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北方大血纷飞,南方艳阳高照
书名: 大明王冠 作者: 何时秋风悲画扇 分类: 穿越

        

        朱棣北征期间,应天这边其实并不风平浪静,也是波澜起伏,甚至也流血漂橹,虽然不若草原的热血沸腾,但也是惊心动魄。

        朱棣走后,太子兼国,黄昏在去了十来次内阁辅政后,不想去了。

        么得意思。

        因为立场的缘故,黄昏虽然帮助太子入主东宫,但事后又和太子撇清关系,在政治嗅觉比较差的人看来,黄昏这几乎是脱了裤子放屁,毫无意义。

        还是很多人将黄昏视为太子党。

        但汉王、赵王,太子,姚广孝这些人却明白,黄昏是真的和太子撇清了关系——黄昏所处的局势和环境,他若不撇清关系,就无法得到陛下的重用,那么黄昏的很多棋子就无法落局。

        虽然撇清关系,但朱高炽不是没心没肺的人,对黄昏心存感激,是以才入内阁那几天,黄昏主打意见的章折送到乾清殿时,朱高炽一般都会同意,比如南镇抚司千户周胜然的人事升迁折子,比如医疗改革司和军器院的折子,也包括交趾布政使高贤宁送回来关于黎族和时代商行的折子……

        黄昏得以让自己的势力受到了不少国家的支援。

        不过东宫不是太子一个人的东宫。

        太子也不是孤身寡人。

        除了明面上的杨溥,还有其他二杨,以及更多低调的文臣,而内阁之中,除了吴溥、胡广之外,几乎都是太子党。

        三杨何等的有心机,在让黄昏潇洒了十多天后,很快由内阁首辅金幼孜牵头,把黄昏给排挤出了中枢圈子。

        朱高炽竟是一次也接不到黄昏的建策折子。

        黄昏瞬间觉得这内阁呆得没意思,索性天天请假不去——反正老子又没薪俸,上锤子的班,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它不香吗。

        内阁众人求之不得少一个人来吵架。

        唯有吴溥苦口婆心的劝谏了黄昏多次,言辞极为惊世骇俗,私下里甚至说出了“待天子更迭,内阁必为隐相”这等大逆之言,让黄昏多去内阁培养声势地位。

        当时黄昏很震惊,他没料到身为当局者的叔父吴溥竟然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知道连朱棣都还没察觉。

        黄昏还是谢绝了吴溥的好意。

        事情很多。

        时代商行的发展远远超过了黄昏的想象,尤其是经过他全面改制后,时代商行度过了一段时间的混乱期,但沈熙礼和梁巍生等人日夜不寐,成功让时代商行走入正轨。

        虽然还是披着封建商行的外皮,但里子上却已经是实打实的合资集团。

        当然,最大老板还是黄昏。

        然后徐家徐辉祖兄弟、沈熙礼、赛哈智、朱棣等人,都在时代商行下辖的分公司有股份而已,甚至算不得正儿八经的股东。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时代商行牵扯到的利益,已经波及到小半个朝堂,在这种局势下,无论是谁想对时代商行下手,都要考虑能否承受时代商行背后这些股东的反击。

        商场,从来就离不开政治,一如战争是政治衍生的产物一样。

        这一日清晨,艳阳高照。

        黄昏从乌尔莎的床上爬起来,轻轻撩开乌尔莎的粉嫩藕臂,又小心翼翼的爬过卡西丽,来到屋外接过穆罕穆拉端上来的热水漱口,回主院换了衣服,陪着绯春、妻子吃了早食,逗了一下黄豆苗和黄豆芽两兄妹,等乌尔莎和穆罕穆拉过来,黄昏去书房里拿了一堆的宣纸出门。

        今天要去办一件大事。

        一件改变时代的大事。

        走在路上,沐浴着阳光,黄昏没来由的想起此刻还在北方草原上辛苦劳累的朱老板,忍不住嗤笑了一声,自语说着北方大血纷飞,朱老板辛苦了,不过我这边艳阳高照,很快乐呀!

        暗爽不已。

        来到京畿最负盛名的“鲜衣”布庄,当黄昏出现时,小伙计见多识广,立即请出布庄大掌柜——再没眼力见也能看出这位大官人身后那两个西域妖姬。

        拥有西域妖姬的人,整个京畿不多,小伙子恰好知道两个人。

        赛哈智和黄昏。

        不是小伙子平日里关心国家大事,实在是他请出来的那位大掌柜背景使然,这就是现实,做生意没点背景会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

        尽管大明有四品以上官员不得经商的铁律,但操作方法多种多样。

        大掌柜二十六七岁,一身儒衫,不像商贾。

        更如读书人。

        看见黄昏,率先行礼,“小店能迎来黄辅臣,真是蓬荜生辉,有失远迎,还请见谅,不知道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虽然黄府衣衫是在这里定制,但黄昏从没亲自来过。

        回头,对小伙计道:“奉茶,贵宾室。”

        生意就是这样,不怕黄昏这样的权臣来,就怕他不来,只要来了,哪怕是一件不卖,都得好好的招待着,指不准什么时候别人就想起你来了,然后给你争取个官榷,那可是真金白银。

        何况……这位大掌柜其实也在时代商行存取款了。

        黄昏笑了笑,“就是来做几身衣服,久闻大掌柜大名,冒昧前来,还请莫要见谅则个。”

        读书人嘛,讲礼。

        大掌柜姓何,名字倒也是奇怪,何必在,字白来,不说他这奇怪的名和字,这位大掌柜在京畿其实颇有名声,主要是有三怪:

        以秀才身份,不读书却主动继承祖业当了个大裁缝。

        不亲自为身材丑陋者量身裁衣。

        若顾客是窈窕佳人,除顾客定制的成衣之外,何必在必然送上一套自作主张裁制的衣衫,美其名曰鲜衣赠佳人,不负人间美。

        但他又绝对不是色中饿鬼,对前来顾客中的窈窕淑女,绝对没有半分龌蹉视线,只有单纯的出自他一个裁缝本能的欣赏。

        赏佳人如赏美玉。

        “鲜衣”布庄在他手上越发生意兴隆,京畿妙龄女子,都以得何必在赠送之“鲜衣”为荣,乃至于说媒之时,这也成了一项让媒婆夸夸其谈的资本。

        何必在长得也是个清秀,倒是一双手上颇多黄色老茧。

        闻言也笑,“黄辅臣,楼上请。”

        目光微微落在乌尔莎和穆罕穆拉身上,眼睛就亮了,如果刚才看见黄昏,何必在只是个生意人,那么此刻他就是一个鲜活的匠人。

        眼中的神采充斥着期翼。

        黄昏看在眼里暗笑,果然是职业病,又或者说是君子的毛病,也没介意——不能因为你的女人走在街上被人多看几眼就爆发,那是小孩子。

        何况何必在的眼神之中绝无丝毫亵渎,纯粹的匠人眼光。

        上楼,落座。

        喝茶。

        放下茶盏,黄昏笑道:“知悉何掌柜是京畿一等一的裁缝大家,黄某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欲和何大家磋谈一二。”

        何必在挑眉,“哦?”

        要不是知道这位大官人忙得很,何必在几乎以为这是来踢馆的。

        黄昏示意乌尔莎将她手中得宣纸放在茶几上,然后缓缓的道:“我确实要做几套衣衫,材质方面自然不用说,依然是用之前那些最好的布料,不过样式上,大概有一丁点的出入。”

        何必在伸手拿起最面上的宣纸,一眼看去,先是茫然,继而面色微涩,抬起头讷讷的看着黄昏,“大官人,这就是您说的‘一丁点的出入’?”

        你怕是在逗我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