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规矩

        “外面吵吵闹闹的干什么呢?”朱拂晓人坐在太守府,但是外面的风吹草动他也能有所察觉。

        街头数万人祈祷谢恩,他要听不见,就是一个聋子。

        “咱们来的时候,碰到的那说书先生,又在街头说你坏话。”张北玄骂骂咧咧的道:

        “要不然下属叫几个人将他抓起来,然后给他个教训。”

        “没必要,有人天天骂着我也好,时刻都清醒。”朱拂晓不以为然:“大家都是讨生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百姓的口是禁不住的。”

        “你叔父怎么样了?”朱拂晓随口问了句。

        他问的是张金称。

        张北玄苦笑:“去了山东,投靠了房家。”

        “投靠了房家?”朱拂晓闻言一愣,略做沉思道:“眼光依旧不怎么地。”

        “王薄已经在清河郡招揽了数万盗匪,前日来信说缺少粮食,问您怎么办?”张北玄自袖子里掏出王薄的书信。

        朱拂晓手指敲着案几,过了一会才道:“没粮食就去抢啊。周边各郡的大户人家不是还有粮食卖给清河郡吗?叫他直接去抢。”

        “清河距离长白山拉得摊子有点长,王薄这厮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老巢,想要跑回长白山,真是没有出息。”朱拂晓看着手中文书,随即摇了摇头:“不成气候。”

        “哥,李大家来信了。”就在朱拂晓与张北玄谈话之时,朱丹自门外走来,手中拿着一份信件:“李纨姐姐来信了。”

        “拿来看看。”朱拂晓笑着道。

        朱丹递上书信,朱拂晓接过后拆开,然后笑了笑:“我还以为她在江湖要继续飘荡几年,想不到现在就有了退隐江湖的心思。李纨前些日子在江湖中看到一个好苗子,想要隐居收徒。”

        朱拂晓提起笔墨,略做沉思后奋笔疾书,一炷香的时间后吹了一声呼哨,金翅大鹏飞来落入堂中。

        朱拂晓将信件绑在金翅大鹏的腿上,只见金翅大鹏城振翅而去,身形已经消失不见了踪迹。

        “哥,你打算如何安置李纨大家?”朱丹看向朱拂晓。

        “你这小丫头,还管起你哥哥的事情来着。在多管闲事,就随便找个人将你嫁出去。”朱拂晓对着朱丹没好气的道。

        朱丹翻了个白眼,然后起身走出大堂,人已经远去不见了踪迹。

        看着朱丹远去,张北玄方才压低声音道:“公子,您现在究竟想要做到哪一步?”

        “你觉得呢?”朱拂晓低头喝着茶水。

        “火候差不多了,清河郡的世家已经被逼迫到了极点,再继续压迫下去,只怕物极必反。”张北玄道:“公子还是赶紧收手吧。”

        “你不懂我。”朱拂晓摇了摇头。

        一边张北玄看着朱拂晓,心头暗自啐了一口:“你丫的就是一个妖魔,我若是能懂你就怪了。”

        太守府偏殿

        朱丹做男装打扮,一路径直来到办事的衙门,只见众位军士纷纷行礼。

        韩擒虎早就在衙门内候着,此时见到朱丹到来,忍不住苦笑着道:“朱丹姑娘,门外的各大世家、商贾早就等的都急了,你要是再不来,只怕外面的人都要冲进来了。”

        “有劳韩大人久候。”朱丹对着韩擒虎抱拳一礼,然后似模似样的坐在主位:“将外面各家管事带进来。”

        有差役出去传信,不多时就见众位管事自门外来,此时排着队伍进入堂中。

        细一数,大大小小足有上百人。

        “想要置办通行令,有三个条件。”朱丹面色庄严,秀美的脸蛋上多了几分难以言述的肃穆,再配合两侧腰跨长刀的士兵,眉宇间更显得多了几分煞气。

        “第一个条件,一个通关令牌,便要一千两银子。有效期一个月。过期之后,重新办理。”

        “什么???”

        条件才出口,堂下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话语中满是抗拒。

        大家一个月才赚多少银子?你丫的一个月要一千两,叫大家替你白白打工啊。

        对于大的商队来说,一千两银子也是伤筋动骨,小商队更是赔本赚吆喝。

        “当然,想要免税,也不是没有办法。”朱丹开口,让堂中众人肃静下来,众人俱都是等候朱丹下文。

        “诸位若能将外面的铁匠、工匠、泥瓦匠等巫医乐师百家之人请来,每人每月抵百两银子。若是对方常驻,每人每月抵五十两。”朱丹道。

        银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才。

        想要发展清河郡,没有人才不行。

        朱丹的这条法令就是逼着众人去搜刮人才带来清河郡。

        此言一出,众人俱都是一静,心中暗自琢磨可行性。

        不需要多了,只需要雇佣五十个常驻城中,此事便成了。大家做生意也需要人才,此事倒也不算赔本。

        甚至于雇佣个十个八个常驻,然后每月从外面请七八个来住一段时间,此事也成了。

        不难!

        朱拂晓的意思是提升百家之人的地位,将儒门给压下去,至少不能叫儒门一家独大。

        儒门的所有学说,皆是立不住脚,破绽太多,都是糟粕。从孔孟之言,到诸子、理学,皆是空中楼阁夸夸其谈,违背人性没有丝毫的道理。

        比如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自己能做得到吗?

        做不到就是空中楼阁,说了等于没说,有没有这个道理又有什么用?

        三省吾身又有什么用?

        岂不闻‘当局者迷?’。身在局中,你就算是每天自省一万次,又有什么用?

        所谓的圣贤之言,不过是夸夸其谈罢了,谁要是真信了,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自古至今,能成大业者,能成大气候的人,没见过有几个是依照圣贤之言办事的。

        孔子尚且为了学费而诛杀少正卯,可见人性之恶,孔子也不过是高举大义的旗杆,招摇过市罢了。

        想想今天的各种人生讲师,各种毒鸡汤的导师,是不是也是夸夸其谈,高居各种人们根本就做不到的大义旗帜。

        仁义道理礼义廉耻读读也就罢了,知道有这一回事也就罢了,可千万别信,更别照着做。

        照着做的就成了书呆子。你看过去当官的、现在当官的,有几个信奉儒家学说的?

        人家只是忽悠你信,因为你信奉了儒家学说,被儒家学说洗脑,那就容易被统治、容易被掌控,成为了温顺的绵羊。

        孔孟之道,害人不浅。

        “这第二条,就是尔等不管贩卖什么物资,皆要抽取十分之一为税收。”朱丹笑着道:“太守大人重视商贩,欲要决定提升商人的地位。自今日起,所有经商的各种税收尽数废除,只收取十分之一作为费用。”

        此言一出,各路商贾眼睛顿时亮了,这个时代重农抑商,商人各种税收条目不计其数,被盘剥的厉害,朱拂晓只收取十分之一,为大家一年不知道要省下多少银子。

        “罢了,就这两条吧。”朱丹说着话,转身看向侍卫:“他们若是同意的就来签字画押,然后交了钱,领了押金放他们离去。若是不同意,就直接叉出去吧。”

        朱丹话语落下,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俱都是选择了乖乖接受。

        朱拂晓的两个条件,对于商人来说并不算苛刻。唯有那第一条一个月一千两银子,叫人有些头疼。日后天下各地不知多少工匠怕是要被忽悠到清河郡了。

        “秦琼,你去替我张贴一个招贤榜。”朱拂晓在堂中放下折子:“取识字的人,入我衙门办差。”

        “我虽然得罪了天下儒门,但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属于儒门的人。因为生活所迫,活不下去的读书人有很多,必然可以为我所用。”朱拂晓笑眯眯的道。

        儒家要是真那么硬气,也就不会在亡国灭种的时候,立即转投新的主人了。

        谁不是为了那三两碎银辘辘奔波?

        除苏武、文天祥等寥寥几个读书人外,纵观历史上的读书人,又有几个不是贪慕荣华富贵的?

        读书不是为了做官,你告诉我为了什么?

        读书不是为了赚钱活着,谁还读书啊。

        秦琼看了一眼朱拂晓,然后转身下去办。

        不过一日时间,数百衣衫褴褛的读书人,来到了太守府衙门前争先报名。将整个州府衙门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或许算不上士子,只能说是读书识字,认识一些字体,但对于朱拂晓来说却足够了。

        他不需要这群人忠于自己,他们只要终于金钱,忠于自己的利益,就足够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随着各位士子进入州府衙门效命,衙门的架子搭起来,官府衙门内官职逐渐被填满,那些受到世家指使脱离衙门的吏胥俱都是傻了眼。

        当初各大世家信誓旦旦的和大家保证,朱拂晓一定会低头,所以大家才会联合起来给这位信任的太守老爷一个下马威,可谁知道人家竟然当真另起炉灶,将所有人都踢了出来。

        如此一来,各位吏胥众人俱都是坐不住了,一个个不断在城中来回奔走,打听消息。

        就在朱拂晓招贤榜打开的第三天,一个个本地的实权人物终于忍不住登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