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中一看着帐外瓢泼般的大雨,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随着各个地方送过来的情报,他感觉到戚继光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近了,或许他就在哪个地方一直盯着自己,等待合适的时机,然后突然出现将自己一举歼灭。
小林中一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害怕戚继光的出现,两年前与戚继光的那场血战至今还令他心有余悸。
两年前,小林中一带着两千多名日本倭寇自福建登陆,本以为此次会大抢一番的倭寇没想到一上岸就碰到了等待他们多时的戚家军,当时戚继光所带人马不到八百,而且武器装备都还没有完善,可是就是这不到八百的大明士兵爆发出了令人恐惧的战斗力,小林中一所带两千人竟然差点全军覆没,幸亏有几个忍术高手保护着,小林中一才仓惶地逃回了海上。
这场大雨从午时一直下到傍晚,小林中一隐隐约约感觉到,戚继光马上就会出现了。
这是小林中一此次登陆广东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军事会议。
“自我军于六月初登陆广东以来,至今已经两个月有余,我军此行之任务,肩负着我织田家族的重大使命,我主初登家督大位,众人却谋反之心皆有之,我等本应该在主上左右为主上排忧解难,奈何主上胸怀雄心壮志,不甘心居于一方弹丸之地,一直策划入主中国,开创我织田家族的千秋大业!”
“我虽数次率军登陆中国,想凭一己之力完成主上的大业,可谁曾想看上去不堪一击的大明军队却数次将我军击败,致此多次功亏一篑!”
“两年前的血战,我想大家应该记忆深刻,戚继光的军队将我军差点全数歼灭,如今我军自广东而来,戚继光必然有所行动!”
“戚继光有所行动又如何?”加藤次郎站起来道。
“那次是我军自本土远道而来,行军劳累,加上我军并无防备,才让戚继光以逸待劳,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如今,我们有大军一万有余,帐下高手如云,奈何他小小的戚继光的那点兵卒,如何再能抵抗?”
“加藤君话虽如此,但是中国人多狡诈,戚继光自离开台州后,至今动向不明,今日又突降大雨,明军恐有大的举措!”
“将军之意,难道是今晚戚继光会来偷袭不成?”
加藤次郎笑了笑,“恐怕将军是怕了戚继光了!”
“加藤君是否读过中国的《三国演义》?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敌人最想不到的方式偷营劫寨,这是中国人带兵打战惯用的手法,我军登陆广东以来,一路未见明军的阻挠,这是疑点之一,戚继光早在两个月前就离开了台州,我所得情报都是动向不明,这是疑点之二,今日突降大雨,正是出击的大好机会,我想,戚继光现在正在整兵待发了!”
“所有指挥官听令!”
小林中一拔出武士刀。
“田中俊秀率军两千即刻赶往南边狮子山,待军中喊声一起,便回军支援!”
“渡边清一率军三千埋伏于东面半里之外的树林里,如若见到敌人,悉数放过,待军中喊声大起之时,于后路突袭!”
“为防敌人有诈,加藤次郎率军三千埋伏于东南面斜阳谷,如见田中与渡边发出受袭讯号,立即回兵支援!”
“余下由本将军亲自率领!坐镇中军帐!”
“是!”
一道闪电铮铮地自天空划过,赫然地映着小林中一那张充满自信的脸,戚继光,我知道你会来的!
蒙蒙的水雾给夜色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戚继光看着帐外渐渐下小的雨,喃喃地道:是时候了!
此是嘉靖三十九年,戚继光带领着本部亲兵四千,经过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秘密观察与等待后,于八月初四夜袭倭寇大营。
小林中一坐在中军帐里,突然听到帐外杀声四起,他知道,戚继光终于来了!
戚继光率领亲兵冲进倭寇大营,营内倭寇毫无准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就在戚继光正准备冲进中军帐的时候,倭寇经过了短暂的惊慌后迅速的反应过来,组织在一起进行反扑。
倭人的战斗力确实非同小可,在如此被动的局面,竟然能够迅速的进行组织反扑,这确实让戚继光大为吃惊。
就在戚继光的军队渐渐被打退的时候,大营后方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另一支戚家军从倭营后方袭来。
倭寇大为惊慌,纷纷逃窜。
戚继光的两支军队一前一后将倭寇死死地夹在中间,眼看就要将倭寇的阵势冲散,两支戚家军的后方又突然出现了两支军队,田中俊秀与渡边清一的援兵终于赶到了。
小林中一原先以为此次前来的是大明的主力军队,人数起码有几万有余,心里还暗自担忧是否能够取胜。可在经过短暂的观察后,小林中一才知道,戚继光根本就没有带多少人马过来,自己一万多人就算围起来也能将他们困死,戚继光,你也太小看我小林中一了!
小林中一随即下令,立刻组织军队进行合围。
倭寇将近八千人的军队在接到指令后,迅速将戚家军的两支军队分别地围成两个包围圈,让他们前后不能相顾。
戚继光看着四周围成铁桶般的倭寇,心里大为吃惊,他没有想到这支倭人军队的主帅竟然有如此的指挥能力。
加藤次郎听到大营内地喊杀声后,久久不见田中与渡边的求救信号,看来,将军确实是多虑了,他戚继光也不过如此!
加藤次郎躲在树林里已经好几个时辰,想必是憋的时间太长了,还没等到出击的命令,便率军从树林出来,向大营方赶去。
小林中一拔出武士刀,终于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戚继光,你的死期到了!
潮水般的倭寇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戚家军的阵型开始收缩,
戚继光坐在马上,经过短暂的思索后,突然大喊一声,“变阵!”
就在小林中一以为戚家军就要束手待毙的时候,他发现包围圈里的戚家军的阵型又突然变动起来。
包围圈里的戚家军突然分散开来,十二人的十二个人形成一小组,围成一个小小的防御圈,每个人的手里都握着不同的兵器,长短不一。
倭寇看到眼前的阵型,也没有多加理会,一股脑儿的全都压上去。
可打着打着,小林中一惊奇地发现,在如此重重的包围攻击下,戚家军始终保持着这个阵型,自己的兵士却成批成批地倒在他们的脚下。
战斗将近半个时辰后,看着战场上的境况,小林中一的眉头皱得越来越紧,自己将近八千的军队竟然奈何不了这不到三千的戚家军,此阵果然非比寻常。
小林中一站在一处高地,仔细地观察眼前的阵型。
阵型以十二人为一队,最前一人,以衣着作战来看,似乎是十二人的指挥官,后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这样可以遮挡敌人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依其方位与兵器来看,长牌手和藤牌手可以掩护着后队前进,藤牌手可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二人执狼牙棒,利用狼牙棒周身利刺刺杀敌人,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牙棒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小林中一倒吸一口冷气,他没想到戚继光竟然还有这么一手,此阵型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实在是一个毫无破绽的作战与防御体系。
眼看战局越来越对自己不利,小林中一在仔细地观察思考后,立即做出了反应。
“斋藤一郎听令!本将军命你即刻率领本部骑兵两千,冲入包围圈内,骑兵进去后,不可与明军交战,只需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将明军阵型冲垮即可!”
“是!”
倭人在如此强大的阵型下成批成批地倒下,戚家军越杀越精神,将包围圈的内围慢慢赶至外圈,倭人的包围圈慢慢地扩散开来。
就在倭人不断退却的时候,包围圈突然破开了一个缺口,一路骑兵冲了进来。
戚继光自然知道此骑兵的用意,迅速地作出了反应,将手里的长剑一挥,戚家军开始了又一次的变阵。
小林中一站在包围圈外,突然听得圈内一阵“噼里啪啦”类似于鞭炮的声响,心里暗叫:“不好!”
斋藤一郎的骑兵刚冲入包围圈内,戚家军突然变了阵,所有的人从背后掏出一把火铳来。
小林中一感到有些头晕,“马上命令加藤次郎的火铳军回营支援!”
“报告将军!”
此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加藤将军在斜阳谷半里外受明军埋伏,我军毫无防备,死伤惨重,加藤将军派我回来请将军发兵救援!”
“什么?!”小林中一大吃一惊。
“什么时候的事?”
“大约半个时辰前!”
“他没有收到命令胆敢擅做主张违背军令!待他回来,本将军要他好看!”
就在小林中一气愤不已的时候,又是一阵鞭炮般的“噼里啪啦”响起,可是,这声音却是由包围圈外发出来的。
一支手持火铳的明军突然从外面杀过来,倭寇顿时大乱,纷纷四处奔逃。
包围圈瞬间土崩瓦解,所有的戚家军又重新合成一体,戚继光领着人马追杀而来。
小林中一看着眼前急转直下的局势,只得拔出手里的武士刀。
“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