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浩瀚大洋是赌场(中)
书名: 铁十字 作者: 月影梧桐 分类: 历史

        天才壹秒記住『笔下文学qu】巴西的仗有人打,我只需要您露下脸,借重您的名头;冰岛的仗依然需要您去打,不过暂时先挂别人的名字。”

        “这……”隆美尔被弄糊涂了,元首此举是何意?随意挂名对视荣誉为生命的德国军人来说简直有点难以忍受。

        “你是帝国最优秀的两栖登陆战指挥官,敌人也深知这一点。”霍夫曼提点道,“还记得不记得我那次让你接待一个美国人?”

        “约瑟夫-肯尼迪?”隆美尔脱口而出,随即自己也想通后笑了起来,“元首,我懂了,懂了。”

        在场众人都知道让美国特使参观海豹集团军训练的事,当初凯特尔、约德尔等还私下埋怨元首不该把消息放出去,现在看来真不失为一步好棋——元首将虚虚实实的招数都玩出花来了。

        “这次你要辛苦些:先随部队去巴西登陆,与当地德意志领袖见个面,鼓舞下士气,声援巴西的德意志人;再去阿根廷、乌拉圭拜会两国领导,露个面、见下报,团结一下盟友,然后用最快速度搭乘海军军舰回来。”

        “明白了!乐意为您效劳。”

        “诸位,现在你们认为抽调1个装甲师又1个旅去巴西的行动方案能付诸实施么?”霍夫曼笑笑,“现在敌人在南大西洋只有1艘航母,让游击舰队掩护船队去巴西登陆并顺便接应克兰克将军及其船队回国,你们还认为有困难么?”

        邓尼茨盘算了一下,从兵力上说基本不存在问题:运力上,上次纽芬兰战役缴获了100多艘船,这次让克兰克带去了近40艘,去巴西大不了也是这数目,随时可抽调;兵力上,海军方面游击舰队拥有让-巴尔号、国王号两艘航空母舰,还有黎塞留号、沙恩霍斯特号两艘战列舰伴行,实力同样不弱。更何况这次为执行冰岛登陆战,海军还动用了4艘莱茵级护航航母,对付只有1艘航母,1艘战列舰的美国南大西洋分舰队绰绰有余——谁都不知道斯普鲁恩斯的舰队马上要启程去印度。

        莱茵级是霍夫曼根据美国护航航母使用经验与轴心控制海域不断提高的需求而授意研制的,主要舰体与意志轮一致,但动力不是意志轮所用的9500匹马力柴油机,而是换成将近4万匹马力的蒸汽轮机,最大航速可达21节,飞行甲板长度142米,可起降各类舰载战斗机和轻载攻击机(不超过250公斤炸弹)。如果搭载bf-219c与he-218的组合,则整体载机量为32架常用+4架备用,如搭载do-412与ju-198的组合,则载机量为30架常用+4架备用(均为折叠翼),18节经济航速时最大航程9400海里,满载排水量2万余吨。

        该舰总体战斗力强于美国博格级,与卡萨布兰卡级各有千秋——莱茵级成本高(意志轮本身就比胜利轮成本高)、速度快、载机更多、防御力略强,飞行甲板的长、宽均超过对标者;卡萨布兰卡级续航远、成本低、载机量略少(28架)。

        不过,如果比较建造速度(卡萨布兰卡级平均15周完工一艘),莱茵级建造速度就慢得多,利用基础舰体改造需要6个月,直接从头开工大约需220天。德军到1943年9月才建成第一艘,当年年末总共才完工4艘,不过施佩尔承诺的每年12艘目标还是基本顺利推进(美国卡萨布兰卡级要求一年完工40艘,实际有望完成50余艘)。

        二流欧洲海上国家(指西、葡、希腊、比利时)等都先通过建造莱茵级积累经验然后学习建造轴心级,至于意大利、法国、荷兰三国,现在已直接开始建设轴心级了。

        陆军兵力当然也是现成的,经专业两栖登陆作战训练的海豹集团军兵力就囤积在意大利港口准备上船,现在下命令,十分钟后就可以开始登船。

        众人议论来议论去,发现攻略巴西虽没什么明确、完整的计划,但也不存在不可预见的重大风险。凯特尔现在转变立场,出来赞同霍夫曼的主张:“元首考虑极是,战况瞬息万变,机会有了就要立即抓住,岂能拘泥于没有完整计划而浪费时间?海上航行又不是没时间拟定更细致的方案,再说我相信如果隆美尔元帅亲自出马,必定马到成功!”

        其他人也确实挑不出什么意见来,最后都一一表示了赞同。隆美尔点了飞行堡垒装甲师和海军锡兰旅的兵,准备带他们前去执行攻略巴西的任务,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大将承诺会抽调一个联队配合执行任务。4点钟时作战命令准时下达,陆军开始登船——为了保密,他们只知道要去打登陆战,具体哪里却不知情,估计想破天都不会有人猜到是去路途遥远巴西。

        霍夫曼笑眯眯总结道:“其实一看美国舰队现在这位置,我就想起费尔干纳盆地的情形——看似很安全,实际敌人只要一堵口,不费点力气根本出不来,无非中亚是舍尔纳被人堵在里面,北大西洋是我们堵美国人罢了。再仔细想,这不就是支存在舰队?这套路我们30年前就玩过了嘛……”

        众皆大笑,认为这比喻太形象了。

        散会后,霍夫曼先回总理府处理其他公务,除隆美尔急急忙忙赶去意大利和参谋班子碰头交代,其他人继续落实会议安排和作战计划——完成登船要好几天,还有一点时间拟定个紧急方略,几个将领交头接耳地议论:一桩看似不可思议的计划居然在元首解析下通过了,看来那三本书还得好好再读一遍,书里有大道理呢。几位五六十岁的海军将领趁元首不在“猖狂”一下,笑得前俯后仰——存在舰队!这名字听着就过瘾,大英帝国居然也有今天!

        虽已确定要展开南美攻略,但为迷惑敌军,针对英国的空袭自然还要持续,不过节奏就放缓了些。第一次不列颠空战足足打了半年,这次光第一周的攻击力度就超过上次三个月,也得给丘胖子喘口气不是?

        从4月11日开始,德军虽仍保持较高的出动频率,但相比第一阶段的暴风骤雨,节奏明显放缓,最起码千机轰炸没有了,高来高去的喷气机闪电轰炸也减少了——很多飞机发动机寿命到了需要翻修。

        英国人明显感觉到节奏缓和,也极快地适应了这种节奏,认为德军空袭虽远比第一次不列颠之战时猛烈,但并非不能够承受。特别是那种威力巨大、摄人心魄的火箭只在第一天露面后来却一直没出现,似乎丘吉尔首相说得也很有道理——这种先进武器德国也没多少,只是用来吓唬人罢了,坚持下去就有希望。而尼米茨率领舰队飞速赶到也给内阁吃了一颗定心丸,看来美国人援助我们是真心的,有这个坚强后盾在,大家就心安了不少。

        本来鼓噪的民意又开始驯服地安顿下来,军队也抓住机会休整并抢修设施——南部的机场、飞机制造公司和防空设施损毁过于严重,急需整顿。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几天过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