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八零后创业记 第265节
书名: 八零后创业记 作者: 清澜皓月 分类: 都市

        以蓉城为例,写字楼单价是同地段小区住房价格的两倍。

        也就是说之前她心动想租的那300平的写字楼单价是6000——6500。

        想买,准备200万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以公司的名义买房,不能贷款必须一次性付清。

        买的好处自然是极大的,第一就是借房价上涨的东风,减轻两年后到1200万的压力;

        就算只买一套,200万到时候兴许能涨到230万。

        第二嘛,那是用得着的。买了可以一年省7.5万的房租啊。

        两年就是15万。

        加起来可就是45万了!

        但是,没钱。

        有钱她买几套写字楼的办公室待涨就能满足要求了。

        截止七月底公司账上自有资金15万,算上多押了一个月的货款也才100万。

        到八月底,计划是还要再开8家店。八月计划是要开12家店,蓉城、山城各四家,昆明、贵阳各两家。

        八月预估总销售额在200万左右,人力成本50万,开店费用42万。

        那么能增加108万。

        如无意外,八月底账上资金一共能有220万左右。

        但是9月10号就要开始付6月10号的货款。

        秦歌翻了下商超系统,12万。整个6月的货款是40万。

        这个也是逐月增加的,因为从7月开始就在大力开新店了。

        可如果要抽走200万买门面,那挪用的货款可就太多了。

        这一抽可就一丁点风雨都经不得了。

        9月绝对不能抽!

        那么

        10月呢,10月应该还行。

        学生回校了嘛,起码会增加三四成生意。加上还有军训,学生要买的东西多。

        这回他们卖得可不只去年的方便面和火腿肠了。

        所以10月抽200万买个写字楼门面安顿应该是可能的。

        托政府给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免税的福,她现在是妥妥赚钱的。

        如今缺的就是积累的时间门。

        毕竟多一个月,账上的自有资金就可能多几十万呢。

        那就预计十月抽200万买个写字楼。

        不过到时候就未必是蓉城或者山城了,这两处的办公室都租下几个月了。

        没准让贵阳或者昆明赶上了。都行,反正全国房价都在涨。

        想到这里,秦歌打了个电话给徐舟。

        让开发部替她在贵阳和昆明物色买到手立即能拿到产权证书的写字楼。

        大小嘛,就以能容纳一地的办公室为宜。是要能容纳所有子公司的大小。

        预算上限200万。

        徐舟这个月起也代职开发部总监了,楚青代职副总监。

        想要马儿跑,就要舍得给马儿吃草。

        毕竟都还挺得力的,之前五六月艰难的时候也没跑。

        要知道这俩可都是今年毕业的啊。

        当时毕业已经迫在眉睫了。

        后来秦歌问他们,他俩也挺实在的。

        “做生不如做熟,这个行业都做了几个月了。我们对秦总还是有基本的信任的,你也说对砸优惠券的事自己是有规划的。最要紧,你说拼不过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你一个人丢了股份离开,下头的人还是可以得到保全的。当然,是跟着秦总你干就更踏实了。而且,你这一仗还赢得这么漂亮!”

        所以,单媛她们离开根本就不是因为她和人砸优惠券,让她们觉得前途莫测。

        她们就是看上了外送小卖部的利润,找了个自认为合适的时机离开。

        不过,听说越来越干不下去了。如今骑手都跑光了,股东们不得不继续送单。

        订单数也很少,有些货销不动,占据了大量的资金。

        他们是一点都不能压货的。

        所以那压着的

        都股东掏的股本。

        所以,股东们现在都极度不满了。

        前些天单媛给林子萱打电话,问原价转让能不能帮忙接收。

        毕竟林子萱是她一手带出来的。

        和供应商那里一样的价格,那只要林子萱和徐昭佩这两个经手人不说,其实可以操作的。

        林子萱跟她说,你先说服了徐昭佩再说。她要是同意,我就同意。

        徐昭佩直接答复这件事能拍板的只有秦总。

        或者单媛让一点价,她帮着问问。这是在商言商!

        原价的话,她凭什么帮着担干系?

        孟钊他们三个当初的货秦师姐原价收了,但那完全是给学生会许主席面子。

        单媛做出那样的事,还想让他们原价收,想得怎么那么美呢?

        单媛没答应,听说是找供应商协商退货去了。

        但是,供应商是那么好说话的?别说供应商,就是只开了一个小超市的金老板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啊。

        单媛学的经济学,是不是只学了书本上的东西,完全没有和实际联系啊?

        秦歌觉得这一点她得引以为鉴。

        徐昭佩电话里说给秦歌听的时候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她以为你起家的模式是可以随意复制的么?”

        秦歌道:“能撑到九月开学的话就还好。”

        “人心都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她给那些人描述的是7月大家工资之外至少一人分一千多,结果咱们和天成外送呼啦啦一共在二环到三环的圈层开了八家店。八月,双方还在继续开店。她们的生意一天比一天清淡!”

        结果,没两天徐昭佩又打电话告诉秦歌,“供应商说单媛她们违约,要扣除10%的钱。她又掉转头找我,问少8%成不成?”

        “总数多少?”

        “三万六。”

        “就两千多块,懒得了。你告诉她,我们这里至少要少15%。我估着供应商肯定不只扣除10%,那可只是违约金呢。有些东西肯定还要故意找找茬,说什么包装拆了不好再出手啦,或者保质期放得不到三个月,要赶紧处理得按处理价算。而且,小卖部涉及上百供应商,哪有直接转给我们省事?”

        “好的,我知道了

        。”

        秦歌道:“她要是拿泄露咱们的一些商业机密说事儿,你让她去找王总说话。”

        关门放王明远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操作!

        她秦歌就是人善被人欺,你看王明远那样的恶人谁敢相欺?

        徐昭佩想了想,“她们还想卖二手自行车给咱们,要砍多少价才要?”

        “那是二手货,跟还没卖出去的货两回事。记得跟对方讲清楚,保质期在三个月内的我们不要。这是必须打折处理的了。至于自行车,你给我往半价砍。”

        “好的,明白了。”

        最后单媛和股东们开会讨论,接受了秦歌的条件,降价15%,亏本5400。

        显然去供应商那里退货亏得更多。

        估计跟她出走的股东们恨死她了。如今四方网也回不去了,眼看着之前同职级的人如今都升职加薪了。

        还得另外找工作去!

        至于自行车,单媛没卖,她和男朋友一起半价吃下了。

        马上新生要来了,到时候想办法卖给新生。怎么都比半价划算啊!

        而且,40辆自行车只花了一万买的。关键自行车放着,不存在快到保质期限的问题。

        比那三万六的货放得住。

        至此,出走的单媛、朱娜、玛伊莎、朱曦等16人的创业以失败告终。历时一共两个月。

        要是去年9月他们这么搞,那是完全行得通的。

        比那时刚起步的秦歌有竞争力多了。

        现在嘛,晚了。

        时间门是最无情的!

        秦歌如今在网上看到七年前、蓉城一千六七的房价,就她买的那个小区的位置。

        那叫一个眼馋啊!

        如今直接是翻倍了。

        还有那附近的写字楼,当时也就三千出头。那会儿买一套涨了一百万了,而且还收了五年租金。

        那她还能回去买么?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8号,朱晓丹也到北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