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习武第三课
书名: 玄冥朱雀剑 作者: 周比 分类: 仙侠

        更新时间2013-10-11 20:02:59 字数:3147

        次日清晨,天刚微亮,云月倒在大殿的地上,睡得很香。

        老和尚缓步走入大殿,停在云月身边,运足了气力,高声喝道:“阿弥陀佛!”

        只见小云月吓得从地上直接蹦了起来,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对着佛祖磕头,嘴里喊着,“佛祖显灵了,佛祖恕罪,弟子知错,弟子知错……”

        老和尚站在一旁哈哈大笑,假装严肃地说,“云月有何过错啊?可详细道来。”

        云月是又气又乐,气的是师父竟然这样吓唬自己,乐的是师父竟然也跟了得一样,开起这样的玩笑,原来师父也有顽皮的一面。

        云月也没敢多说什么,跪在地上,原地转个身,跪到师父面前,低声说,“弟子知错了,弟子没有诚心悔过,在殿上睡着了,请师父责罚。”

        “现在不会责罚你,责罚你的时候还不到,跟我来吧,告知你第三堂课的内容。”

        云月一听‘第三堂课的内容’,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刚刚还惺忪的睡眼一下子瞪得溜圆,紧紧地跟在师父的后面,向后院走去。

        进入后院,来到装满水和鱼的大缸旁,老和尚开口说话了,问云月:“这鱼可都是用桶提上来的?”

        “回师父,尽是用桶捉来,倒进缸里的,水也都是生养鱼儿的山涧水,所以,一直到现在,都未曾有一条鱼儿死掉。”云月回答。

        “哈哈,很好,很好。那你听好这第三堂课的内容,就是将这些鱼儿,从哪儿来,再送回哪儿去!”老和尚笑呵呵地说。

        云月听罢,皱了皱眉头,说:“师父此话当真。”

        “当真!”

        小云月露出了轻松地笑容,心里想着,这第三堂课,与第二堂课不是差不多吗,相当于第二堂课的倒置,把水和鱼从山涧运入缸里,这回再把水和鱼从缸里运出,运入山涧,已经有第二堂课的底子了,这第三堂课很快就可以完成了。

        正想着呢,师父说:“是不是觉得不难那?那是我还没说完。”

        云月有些紧张了,问道:“师父还要反悔吗?”

        “非也,题是这样的题,但方式有限定,不出院子,把鱼儿全数送回山涧,要活着,出家人切忌杀生。”老和尚一字一顿地说。

        听罢,云月的眼睛都直了,整个人呆在那儿。

        老和尚笑着说,“莫急,莫急,不用设定期限了,等你通过这第三堂课,就该正式教与你武功了。”说完,便转身往外走。

        小云月回过神,急忙喊道:“师父,请留步,您还未留提示!”

        “两堂课都已通过,无需提示啦,小思小成,大思大成,无师自通才是武之大家!兀自思量去吧”

        老和尚只留下这无关痛痒的几句话,没有回头,走出后院。

        留下小云月呆立在当院,满面愁容,不知所措。

        云月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心里盘算着,应该怎样完成这第三堂课,确实太难了。

        就算出这院子,用桶两桶两桶地拎,也需要个月把日,不出院子我怎么把鱼放回去?修个水渠,一直通到山涧,顺着水渠把鱼放生?不行,太荒唐。师父要的根本不会是这个结果、这个答案,而且对习武毫无益处。

        不出院子,把鱼活着放回山涧?哎,难道要扔啊?

        “扔!扔?扔……”想到这儿,云月注意到自己无意中想的‘扔’字,嘴里便不自觉地说了出来。

        想了想,除了扔,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也不会斗转星移,又不会什么妖法,可以将鱼儿从院子中隔空移到山涧的水里。“哎……,不过‘扔’,还不扔得满山都是啊!”

        这样想了一上午,毫无头绪,中午吃过饭,云月也不想了,索性回去午休睡觉了。

        云月身体飘忽,又来到了之前梦中跟随父母采蘑菇的山上,云月不知道为什么又来到这儿了,突然前方出现了母亲的背影,正在往山上走,云月紧追上去,嘴里不住地喊着,“母亲,母亲,等等月儿,等等……”一边喊着,一边追过去。

        母亲拐了个弯儿,身影被树丛挡住,云月快步追上去,眼前出现一位白衣女子,并不是母亲,而是之前梦中出现过的白衣女子。

        白衣女子眼含热泪,看着云月,哽咽着说,“孩子,来啊,过来,你长这么大了,过来,过来啊……”,

        “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云月回答。

        “我是你的母亲那,你不认识我吗,我是你的母亲!”白衣女子带着哭腔说。

        “你不是我母亲,不是!”云月大声喊道。

        突然从白衣女子的后面闪过来一个人,过来给了云月一巴掌……

        云月猛然惊醒,原来又是梦。

        可云月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梦见这个女人,为什么两次会梦到同一个人,而刚刚梦中出来给了自己一巴掌的人又是谁?会不会是上次梦中那个跟白衣女子在一起的英俊、魁梧的男子?很多疑问,云月心里很是奇怪。

        不过也就是一场梦,云月满心思都是练成武功,为父母报仇,对于一场梦,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被一场梦惊醒,云月的觉也给惊没了,倒在床上想了想师父说的第三堂课内容,还是毫无头绪,而且越想越觉得心慌脑胀、心烦意乱的,这个时候听到前院传来午后练功的号令,云月收拾收拾,就出去看师兄们练武了。

        云月本也想跟着一起练,但云月是师父单独传授,而且跟大家都不是同一个进度,大家会的棍棒功夫,云月还没有学过。

        云月心里觉得,自己练的基础功夫,众师兄应该早就会了,所以才去练棍棒功夫的。其实小小的云月哪知道,云月练的功夫,除了大师兄、二师兄学过,其他的人根本连看都没看过。

        了得倒是习得部分,不过也就是皮毛而已,跟云月比起来,也差得远呢。

        功夫讲究内修外练。内修在前,可见内修为基础,要先习得基础,打牢根基,才能习得上乘武功。内修催动外练,使拳脚、兵器的功夫更加变幻、强大。

        云月穿过圆门,走过长廊,来到殿前的天井当院,站在月亮门边,看着众师兄练武。

        今天没有练棍,而是徒手,练的内家拳,为主持欧阳方丈自创的一门拳法,叫金钟铁佛拳,拳意本旨以强身健体、修真养性为第一目的,所以拳路开合不大,以守身为主,以攻击为辅。此拳的精髓在于以身体为芯,形成圆柱体,守护圆柱体内受不到任何的攻击,战斗中以牵制敌人,保护性命为首,这样的一种拳法。

        此拳法既反映了佛家不争强斗狠、不妄杀无辜的根本,也最能体现欧阳方丈为人处世的德行。

        这套拳为寺中僧人必学武功,所以今天的人特别齐,寺中全部僧人全聚到一起,连伙房的僧人都过来了,排好队列,操练拳法。

        云月正看着空游和空利练拳看得入神,手也不停地随着动作比划,忽然听见好像有人在叫他,声音很低,但足够听清,“云月,云月……”

        云月顺着声音望去,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最墙角的了得,正在那边随着大家练招式,边冲着自己这边呼唤着。

        云月看他一眼,没搭理他,又继续看空游和空利练拳。

        “哎……你来偷学武功了,我要告诉方丈!”了得又低声说着。

        云月转过身,刚要跟他辩解,突然发现凌空飞过来一只金边儿僧鞋,正砸在了得头顶,砸得了得一个列些,“哎呦”一声,然后就老老实实继续练武了。

        旁边的师兄偷笑,还挖苦他,“活该,让你不好好练功!”了得对着几位师兄做了个鬼脸,便继续练功了。

        云月盯着地上的那只鞋,心里犯着嘀咕,云月认得那只鞋,只有方丈师父穿带金边儿的僧鞋,难道是师父的?可这个时间,师父应该在山顶打坐啊?

        想到这儿,再联想自己第一堂课的内容,云月转身就往山上跑。没跑出去两步,便想起师父教的登空法,于是运气于脚掌,分气于双肩,施展陆地纵跳飞腾法。

        云月已经很娴熟了,而且速度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山顶。远远看见师父,正坐在山顶的圆石上打坐,左脚只裹着僧袜,并未穿鞋。

        云月很是惊喜,正要往上走跟师父搭话,但见师父始终闭着眼,恐怕打扰到师父,便转身欲回寺内。

        刚转过身,便听到师父说话,“怎么空手来的,我的鞋为何不顺便捎过来?”

        云月答了一声,“是,这就回去取来。”

        云月也在心里责怪了自己,怎么想得这么不周全。

        很快,云月便从山下折了回来,来到山顶,手里拎着师父的那只鞋,轻轻放到师父跟前。

        方丈师父缓缓睁开眼,看看石头下面的鞋子,转身看看旁边的云月,手捻须髯,低身穿上鞋子,面向云月,坐在圆石上。

        “了得挨这一鞋,可让你受启发啊?”师父问。

        云月迟疑了一下,略微点点头。云月是有所启发的,不过尚不太明白。

        师父继续说,“鱼儿如鞋,这鞋便是鱼儿,不过目标不同,力道不同罢了。”

        云月恍然大悟,急忙点头,“弟子懂了,谢师父点拨。”说完转身回寺里了。

        老和尚起身站在圆石上,面朝西方,轻诵佛号,“阿弥陀佛,尊主后继有人,您泉下,可安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