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双管齐下
书名: 大明王冠 作者: 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 穿越

        

        京畿驻防、紫禁城安防水滴不漏。

        有人欢喜有人忧。

        没人知晓,一场本有可能的大乱,悄无声息的消弭于无形之中。

        不提锦衣卫、应天府衙的彻夜忙碌。

        黄昏回家后,吴溥还在等他,锅上蒸着宵夜点心,是隔壁婶儿做的,或是太过饥饿的缘故,吃着格外香。

        有女主人的家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三分饱后,黄昏和吴溥坐在书房里秉烛夜谈。

        吴溥自进入内阁之后,政治嗅觉灵敏了些,轻声说今夜这场大火怕不是一般的走水。

        黄昏说了刘莫邪跟踪徐皇后的事,又问,吴叔叔你可知道刘莫邪。

        吴溥讶然,“你竟然不知道女秀才刘莫邪?”

        黄昏干笑着自嘲,“脑子进水了。”

        吴溥说了刘莫邪的事。

        刘莫邪出生于元末应天城中一个普通读书人家,父母早逝,被膝下无子的舅舅收养,舅舅见她聪明伶俐,所以常教她些名家诗词,每次参加文友的诗会总爱带着她。

        有次诗会,诗题是“咏四季花”,刘莫邪也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

        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短短四句诗,老练自然,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诗意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九岁小姑娘之手,引得一众文人交相称赞。

        从此,名声不胫而走,成了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后朱元璋破元立明定都应天。

        应天城的歌舞升平中,花信年华的刘莫邪凭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府邸的诗文酒会,成为跻身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备受名媛贵妇的倾爱。

        其中便有长公主。

        长公主闲暇之余,又对父亲朱元璋说了这事。

        朱老板白手起家打下基业,是个粗人,却也酷爱附庸风雅,所以才一劲儿修书,听女儿说有这么个女才子,来了兴趣,特意召到殿上面试。

        估摸着也是有如果长得漂亮,不妨就收了的想法。

        可惜的是刘莫邪真不算漂亮。

        至少比不了朱老板后宫嫔妃。

        刘莫邪也争气,相貌不出众没关系,有才就行,在朱老板面前应答自如,被当场赐为女秀才。

        按科举制度,秀才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根本无需朱老板钦命,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有点不伦不类。

        但老板发话了,底下员工只好曲意奉承。

        所以刘莫邪在应天城里声名昭著,别看她没有官身,却是见官大三级,一般的官吏还真不敢开罪她。

        黄昏蹙眉深思许久。

        依然没印象。

        看来还是得找人查一下刘莫邪,她跟踪徐皇后,肯定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没准会牵连到长公主。

        而长公主是支持建文帝的……

        好大的漩涡!

        又和吴溥谈了许久,最终确定了战略方针:猥琐发育,别浪。

        吴溥在内阁等待机会。

        黄昏则创业的同时,继续读书,争取科举中第。

        ……

        ……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拜访。

        黄昏从被窝里钻出来,一脸不爽,看清楚来人有立即换上笑脸,满是关怀的说哎哟是小许啊,辛苦你跑了这一趟,有什么收获没有。

        在年关之前,让许吟去边军找赵三娃入伍的推荐信。

        并不抱希望。

        果然。

        许吟也是腹诽,你刚开始出来那一阵的起床气,就差没写脸上说我不欢迎访客了,没有介意这些细节,摇头道:“边军那边出了纰漏,档案馆在十月份走水,材料被烧了个精光,锦衣卫北镇抚司的袁江也扑了个空。”

        袁江在北镇抚司任职,属于中高层官员,是纪纲和庞瑛的心腹。

        显然纪纲也想知道谁在挑拨他和黄昏之前的斗争。

        黄昏叹气。

        早就意料到了,幕后主使既然敢让赵三娃来刺杀自己,肯定提前把屁股擦干净了,注定无法通过赵三娃找到幕后主使。

        又笑眯眯的说,“要不,再去办个事?”

        许吟一脸不愿意。

        黄昏立即说了下昨夜的上元大火,最后语重心长的道:“小许啊,你要明白一点,咱们的永乐陛下是多疑的,当然,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是多疑的,但这一次不一样,上元大火明显是针对徐皇后,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徐皇后微服出游呢?”

        许吟不语。

        他对官场上的事情是真没兴趣。

        黄昏继续道:“知道的人不多,但不巧了,锦姐姐就知道,所以若是不找到宝庆公主,查出这一场大火的真相,朱棣迟早会怀疑锦姐姐,毕竟你也清楚徐府如今的境况。”

        虽然有徐皇后,也有徐增寿的人情。

        可朱棣嫡系部队的将领和士卒,对杀叛将盛庸、平安之流的呼声很高,其中也包括徐辉祖——当初靖难,这三人让北军吃足了苦头。

        许吟无奈,“说吧,让我去查谁。”

        “刘莫邪。”

        “她?!”

        许吟也知道这个女秀才。

        黄昏嗯了一声,“查一下,她究竟和谁在暗中联络,这个事必须要小心,因为很可能牵扯到长公主等权贵政要。”

        许吟不置可否。

        黄昏忽然想起一事,“你是不是在应天的地下势力中有一些眼线?”

        许吟啊了一声,“怎么?”

        黄昏大喜,“那查刘莫邪的事情先放一边,你先帮忙去把宝庆公主找回来,我估摸着宝庆公主昨夜被人趁乱虏走,如今城防严密,那群人没法转移宝庆公主,肯定还在城中,找到她可是大功一件。”

        许吟精神一振,“能让小姐洗脱嫌疑?”

        黄昏苦笑,“不好说。”

        昨夜那场大火针对的是徐皇后和宝庆,如果徐妙锦也是阴谋者的一分子,发现徐皇后无恙,送回宝庆是个好计划。

        朱棣不会想不到。

        所以若是查不出真相,朱棣的疑心迟早落在徐府。

        许吟不情不愿,“又要欠人情。”

        黄昏二话不说。

        一根金条砸向许吟,“给钱给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就不信找不到宝庆。”

        双管齐下。

        不管昨夜发生的阴谋针对谁,宝庆是无辜的。

        关键是……

        找回宝庆,在徐皇后那可是天大人情。

        不要低估徐皇后对朱棣的影响——枕边风吹得好,也能吹软朱棣这位钢铁直男。

        这个吹字很神遂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