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读书耗损心神而晕厥!
书名: 诸天万界我第一 作者: 天坛非雨 分类: 科幻

        

        傅官保扇子摇动,怒气冲冲往前走。

        一众家丁脚步匆忙,紧紧跟随。

        “少爷,您又何必非得跟那董永一般见识。”

        身为管家,自是比一般家丁多几分不俗。

        一般家丁不敢说的话,自敢说。

        虽然怒气冲冲,但傅官保也还真不至于将这满腔怒火,就这么撒在管家身上。

        不缺吃喝玩乐的优越家境,再有母亲的疼爱,傅官保的确有许多富家公子身上,令人不喜的毛病。

        但也真不至于昏聩败家到暴虐的地步。

        说白了,这傅官保就是一自小被权势富贵惯坏了的主儿。

        以往在家中受母亲疼爱,家丁敬畏,从无忤逆。

        如今这传旨之人,虽不是皇帝的信任贴身,好歹也出自皇宫大内。

        满京城的权势富贵,自不敢得罪。

        可这偏远小县城的一个小小富家子,也敢在咱家面前折腾,真以为豆包不是干粮怎么着。

        被一通不给任何情面的硬怼,傅官保刹那间气的血色上涌,面部一片通红。

        要不是管家手疾眼快,及时拉住,估摸着傅官保手一挥,就能让一众家丁,将董永连带那传旨内侍,一通暴揍。

        一个董永自算不得什么。

        莫说现在的董永还是自家家丁,便是没有那一纸契约,揍也就揍了。

        可那传旨内侍可是不同。

        出身宫廷大内,又是奉命前来传旨,代表着皇帝的脸面。

        打了这传旨内侍,就等同是打了皇帝脸面。

        打了皇帝的脸,这是个什么罪过?

        便是九族,也填不满这天大的罪过。

        这管家跟着傅官保,虽有几分不善,也非无见识的糊涂之辈。

        拦着傅官保的冲动,从某种现实意义上而言,也是为了自己的性命。

        罪诛九族,谁能确保不会挂上这些家丁。

        真要折腾起来,他们肯定跑不了。

        傅官保虽说是主使者,实际动手的还是这群家丁。

        “哼!”

        “本公子说过要跟那董永计较吗?”

        “本公子决定了,从今天起,奋勇读书。”

        “倒要看看,这状元之名,是否还那么稳操胜券。”

        受到刺激的傅官保,下了苦读追赶的决心。

        “少爷,您真的不必······”

        一番豪言壮语,听得管家以及一众家丁,内心一惊。

        自家公子居然也能说出这番奋勇读书的言语。

        下意识的反应,似是很想抬头看看,这天空日头,从何方而起。

        本想继续劝慰一番,话又被吞回。

        若是就此能激的少爷奋起读书,成就一番功名,自是好事儿。

        唯一有点儿忧心的便是自家少爷真的能持久吗?

        莫是几刻钟热度。

        “都不必说了,少爷我已经决定了。”

        挥手将所有家丁驱散,将满是书籍的房屋关闭。

        身在富家,除了吃喝穿戴不必发愁之外,最不发愁的,自还是书籍。

        贫困之家诸多艰难,方能得到的一本书。

        富户之家,书籍至少能堆积半个屋子。

        真有那浑厚实力,便是一些已然失传于岁月中的书籍,也是有传承的。

        以前的董永,自然是贫困子弟的待遇。

        家中银钱大都购书,能买的着的也不过一些平常之作。

        真正的传世经典,自没有那个缘分。

        虽未曾完成婚姻相应的过程,以目前情况而言,自谈不上变数。

        为女儿,自当支持女婿。

        银钱支持,怕是没那么容易接受。

        书本支持,自是乐得不行。

        能流淌在书本与知识的海洋中,是每一个合格读书人都有的渴望。

        活了千年,又有七公主的底蕴,这世上诸多书籍,虽然不曾刻意收集,岁月积累下的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一座纯用砖瓦构建的高大藏书楼,开启的那一刻,董永便不由自主深陷了进去。

        “公子,时辰不早了。”

        “您该出来用餐了。”

        得了吩咐,照顾董永,却一直未见董永踏出藏书楼。

        既怕打扰读书安宁,又怕董永在里边出了什么意外。

        便是读书,也得先把肚子填饱了。

        要是真出了问题,可是吃罪不起。

        无奈之下,只得惊扰。

        半晌未曾得到回复,再次无奈下,仆人小心翼翼踏入藏书楼。

        却见董永坐于桌案前,眼眸闭合,面色说不出苍白,额头上汗水滴答落下。

        “快来人!”

        “将董公子搭出去,还有快请大夫过来。”

        一声呼喊,训练有素的精锐家丁立即现身。

        “请大夫就不必了,我给他看看就是。”

        一个家丁探手抓住了董永脉搏。

        既懂得治病救人的岐黄之术,又何必委身做个没自由身的家丁。

        俗话说得好,不做良相,便是良医。

        能与那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位子挂钩,这救死扶伤,功德无量的职业,受何等尊崇,尽自可知。

        既是做了家丁,自有缘故。

        这其中缘故,也非他人所能想。

        董永卖身葬父,这是无奈。

        失了自由身,做了家丁,亦是一种无奈。

        不过有时候,无奈未必不是机缘。

        若无这番无奈,又岂能得非凡俗所能企及的长久寿命。

        时隔十几年,在偌大张家干活的众家丁,自不仅限于当初数量。

        而当初跟随入丹阳的那批人,实际上可都是跟随杨戬的草头军。

        这名身怀岐黄之术的家丁,便是众多草头军之一。

        他本出身医学世家,祖辈尽皆行医,名声虽然仅在方圆数里,一家人安然生活却也足以。

        那一年,突如其来的瘟疫灾难席卷。

        身为医家,危难时刻治病救人,自是义不容辞。

        辞了家中的妻子,以及刚刚降生没几天的儿子,毅然前往灾区最重之所。

        此后便是一段较长时光的等待。

        大约一年半后,确切消息传来。

        那大夫已然于数月之前,因一时不慎,自身感染,撒手人寰。

        消息传来,震撼如晴天霹雳一般。

        满怀希望的心,刹那间坠落无间黑暗。

        大受打击之下,身子骨极大伤损。

        虽不舍仅有两岁的儿子,有些事儿已然无可奈何。

        杨蛟总领生死之事,虽说已然习惯淡漠。

        看着那母亲对儿子的诸多不舍,内心也是不忍。

        他虽不是母亲,却是儿子,一番心态自然能理解。

        虽非寿数自然所终,然亡终究是亡,起死回生怕是不太可能。

        唯一能做的,便是让人好好照顾这个让母亲诸多不舍的两岁孩童。

        泰山府司职重大,且总领阴阳,总有几分阴气汇聚,自不是孩子安居之所。

        杨蛟便让人将这孩子送归杨宅。

        一番抚育,自不是吃喝保证那么简单。

        除了修行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让其继承家中的医学黄岐。

        十几年时光,幼儿成长为少年,自愿入职一千二百草头军。

        除了日常修行之外,一身医术不知救治了多少疾病,挽回了多少无辜死亡。

        此功德无量,极大推动自身修行。

        距离完全的仙道逍遥,纵然还有距离,也不过丁点儿罢了。

        一身医术积累,便是仙身亦可瞧得,何况董永肉身凡俗。

        其实这般情况,打眼一瞧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念及身份不同,还是多几分仔细为好。

        无杨家,自无现在可言。

        一番恩德铭记在心,便是真有朝一日,付出了生命也算不得。

        有此心,对杨家有几分干系之人,多几分认真,自算不得什么。

        “他没什么大碍!”

        “一来父亲去世,难免心头郁结。”

        “再有便是浩海般的书籍,对心力的极大消耗。”

        “让人按照这方子抓药回来服下,多休息便可无碍。”

        抬手刷刷一张药方写就,顺手自然递了出去。

        “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一声轻柔,让几分放松的身形,刹那紧绷。

        “姑娘,属下僭越了!”

        虽不是杨家直系,却也明白杨家对这位七姐的态度,真如同一家人一般。

        再说他现在的身份,就是张府单纯的家丁一个。

        “无妨!”

        “你们忠心十几年,自谈不上什么僭越。”

        “现在他的情况除了调理恢复之外,还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七公主挥挥手,几分担忧言道。

        曾在军营行走,更曾踏入凶险莫测的战场。

        隶属于军营的治病救人,倒是有几分了解。

        这正统的黄岐之术,就没那么简单了。

        “恢复一二,便无大碍可言。”

        “不过这身子,倒是要健壮一番。”

        “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纵然已经是常态。”

        “可最初的读书人,并非如此模样。”

        除了诗书典籍之外,儒家自有六艺。

        起初的读书人,莫说强身健体。

        就是两军阵前,也未必真就比武将弱到哪儿去。

        “嗯,你们好好照料他。”

        “我回家求姑父,若能教导一番,自是好事儿。”

        那位安坐家中的姑父,起初也是手无缚鸡之力。

        经历一场动荡,感悟透彻,除了真正将书读在心里,彰显何为儒家浩然正气之外,亦有强身之术。

        自己一身所学,磨砺董永一二,自然足矣。

        可自己所学,终究非读书人正统。

        除此之外,七公主还有一丁点儿小心思。

        便是清楚希望渺茫,既有希望,自然该主动争取。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我说你怎么还亲自跑一趟。”

        书读的越深,心也越得自在。

        论学识修养,杨天佑足以超越绝大度数的儒门大宗师。

        除了与家人的情,不曾遗忘之外,每日读书闲于,自是寄情天地,尽在逍遥。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派田园之乐,尽是自在。

        杨天佑的境界,已然超脱了区域性的局限。

        人在天地,心亦在天地。

        “些许强身之术,似是不必让你专门走一趟吧?”

        智慧灵性闪动,杨天佑深深望着七公主。

        心中所想,在那般智慧眼眸面前,自无隐秘。

        “七儿心里也明白,希望相当渺小。”

        “可既然有希望,七儿便要抓住。”

        “便是终究未曾抓住,至少七儿为之努力过。”

        “还请姑父成全!”

        双膝跪地,额头触碰,如此大礼,已是真心之体现。

        姑父自然也是长辈,如此大礼,却是不必。

        “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想来你已然全都想清楚了。”

        “既是如此,我这个做姑父,又岂能不成全。”

        些许时光之后,杨天佑吐了一口气,随手一挥,一枚玉佩出现手中。

        “我一身所学,尽在于此。”

        一枚玉佩,便是再过玲珑剔透,质感超然,也不及这一句话的重量。

        思想倒不一定真就那么陈旧,非子女不传。

        甚至有些严规,更是传自不传女。

        可这一枚玉佩,始终是杨天佑一身所学。

        若非因七公主,断然不可能相授董永。

        “你已然修成仙道,我儒门一派,虽有几分差异,却也万变不离其宗。”

        “基础你自尽知,我不与你多言。”

        “还有一句话,是我这个做姑父的,对你的忠告。”

        “能安然相守,已是福分。”

        “若无无奈,自不可招惹是非。”

        七公主的教育素养,自不必杨天佑多言。

        一番言语忠告,与其说是给七公主,不如说是给董永。

        人心终究难测!

        随环境而变幻,已然是常态。

        能不为外物所动,始终如一,方是坚守,方是境界。

        七公主心思,无非的长相厮守。

        若无境界,又何谈相守之言。

        “这丫头,果然没那么容易放弃。”

        “便是受大局影响,此事也必然要折腾一番。”

        瑶姬悄然现身杨天佑身旁。

        “那我现在就把她给追回来?”

        明知妻子心思,杨天佑还是笑言一句。

        瑶姬微笑,给杨天佑的反应,自是一记微微白眼儿。

        明知自己心意,还如此说。

        这应该也算是夫妻间的一番情趣。

        “也不知卫兄这些时日忙活些什么。”

        “这三界至尊之师,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杨天佑看了妻子一眼后说道。

        “我不得不承认,卫兄于我一家,恩德无尽。”

        “可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玉帝的转世之身,能得卫无忌教导,也算是好事儿。

        可无疑,此事又是一番算计。

        真要说是自然而为,那就是把瑶姬当做傻子。

        杨戬,十大金乌,再有这次。

        起码所知,出自卫无忌手笔的,已然三次。。

        除了十大金乌之外,还谈不上什么恶果。

        内心终究几分不舒服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