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书名: 大景巡夜人 作者: 藕池猫咪 分类: 科幻

        带着些尿骚味。

        狸花猫抬爪指了一下。

        阿詹立刻上前,用脚拨开草丛。

        露出草中的一个小石碑。

        第465章 夜啼帖

        小小的石碑,位于街市繁华路口。

        是通往府衙和市肆必经的路口。

        石碑就在道旁,这几日野草疯长,有些被遮挡住。

        被拉来打下手的阿詹,用脚拨开草丛。

        露出了素白石碑上鲜红的大字。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

        阿詹只念了上半句,下半句便自觉的闭上了嘴巴。

        人类传承的知识、文化、智慧,赋予人族万物之灵的地位。

        而语言,文字都具有独特的灵气。

        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符合灵学仪轨时,人所说的书写的文字,都具有神秘的力量。

        可以促使某些事情的发生或是实现某些愿望。

        在民俗故事中,有黄鼠狼借人口讨封。

        如赵鲤他们此前经历的斩白鸭案,那只做白日梦的白兔,就是正好到了境界,借了白鸭少年的一句话成灵。

        眼前的石碑,全碑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路过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天大亮。

        这石碑上所写,叫做夜啼帖,是一种禳解法。

        多是百姓家中幼儿,夜间惊梦啼哭。

        旧时人迷信,认为这种小孩啼哭,是家中有邪祟,孩儿撞上了冤亲债主。

        因而就会请人红纸黑墨,写上一副夜啼帖,张贴在路口。

        以大景的识字率,止步顿足念出纸上夜啼帖的都是读书人。

        就借这些路过君子口中一口文气,祈求三皇保佑,镇压邪祟,让孩子平安长大。

        只是,一般夜啼帖都是红纸黑字贴在高处。

        鲜少人会刻上这样一块小石碑。

        赵鲤蹲下查看。

        一股子尿骚味扑面而来。

        除了尿臭,在石碑旁,还有一堆呕吐物,酒臭扑鼻。

        她捂住鼻子遮掩这股臭味同时,紧紧皱眉。

        只见白色石碑上,还有一些尿干掉的痕迹。

        因这些尿痕,石碑被污。

        这家人精心雕刻的夜啼帖,已经因仪式被污染破坏,再起不了什么作用。

        若是诵念被污染的文字,也不知请到哪位野神头上,自然会出大事。

        赵鲤看向一个跟随在身后的小丫头:“你家小姐有没有念过这石碑上的字?”

        穿着豆绿衣裙的小丫鬟,左右都是随行的靖宁卫,一路同手同脚的跟着走来。

        听见赵鲤问话,急忙点头道:“是念了,小姐说孩子夜哭可怜,念一念也不费事。”

        从这哆哆嗦嗦的小丫鬟身上收回视线,赵鲤叹了口气。

        她站起身,四处看了看,便见右方有家新漆黑亮的酒肆,生意颇好,匾额上还沾着红纸,显然才新开没多久。

        “阿詹,叫人去问问,这家酒肆是不是近几日才开的?”

        “是不是常有喝了猫尿的,来这撒尿?”

        得了赵鲤的吩咐,两个校尉小跑着前去。

        眨眼间又风一样跑回来,手里还提溜着簌簌发抖的店掌柜。

        掌柜的见人先哭:“大人啊,小人只是做些小本买卖,五日前才开业。”

        “客人喝醉了往哪撒尿往哪吐,小人是真管不着啊。”

        他虽哭哭啼啼,但将事情交代得挺清楚。

        五日前新开了酒肆,喝醉的酒鬼们,毫无素质当街撒尿。

        四日前,陈家小姐路过此处,看见这石碑,好意念出了石碑上的夜啼贴。

        被污染的石碑,自然不会是什么正确仪式。

        陈家小姐因此中招,丢了生魂。

        而后某个力量并不那么强大的存在,驱使两个小木灵来垫脚附体。

        让陈小姐的躯壳,免被邪祟占去。

        赵鲤已经祛除了垫着陈家小姐脚后跟的两个小木灵。

        现在要紧的,就是寻回陈大小姐离体的生魂。

        赵鲤想了想,对阿詹道:“着人去找找,这石碑是谁家立的。”

        随后她又看向还在发抖的店家道:“掌柜的,你家有什么新鲜菜式吗?”

        抬袖子抹泪的掌柜,手一顿。

        “啊?”

        ……

        赵鲤一行人被酒肆掌柜诚惶诚恐的迎进酒肆。

        酒客见他们立刻四散而去。

        赵鲤在大堂寻了个舒适位置。

        这家店菜式酒水都很一般,赵鲤吃了两碟花生米。

        等来了拿着陈小姐衣裳的陈大人。

        又等到夜幕四合,宵禁时分。

        无人的街道上,只有远处望火楼上可见红莹莹的灯火。

        两个更夫并肩走着,一人手持锣,一人拿着竹板。

        手中白纸灯笼,照亮前路。

        两人走上一段,便要喊上一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将近路口,其中一个更夫道:“大哥,快走到前面,小心着些。”

        “那处原先还好,这几日每每路过便听见小孩玩耍的笑声。”

        话音刚落,两人转过一处拐角。

        险些与一人撞了个满怀。

        这黑灯瞎火,刚说完鬼故事,便撞上人。

        那人惨叫一声,发出比鬼还凄厉的叫。

        两个更夫吓得魂不附体,扬起手里的灯笼就要砸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