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书名: 大明王冠 作者: 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 穿越

        

        水光潋滟晴方好。

        便可于海天之间一览无涯,一览一线天。

        想多了。

        这是在海上,何况是初春,不可能是有那么好的天气,不过今天倒确实出了个大太阳,配着略微强劲的咸湿海风,肌肤体感甚是惬意。

        从松浦外海到近海这段海路,走得轻松。

        日本的水师很识趣。

        或许是得到了足利义持的命令,除了几艘战舰在远远的监视着大明舰队,其余战舰全部撤到近海去了,应该是有什么想法。

        按照朱高煦的脾气,对那几艘监视的战舰,要不然一炮轰过去算了。

        只需一轮齐射。

        那几艘战舰就会渣都不剩。

        不过这个提议被朱棣否决了,这样一来别人就知道你火炮的射程了,那后面别人还会和你打海战?不可能嘛。

        所以不能打草惊蛇。

        而且就那几艘战舰,随便它,想怎么监视就这么监视。

        甚至想上船来吃火锅都行。

        嗯,朱棣确实在吃火锅。

        海风湿冷。

        上了年纪后,朱棣明显不适应——他连应天都不适应,何况在海上漂了这么久,都感觉自己身体发霉了,所以今天舰队逼近松浦近海域时,朱棣让人弄了个火锅。

        本来是没有火锅的。

        这玩意儿还是黄昏力主下,才带上应天号。

        在朝鲜木浦港口,请李裪吃了一顿,饶是如此,存量也很足——应天号的粮食储备区,有一个专门的冰室。

        可以保存很久。

        何况火锅底料这玩意儿,黄昏让三元餐饮随船的厨师能够自己炒料,根本不愁。

        愁的新鲜菜而已。

        比如毛肚这些,必须保存在冰室。

        好在此事不急,等登陆之后,可以就近掠夺日本境内的牛羊猪,这样就能确保源源不断的火锅食材,出征嘛,还是不能亏待自己。

        在应天号的舰长室,朱棣、朱高煦、朱瞻基和黄昏落座。

        朱棣对一旁的郑和道:“三保,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郑和立即领旨。

        这时候他可没心思吃火锅,打仗呢,建功立业呢,机会可不多,以前外扩战争他没掺和进去,心中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不好好表现一番,都要被狗儿压过去了。

        站在郑和旁边的许吟也一样。

        黄昏交代过他,今后在海外建立势力后,必然会成立海军,到时候就由他许吟来总领海军,所以他现在要跟在郑和身边,尽可能的多学习。

        五艘钢铁战舰,在郑和的指挥下,呈一个箭头方式向松浦近海驶去。

        镇远号一马当先。

        定远和致远在镇远号左右两侧的后方。

        然后是旗舰应天号居中。

        凤阳号跟随在应天号后面。

        恰好形成一个的箭头符号。

        五艘战舰上的士卒各就各位,只等和敌军接触开战——这也是海军第一次作战,紧张的气氛在五艘战舰上弥漫。

        但应天号上却是一片欢愉。

        朱棣甚至起身念了句诗,嗯,曹丞相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很有点横槊赋诗的君王霸气。

        眼看着逼近了近海,郑和从望远镜里看着前面那一片密密麻麻的日本战舰,对吃着火锅喝着酒的朱棣汇报道:“陛下,足利义持把所有战舰都调派到前面,看样子似乎是以为我们要登陆,所以妄图用战舰阻拦我们登陆,要逼迫我们打海战。”

        朱棣哈哈一笑,“海战么,那就打吧。”

        五艘钢铁战舰本来就是准备海战的,之所以要做出登陆的样子,就是误导足利义持,让他主动来海战,也只有一举摧毁日本的水师,后续宝船的兵力才能无所阻碍的登陆。

        尽管日本水师无法阻挡登陆,但终究会给登陆士卒造成战损,所以最好的战略,是瓦解日本的水师力量,这样大明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宝船和四百料两百料战舰运送兵员和物资过来。

        朱棣终于明白了黄昏说过的那句话。

        未来战争,是海权的天下。

        你看现在就是这样,大明舰队一旦摧毁日本水师,彻底掌握海权,就能掌握这场战争的主动,日本没有水师可以阻拦大明的舰队,兵力和物资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

        耗也能耗死你。

        但如果大明没有强大的海军,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不错。

        我大明从国库划拨海量资金到海军,终究是高瞻远瞩,如此一来,以后朝野臣子,大概谁也不敢对海军再腻腻歪歪了。

        尤其工部和户部,拨款和给人,会无比爽快。

        这几年郑和很难。

        朱棣知道。

        但他也没办法,因为海军确实没有拿出成绩来,所以只能委屈郑和,想必这一战后,郑和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那边的地位,将直线飙升。

        估摸着这一战打完,郑和要封公了。

        郑和又问朱棣,“陛下,咱们要不要派个人乘坐小船过去说一下,毕竟咱们中国历来讲究个先礼后兵,也不落人口实。”

        朱棣还没回答,黄昏却反问道:“十九年前足利义满派了几个刺客潜伏在大明诸王的王府之中,太孙大婚时的刺杀,日本可曾想过礼?”

        朱棣微微颔首,“镇西公言之有理。”

        黄昏举杯,“来来来来,陛下,走一个,容臣僭越一句,咱俩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朱棣举杯哈哈一笑,一饮而尽。

        心情好。

        一旁的朱高煦和朱瞻基只得陪着举杯。

        气氛一片欢乐。

        郑和懂了,那就不需要讲礼。

        但他还有个疑问,问道:“陛下,等下海战之后,如果日本舰队有投降的怎么处理?”

        接受投降?

        可降兵没法安置,总不可能全部押到战舰上来罢,万一出点事,也受不了,说不准有人诈降呢,可不接受投降,会让日本士卒有一种横竖一死的想法,到时候拼命,会造成己方增加战损。

        朱棣看向黄昏。

        黄昏想都不想,“日本这个民族,顽抗的很,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投降的,况且咱们也不需要考虑这个情况,就算他要举国和我们拼死到底,那就成全他们便是。”

        顿了一下,“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什么叫血战到底的无奈。”

        郑和讶然,“也?”

        黄昏哈哈一笑,“郑大监肯定不知道有一句话,曾让我热血澎湃又屈辱万分。”

        郑和问道:“什么话?”

        黄昏缓缓的说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现在很希望也很乐意看见,在未来的半年甚至一两年里,日本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百姓,都在呐喊着这句话。”

        就希望你日本顽抗到底。

        甚至举国来战,战至最后一个人都可以,我大明奉陪到底。

        未来你将要施加在我身上的屈辱,我提前赠送给你,并且断绝你未来的报复,没错,我就是这么腹黑,就是这么冷酷。

        对日本,不需要仁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