管不住钱大勇媳妇,这助理差不多也到头了。

        钱父忙保证:“阮院长放心,不会有下回!”

        便衣收集了口供后,又来了省一找目击者仔细询问,最后确认了是十几人殴打钱大勇一人,他忍无可忍才还手的。

        钱大勇岳家的十几人全部被收押,只剩下他媳妇一人没参与。他媳妇上门来求情,钱家人正晾着人,打算趁机让人同意离婚。

        送走了钱家人,阮棠正想处理一些杂事,就见外科护士长急匆匆地来了。

        “阮院长,门诊那边排队的人太多了,外科的号子都挂出去了七十来个,还不断地有人来排队,按照这样下去,怕是三天都看不完。”

        这一回,因为市一被省一吞并,直接导致了省城的市民们一要看病就直接想到去省一。

        要只是这样,省一的病人也只比往常多了一点,这也能应付。

        过两天就是试管婴儿的试点挂牌,省城来了不少志愿者。

        除了已经去确定下来的志愿者,还有不少人都想碰碰运气,万一扩招了呢,万一有第二次第三次招收志愿者呢……

        就这般,涌进杭省的人越来越多。

        志愿者多年不育,身上多少有点问题,来都来了,顺便就在省一做个检查。

        省一是华国承认的唯一试点单位,医生的医术一定非常高!

        郑锡听到病人家属之间的闲话后,特意召集了各科室的主任开了一个小会。

        会议主题是:号召各科领头人一定要多排班,趁机打响省一的名气,让省一冲出杭省,走向全国!

        科室主任们响应号召,将科室里最能干的医生都推上了一线,科内年轻医生从旁学习。

        可实在是架不住病人太多啊。

        这年头,医疗器械没那么完善,检查费又贵,很多家庭不愿意掏钱做检查。

        再加上病案信息也不互通,也只有在全国医疗交流会上,才有机会一睹其他医院的病案。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凭着经验和看到过的案例来分析的,一人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分钟,遇上疑难杂症的,直接往半个小时往上。

        一天下来,一个医生一天能看二十个病人已经都算是顺利的。

        “阮院长,号子还要放吗?”

        阮棠:“放!医院哪有将病人置之门外的道理。”

        阮棠顾不上收拾办公桌,交代外科护士长帮忙跑个腿,“帮忙跑个腿,谢姜谢医生这两天在家休息,你去找他。顺便让他把庄老也带上,江湖救急。”

        外科护士长应了,蹬蹬蹬地跑下了楼,去家属院搬救兵。

        阮棠去了门诊室,果然看到了等候区里坐满了人。

        导医台还特意从家属院里借了椅子给等候的病人和家属坐,板凳s型地绕了好几圈。

        阮棠从导医台那儿要来了排队名单,又让保卫科搬来了两张桌子。

        一张堵在外科门口,一个堵在内科门口。

        等谢姜和庄老一到,阮棠亲自扶着庄老在内科门口落座,“师父,内科挂出了90多个号子,要是一般医生怕是一个星期都看不完,所以只能请您老出山了……”

        庄老示意谢姜将他的搪瓷杯放在桌上,阮棠狗腿地要了热水瓶给倒了满满一杯。

        庄老抱着搪瓷杯取暖,冷意退散才开口道:“说吧,要我做什么?”

        “您给90多个病人初诊,一天来得及吗?”

        内科有三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坐诊,各有擅长,例如谢姜擅长神内,内科主任擅长消化内科……

        阮棠要庄老的做的,就是根据病人的病症初步判断这什么病,写出初步治疗方案,然后再让病人去细分的门诊接诊。

        一拿起笔,庄老的浑身气度都变了,“区区90人,我会来不及?”

        哟嚯,霸气侧漏了。

        阮棠到底也不敢托大,让季南烽将家里私藏着的野山参给庄老泡茶。

        安置好庄老后,阮棠就坐在他的对面。

        导医台的护士开始叫号。

        阮棠的第一个病人腰痛2年,左下肢疼痛、麻木,瘸行12个月。

        “家属帮忙把后面的衣服撩起来,我来摸摸骨。”

        阮棠带着消毒手套,从病人的背后触摸棘突,横突等,又让患者做了几个动作。

        “腰间盘4/5突出,就是我手摁的这里。”

        “有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种是手术。考虑到病人已经45岁,我觉得还是先考虑保守治疗,怎么样?”

        病人忙应了,“保守治疗肯定是最好的,我们夫妻俩还是来补聘志愿者的,要是动了手术可就耽误了行程。”

        阮棠安抚道:“还是要养好自己的身体,要不然,将来孩子出生谁来照顾?”

        “医生你说得对,我一定会积极配合治疗,等孩子出生我还要带她骑大马。”

        阮棠笑得点头,在病历本上刷刷地写出了保守治疗的方案。

        “好了,你拿着病历本去1号门诊找郑锡医生。”

        “下一位。”

        病人夫妻俩欢喜地去了1号诊室,后头排队的病人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来省一看病可全都是自费的,这个病人全程只看了三分钟,这就看完了?!

        “这才三分钟就看完一个病人了?该不会是骗钱的吧?”

        “我们那的医院虽然没治好我的病,但是问东问起起码问了三四十分钟,这就三分钟也太敷衍了吧?”

        “唉,看来今天你的挂号费是打水漂了。”

        病人们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阮棠半点不以为意,又叫了一遍:“下一位。”

        刚刚导医台的护士跟她比划了一下数字,就刚这三分钟又增加了三个病人。

        她看病的速度还比不上病人增加的速度。

        第二位病人刚坐下,阮棠例行询问:“冯宣农,哪里不舒服?”

        冯宣农是个三十岁不到的小伙子,鼻梁上架着一副金框眼镜,身体坐得笔直,双手乖乖地放在膝盖上,候诊的模样乖得就像是小学生。

        还是一年级的那种。

        “不用紧张,如果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话,可以写出来。”

        冯宣农激动地抓住他媳妇的手,“阮院长跟我说话了,她刚跟我说话了!她还叫我的名字了!”

        阮棠:???

        “你是我的病人,我当然得跟你说话。”

        阮棠心里急得半死,还得微笑地提醒病人可快点吧。“冯宣农,你哪儿不舒服?”

        “我,我——也没——其实我就是来——”

        冯宣农媳妇见自家男人语无伦次,代替他道:“阮院长,我男人也是一个外科医生,他就是慕名而来的,想要见见你,想要你的签名。”

        阮棠一愣,她没想到她竟然还有粉丝?

        她的粉丝竟然还懂要签名?

        “原来你也是外科医生,从医辛苦,加油。”

        阮棠说了一句闲话,拿过冯宣农的挂号单,刷刷地签了自己的大名,并附上退款。

        “好了,我这个大活人你也见过了,挂号费就不要浪费了,我给你签了字你到挂号处去退款。”

        “下一个。”

        冯宣农不舍地站了起来,给下一个挪位置。

        后面排队的病人和家属更惊了:这、这这骗得越来越敷衍了!当他们是韭菜吗?还是那种只愿意花一分钟割的老韭菜。

        冯宣农跟他媳妇小声地嘀咕着,“这个挂号单我可不退,我要回去裱起来,我也要向阮院长看齐,做一个外科大佬!”

        “小伙子,可怜啊,才讲了几句话就被骗了五毛钱。”

        “就是啊,要是我,我好歹要说上十句话。”

        一句话五分钱,也是天价了,呜呜。

        冯宣农不明所以,“我有什么可怜的?我好着呢,我可总算见到了我的偶像……”

        “等下,小伙子,什么偶像?那个一分钟骗子?”

        冯宣农皱眉,难以置信地反问道:“骗子,你们说的是阮院长吗?”

        再三确认阮院长就是病人和家属口中的骗子后,冯宣农不走了。

        他要给病人和家属们好好地普及一下阮棠在医学上的建树!

        “别的先不论,你们大多数都是志愿者吧?你们知道为什么杭省的省一医院会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试点医院?”

        “都是因为阮院长!她提出连这个技术,并带领着她的实验室成员一起攻破了前期的难关……”

        病人和家属们齐刷刷地起立,看向阮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