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就是这个味
书名: 签到使我幸福 作者: 疯二神 分类: 都市

        

        过年肯定是小孩子最期待的节日。

        因为平日里哭闹也要不到钱,在过年时说句‘恭喜发财’就能有钱拿。

        而且可能会要到很多。

        杨琨本来只带了自家两个孩子过来。不想在路上,几个孩子跟了上来。

        赶当然是不会赶的,不过进了门,他就不得不告诫一番:“你们不能乱跑……”

        等进了三进,封燊已经泡好茶了。

        杨琨让两个孩子喊他叔……封燊给红包。

        看到有红包了,几个孩子不管是胆小还是胆子大,都围上来的讨要。

        封燊也笑呵呵地都给了。不过是从另外一个口袋拿出来的红包。

        给杨琨两孩子的,包的是五百。其他孩子的是五十。

        现在大人给小孩红包都是有区分的。朋友的孩子,肯定多给。要巴结的人,对方的孩子红包当然要包得大大的。

        至于寻常的,随便给一个,不丢脸的数额就行。

        有人说给红包成了攀比风,那未必是真相。不过,面对熟人或者家里的小孩,红包自然是不能少的。

        毕竟其实是可以收回来的。也差不多是相当给了自己小孩一笔钱而已。

        还有,一些地方,在习俗上,给老人钱,都是封红包的。

        所以,当某工薪阶层的人说他过年红包都给出多少万时,千万不要以为他是为了面子。更应该考虑他的孝心。

        封燊给五十块钱的红包,当然不算多。不过,也不算丢人那种。

        反正,孩子们拿着是很高兴的。

        封燊还拿了糖果水果瓜子出来,不管年纪大小,一个小孩给一把。

        小孩子们拿到红包了,就要走——红包都到手了,小卖部的零食不香么?

        杨琨赶紧对几个大一点的孩子说:“路上不许停下来玩,不准追追闹闹的。”说完还是不放心,将自己两个孩子也打发回去了。“你们路上看着他们点。”

        路边就是水库,天冷也不怕他们玩水,就怕他们大脑不注意。

        等孩子们都走了,封燊才笑着说:“今天怎走路过来?”

        “后边跟着一串小猴子,我怎么开车?”杨琨喝了一杯茶。“我也就是在村里串门,就过来坐坐。没想到你起这么晚。”

        “昨晚上睡得晚了些。”

        “你一个男人,也难免。我要不是我老婆让早点起床,说不定现在也还赖在床上。”

        杨琨笑着说:“难得放假休息……你今天不出去走走?”

        “等会杨叔哪里坐会。”村里还是有几位长辈要去拜年的。

        杨琨坐着喝了一壶茶,吃了一把瓜子,就说:“我回家去了。得闲了去家里坐会。”

        “行。我也要出门转转了。一起吧。”

        车子开到村子里,杨琨下车时说:“初六我带人来?”

        那个协会的人在初六会来拜访封燊。

        “嗯,初六我会在在家。”

        杨村长家也就两口子在家。

        封燊问:“杨晋不在家啊?”

        “他出去串门拜年了。等会在家里吃饭啊。”穆婶笑呵呵说。

        “还是不了,家里总要开个火。”

        “那也是……”穆婶也就是说那一嘴。大年初一的第一顿正餐,基本都是一家子吃的。

        她又说:“小兰今年就该毕业了吧。”

        “嗯,七月就毕业了。”

        “那什么时候就该摆酒了。”

        封燊笑着说:“这个还得商量一下。”

        “是该商量了。你们年纪正好。不像我家小子,让他拐个女朋友回来,每次都是支支吾吾过去了。”

        封燊笑着说:“那可能是还没遇到合适的。要遇到,哪还用你催。阿晋自己就会努力。”

        “也不知道他要挑个什么样的。”

        “好了,说这些做什么?”杨村长看老婆子还吐起糟来,赶紧说。“封燊,上次你说要弄个村子的事,还能搞吗?”

        “我还要再谋划谋划。”

        “是该好好谋划。”杨村长说。“我年前去看过,水厂那边框架立起来了……明年能投产不?”

        “能。”侯军比任何人都急,刚签了租地合同,没两天施工队就进驻了。

        一直年二十八才暂时停工。

        连设备也已经下单订购了。就等厂房。

        听侯军的意思,打算年初六就重新动工,争取在一个月内建好厂房。再用半个月办理各种生产手续。

        那些封燊不用理的。他只需配合好,让侯军在他家后院拉一条管子,引到外边的蓄水池。

        至于侯军怎么铺设管道,将蓄水池的水引到水厂,就不关他的事了。

        “能投产就好。”杨村长笑着说。“昨晚还有几个人来问水厂待遇怎么样呢。”

        封燊怔了一下,笑着说:“都谁来问了?”

        杨村长说了几个人。

        封燊有印象,但并不是很熟悉。不过记得应该都是年纪超过三十的。

        应该是在外边混得不怎么好,或者要照顾家里,想着在家里找个工作。

        “待遇问题,我也不好说。”

        杨村长也就是那么一问:“也是,等真要招工就知道了。”

        封燊笑了笑:“待遇我不清楚。不过听侯老板说,那水厂大概要十几个人。除两三个管理人员之外,都计划就近招聘。”

        “就只招十几个人?”

        “不少了。杨叔你别看那地方不小。蓄水罐就占了不少地。我那口泉能出多少水?真正的工人,大概五六个就搞定了。其他的大概就是杂工。”

        杨村长一想,还真是。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穆婶看他歇了嘴就抢过了话头:“封燊,上次你说的那几个什么网红,真能行么?这都过去好些天,还是没人来啊!”

        “穆婶,得有耐心。你想啊,现在谁不是在家过年?等开年了,大概就是会有人来了。”

        吴鹏最终还是接受他的建议,联系了几个网红来溪口村。跟穆婶他们这些在村子做小吃的乡亲配合着录了些视频。

        那些视频正在陆续上传。他也看过,虽然反响不是很热烈,但不算石沉大海。

        那样的话题,肯定是需要时间酝酿的。急也急不来。

        “年后,他们还会来一趟。穆婶你们再配合一下。”

        “肯定配合啊。”穆婶就是有些心焦,她的包子店都好些天没生意了。

        杨叔又将话头抢了回去,不过这次他直拉家常。

        说着,杨晋回来了。

        封燊又跟他说了一会话就准备告辞了。

        他还要去另外几家坐坐。

        穆婶看他要走,赶紧提着一个大塑料袋出来:“封燊,等等。这是婶子给你做的炖粉。昨天才做好的,一忙起来就忘了给你送去。你带回去吧。”

        “不用了穆婶,你们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我做了好几盆呢……”

        说着直接提着送到封燊车上。

        封燊推拒不了,只好放车上了。

        这炖粉,他从小很喜欢吃。每年纯洁斗回跑来蹭几顿。

        炖粉,其实是用米浆放适量熟石灰,搅拌均匀,然后用瓦盆隔水炖几个小时。凉之后就会凝结。

        因为有石灰,放着一两星期也不怕坏。想吃了,切一块下来,切成十来公分长、两指宽、一指厚,放水里煮热透了就能吃。

        放一些白菜叶,再放几根葱,吃着很香。

        据说炖粉有凉血效用。在春节吃零食多了会热气,吃着最好。

        而且过年孩子总是到处疯,零食吃多了,不肯吃饭。饿了才回来,大人做一锅炖粉也方便。

        不过这东西做着麻烦,封燊也从未做过。所以哪怕喜欢吃,也没想着做。没想穆婶给他做了一大盆。提着得有二十多斤呢。

        在村子里几个长辈家里坐了会,给他们孙辈发了红包,封燊赶在吃饭之前就出来了。

        在车上,看到后座上那袋子炖粉,封燊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东西并不是在这边的传统吃食,是穆婶家传的。

        据说穆婶姥姥是南粤的,那边过年都会做这东西。

        拿了穆婶的东西,他也想着怎么回礼。

        他突然想起那什么【新春佳礼套装】,那应该就是适合春节送礼的东西吧。

        他都忘了看是什么东西了。

        回到家里,他提了炖粉,打算放冰箱。

        这东西虽然不容易放坏,不过这二十来斤,他一个人每天都吃,也要吃上十几二十天。

        更何况他不可能每天吃。

        拿到厨房,他现实切了一块,其余的就放冰箱里。

        还真别说,那味道他都有点怀念,打算中午就吃这个炖粉了。

        当然,也要炒两个菜。

        毕竟这只是米浆做的,营养肯定不是很充足。

        他也没放盐,只是放了一些花生油。再放一勺调味酱。也不用碗,直接用一个盅,一锅端了。

        米浆磨得很细腻,石灰放得也恰当。

        吃着细嫩又弹牙,有一点石灰的涩味,不过这种涩味很容易其它调味料遮掩过去。

        酸酸辣辣的。

        这大冷天里吃一晚,浑身能冒汗。

        这是儿时的味道……

        不过这东西吃着夜确实不错。特别是用上了他的酱料。

        他觉得,如果再做得精细点,也可以是一种传统吃食。

        计划中的仿古村子弄好了,可以讲它加入计划中。

        不过,溪口村只有穆婶会做……

        要不跟穆婶说说,让她自己做。虽然做起来挺累人的,不过如果大量做,效率也可以提高不少。

        而且,穆婶那里只卖一个包子,也不是个事。

        下午就去说。对了,还要回礼。

        先看看那什么套装是个啥东西。适不适送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