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书发布

        

        “拙而不凡:大佬,我小号的事情您记得这次帮忙保密下啊。”

        “笔墨:……

        笔墨:行,我知道。你新书啥时候发?”

        和编辑再提了下保密的事儿,

        纪拙满意地点了点头,至于编辑的后半句话,

        只要我没回就是我没看到,只要我没看到就不用回,嗯……

        放下了手机,纪拙拦了辆路上的出租车,回了住处。

        ……

        “霹雳啪啦……”

        键盘敲击声在安静着的书房里间歇响起,

        再次一个日落日升。

        纪拙再在书房里度过一个下午。

        “呼……”

        等纪拙敲着键盘的动作停下来,结束今天的码字,

        屋外已经再次日暮,

        只剩下些夕阳余晖透过远处高楼的间隙,映着窗外墙下树木枝叶微微晃动着的影子。

        纪拙长吐了口气,

        看着码字软件上被字句正文内容填满的新章节,

        还是挺满意的,今天码得还算顺畅,和昨天一样,

        再写了三章正文。

        加上昨天的三章,六章,似乎差不多也够投稿发布了。

        于是,

        熟练地复制黏贴,将六章稿子存进一个docx文档,给编辑笔墨发了过去,

        “拙而不凡:投稿《夜游酆都城》.docx”

        等着编辑回消息的同时,纪拙也活动伸展着有些酸涩的臂膀跟腰背,

        要不要一会儿找个师傅捏捏?

        纪拙正琢磨着这事儿的时候,编辑回消息了。

        “对方已下载接收文件。”

        “笔墨:新书开头写好了?合同就按之前的来吧?”

        “拙而不凡:嗯。大佬你看看,给点意见。”

        纪拙和非墨之前已经签过一个关于网上连载作品的长期合同。

        期限五年,五年内纪拙要是在网上连载作品,同等条件下纪拙需要在非墨或者始阅网上连载,

        对于发布的作品纪拙享有百分之八十的线上收入分成,以及全部版权。

        相应的,条件过于优厚,所以也没有其他大神约或者更好合同的保底推荐资源。

        当然,这份合同只涉及到网上连载作品。

        另一边,

        非墨编辑部,

        笔墨看着纪拙发来的消息,再有点心情复杂,

        给点意见,那你也要听啊,说得啥时候你好像听过我的意见一样,

        不过,就纪拙写作风格和类型的特殊,还是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比较好,他这个编辑的意见不一定就正确。

        “笔墨:嗯,我先看看你的新书。”

        就抱着这种复杂的心情,笔墨回了条消息,

        然后打开了纪拙发过来的这个新书开头文档,看了起来。

        “夜游酆都城?”

        “这算是悬疑灵异?”

        笔墨点了点头,这个类型似乎还行,

        悬疑虽然不太行了,但比纪拙之前连载在网上的童话要好很多嘛。

        然后笔墨点开,看到简介,就感觉纪拙给了他一棒子。

        “类型:神话,古典神话。”

        “简介:走黄泉路,过奈何忘川……”

        倒不是因为简介,这个简介倒是还有点意思,

        就是这简介顶上的这个,纪拙投稿特有标志,类型说明,

        让他心情更加复杂,就是吧,想说点啥又说不出口,

        感觉堵在胸口难受,实在是一言难尽。

        “呼……”

        “没事儿,童话都写了,还有什么写不了的。”

        “神话类型也总比童话更贴近网络的属性,仙侠分类里不还有古典神话的分类吗。”

        笔墨长吐了口气,

        有纪拙的前科在,这个题材和类型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虽然纪拙的古典神话肯定和网站的分类不是一种东西。

        抱着这种心情,笔墨往下滑,看起来正文。

        “……入睡时,庙外还狂风暴雨,夹着雨点的风……”

        再深呼了口气,平复了下心情,笔墨仔细看起来这正文,

        看起来正文,笔墨心情就逐渐平静下来,

        越看越慢,渐沉浸其中。

        笔墨开始看的第一感觉就是,

        这个作者的文笔似乎又有长进,

        在一些细节上的描写和处理实在是见功底,

        每本书都是这样,都能见到明显进步,实在是吓人。

        现在看,就是一眼就觉得文笔很好。

        不过接着往下看,笔墨就没了这么多念头了,

        书中描写的世界和故事吸引了注意力,渐完全沉浸其中,

        思绪跟着作者的笔触延伸,划动着章节正文的手指不自觉一次次波动,

        第一章就那么看完了,

        然后是第二章,

        笔墨就看得更细了,

        看着主角张成跟着土地爷下到幽冥地府第一站,金鸡山,恶狗岭。

        作者对恶狗岭恶犬和金鸡的描写实在到位,隔着文字似乎都能让人感觉到发憷和血淋淋的感觉,

        在那金鸡岭,恶狗岭上亡魂撕心裂肺的声声惨叫哀嚎声中,主角跟着土地公从两山之间穿了过去。

        然后剧情就进入第三章,

        主角到了望乡台。

        望乡台上,亡魂驻足,阴魂落泪,回望阳世故土,久久不愿离去,

        这在前去,就是彻底阴阳两隔,一切尘归尘,土归土。

        任尔阳世多繁华,都此处再难回头。

        在这儿,主角张成看到了不少盘桓不愿意离去的亡魂,

        有年轻的,有老的,有病死的,有枉死的。

        有穿着锦衣的,有穿着旧衣的。

        有穿着寿服在前面已经被恶狗金鸡咬破抓烂的,

        也有穿着一身寻常衣服,到这儿却还完好的。

        望乡台边上站着的鬼卒大多也不怎么催促,任由台上的亡魂对着回望的阳世哭喊,肝肠寸断。

        只是时间太久了,才上前催促,继续上路。

        在望乡台上,张成看到了个浑身被水浸湿,湿透了的男孩,

        男孩趴在地上,对着望乡台外,回望着阳世,哭喊着父母,伤心的厉害。

        每每抬起手来,抓向身前,在张成眼底,那男孩身前只是空荡荡,

        这一幕,让人不禁心生悲悯,

        作者也有了不少语句来描述。

        旁边的土地爷也对张成讲,

        “这黄泉路上,多有病死的,枉死的,恶死的,罪死的,却还是这些早夭的娃娃最让人难受。”

        “岁小,大多无有太多罪孽,一生才起头,其后该还有离合悲欢,悲喜人生……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孩子。”

        这话让张成沉默。

        第三章的剧情也就到这儿结束。

        ……

        笔墨已经沉浸在这部的剧情中,

        再接着往下看,仔细看着,生怕错过细节。

        第四章,

        剧情接着往下展开。

        张成不知道是不是对这个明显淹死的男孩心生怜悯,

        走到了男孩身后,

        土地爷帮着张成看到了男孩所回望的阳间,

        原来,男孩所回望的故乡景象正是一条蜿蜒的河流。

        河岸边,有对夫妇。

        正是夜晚,夫妇两人护着灯,正沿着河岸,唤着个乳名。

        “南南,回来吧,回来吧。”

        “南南,回来吧……爸爸妈妈来带你回家了,南南……”

        夫妇中女人喊着,肝肠寸断,不时就要喘不过气来,要栽倒在河岸上,

        “南南,回来吧……妈妈来带你回家了……”

        谷厈“南南,不要怕,跟着妈妈的光亮的走,妈妈带你回家了……”

        “呜呜呜……”

        哭声是望乡台上男孩,男孩咿唔哭着,

        伸手去不断抓着身前景象,

        只是阴阳两隔,自然抓了个空。

        “……这娃娃啊,被人蛊惑,在河边戏水,一个不慎滑入河底,被河底水鬼拖了下去。”

        “河边当时倒是有个人,就是蛊惑这娃娃的那人,但也害怕,就也站着就看着这娃娃淹死了,没有施救,怕担上责任也没喊人。”

        土地爷似乎知道了情况,给张成说道。

        淹死的男孩听到土地爷的话,转过头来扑在地上哀求土地爷想回去,

        土地爷听着只是连连叹气,

        对淹死的男孩讲,

        “阴阳已经两隔,莫让父母挂念,早些上路吧,指不定来世还能托生这家。”

        男孩听了过后,就爬起了身,跟着鬼卒上路了。

        土地爷也带着张成接着往前走,

        第四章就在土地爷跟张成的一番对话中结束,

        “土地爷,那拖了男娃娃下水的水鬼呢?”

        “在前面呢。”

        “那蛊惑男孩下水的人呢?”

        “在后面呢。”

        然后第五章,

        第六章,

        剧情继续进展,

        张成跟着土地爷到了黄泉路上又一站,

        酆都城外枉死城,

        枉死城内,多有亡魂驻足,

        冤死的,枉死的,就久久留在这儿不愿意离去,

        亡魂自然不吃不喝,只是浑浑噩噩,等着冤屈的沉冤得雪,

        等着枉死的怨气消褪。

        在这儿枉死城内,

        张成又再见了许多亡魂,

        有肢体残破的,有面色铁青的。

        有天灾死的,有人祸死的。

        有意外坠亡,也有活活被吓死的。

        张成为这枉死城内如此多逗留滞留的亡魂感到疑惑,

        就问土地爷,

        “土地老爷,地府是不让枉死的人投胎转世吗?”

        土地爷回答张成,

        “地府包容众生六道,怎么会容不下枉死的可怜人。”

        “不是地府不让他们投胎轮回,是这些枉死的人啊,自己不愿意离开。”

        “这儿啊,还有许多是亡魂已经投胎转世去了,只是在这儿枉死城内留下了些怨念,这些怨念纠集在一起等着个结果。”

        “像这儿……”

        说着话,土地爷就给张成指了枉死城内一道身影,

        身影头上有伤,两眼被挖去,嘴唇被割了,两手被砍断,浑身上下满是伤痕,

        只是浑浑噩噩在枉死城内徘徊。

        “这就是一个阳世恶人所杀残害数人的怨念所化,几人都已经论定此生功过前去轮回,只留下怨念在此等待。”

        “只等到沉冤得雪,因果报应,那恶人亡魂来到此处,也要将此身痛苦映在那恶人亡魂上才肯消散。”

        “像这儿,客死异乡,心有不甘,恐怕要等到尸骸入土,归回故乡才啃去投胎。”

        “还有这儿,活活被自己子嗣气死,却还是心不甘放心,甘心在这儿枉死城内当个游魂野鬼,浑噩游荡,也不愿意离去。”

        土地爷指着旁边几个亡魂给张成说了,

        张成点头,

        却也在枉死城里,在看到了个淹死的淹死鬼,同样在枉死城内徘徊,

        “土地爷,无故冤死的本就可怜,却听说,淹死的需要找到替死鬼才能脱离灾厄,前来投胎。”

        “那被抓去替死的,就可怜了,还需要再抓替死鬼,这不断轮回,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那人就是你先前见抓那男孩替死的水鬼,当初下水时,被河底水草缠住,周围无人施救,死时反复挣扎,痛快万分,”

        “死后心生怨念,怨妒生人,在河底徘徊不去,非要让他人也尝尝生死难脱之苦。抓了三人替死,才走上黄泉路。”

        土地爷替张成解释道,

        “非是水鬼需要人替死才能转世投胎,而是水鬼死得痛苦,往往心生怨念,要对生人保护。”

        “不是水鬼离不开那河面水域来地府投胎,实在是因为怨气,自己不肯离开。”

        张成听懂了,也就明白了。

        再转过头,张成再看到了旁边一个身穿素稿,面色铁青的妇人,每每嘴里流着脓水样的东西在枉死城内徘徊。

        “……后生如若好奇,可以前去问问。”

        土地爷笑道。

        张成就跟着土地爷走了过去,

        走近了,却听到嘴里吐着脓水的妇人嘴里正吐露着含糊不清的歌谣,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

        “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然后……

        六章开头的剧情就到这儿结束了。

        看得原本沉浸这篇故事中的笔墨一下就被迫抽离了出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刚睡意满满睡着,然后被耳边敲了一锣,

        刚吃了两口好吃的,正要大口吃,结果发现已经没了。

        这心底让人难受的,都面容扭曲!

        这该死的断章狗!

        笔墨都有些绷不住,忍不住心理骂了句。

        不过还是长呼了两口气,

        平复着心情,

        让自己尽量用编辑的角度来看这部的开头,而不是读者视角。

        老实讲,

        这六章包含的内容已经不少,

        换了别得那写法,六章下来估计还在金鸡岭。

        不过……这和断章狗一点不矛盾!

        揉了揉眉头,笔墨都感觉心底堵得慌,

        这正看得起劲呢,就没了。

        他都怀疑这个作者是不是故意的。

        “呼……”

        笔墨再长呼几口气,尽量再平复了下情绪,

        看着这开头的结尾,

        认真开始思考起这部就这开头究竟怎么样,

        第一感觉是挺符合他的口味的,

        第二是这部神话真是不愧他的分类,

        写法明显更贴近出版,风格没有网络那种令人爽快的地方在,

        就是一种很平静的叙述风格,就像是小时候听大人讲得故事一样。

        不过挺有趣的。

        不过这种风格适合网络吗?

        这是个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放在纪拙身上,又不是什么问题了,

        好像纪拙哪本书契合过网络的风格一样,

        就当实体书看,这本书还是挺好的,

        要是后面能更新快点就好了。

        做下判断,

        笔墨点了点头,

        然后给纪拙回了消息。

        “笔墨:风格挺契合类型的。”

        这话发出去,笔墨自己都觉得说得真好听。

        “笔墨:你要是自己觉得没问题就直接说吧。

        笔墨:你的市场判断比我敏锐,你的自有特点,我就不多说了。”

        这边,

        纪拙看着笔墨发来的消息,感觉有点丧气啊,

        啥叫我市场判断更敏锐,怎么感觉在骂人呢。

        还有自有特点……纪拙就感觉更丧气了,

        这评价,出师不利啊。

        “拙而不凡:好的,谢谢大佬。

        拙而不凡:那大佬我我建小号发书了。”

        纪拙快速回了句,就结束了和笔墨的聊天,

        开新书呢,还是少听点‘丧气话’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