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卿本佳人,红桥素女
书名: 大明王冠 作者: 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 穿越

        

        黄昏走后,朱棣陷入沉思。

        有些事,他看在眼里,一直没说,尤其是关于黄昏,他越来越觉得这个人的格局之大,恐怕整个大明天下的臣子之中,找不到媲美之人。

        足以站在自己身旁共耀日月。

        这是个矛盾的人。

        黄昏也是个男人,好色虽然不怎么彰显,但其实大家明白,这货闷骚,否则不会从一开始就惦记着徐妙锦,也不会在成婚之后念念不忘嘴边那块肥肉。

        绯春当然是肥肉。

        虽然瘦。

        但恰好是那种扬州瘦马的风情。

        黄昏想当官。

        这一点他也一直没掩饰过,哪一次有功劳之后,不是明里暗里的在自己面前邀功,就差没将“快升我官”四个字刻在脸上了。

        但对于仕途浮沉,黄昏这人又并没有那么在意。

        黄昏喜财。

        从香皂到沐浴露、润肤水,以及后来的时代商行,琉璃工厂和那套光明神器,黄昏无时不刻不在想着发财。

        但是——

        这一点很重要。

        黄昏的钱财守得不稳,只要是国家需要钱,比如编修全书、下西洋这些事,黄昏拿钱还是很爽利,而这些事情对于黄昏而言,基本上看不见收益。

        黄昏和现在的姚广孝一样吗?

        朱棣知道,不一样。

        姚广孝是因为身在佛门,学的屠龙术,功成名就之后无所求。

        但黄昏不一样。

        他追求功名富贵的同时,又视功名富贵如粪土,只说明了一个事情:黄昏的眼中,看的是更广阔的未来。

        这个未来不包括皇权。

        朱棣再蠢,也看得明白,无论黄昏在仕途上如何只手遮天,都不可能觊觎皇权,原因也再简单不过:黄昏不姓朱。

        而朱棣也有自信,他治下的大明,绝对不可能给黄昏篡权的土壤。

        朱棣当然也对几个儿子有信心。

        不论谁坐江山,都不可能让黄昏篡位——大明的官制,就注定了这一点。

        所以黄昏这个更广阔的未来,很可能只是一件事:就是黄昏给徐妙锦描述过的那个世间无黑夜的光明世界。

        或者换个比较高大上的说辞:以臣子之心和力,打造一个辉煌盛世。

        这是何等的胸怀!

        朱棣想到这,从沉思中醒过来,看着在狗儿陪伴下大汗淋漓跑进来的朱瞻基,笑眯眯的将这个孙子抱在怀里,乐道:“瞻基啊,你说黄昏这个名字好不好?”

        也是服气。

        不知道黄观那个兄弟脑壳里进水了还是怎么回事,竟然取这么蠢的名字。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这个名字不好。”

        朱棣笑道:“是啊,不好。”

        顿了一下,刮了一下朱瞻基的鼻子,“走,爷爷陪你出去走走,现在顺天城里有很多南方人,城内也是很繁华的,有你喜欢吃的冰糖葫芦,还有很多杂耍。”

        拉着孙儿准备微服的朱棣,不知道为何站住,心里忽然升起一个奇怪的念头,那股念头一起来,让他整个身心都不舒服。

        黄昏……

        是什么的黄昏呢。

        一个时代的黄昏?

        黄昏之后是黑夜,黑夜之后呢?

        是黎明!

        ……

        ……

        黄昏这个名字好不好?

        从多方面来说,不好。

        但又好。

        因为我是穿越者,我名叫黄昏,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也只有一件:打造一个举世无双的大明帝国,如果可以,再亲手葬送封建主义。

        黄昏,是皇权的黄昏!

        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是一个理想。

        也许也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实现之日。

        不过谁知道呢。

        反正当下大明已经走偏,自己要做的,就是让它继续走偏。

        坐在书房里,看着绯春忙前忙后,黄昏想着这些事,忽然笑了起来,人啊,就是贪心,穿越之初,自己想做什么来着?

        做个可以欺男霸女的官宦富贾就可以了。

        现在呢……

        现在想的是凭一己之力改变整个世界。

        如果做到了,那么黄昏这个名字,必将在中华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上,成为最耀目的那个名字,远超秦皇汉武。

        这才是穿越者的正确生存方式。

        书桌上摆了几本这几日买的书,绯春走过来没好气的道:“姑爷让让。”

        要把这些书也带回去。

        黄昏哦了一声,侧身让开,绯春于是挤了挤,歪着身子俯身在书桌上收拾,黄昏的心思立即被吸引住了。

        这臀……

        可以的很啊!

        真圆。

        而且翘。

        于是鬼使神差,没忍住,伸出手在上面拍了一把。

        嗯,很弹。

        看不出,这么瘦的绯春,该有肉的地方一点也不少,而且因为经常做事的缘故,很是紧致,所以才弹,手感不要太好。

        若是春风雨露相逢……怕是要神魂颠倒。

        绯春骤然炸了。

        猛的跳开,“姑爷~”

        要死啊。

        然而她忘记了一件事,她就在黄昏面前。

        这一跳,被桌子挡住大腿。

        不由自主的坐了下去。

        恰好坐在黄昏怀里。

        黄昏也是聪慧,立即一把搂住,道:“小心啊绯春。”

        如果不是知道绯春对自己有些反感,黄昏几乎以为,这就是家里那些丫鬟,想借机来撩自己以此走向人生巅峰。

        话说回来,黄昏还是很期翼这样的事情的,不过得等。

        等妻子徐妙锦能接受得了后才敢。

        当下这个姿势就暧昧了。

        黄昏搂着绯春的腰肢,两个人贴得很紧,又是夏天,大家都穿得很薄,几乎算是肌肤相亲,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

        绯春大囧,整个身心都在荡漾,浑身肌肤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心里更是有一万条小鹿在奔跑,不过女性的矜持让她立即又跳了起来,从黄昏怀里挣扎出来,站在一旁低着头看着地上散落一地的书籍,红着脸,也红着眼,咬着嘴唇不发一言。

        她知道姑爷的心思。

        也知道作为陪嫁丫鬟,她躲不开那一天。

        但绯春是个有心气的女子。

        她总觉得,就算迟早要给姑爷暖床,那也应该感情为先,不求小姐那样的爱情,至少姑爷在和自己滚床单时,不单纯的想着肉欲。

        而是发乎情。

        这似乎很渺茫……因为绯春始终觉得,自己是讨厌姑爷的,永远也不会喜欢他。

        所以姑爷可以发乎情,可她不会。

        想到这些绯春有些难过,身为丫鬟,连爱情都卑微了,不过她也明白,从她拒绝了小姐的好意找个人家出嫁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她这一生。

        只是因为很多事,绯春不会后悔。

        黄昏嘿嘿干笑,尴尬的起身,弯着腰往外走去,“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没忍住,绯春你别介意,我先出去忙了。”

        这一番暧昧,他身体有了反应,不得不猫腰。

        绯春眼角余光看见这一幕,恼羞之余,又强忍着笑意,绯春可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丫头,实际上她什么都懂。

        哪能不知道姑爷猫腰的初衷。

        真色!

        心里又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得意,哎,我绯春也不比小姐差多少哇,能让姑爷失态呢,不知道为何,绯春忽然想起了婚后从姑爷和小姐房间里传来的那些动静。

        于是脸红到了耳根子。

        旋即暗暗惊心。

        绯春呀绯春,你在想什么呢,你可是个黄花闺女。

        像姑爷这样的色胚子,你就不该对他抱有任何善意,嗯,等回到应天了,一定要把今天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小姐,让小姐惩罚他。

        哼哼!

        绯春旋即蹙眉,弯腰捂住了大腿,刚才跳的时候,大腿被书桌边刮着了,此刻娇羞过去,便感觉大腿上火辣辣的疼。

        于是越发讨厌姑爷。

        ……

        ……

        南下。

        一路上倒也无事,只不过大战的后遗症渐渐显露,国库空虚之后,国家肯定要想办法填补国库,加上一些地方的收成不好,于是便多多少少遇见了路有冻死骨的画面。

        嗯,大夏天的,没有冻死的。

        都是饿死。

        或者病死。

        穷着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黄昏现在独善其身有余,兼济天下还差点,所以面对这种状况,很是无奈,只能尽自己的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根据朱棣的旨意,来到徐州辖境内的一个小县,发现当地因为旱情,已经民不聊生,黄昏于是找到当地父母官,把当地的士族召到一起,狐假虎威的说,陛下在顺天听说了这边的灾情,让我南下的时候顺便处理一下,如今国家刚大战,国库不是很充盈,拨款也要等些日子,但灾民必须安抚,你们这些当官的和士族乡绅,应该帮陛下分忧解难,为民谋福利,大家表示一下吧。

        黄昏是天子宠臣。

        来到徐州境内的一个县,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况且陛下确实在顺天,没准黄昏真是奉旨来办事的,于是官绅士族哪敢怠慢,纷纷掏钱,然后开仓放粮。

        倒也没人怀疑。

        况且黄昏也没假传圣旨。

        朱棣虽然没下旨意,但确实这么提过一嘴——虽然朱棣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处理这种政事,就不相信黄昏能做到。

        黄昏确实太年轻了,在朱棣眼里,他根本斗不过地方官吏。

        所以从始至终,黄昏都没说陛下有旨,只是说陛下让南下的事情顺便办事而已——这个可商榷的余地很大,因为朱棣确实这么说过。

        直到确定官府开仓放粮,开设粥厂之后,黄昏才当着地方官和乡绅的面写了封章折,说已办妥陛下的差事,请陛下着人来查收,然后送递顺天府。

        那些地方官和乡绅见状,心疼钱包的同时又暗暗侥幸。

        幸亏大家没有因为钱而和这位爷斗。

        还真是陛下的旨意。

        也是暗暗惊心,这一次的灾情,其实就这个县而已,牵涉不广,没想到陛下竟然连一个小小的县都要躬亲处理。

        处理了这件事,黄昏继续南下。

        这一日刚走到一个小镇,吃饭的时候,发现门口围了一群人,走进去一看,是个卖身葬父的小女孩——也是没谁了。

        里就是这样的,然后主人翁帮了小女孩的忙,然后小女孩就以身相许……

        嗯,想美了。

        黄昏做不出这种事,观察了一阵,发现小女孩似乎有些羞耻,低头不发一言,也不知道从哪里借来的纸和笔,倒是写了一手好字。

        对许吟道:“去帮她一下吧。”

        自己还是不出面了。

        下葬这件事,不是说随随便便挖个坑,很多时候,是买不起棺材,又因为没有地方下葬,因为土地都是地主的。

        不过这个卖身葬父的小女孩确实买不起棺材。

        也没地方下葬。

        本来就是徐州那边逃荒的人,人生地不熟,唯一的亲人死了后,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哪能应对这些突发事情,只能卖身葬父了。

        一则尽孝,二则自己也有求生之路。

        小半天后,许吟归来。

        黄昏讶然不解,“你怎的把她也带回来了?”

        卖身葬父的小女孩跟在许吟身后。

        悲戚的神情之外,颇为恬淡,别看年纪尚小,褴褛衣衫和满脸泥污之下,竟很有些大家闺秀的气质,不像是贫苦人家。

        许吟乐道:“徐州那边旱灾,她娘已死,如今父亲又没了,再无依靠,我看她也是挺聪慧的,读过书的样子,反正你那府邸里也不差一个丫鬟吃饭,把她带回应天罢。”

        话里有话。

        意思就是说,这个小女孩是出身诗书人家。

        黄昏翻了个白眼。

        得。

        这点面子还是要给许吟的,蹲下身,看着小女孩,“叫什么?”

        女孩弱弱的道:“%@#¥。”

        又补充道:“*&…%¥#。”

        黄昏:“……”

        听不懂。

        许吟笑道:“红桥,他不懂福州话,你说官话罢。”

        又对黄昏道:“她是福建福州人士。”

        小女孩又轻声道:“我叫张红桥,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因为我家就在福州城外的红桥西侧,真名叫张秀芬。”

        确实是读书人的做派。

        黄昏讶然,“读书人家?”

        张红桥点点头。

        黄昏不解,“福州人,怎的跑这来了?”

        许吟叹道:“梅殷叛乱之后,在泉州府拥朱文圭为帝,张红桥父亲见状,猜到福建那边可能要大乱,所以带着女儿来徐州这边投亲,哪料到又遇灾情,于是想回福州,不幸在路上染病。”

        黄昏叹了口气,摸了摸小女孩的脑袋,起身,板着脸道:“世间从来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你已尽孝,如今为了生计,要到我府邸去当丫鬟,但我不养没用的人,所以你要记着一件事,人要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同等的努力,又须记得一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张红桥立即福了一福,依然宠辱不惊,出口颇为惊艳:“我知晓的,今时轻薄无自强,便是他日人前冷暖扎心时。”

        从福州到徐州,小女孩已经见惯了人情冷暖,如今黄昏对她说的这番话,她深有感悟。

        黄昏颇为吃惊。

        这女孩子有点才情啊。

        许吟将黄昏拉到一边,“说这狠话作甚,你又不是养不起一个闲杂丫鬟。”

        黄昏没吱声。

        有些事不好说,像张红桥这样遭遇的人,若是发现可以不劳而获,轻易就进入大户人家,没准就真的混吃等死成了个无用之人。

        一旁的绯春只是狠狠的啐了一口。

        小姐,快看看姑爷的嘴脸。

        说那么多大义凛然的话,都是虚伪的,肯定是看上了张红桥——虽然一身破旧,脸蛋也脏兮兮的,但绯春还是很讶然。

        这小女孩五官不算特别精美,但这谈吐和气质,真心让人惊艳。

        可惜一般人么有慧眼。

        要不然这么一姑娘,十三四岁了,买回去养一两年,就可以成婚,绝对是一笔大赚的买卖,没想到让姑爷捡了个便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