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重生七零改嫁前夫上司 第259节

        有那真心疼闺女的,就觉得嫁个小江这样的人也挺好的。

        闺女不用看婆家脸色,处处都过得舒心。

        甚至还有人因为郑天森兄妹俩婚姻都看着美满幸福,觉得郑家夫妻俩有眼光会看人,麻烦他们帮忙给自己儿女介绍对象呢。

        郑父可不敢揽这种事,曾瑜也是表面客气答应,内心没真的要去做。

        这要做媒可不是容易的事,要是做的媒人夫妻俩以后过得好那也就罢了,过得不好的,媒人都落不着好。

        本来初二才是出嫁闺女回娘家的日子,郑天欣这年前就过来了,到了初二家里也就不激动,和前两天一样。

        玲珑一家在大院住到初五,郑天森中间还回部队值了两天班,晚上没回市里。

        初五下午,郑天森下班回来后,就拉着媳妇儿子回家了。

        就是走的时候,后备箱又被母亲塞了不少东西。

        回到家,家里也干干净净的,请来的保姆已经打扫过。

        玲珑他们单位一向没啥事,就比忙碌的单位假也放得多。

        人别的单位,上班早的,初七初八就开始工作了。

        就是晚一点的,过了初十单位也有了人,他们单位直接一下子放到了元宵节之后。

        这也让玲珑又发现了自家单位清闲的一个好处。

        正好她还能在家多歇歇,也顺便陪陪儿子,不用送儿子去大院。

        怀了孕后,玲珑和丈夫还特意讨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聪聪的感受。

        虽然聪聪知道自己要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很高兴,可小孩子的心思,谁知道会不会又变了。

        他们两就商量了一下,不能因为怀了孕,就忽视了聪聪,还要对他更加爱护,省得孩子心里不舒服了难过。

        正月十五的时候,玲珑他们又去大院一起吃的饭,是曾瑜提前打电话通知的。

        这天吃完饭后,郑天宝就提起了自己要停薪留职然后下海的事。

        他之前就有个这个意向,曾瑜夫妻俩也晓得,只是以为儿子已经打消了这个心思。

        不想儿子还是想去做生意。

        他们一开始是沉默的,郑天森,玲珑,包括已经知道哥哥心思的郑天欣,都为郑天宝说话。

        最后,夫妻俩就同意了。

        不同意又能怎么办。

        孩子都这么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拦也拦不住。

        他们现在庆幸的也是郑天宝没结婚,出去闯荡也没家庭负担。

        终于得到父母同意,郑天宝也高兴坏了。

        妹妹郑天欣结婚的时候,他就不再拿店里的分红,但手里还是攒了不少积蓄的。

        不过不管是玲珑这个嫂子,还是郑天欣这个妹妹,都主动询问他差不差钱,差钱的话,他们可以借一些。

        感受到家人的好意和关心,郑天宝很感动,不过也没马上接受这份好意,只说以后有资金缺口真的需要了肯定开口。

        看着家里几个孩子和和气气的,有啥事也都愿意互相帮扶,因为小儿子要停职做生意,心情受到些影响的曾瑜夫妻两才开怀了不少。

        孩子已经要走上这条路了,他们就盼着能少些坎坷,发展顺利。

        天下做父母的,又有几个不盼着自个孩子好呢。

        第311章 又来好消息

        聪聪开学前一天,玲珑恢复上班了。

        郑天森只要在家,就坚持送她去单位。

        晚上除非,真的忙得走不开,也肯定会来接。

        就算他有时候接不了,也会打电话给父母说一声。

        反正,玲珑几乎每天都能过上车接车送的舒服日子。

        单位里的人也早就羡慕麻了。

        还有人说,要嫁人,就学玲珑这样的。

        看看这嫁了个好婆家,生活多么幸福。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玲珑又付出了多少。

        因为她够优秀,够努力,也够善解人意,才能得到丈夫和婆家人的一致宠爱。

        很多事,都是相互的。

        没有付出,就想有收获,这样的好事,太少了。

        过完年后,玲珑的肚子就开始慢慢显怀。

        看着她肚子一点点大起来,亲眼经历的郑天森就觉得很神奇。

        玲珑没有很严重的孕吐,只是偶尔会有些反胃干呕。

        就算如此,郑天森还是搜刮了很多据说孕妇喜欢吃的东西。

        还有曾瑜这个婆婆,哪怕玲珑家现在有了保姆,依旧隔三岔五地送煲好的汤或者别的吃食补品过来。

        郑天森现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晚上贴在妻子的肚子上听一听,看里头的宝宝有没有啥动静。

        听妻子说还可以给肚子里的宝宝念书听歌那些,这是“胎教”,也能让孩子提起熟悉父母的声音,他对这件事也格外上心。

        聪聪有样学样,还经常给未出世的弟弟妹妹念故事呢。

        他上了小学后,认识的字就多了。

        除了学校里学到的,郑天森和玲珑也会偶尔教他一些额外的东西。

        过年那会学校的期末考试,聪聪就考了班里第一。

        他拿回来学校发的奖状后,玲珑这郑天森高兴坏了,直接把奖状贴在了墙上最显眼的地方。

        甚至还为此预留出一些空间来,等着贴聪聪其他的奖状呢。

        三月多的时候,全国忽然掀起了学习张海迪的热潮,玲珑单位也是如此,包括各个学校。

        见证又一个已知的全民偶像诞生,玲珑就觉得很有意思。

        过完年,她去衣服店的次数也不多。

        店里基本就是小江挑大梁,好在现在罗姐也很能干。

        不用操心,每个月还能拿到不少分红,玲珑觉得这样的日子真是再舒心不过。

        还有郑天宝。

        得到父母的首肯后,他就向单位提出了停薪留职,在下海还不是社会热潮的情况下,他这样做,也在单位掀起了轩然大波。

        还有人听到消息,特意找曾瑜夫妻两递话询问的。

        得知他们俩也答应了不是郑天宝的意气之举,大家都很吃惊。

        知道郑家情况的,还以为郑天森和郑天宝兄弟俩,是一个从军,一个从政的路子。

        郑天森在部队一直发展得挺好的,郑天宝看着好像发展慢一些。

        可大家也没觉得他就会因此放弃,哪里能想到直接下海去做生意了。

        只是人家家里都同意,他们这些外人又能说啥。

        郑天宝收拾好一切,三月初便带着自己的那些积蓄去南方的经济特区了。

        四月份的时候,他就给家里诸人寄了些好东西,基本都是港城那边的货。

        八二年的时候,那位首相夫人到京城和领导人谈了话,确立了港城会在97年回归的消息。

        全国人民因此都欢呼鼓舞。

        虽然距离回归还有十几年时间,但港城和内陆的联系一下子就紧密起来。

        有远见的港城商人,已经开始计划着在内地投资做生意了。

        经济特区那边有各种优惠政策,去的人也是最多的。

        内地各个城市发展都很需要资金,对于这些有钱的港商,也是非常欢迎。

        只要对方愿意投资,就能谈各种优惠条件。

        这样的大趋势,对于国内市场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有了外商港商等等投资的合资企业出现,对于发展缓慢的国企来说,也是巨大的竞争和挑战。

        玲珑当然知道这也代表着巨大的机遇。

        但她眼下怀着孕,就打算忍耐着,等肚子卸了货以后,再好好搞事业。

        到了那会,经商环境也会更好。

        像是这会,各地因为返乡知青增加,没有工作的人又有很多。

        加上小摊小贩各种经济的发展,乱七八糟的案件也多了起来,整体治安并不是那么稳定。

        也就是她人在京城,首都的治安更好一些,才很能免去那些担忧烦恼。

        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

        随着各种案件层出不穷,很快就会迎来严打。

        严打期间,社会治安也会好一大截。

        还没等到严打的消息呢,玲珑就先得到了小姑子也怀孕的好消息。

        七月初,聪聪学校放了暑假。

        玲珑肚子也越发大了,不过她也还在坚持上班,白天家里只有保姆在,就把聪聪又送到大院去了。

        郑天欣隔三岔五的就去大院父母那混饭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