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书名: 剑出衡山 作者: 一片苏叶 分类: 科幻

        往日里,他虽然收集各方消息,但出行不多。

        除了照例师父日常,最多出没大理武林。

        尽管听闻了各大派传人的消息,但耳闻到底不如眼见来得震撼。

        尤其是在各派天骄汇聚、群星璀璨的情况下。

        心中,不免生出一份自责的情绪来。

        他是一个忠厚憨实之人,虽练功刻苦,天赋上却不及这些核心天骄。

        点苍派如今也是一方大派。

        作为师父最直接的传人,一番比较之下,心中颇为愧疚。

        邹松清话罢,又看向同行的少男少女。

        这三位面对一众天骄,哪怕是在衡山三位真传相聚的情况下,也能一直神色如常。

        只这份定力,便是在场绝无仅有的。

        此时,他愈发希望师父能将这三人收归门下,传以衣钵。

        而商素风的一双鹰目,则是盯在这位大徒弟身上。

        老人如何不懂他在想什么。

        “莫要自误。”

        短短四字,在邹松清大脑中轰鸣。

        “师父.”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师父的话语又响彻在他脑海中:

        “为师第一次面对剑神的时候,功力与你此时相差不多,而你,却比我那时更年轻。”

        “你练功进境虽慢,却胜在稳扎稳打。”

        “而我点苍一脉的武学,没有耐心定力是学不成的。”

        “为师已经铺平了一条道路,哪怕你在这条路上不能再突破,但按照为师的路子走下去,假以时日,又能比旁人差多少?”

        商素风深言教诲:

        “待为师故去,你便在摩鹰高崖上静心观鹰。哪怕是耳濡目染,你也在为师身边看了二十多年,苍山神祠对你来说,没有多少秘密。”

        “今见他人高学,却不必妄自菲薄。”

        “昔年胜过为师的人比比皆是,而今放眼武林,又还余几人?”

        “是。”邹松清呼出一口气,神色恢复到往日那般平静。

        商素风见状,满意点头。

        他看向衡阳方向,忽然又道:

        “这一次,为师能替二十年前的自己看一下剑神,却难有机会看到再二十年后的他。”

        “不过,你却有机会。”

        “到了那一天,你祭奠为师的时候,莫要忘了告诉我,他那时又是什么模样。”

        邹松清又感受到赴死之念。

        他却明白师父所求,故而只是应诺,不作二话。

        点苍老人甚为欣慰,含笑点头。

        神奇的是,点苍师徒的交心之谈,并没有避讳身旁三小。

        赵姝三人听得一清二楚。

        这一路走来,商素风没有提过收徒之事,却对他们多有指点。

        听到他抱有死志,心中也颇为不忍。

        赵姝不明白点苍老人的内心,故而带着一丝不解劝道:

        “听说剑神前辈性格温和,您与他论剑,不必打生打死。”

        “是啊。”姑苏姐弟也在一旁帮腔。

        赵霏道:“剑神前辈为天下第一已久,其实心中寂寞,前辈此去衡阳,他非但不会生怒,一见故人,反倒可能请您喝酒。”

        “无仇无怨,何须死战?”

        点苍老人脸上笑意更甚,没有继续探讨这一话题,反而问道:

        “你们想胜过剑神?”

        “是。”

        “那当然。”

        点苍老人瞧着两个快速回应的少女,又笑了起来:“你们倒是体贴。”

        赵玉彦听糊涂了:“这怎叫体贴?”

        商素风抚须道:“常言道高处不胜寒,既然无敌寂寞,若是叫你们赢了,这寂寞之情岂不就没了。”

        赵玉彦一想,果真有道理。

        赵霏忆起一些姑苏往事,想到娘亲的教导,又想到太湖之畔的垂钓。

        她心中有了些不同的想法,可嘴上还是坚持道:

        “寂寞不寂寞我可不知晓,只有真正赢了才有答案。”

        赵姝在一旁没说话。

        她若有所思,看了看沉浸在师父教诲中的邹松清,又微有心虚地看了点苍老人一眼。

        三人因为商素风一个打岔,错过了之前的话题

        日暮时分,残阳斜照,江上碧波荡漾,船帆纵横。

        秋风吹动湘水,落叶洒满潇湘。

        伴着回雁峰上的雁鸣,一队队车马入城。

        赶上晚食,衡阳城外好不热闹。车马喧嚣,号声锣响,渔舟唱晚,商船归棹.

        镖车骡马行过官道,旅者行商驻足堤堰,酒肆茶楼早早点上灯火,客栈天井上高悬的八角灯不住摇晃。

        这二十多年来,雁城的繁华着实超乎常人想象。

        哪怕是商素风到此,都打马停在城外,叹此盛景。

        周围的武林人,更是比比皆是。

        往日里,少见带奇门兵刃的。

        可到了此地,因为南来北往的江湖人太多,什么路数都有,便是奇门兵刃也算常见。

        原本点苍派一行与其余大派距离不远。

        可临近衡阳时,人多马多,加上不少人匆匆而行,早将队伍冲散了。

        邹松清下了马,走在前方领路入城。

        才过城门,就见一大堆人围在一起。

        “快来瞧,快来看!”

        一名壮汉发声吆喝,他声音雄壮,显然练过内功。

        仔细一看,竟然是卖狗皮膏药的。

        这膏药可不简单。

        邹松清看了都露出骇然之色。

        只见那魁梧大汉身边,架着一口铁锅,里面全是砂石,底下明火窜动,木柴噼啪作响。

        那大汉伸手在铁锅的砂石中翻炒,如一把铁铲,无惧砂石灼烫。

        “好!”

        “好功夫!”

        周围的江湖人大赞。

        等大汉将一双厚掌生生炒红,两手一撮,去除砂石,再拿出膏药一贴,不多时,红光内敛。

        “买了我薛某人的膏药,练这铁砂掌易如反掌!”

        不少热络硬功夫的江湖人,立时出钱购买。

        这时,旁边另外一个摊位有人大喊:

        “安仁正阳武馆招收弟子,本武馆传授衡山正宗铁布衫,诸如铁砂掌、催骨掌、断肌掌、朱砂掌之类的武功,在本武馆的铁布衫面前,如同儿戏。”

        这人挑着高帆,声音极大。

        外地江湖人以为他搞噱头。

        没想到此人掏出一柄铁锹,连续拍打肉身,竟连连发出金铁之声。

        又用一把长枪抵住咽喉,直接用力压弯枪杆。

        周围人大声叫好!

        不多时,在看客挑唆之下,这卖膏药的铁砂掌汉子与那铁布衫武馆弟子大战起来。

        本以为二人各有猫腻,没想到二人一动手,竟然都有真东西。

        一人掌法深沉厚重,一人铁布衫千锤百炼。

        一时间打得不分胜负。

        外地武人吃惊不小。

        衡州府本地的江湖人却哈哈大笑,见怪不怪。

        邹松清本以为大理武林的变化就够大了,到了雁城才明白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