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书名: 清穿之皇后难当 作者: 易嘉禾 分类: 穿越

        “这件事,本宫会派人暗中去查证”,沅宛快速的想好了对策,“你且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静贵人叹道,“论理说,嫔妾不该不相信皇后娘娘。可是这件事……”她欲言又止。

        沅宛明白她的顾虑,“如今事情尚未分明,说什么都无益。你先回去吧,怀了身孕是大喜事,不要这样着急忙慌的,招人非议。”

        “全嫔最近在做什么?”静贵人走后,彩燕进来服侍。沅宛有些疲惫的斜靠着软枕,问道。

        “听说身子尚未调养好,这些天来一步也没出承乾宫。”彩燕回道。

        “她没出,她身边儿的人呢?”沅宛接着问道。

        彩燕略一迟疑,沅宛已经又说道:“叫人盯紧承乾宫,她们宫里近几日又谁频繁出入,何时出来、去了哪里,都给本宫查清楚了!”

        她说的郑重,彩燕低低了应了一声,“奴婢这就吩咐人去办”,想了想,又问道:“奴婢斗胆,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沅宛一下一下的敲着紫檀雕花小桌,“还没有,不过……应该快了。”如果静贵人的消息属实的话。

        “和全嫔有关?”彩燕的声音更低。

        沅宛静默了好一阵子,将静贵人方才所说的话大致告诉了彩燕。意料之中的,彩燕也是一惊,“这……”

        “只是听说而已,是真是假还不知道”,沅宛若有所思,忽然哼笑一声,“全嫔,本宫还真是小看她了。”

        彩燕低头凝思了半响,说道:“奴婢以为,在未辩真假的情况下,主子不应该插手这件事情。”

        沅宛瞧了她一眼,忽然笑道:“你也知道静贵人是在拉本宫下水。”

        “主子圣明,静贵人初入宫闱便能和怀有身孕的全嫔对抗,不管皇嗣夭折的事情到底和她有没有关系,她身涉棋局还能全身而退,本就表明了她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如今又怀了身孕,若是有朝一日她动了别的心思,恕奴婢之言,她会比昔日的全妃更难对付。”彩燕毫不避讳的说道。

        “你说的本宫都明白,但是现下她不会这样做。她是个明白人,太后当初为何对她那样好,她心里头一定明白得很。如今她入了宫成了皇上的人,她自己也知道,从她在体元殿被皇上金口玉言说要留用起,太后的宠爱和皇上的青睐她便只能选一个。”沅宛起初不肯见她,是因为摸不准静贵人的想法到底是什么。这些年来太后虽然隐退,每日里只在寿康宫吃斋念佛的,但后宫该管的事,她一件也没有落下。身为儿子,道光就算再敬重她,也不会放任她这样管着皇帝的后宫。昔日迎全妃入宫的事,便是明证。

        在天子的眼里,他要娶什么女人,要给女人什么名分,自然是他说了算。并且,只能是他说了算。

        “她如今怀了孕,皇上的宠爱对她来说才更要紧些。不管她腹中的胎儿是男是女,只有皇上想留下孩子,她和她的孩子平安。”沅宛扬起头,淡淡的笑道:“全嫔不就是个例么?”

        她一边说着,一边漫不经心的望着窗外,“你看那隐在树叶间的鹦鹉,倘若它知道它现在已经被人盯上,在没有绝对能逃命的把握时,它会贸贸然的就跑出来当靶子么?”

        “可是,那以后若是……”,彩燕仍然有些不放心,沅宛轻笑,“以后?”在后宫之中,“以后”是个多么遥远而奢望的词,没有人能保证会一直屹立不倒,尽全力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保证现下的事不出纰漏罢了。至于“以后”究竟会怎么样,谁知道呢?

        晚膳时分,养心殿派人传话来说“皇上即刻便来看皇后娘娘”,沅宛本来叫小厨房预备好了晚膳,听得道光要来,想了想,将其中的两样菜换了下去,另选了一道点心和一道汤。刚刚摆好,道光便到了。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很是不错。沅宛替他摆着碗筷,道光摆摆手,“才刚和四弟在养心殿用过了,彩燕先来伺候皇后用膳,不用管朕了。”

        沅宛笑着依言放下手中的碗筷,随口道:“原以为皇上要来用晚膳,臣妾特意让人做了皇上爱吃的点心。没想到皇上已经用过了。”

        “唔,本打算过来陪你吃的,四弟临时进宫辞行,朕便留他用晚膳,也算是践行了。”

        錾银筷子的顶端连着一根细细的银链,轻轻的晃动了一下之后,重新恢复平静。沅宛奇道:“王爷不是刚从南方回来不久么?”

        “不是去南方”,道光的脸色微妙的变了变,“朕原打算多留他些时日,未料西北有变,不得已,他只能回去。”顿了顿,又道:“他离开西北军营太久,也该回去了。”

        沅宛捏着筷子,脸上仍然保持着笑容,心里却着实骇了一跳。道光陪着她说了几句话,捧着盛放绿头牌的太监走了进来,在离道光两步的距离处跪下,高举银盘。道光随手翻了一个,那太监便退了出去,沅宛瞧见,他翻的是“静贵人”。

        提起这三个字,沅宛又想起了一件要紧事,于是抿嘴笑道:“静妹妹有喜,皇上还打算只当她是静贵人么?”

        道光笑道,“朕原打算和你说这件事,被四弟这一搅和就混忘了。”他说着叫了小蔡子进来,吩咐他传旨六宫,晋封静贵人为静嫔。

        小蔡子得了旨意后边匆匆去传旨,道光瞧着沅宛高隆的腹部,温声道:“太医说,产期就在这一个月内。你要当心些,六宫的事能放的便先放一放。终归是咱们的孩子重要。”

        如果不清楚全嫔的孩子到底怎么没的,沅宛可能会为他的最后一句而真心实意的感动。她的脸恰到好处的红了一下,“是,臣妾记下了,皇上放心。”

        道光拍了拍她的肩膀,又笑道:“你好生歇着吧,朕去瞧瞧静嫔。”

        沅宛低声笑道:“臣妾不方便伺候皇上,静嫔刚刚有孕,陪皇上正合适不过。”

        道光带着人一走,沅宛脸上的笑容立刻便全数变成了忧心忡忡。所有的担忧都来自道光说的那四个字,西北有变。

        这四个字包含了太多的含义。

        若是指西北又起战事,身为皇帝应该快速的调兵遣将,和众大臣商议对策。沅宛虽然不清楚道光一朝的国力如何,但此时已是清朝后期,积弱是不可避免的。更何况年初道光又派了将领镇守西北,绵忻手下的将领又都留在西北——但就打仗而言,沅宛看不出绵忻有什么回去的必要。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解释。西北军营内部出了问题,而且还是大问题。如果道光派去的将领和追随绵忻的将领不和,并且发展到不听军令不受调遣的地步的话,绵忻就必须回去。但是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件事,却是个大麻烦。

        沅宛一边扶着彩燕往寝殿走一面回头道,“小桂子,你去寿康宫打听一下太后是否用过晚膳了。”

        她心神不宁的坐在寝殿里,明知道不该劳心费神,可是偏偏却控制不住自己。如果她猜的没错,原本的平静不可避免的将会被打破,一切事情都会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而以后到底会怎么样,就真的是未知数了。

        小桂子很快便回来了,“回主子,太后已经用过了晚膳,但还未休息。瑞亲王在寿康宫呢。”

        沅宛狠狠的皱了一下眉头,面上却只能不动声色,“知道了,退下吧。”

        事实上,沅宛确实猜的八九不离十。寿康宫的正殿一如既往的透出肃穆的气氛,檀香的味道不断的从鎏金香炉逸出来,空旷的正殿里,太后和瑞亲王一坐一站,空气里满是静默,压抑到让人喘不过气。

        “西北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最终还是太后先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威严,听不出一丝一毫的衰弱。可见前番身体欠安从而将太医院的太医都召到寿康宫一说,确实是个幌子。

        “儿臣不知道”,绵忻回答的坦诚,“西北状况到底如何,总要儿臣亲自去看一看才知道。”

        太后被他噎了一下,倒是不以为意,反而冷笑道:“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拿话搪塞哀家呢?”

        “儿臣不敢”,绵忻拱手,“儿臣是真的尚未想好对策。”

        太后望着他,忽然叹了口气,“也罢,皇上肯放你回军营,哀家倒是放心。”

        绵忻显然不想再跟她就这个问题继续谈下去,恭敬的告退。太后待要留他,又知道若是留的久了,难免会招皇上猜疑。只好嘱咐绵忻路上当心,便放他离开。

        高大的殿门缓缓的合上,殿外,两棵苍劲的古柏挺拔的立在月光下,在中庭投影下稀稀疏疏的树影。绵忻负手往外走,紧跟着他的小明子早已知道了情况,如今见绵忻的脸色并不算好,便也猜到了七八分。“王爷,如今要怎么办?”他低声问道。

        绵忻脚步顿了顿,眉头皱得更紧。他抬头遥遥的望了一眼储秀宫的方向,放任自己露出一个苦笑。

        怎么办,这件事情无论怎么办,都会是大麻烦。

        他手下的将领追随他已久,若是他偏向皇兄派去的将领,他的兄弟们难免会怨愤。领兵打仗的都是粗人,若是真的闹起来,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结果不堪设想。若是他偏向自己人,那么定然会落下“袒护包庇”的罪名。

        或许还会因为军功过高而获罪,绵忻笑,他告诉太后他没有想好对策,这是实话。当皇兄将事情以一种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告诉他时,事情本身的模样已经不重要了。他的皇兄认为事情是什么样才最重要,而这段时间以来的直觉告诉他,他的皇兄早已不是昔日的那个皇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