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书名: 大景巡夜人 作者: 藕池猫咪 分类: 科幻

        他朝着山坡下一指:“姑娘,那便是我们住的乱葬村。”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赵鲤见山下一个小村子。

        村如其名,破破烂烂死气沉沉。

        正是晚饭时间,赵鲤没看见有几户人家有炊烟,更遑论点灯。

        只在毛驴的驴蹄得得行过村子中心时,赵鲤察觉到有些视线在窗后窥看。

        老人领赵鲤到了一间民宅前,有些不好意思道:“对不住了姑娘,家里实在破烂。”

        他这话倒真不是谦虚,赵鲤头一次看见这么肉眼可见穷苦的人家。

        “自五六被判服劳役又无含口钱赎买,家中失了顶梁柱,境况越来越糟。”

        “哦,五六是我儿子。”

        老人一边解释着一边让开门的位置,邀赵鲤进去。

        赵鲤却回头,望向村口方向。

        夜幕降临,村口处笼罩黑暗中。

        隐约见得一个浑身血迹的影子,披头散发立在村口。

        听见五六这名字时,微抬头。

        一双满是淤青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毛驴背上的孩童。

        第937章 口信

        乱葬村,村子名字晦气,村里也穷困得不可思议。

        赵鲤此前救下的爷孙,姓杨。

        宋家为了愚民欺诈,仍延续着前朝异族统治时期的政策。

        例如,下等民无官职,不可拥有正式名字。

        只能使用家中排行、父母长辈年龄或者出生日期等数字作名字。

        又比如严苛的将桃源境中人分作四等。

        最至高无上的自是宋氏。

        第二等为宋家手下傍附的官吏,谓之判官鬼使。

        第三等为下等‘鬼’。

        而第四等,便是犯下罪行,被抓走在地狱服役的罪民恶鬼。

        下等鬼需要缴纳沉重税赋,生来低贱。

        桃源境这屁大一丁点地方,竟搞起了种姓制度。

        杨家爷孙原属第三等,但家中出了罪民受刑,因此作为罪民家属被打到了第四等,在村中倍受欺辱。

        儿子因冲撞贵人被鬼差带走,下地狱受刑服役杳无音信。

        孙儿被聻所缠,眼看命不久矣。

        老杨头实在走投无路,将家中粮袋里的麦屑熬了一锅粥喝下。

        铤而走险想带着孙儿偷溜去阳世避祸。

        只他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方圆十里,便是照着方向走也迷失在桃林中,被巡守的鬼差抓获。

        将要被吊在树上时,便遇上了赵鲤。

        这些都是来时赵鲤在路上打听得知。

        赵鲤看着着破烂窝棚似的家,不由长叹一声。

        此行之棘手麻烦,除了藏在暗处的敌人,还有事毕后对这些无辜百姓的安置。

        要及时将此地之事传信给沈大人。

        想到沈晏当下的忙碌,赵鲤不由头疼扶额。

        她这动作,叫老杨头十分忐忑,畏缩道:“小的这便退下了。”

        言罢,他抱着孙儿便要走。

        赵鲤看他佝偻模样,轻轻拍了拍袖中阿白的头,低声叮嘱它注意那尾随诡物的动静。

        自己则走到拴在院里的小毛驴旁边,卸下驴背上的粮袋。

        赵鲤高战力代价是强消耗。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她尽量不让自己饿着,因此带了干粮来。

        沉甸甸的粮袋里,都是砖块似的靖宁卫制式干粮。

        她想着用干粮给这爷孙两熬糊糊垫胃。

        摸黑走进那空落落,无柴无米,只有口破陶锅的厨房,赵鲤又长叹一口气。

        此地据说十户人家共有一把菜刀,杨家这样受四等人家压根不配用。

        日常柴禾靠去指定的山坡捡拾。

        看眼前垮了一半的灶台就知道,这爷孙两在村里的日子有多难过。

        赵鲤在只木桶中寻到一点干净水,正弯腰想要涮涮那口破陶锅。

        她突然动作一顿,转头望向院门。

        盘在她袖中的阿白,也探头嘶嘶吐信。

        下一瞬,杨家破烂的大门猛一震,被人强踹开来。

        几个衣衫褴褛,脸上神情奸猾的男人走了进来。

        “姓杨的,听闻你家今日来了漂亮女鬼,你可知未经通报擅带鬼来可是大罪?”

        领头的男人满脸沟壑,有深深的日晒痕迹。

        说话的功夫,眼睛将杨家扫了一圈,视线落在赵鲤身上。

        院中堵上门来的诸个男人,齐齐眼睛一亮。

        这些灼灼视线像是剐人的刀,爬在脚面的毒蛤蟆。

        叫人作呕的恶意扑面而来。

        老杨头听见动静,缩着肩膀立在门框边。

        在桃林之中,他曾亲眼看见赵鲤使蛇杀‘阴差’的场景,知道她的本事。

        老头守在孙子的房门口,立场倒是明确——他谁也不站,甚至有些盼着赵鲤再开杀戒。

        赵鲤本就是强行跟来,麻烦当然是自己解决,上前一步问道:“有事?”

        方才只顾着看脸,现打量赵鲤衣着打扮,尤其看见她所佩的长刀。

        为首那个男人咽了口唾沫:“大、大胆!竟敢违背帝君禁刀律令。”

        赵鲤活动活动手腕。

        看着他们那一张张不知道多久没洗的脸,又看自己的掌心。

        缓步上前同时,心里觉得埋汰无比。

        赵鲤作为巡夜司长官发号施令,手上染血无数,真要对谁动手时,气势极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