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如果鸟儿掉了毛

        

        钱主编匆匆忙忙地接着往下看下去。

        却看到剧情出现了出乎意料又在清理之中的发展——人类破解了观测者文明留下的第一道谜题。

        在大量的资源倾斜下,大量政策措施的鼓励下,

        有不少天才都投入了对黎曼猜想的解答上。

        在文中的几年里,其实对黎曼猜想的证明时有进展,虽然一直都没有突破性成果,但还是在一点点往前推进。

        终于,在大量天才学者们,数学家们的层层接力下,这对黎曼猜想证明难得的攻克到了最后一步。

        就是吴木所在首都大学,

        数学院一位近几年逐渐名声显赫的天才数学家所带领的团队,成功走到了最后一步,完证了黎曼猜想。

        吴木因为同在首都大学,以及曾经与会人员的身份,同样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而接下来的剧情发展,

        自然是国家第一时间组织了相关专家学者团队,利用黎曼猜想的证明,

        开始解密那0.7PB数据中,一直还处于混沌不清的第三部分数据。

        果然,一如所有人的预期,尝试过后发现

        黎曼猜想中最重要的一个证明步骤就是那部分混沌数据的密码。

        通过‘这个密码’,专家学者们解密了这部分混沌数据中差不多一半的数据,

        而这部分数据完成解密解码转译过后,

        人们得到的是更多的,人类文明需要的技术资料,

        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的制造技术,

        这些技术将让人类文明的生产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人类文明甚至能依托此前的可控核聚变和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极大富裕的时代,

        同时,还包含了一些关于星际殖民的技术,材料科学的技术。

        观测者文明似乎是还不想人类就拘束在地球上,竟然是如此的好心与慷慨。

        这让人类文明,一些专家和教授异常狂热,

        狂热与这些更先进的技术,同时也狂热于对剩下第二个问题的解答……还有一半混沌数据未曾得到解码呢。

        按现在的预期,这部分数据解码的密码也应该是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这部分数据之中也应该包含着更多更先进科技资料。

        ……

        但黎曼猜想证明,解密出这部分混沌数据包含着的这些资料却让主角吴木感觉到迷茫,

        如果此前他猜测推断的是正确的,那观测者文明就不该这样给人类文明提供这样全面的技术资料。

        这种行为就像是吴木因为一只鸟羽毛漂亮买回了他,买回来之后却往鸟的羽毛上刷漆。

        这种结果让吴木迷茫,甚至自我怀疑。

        其实人类文明的最大价值不是人类文明本身,即人类文明具有唯一性的思想和文化?

        而文中。

        因为黎曼猜想的证明,观测者文明留下第一个问题的破解。

        国家再召开了一次高级别会议。

        吴木同样与会,这次会议的重点放在了破解出来那些技术资料的掌握和利用,以及对第二个考验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会议后,

        主持会议的元首,因为吴木此前递交的报告,留下了吴木,

        和吴木进行了一番交流。

        “吴木教授,正如你所说,我们就像是被摆弄的蚂蚁,在地上划出观测者文明想写出的字来。”

        “但其实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吃下这份蜜糖……一旦我们失去了我们的价值,我相信不会比离群的蚂蚁好多少。”

        吴木对元首所说的话沉默以对,

        同时也因为元首的话以及现状感觉到烦躁。

        元首的话是对的,也是从他的报告中得出来的结论,

        但吴木却依旧感觉哪里出了什么差错,

        感觉像是逻辑突然变成一堆杂乱的线团。

        会议结束后,

        回到住处的吴木就将自己关在了屋里,

        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都暂时抛到了一边,

        他只是觉得很多事情莫名其妙而格外想不通。

        观测者文明为什么要向人类发射这些信号数据,

        提出两个问题考验的同时,给人类文明这么多丰富的技术资料。

        观测者文明为什么要观测人类文明,

        就为了给人类划出个保护圈,供人类在太阳系内生存发展,

        然后冲出太阳系去跟观测者文明共存吧。

        ……这种感觉就像是人类将猴子养成人,然后让猴子和自己共存。

        吴木就憋在屋里,每天除了吃饭,都没离开过住处。

        学校那边可能有官方的帮助,也没听过什么意见。

        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有人给出了观测者文明第二个考验问题的答案。

        并不是吴木给出的答案,甚至和吴木原本的猜想背道而驰。

        是国家特意组织的攻关团队,再一次次的尝试中最终得到的答案。

        人类文明最大的价值(优势)是……“拥有发展科技的可能(能力)”。

        这个答案也成功解密了观测者文明留下的最后部分混沌资料。

        资料中包含了更丰富的科学技术和一些完整的基础理论资料。

        还有观测者文明留下来的一句话:“希望能与你们文明在星空中再次相遇。”

        有理想主义者觉得有种别样的浪漫。

        而这个问题答案,

        虽然否定了吴木原本的猜想,

        却给了他一些新的灵感。

        ……

        终于,在一天晚上。

        吴木提着那只买来的鸟,走出了屋子。

        到了学校那边绿化树林的边上,

        他将那只鸟挂在了树杈上,自己蹲在了树下,看着树下的一群蚂蚁。

        头顶上的夜幕难得看星空。

        也是在这儿星空底下,主角吴木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儿。

        为何观测者文明‘曾经’的做法和现在如此迥异。

        如果观测者文明一直在,但曾经他们从未出现过,但现在却是刻意地来引导人类文明的进程,

        是啊,这些科学技术很好……很完善,人们也没有从这些技术中发现任何问题……

        但现在……人类还究竟剩下多少自己原本科研体系的知识。

        这0.7PB的数据会带来什么,除了科技上革命性的变化……还有思想上的极致转变。

        人类的思想在趋近一个指定的方向……这个方向是‘观测者文明’指定的方向吗?

        “……原来,人类文明不是正在循着观测者规划道路爬着的蚂蚁……而是因为另一种诱惑,脱离了轨道的离群蚂蚁……”

        “……那对于离群的蚂蚁……是让他自生自灭,还是顺手按死……”

        “……笼中的鸟儿啊,你知道自己最大的价值吗?”

        这是吴木在星空下,对着那地上蚂蚁,鸟笼里鸟儿的呢喃。

        这一段,

        作者写得很平淡,用一种很平静的语序就描述了过去。

        但看着这段的钱主编,却止不住地头皮发麻。

        莫名地想起了,

        之前一段,那花鸟店老板的话,

        “如果这只鸟掉了羽毛,就将它杀了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