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我愿意为那片土地付出我的心血(+2更)
书名: 我的回塑人生 作者: 偷名 分类: 都市

        

        “过分了啊,富婆你自己跟着吃肉就算了,居然还想喊人?”

        一听谭晓蔓这话,周宽当时就坐不住了!

        差点他就要拍案而起了。

        就只是想利用记忆里的宝藏,借助信息差挣点认知以内的松快钱。

        融资?

        想都没想过!

        能带上谭富婆,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周宽资本不太够,草台公司账户上现在也就200万出头,先不说他还有别的想法,就这点钱很容易因为不能多线操作,而错过一些个大好机会;

        比如创业板这个事情,周宽自己操作来不及了,他知道具体时间是月底开板,但谭富婆本来就有证券相关的资源,就能上这个车。

        其次也有周宽不太懂商业,需要有前期大量的积累,而风口往往就那么一小会,有谭富婆的资源,就不会错过。

        比如草台的兼职财务陈嘉、兼职运维管理小王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起码这样一来,不需要周宽花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亲自去挨个招人,然后来凑出个需要磨合、前期无法准确判断能力的团队。

        而这些,对谭富婆来说,就只需要一个电话。

        最后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别说谭富婆说明白了,就算谭富婆没说,周宽也清楚她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反正怎么说都足以让他无忧无虑走到拥有一个‘幸福人生’的高度。

        比如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面对的经营环境风险、法律风险、税务风险等等问题都不用周宽说,谭富婆就会主动提及、处理。

        草台能一直这么相安无事的发展,里面谭富婆也是起了些作用的。

        现在可不是2021,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环境……

        白华的网吧老板黄亮为什么用尽一切心思去舔那个张科长……

        老周家在太平的店铺每个月总会有一笔‘莫名其妙’的支出……

        只能说懂的都懂。

        总结就是,有一个谭富婆,周宽做买卖少了许多麻烦,同时也很心满意足,可再不想带上别人……

        看着周宽激动的模样,谭晓蔓眼睛都不会眨了,直直的盯着周宽:“我……我说错什么了吗?”

        “现在你也是融资啊。”

        听得周宽连连摆手:“不一样,这可不一样。”

        “你得分清楚,现在我跟你是合伙人,你不仅要拿钱投资,还得帮忙,得花精力,再说……”

        “你觉得我提出来的这种模式是为了把公司主体做大?”

        “不!我只是为了挣一笔就走!”

        听得谭晓蔓一愣愣的:“你不是说这是新的事业吗?”

        “没谁规定说事业要做一辈子吧。”周宽一脸的理所当然。

        谭晓蔓:“……”

        接着一挥手:“行行行,你这嘴啊,真是什么都会说,都快被你带沟里去了,正好也说到这里了,我倒想听听你是怎么看待新公司这个事业的。”

        闻言,周宽看了眼谭晓蔓,露了个笑脸。

        然后一本正经的说:“也不知道从哪听过一些消息,我个人觉得有点道理。”

        “首先,一开始我就提醒了自己,像草台一样,我们的新公司一定会死的;

        所以呢,我们得悄悄的做,类似于草台模式,假如没做太好,就当无事发生;

        再一个呢,得留点时间,如果不对劲,早死早超生,像咱们这有一两千万的投资,如果到明年这个时候还没什么太大起色,赶紧关门;

        就算是事业,以我们的模式,干个四五年要么挣得钵满盆盈,要么小挣一点失去了激情,反正我是不可能干什么十年二十年的。”

        说完,周宽笑眯眯的看着谭晓蔓:“你看你问得早就也有好处,现在咱们还没谈到股份,后悔都还来得及。”

        谭晓蔓上下打量了眼周宽,赞许道:“行啊你,周小宽,想得还挺通透。”

        “有这个不打算死磕到底的创业赌徒心理就挺好了,也不怪你能把草台一步步做起来。”

        周宽只是笑笑。

        他又一次隐瞒了部分真实信息。

        4年其实算是一个坎,基本上到2013年以后,就找不到成本低的新概念开发了。

        这种抢先开发概念产品雏形的模式就也走到了尽头。

        不过这次正儿八经的做信息投机、概念开发,能管四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周宽个人是很希望通过这次再创业,达成自己的那些‘幸福人生’目标。

        这个希望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初始资本是现在草台公户余额的10多倍。

        反正生活嘛,有点小钱,轻轻松松的过就挺好了。

        “……”

        接下来就是谈股份的分配了。

        谭晓蔓拿起桌上的一张纸,画了半天:“在股份分配上我也想过了,不搞太复杂。”

        “首先额外的1000万走过桥款之类的形式转入新公司的账户,具体流程怎么操作交给财务;

        我个人只建议投入这1000万到创业板上,再多的话,风险就不好把控了,上个月17号的发审会我也知道,对外公开的信息里显示这次拟融资总额才20亿;

        就如你所说,你能分析出来了的就是大家的共识,投入占比可能有市场总量的5‰,这已经很大了。”

        闻言,周宽轻轻一笑:“巧了,我也是这么想的,量太大,可能没人接盘,鬼知道首批能有几家公司获批上市;

        而且如果不能打新什么的,我就不想凑这个热闹了。”

        真要持有个半年坐等涨起来,周宽是不乐意的。

        创业板开板后三年内只有两个高点,一是开板当天,二是明年4月。

        另外如果打新没中,持有下去的盈利最低是负数。

        周宽不会去用1000万来赌未来某一天的可能性,他自己才几斤几两。

        听周宽这么一说,谭晓蔓更是十分满意,又说:“黄金这方面……”

        还没说完就被周宽给打断了:“黄金其实是附赠给你的消息,你家里应该本来就配比了资金,可以适当加多一些。”

        “这家新公司不打算去搞那么久的投资项目。”

        于是谭晓蔓就深看了眼周宽:“终究……”

        周宽也是安静的看着谭晓蔓,直到她憋了回去。

        谭晓蔓很快又说起了正事:“1500万算是风险投资,我也不占你便宜。”

        说话间,谭晓蔓将她写画过的一张纸递给了周宽。

        “这是我的设想,新公司的股份分成三大块,比例分别是15%、35%、50%。”

        “你以信息价值入股,计作35%的这一块,50%的这块,我们按3比2的比例分别出资。”

        “15%的这块计为1500万投资款的股份,这部分有两个安排,一是按比例享受分红,一是经营状况良好,逐年按比例退出本金,股份转移到我的名下。”

        周宽数学还可以,提前也想过股份分配方案,最后只说了句:“比想象中要占多了一点便宜,希望将来能让你觉得这笔投资很值。”

        谭晓蔓展颜一笑:“那就这么定了。”

        “行,你现在不觉得亏,将来也不会。”周宽平静道。

        他有这个信心,最起码让谭晓蔓获得比把这笔钱投入别的金融产品上更多的收益。

        就算只有35%的股份,按照他设想得有几个亿存款,谭晓蔓投的1500万怎么也能翻个五六七八倍!

        这种股份分配方式说起来很复杂。

        实际上要做的是:共同出资50万注册公司,周宽出30万,谭晓蔓出20万。

        实际股份比例是:周宽35%+30%,注册当天就有。

        谭晓蔓是20%,加后续才有的15%,只是多转了一道手,实际是一直享有这15%的分红权,而且本金1500万会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逐年退出。

        说到底眼下还是周宽占了便宜。

        因为有一个大前提,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投资款1500万才会逐年退出。

        如果更直白的说:

        就是周宽拿30万注册公司,拿着谭晓蔓总共给的2500万尽情操弄,享受这笔款子总收益的65%。

        为什么能享受到这么多,几乎完全就是周宽提供的信息有价值,知道大方向操作流程。

        谭晓蔓要做的是,拿20万注册公司,拿1500万投资,再拿1000万过桥款,再负责帮忙搭起公司框架、通过她的关系来找合适的人等等,最后能拿到总收益的35%。

        与此同时,谭晓蔓承担第二笔1500万投资全部损失的风险。

        承担第一笔过桥款或有损失的风险。

        周宽承担没成功的压力,而且看起来最坏的结果似乎只有:失败了,拍拍屁股换下一个。

        那谭晓蔓是傻子吗?

        是也不是。

        不是的一方面:

        谭晓蔓从草台中国微博网的成功、内存条的成功、以及对周宽之前一一阐述的未来形势的认同,知道这笔钱投出去能带来可观的收益。

        哪怕只有总收益的35%,也会超过她将这笔钱投入到任何一个金融产品上的所得的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

        是的一方面:

        谭晓蔓自己投入1000万能在月底创业板开市当天差不多翻倍。

        而现在,谭晓蔓却只能得到350万+原封不动重新回到账户上的1000万。

        整个过程里就是周宽随便提了句,谭晓蔓直接损失了650万。

        不仅如此,谭晓蔓还准备给周宽投1500万,她不投,就不用承担完全损失这1500万的风险。

        怎么说呢,反正凡事都有两面性。

        谭晓蔓早就认为周宽值得投资一下,但当时的想法是两三百万。

        后来越来越顺眼,就变成了现在的1500万。

        既然是投资,那自然就是论眼光说话,眼光不行就认栽……

        周宽一眼就看出来谭晓蔓拿出来的这个股份分配方案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不偏不倚。

        这也是周宽拿投资款最最理想的那种形式。

        反正,如果想要以最理想状态先搭上创业板这个顺风车,周宽都得拉投资,早有首尾的谭晓蔓便是毫无疑问的最佳选择。

        “……”

        …………

        之后,周宽又主动提到了草台的事务:“草台这边需要几个人打理广告业务。”

        “现在模式已经成形,相关商务也简单得多,只要是相关从业人员就能搞定。”

        对此,谭晓蔓并不意外,稍作思考就说:“反正新公司的模式也是效仿中国微博网,正好给员工一个兼职加熟练的过渡机会。”

        “这事情我会搞定。”

        草台只会开发中国微博网这一个概念产品,之后依旧是专注于域名买卖,在卖完域名之后就会走完它的一生。

        现在多加的这一手安排,正如谭晓蔓所说,能给新公司部分员工一个过渡机会。

        其它的就是将周宽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抽出精力放在新公司上面。

        另一面……

        谭晓蔓\b望着周宽笑了起来,打趣道:“周总还不打算跟我说说你要做的梦想事业是什么吗?”

        “难道就一点都不需要资金?也一点都不需要我的帮忙?”

        越说还越来劲了。

        而且还摆明了是在打趣周宽。

        毕竟,一般意义上,提到梦想这种东西,很难与传统意义上能挣钱这事搭嘎。

        周宽自己设想的时候,都不觉得能挣钱。

        因为最初在抛开世俗的欲望干预之后,蹦出来的东西就天然不为了挣钱而存在。

        迎着谭晓蔓有意看戏的目光,周宽轻呼一口气,平静的说着:“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早就在我脑子里,只是我一开始不觉得这跟我有关系。”

        “跟你说说也无妨,正好也跟你有点关系。”

        听周宽这么一说,谭晓蔓反而有点好奇了。

        周宽不紧不慢的说着:“还记得9月1号电话里我跟你提到的那些教学类软件吗?”

        见谭晓蔓点头,周宽接着说道:“我要成立一个公司,开发针对高中阶段,尤其是针对高三年级的全面、系统、优质教学模拟软件;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轻松的理解、明白那些有时候看起来晦涩的知识点……”

        最后,周宽语气认真,声音不高不低的说:“我想通过现代科技,科学且实际的改变白华这个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准,最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拉平与城市的教育差距。”

        “尽管我很清楚白华当地学生的竞争对手是本省考生,与许多大城市无关;

        但我愿意为那片土地付出我的一部分心血,哪怕这件事情看起来可笑,哪怕它不一定有结果,哪怕我的付出全部都是徒劳的。

        我做不到通过大量资金去改变一个地方的教育环境,也不懂教育,但我自己亲身体验过软件带来的效用,这点微末的事情我做得到。”

        “这就是我除了挣钱以外,做梦都想做的事情。”

        “我热爱祖国,很显然,相比之下,我更熟悉的是那片生我养我的小角落。”

        “我现在的格局也只有这么大。”

        周宽没有用力强调,没有高声呼喊,没有满腔激情,有的只是平静的坚定。

        这也是周宽要拉上谭晓蔓的投资开新公司的原因,他要将草台现在账上的钱大部分拿来投入这个事情。

        谭晓蔓脸上的笑容全部收敛了,面色平静而和气,肯定的说:“我相信你做得到,很支持你为这个梦想去付出自己的心血。”

        “我知道你想要的帮助,在我能力范围内尽力帮你解决一些。”

        略顿,谭晓蔓还是说了一句:“我多嘴提醒你一句,这事情急不来,总归是要先挣钱,吃饱饭,才能撑起梦想。”

        “谢谢。”周宽认真道谢。

        “……”

        最后的最后,谭晓蔓问了个问题:“我们的新公司叫什么……”

        -

        破碗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