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出海
书名: 我的博浪人生 作者: 偷名 分类: 都市

        

        羊城天气预报上还是温良走之前那个温度,感觉上却更热了。

        主要温良下车一抬眼,看到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清凉大长腿。

        一层大厅出站口,温良带着李让刚出来,前来接站的汪婉瑜立时走过来抱起李让。

        打理着李让耳畔被汗湿的几缕碎发,汪婉瑜神态柔和而关切。

        小李让平时臭妈妈长臭妈妈短,这会儿亲昵的不得了,不时贴贴汪婉瑜。

        “麻麻~麻麻~”喊个不停。

        去停车场的一路,李让都在叽叽喳喳的问东问西。

        “我养的花还在吗?”

        “中午吃什么呀。。”

        “麻麻你热不热。”

        “累不累呀~”

        “……”

        别说三分钟热度,李让现在对每个事情的关注热度不超过五秒钟。

        温良将两个大行李箱轻放到后备箱,走上了驾驶位。

        驱车回往天河。

        路上,汪婉瑜没着急提公司的事情,而是好奇的问了起来“听说跟苏俭爷爷的沟通很顺畅,有收获。”

        “是的。”温良边开车边笑着回答,“博浪发展重心转移初期最大的资金难题基本解决了,至于将来产业链更长远的扩张,只能说一步步来,我也没全然把握。”

        汪婉瑜是博浪的副总,又主要分管财务事务,博浪在哪些方面有投入瞒不过她,温良一说,她就听明白了。

        念头转了转,汪婉瑜直言不讳“资金难题能解决的也只是一部分,还有个更大的隐形难题,人才问题。”

        温良深以为然“是,所以才有博浪实验室这个部门,资金难题也会一直存在,除了外部资金,我们在互联网业务营收上得多想办法。”

        汪婉瑜没多拘泥于这个话题,脖子稍微前倾了下,笑着打趣“过去个月,你创造了无数奇迹,没想到这次回家还能沾你爷爷的光吧。”

        “是啊。”说起这个,&bsp&bsp温良有点扬眉吐气的样子,“活了年,&bsp&bsp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受到了祖上阔绰,&bsp&bsp很美妙。”

        “哈哈……”汪婉瑜笑出了声,&bsp&bsp“得怪你爸,他自己懒散也就罢了,&bsp&bsp把你妈也带得懒散,所以基本不提这些。”

        “老实说之前我是真不太理解你爸凭什么能稳步上升。”

        说到这里,汪婉瑜很是有些唏嘘。

        她不感冒温瑞国的重点是,&bsp&bsp认为温瑞国既然十分关心自己的儿子,就不应该这么懒散。

        怎么也该努努力使使劲,争取多留给温良一些资源。

        大多数人吃苦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子孙起步轻松一点,&bsp&bsp不要再吃一遍苦。

        汪婉瑜自认自己永远无法做到大公无私。

        从车内后视镜看到汪婉瑜脸上的唏嘘,温良眉头轻轻一挑,故意说道“小姨现在还是看不上我爸吗?”

        汪婉瑜坦然承认“是的,&bsp&bsp你走到今天他可没给你什么帮助,&bsp&bsp更别说以后了。”

        “其实你只是看不上他把你姐带得懒散了。”温良戳穿了真相,&bsp&bsp“换个角度,有他们在,&bsp&bsp你、我,才能有最初任性的资本。”

        汪婉瑜轻轻颔首,&bsp&bsp平静道“是这么说没错,&bsp&bsp不过我对你爸的观感定格了,&bsp&bsp你改变不了我。”

        她也坦诚自己的缺陷“只能说,我无法共情他的经历,更无法对他的经历感同身受,&bsp&bsp某些事情上我坚持将错就错。”

        说着,&bsp&bsp汪婉瑜瞥了眼温良“别忘了,你爸要是争气,&bsp&bsp你小时候淘气就不用我去给你出头。”

        温良直接就闭嘴了。

        只能说,&bsp&bsp汪婉瑜对温瑞国的不感冒起码有年以上了!

        一路唠着嗑,&bsp&bsp很快就到了天河这边。

        先是带着李让饱餐一顿。

        然后回到了心语花园。

        难得这次乘车没有打盹的温良简单冲了个凉,就与床为伴去了。

        同样住在心语花园的李泽也没着急来打扰温良。

        …………

        …………

        号,&bsp&bsp星期一。

        九点多,&bsp&bsp结束休假的温总走进了银灰大厦。

        跟在温良身后走进办公室的宛安轻车熟路的端茶倒水,动作一如往常那样轻快。

        在办公桌后坐下,&bsp&bsp温良扫过桌台上堆码整齐的文件夹,&bsp&bsp不像往常那样按照轻重缓急的标签处理,而是随便抽出一份翻看起来。

        有个工作日的跨度,&bsp&bsp轻重缓急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温良处理文件的效率一向很高,不多大功夫,堆积成山的文件就减少了许多。

        部分需要温良补签字完成最后流程的文件,也都迅速过完了。

        因为陈嘉欣主导建立起了较为优秀的文件流程,翻完这些文件,温良对这几天博浪的公务也有了直观了解。

        知道前两天披露融资的主要原因是宣传博浪小橙的影响力,吸附人力。

        也知道号下午两笔融资款项入账后,博浪就与常元地产完成了珠江新城b-地块的初步交易,即时走了转让流程,已于上周五完成流程。

        第一批转款亿,第二批亿款也在上周五转了过去,没有拖沓时间,挣点利息啥的。

        也知道了其它一些要紧事情的进展,比如号晚上,、机房正式投入使用,但小橙书与游戏业务后台迁移暂缓了。

        一句话,平静的水面下有暗流正在涌动,不好轻举妄动。

        ……

        稍晚些时候,温良发起了例会。

        各部门负责人与会。

        温良在居中位置坐下,先是扫了一圈大家,随后目光直接顿在杨韵头上。

        杨韵不慌不忙的进行汇报“子公司汇支付、子公司博浪小橙人事体系已经可以独立运转,公司总在职员工数量现为人。”

        只简单提了句,杨韵重点放在未来工作部署上“集团研发部+工作制磨合状况良好,进入有序运转状态,计划月份扩展到其它技术岗。”

        说了一些安排,杨韵提出了几个小建议“根据市场反馈和基层员工的习惯,&bsp&bsp我认为可以调整公司作息时间为朝九晚五,&bsp&bsp不作弹性设置。”

        “我跟立助了解到部分员工加入公司后对现有岗位的兴趣不如公司其它岗位,经过仔细研究,我认为可以尝试批准少量合理的转岗需求。”

        杨韵汇报完毕后,温良未予置评。

        不用温良眼神示意,&bsp&bsp分管财务的汪婉瑜接着汇报了财务相关工作。

        一句话,&bsp&bsp从汪婉瑜加入至今,财务工作上就没有需要温良操心的地方,反而是温良经常给汪婉瑜‘找事’。

        代管了汇支付,汪婉瑜的汇报中就多了一些事务。

        杨韵是从人力层面汇总,汪婉瑜是从汇支付这个子公司的整体层面汇总。

        汪婉瑜对汇支付的汇报只有一句话“汇支付已经可以在母公司博浪之外独立运转。”

        之后是李泽。

        对分管的电商部事务李泽一语带过,这么短时间乏善可陈。

        代管的博浪小橙事务上多说了两句。

        一是远超计划的扩张意图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复杂竞争形势。

        二是博浪小橙距离独立运转还差点意思。

        然后是唐普他们几人。

        其中辛黛着重提到了一些情,即手游市场上的一些暗流涌动。

        最后是陈嘉欣收尾。

        听大家的汇报和安排过程中,温良也做了几点小记录。

        略作整理,温良安排道“公司现在的核心事务还是人的问题,其它方面我们也算经验丰富,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两个事情。”

        “杨总,要注重人才招聘而不仅仅是人员招聘,我看了新入职员工信息汇总报告,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人才,在博浪实验室上最为突出!”

        “陈总,要协调完成公司流程体系的建设,包括但不限于部门之间的对接。”

        提到流程,温良目光转向了陈嘉欣“从市场用户到产品设计、从产品设计到研发研究应该如何有效运转,应该如何避免虚浮、避免急功近利,需要重点考虑;

        要深刻意识到具体工作与组织管理之间最优先的是合作关系,少强调上下级、强调服从。”

        温良的话落到在座所有人耳里,泛起了不同的涟漪。

        杨韵尤甚,她心中寻思这次温良该是给她留面子。

        最后,温良提了句“公司内部架构的调整、业务上的调整都只是刚刚开始,需要大家群策群力。”

        例会至此结束。

        ……

        现如今,温良很少在例会上着重某个具体事务,只抓大方向。

        部分现在仍需要他来提供决策以便抄近道的具体事务,也是以碰头会的形式进行。

        一为放权,二为效率,三为平衡。

        管理者本就是需要平衡的‘艺术家’。

        博浪愈发壮大的规模,需要的不再是温良盯着某个小业务不放,而是要充分抓大放小,以及平衡事务。

        总经理办公室,杨韵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迎视温良的目光。

        温良只是简单提了提招聘事务。

        “不要被公司现有业务、现有规模、办公区束缚,博浪实验室人员招聘安排上你太谨慎,别怕花钱,融资至少有一部分就是为了更有底气挖人、找人。”

        理论上,到了博浪这个规模,温良不应该再这么注重找人的事情。

        现在温良这么注重,杨韵当然明白温良需要人才,需要人才,还是需要人才。

        杨韵赶紧记在了小本本上,嘴上认真的说“明白,我马上重点安排下去。”

        然后,温良又说“作息时间今天施行,下午提前分钟下班,至于内部转岗,注意轻重缓急即可。”

        说到这,温良语气放缓了些“我们首先应该相信每个同事,至于是否值得信任不用我们来考虑,我们手上有最终的辞退手段在,无需担忧太多。”

        听温良这一说,杨韵茅塞顿开,面上不由露出些羞愧。

        会上她果然没感觉错,温良就是在敲打她,也是在敲打每一个重要管理人员。

        一家公司最简单的模式是大家付出劳动获取报酬的合作关系,没有谁比谁高级。

        只是似乎大家都这么做且形成了观念,于是就被默认成为了潜规则。

        可那并不是高效的方式。

        管理人员的存在必要性是,平衡矛盾、更好的协同大家分工合作发展公司。

        温良要的是卷死同行,而不是内卷。

        一定要加班才能干好工作,只说明整个公司都有病,说明整个公司上下没一个符合岗位要求的人。

        杨韵不再像从前那样开口认错,只是认真记下,然后离开办公室。

        随后,李泽跟唐普两人走进了办公室。

        看到两个小伙伴,温良面色缓和了不少,没先寒暄,也没过问关于市场暗流,而是笑眯眯的给出意见“我已经考虑好了社交业务下阶段发展重点。”

        闻言,李泽、唐普纷纷望向温良,登时眼前一亮。

        然后就听温良吐出了两个字。

        “出海。”

        -

        ps号的更新完了,一直防,隔天早上看刚刚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