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熊大

        

        陆景给人熊喂了一颗培元丹,它身上的伤口慢慢止血复原。

        这人熊两条巨臂爪子坚硬如铁,被张梁以秘法刻下武功,左爪上是《凝血功》,右爪上是《搜魂手》,这两套武功都是张梁自创,乃江湖上臭名昭著、至阴至邪的邪功!

        《凝血功》可以强行吸收对手血肉精元,吞噬其中力量为己用,练至大成,能将人活活吸成干尸;《搜魂手》则是与之相配的招式和手法,精妙非凡。

        据传张梁初创此功,是为了弥补自身根骨不足,想靠外力赶上兄长张角的境界,为此生出邪念,创出了这么一套号称“损有余补不足”的邪功。

        张角明确说了此功至邪,影响心性,但张梁一意孤行。

        张角无奈,只能帮忙修改,最终成为张梁代表性武学。

        张梁最终也确实因此功心性大变,嗜杀残忍,最终被名将皇甫嵩诛杀……

        但陆景怀疑这个“据传”很有水分。

        “吸成干尸……与邪煞鬼手吞噬精元之后的情况一样,不会是借此掩人耳目吧……”

        陆景心中怀疑,张梁或许就是另一个唐周……只不过他很幸运,有这功法做名头,又没有明确暴露,可以光明正大的吸人精血填补自身……这功法未必是张梁所创,更可能是张角帮弟弟打掩护弄出来的……

        只可惜没有太平十二术……

        陆景对呼风唤雨还是挺感兴趣的。

        杨任一看是邪功,兴致缺缺,他们杨家是汉中大族,还是有几套上乘武功的,完全没必要剑走偏锋,张梁的结局可不怎么好。

        陆景也没多看,摸了摸这头巨熊粗壮的手臂,迎着那双漆黑温润的眼睛,温声道:“从今天起,你就跟着我吧,得给你起个名字……”

        陆景想了想,会心一笑:“不如就叫熊大吧。”

        “……”

        杨任无奈摇头,笑道:“这怎么也是练出内丹的灵兽,前途无量,你这名字……”

        “多亲切啊。”

        陆景不以为然道:“就叫这个。走吧,先回太守府待两天,等过了小年随我去西充。”

        熊大没说话,垂下大头蹭了蹭陆景的脸,巨大的身型像一座小山,但它的动作却很轻柔温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西伯利亚大仓鼠……”

        陆景想起前世的名梗笑了笑,跟杨任一起返回太守府,熊大迈开大步在后面跟着。

        经过这次事件,陆景、杨任二人也算共患难,交情暴涨,又都是同龄人,无话不谈,一路从武功说到局势,然后聊到了北面关中大战。

        陆景随口问了一个问题:“我听说马超麾下有一员猛将,叫做庞德,同样有万夫不当之勇,与马超功力相差不多,怎么没听说他在大战中出手?杨兄可知道原因?”

        杨任道:“‘白马将军’的名号响当当,不但我们知道,曹军也知道,具体经过不太清楚,不过听说大战爆发之前,潼关之内曾有一场恶战,之后庞德遭受重创,卧床不起,潼关街道上也多了三条百丈长的巨大剑痕,触目惊心!”

        陆景目光一凝:“难道是……校事府刺客?”

        “多半如此。”

        杨任的脸色同样凝重:“能有如此实力重创庞德的人屈指可数,即便校事府也应该出动了不少人,还得有一位强大的领头人主攻,才有可能达成如此效果。有一个人可能做得到……”

        陆景:“谁?”

        杨任:“剑圣王越之徒,丞相府首席剑客,‘剑魔’史阿!”

        是他?

        陆景心头微震,这个人是曹丕的剑术老师,世外三仙剑圣王越的首徒。

        在月旦评十大高手中排行第五,三仙之下,仅次于白马寺主持上师“尊者”昙柯迦罗,自创剑法《天龙八式》已入化境,强大无比,同时,他也是校事府的最大底牌,倘若曹操真的动用了他,再加上其他高手从旁协助,还真可能重创庞德,在大战开始之前,先废马超一臂!

        “能人太多了……”

        自打来到这个世界,每次听闻这种事迹,陆景就有种急切感。

        他性情如此,总是缺乏安全感,旁人越强,不论是否会与之为敌,都想提升手段自保,但同时,他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就很纠结……陆景长出一口气,看了看右臂,再想想《凝血功》,还是将那股躁动压了下去。

        二人返回太守府。

        杨柏、杨松早就在等着,但没想到熊掌没了,反而带回来一头活熊,还成了陆景的宠兽,好在回城途中,杨任特意又从城中最大的酒楼明月楼买了熊掌,也算履行诺言,让陆景尝到了这山野八珍之首。

        一顿饭吃的很融洽。

        此后三天,陆景就在太守府后院跟范铉学习术法,锻炼神念运用,等着神火珠的炼制方法,顺便跟熊大培养感情,它的伤很快复原,一人一熊越发融洽。

        在此期间,南面的战火也开始烧了起来。

        张松被杀,刘璋听从黄权之计,封锁关隘,添兵把守,开始关门打狗!

        刘备的养望计划被迫中止,川北士族见状纷纷跟刘备拉开距离。

        刘备如今已经成了孤军,就算刘璋暗弱、刘皇叔英明神武,但三万军队的粮草是头等大事,他只能以战养战,首要的是攻城夺地,可一旦打不下来,之后会动谁,那可就说不准了……

        刘备收到消息的速度也不慢,告示刚刚开始在成都传扬,他就知道了。

        这件事经不起查,事情败露,论不利,已成定局,曾经的笑容温暖势必会在川蜀人民眼中变成笑里藏刀,现在不动手也不行了,于是,听从庞统建议,先取白水关——毕竟刘备在名义上还是督白水关之军的,有权调兵遣将,只要刘璋命令没到,就可以兵不血刃!

        但是,又出岔子了……

        庞统献计,让刘备以荆州军情紧急,要挥师回荆州为由,请守关二将杨怀、高沛前来交接,笃定二将必来相送,之后便可杀之,吞并白水军,再以兵卒亲眷为人质,逼着白水军一起南下打成都!

        刘备听从此计,诱二将前来,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守关二将只来了杨怀一人,而且高沛还鸣鼓聚众,谨防生变——一旦刘备敢对杨怀动手,马上出兵与刘备死战!

        这下大出庞统、刘备预料之外,但是情况危急,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庞统下令动手,杀杨怀,强攻白水关!

        杨怀死前满心后悔,破口大骂:“刘备!我赌伱是仁义之士,孤身前来,没想到你居然做出如此背信弃义之举……”

        魏延一刀砍了他。

        之后,庞统在杨怀身上搜到了一封密信,信中将所有局势变化都写出了出来,并做出预言,近期刘备会找理由召集二将孤身前去,切不可去,否则死路一条,务必谨守关隘,向成都求援!

        杨怀、高沛两人本来都没当回事,可就是这么巧,刚收到这封信不久,刘备就派人来邀请了。

        杨怀将信将疑,高沛却有些信了。

        ——谁让刘备占着茅坑不拉屎,整日结交士族,就是不干正事,不打张鲁,摆明了有问题!

        杨怀认为刘皇叔既然仁义传天下,应该不会做这种事,此信多半是挑拨,可高沛却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双方各执一词,最终杨怀孤身前往相送,高沛掠阵,结果就发生了这种事……

        庞统看完全篇,冷汗直流。

        “有人设计!有人设计!”

        难怪突然出现大量告示,揭露秘事,败坏皇叔名声……

        难怪高沛据守不出,还严阵以待,谨防生变……

        这根本就是圈套!

        一环接一环!

        “这是谁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庞统第一个怀疑的对象是校事府,可曹操已经撤军,若要二虎相争,伺机夺取益州,也该再等一段时间,现在的刘皇叔威望不足,身旁没有关张,又孤军深入,至少在外界看来根本就不是刘璋对手,一旦关门打狗,刘璋可能都不会有什么损失。

        那不是他们,又会是谁?

        他好像专门给刘皇叔使绊子!

        更大的问题在于,他能给杨怀、高沛送信,会不会也给别的守将送信?

        他能预料到自己的计谋,会不会也能预料到接下来的其他走向?

        问题棘手了!

        庞统心乱如麻,一边指挥大军攻打白水关,一边查这封信的来路。

        庞统精通天机演算,这四个月也安插了不少人打探消息,送信的事瞒不过他。

        很快,源头就查清了。

        ——老乾山,乌家堡,少堡主,乌蓬。

        庞统、魏延大吃一惊。

        别人不知道,他们两个是清楚的,乌家堡哪里还有什么乌蓬?

        地下洞府那等秘地,西充县祭酒带着人来去自如,却独不见乌豪等人,他们是何结果显而易见,那这封信是何人所写也就不言而喻了。

        陆景,陆东庭!

        庞统一下子攥紧了信纸,脸色铁青。

        魏延勃然大怒:“居然是他?!”

        “喜欢我的礼物吗?”

        与此同时,阆中太守府,陆景也收到了消息,冷笑一声:“知道了又如何?腾得出手吗?先打下白水关再说吧,益州福祸之门,可不是那么好取的,加油哦……”

        首订2200,还可以。

        上本书首订2300也让我写到均订一万五了,这本也有信心,唱衰大可不必。

        这章三千,还有。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