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劫营的来得比援军还早
书名: 舍弟诸葛亮 作者: 浙东匹夫 分类: 穿越

        

        诸葛瑾排除了曹仁“暂时只动水军,不动陆军”这一行为模式背后的一切其他可能性后,唯一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然后,他就能水到渠成地将计就计,专门反制曹军今夜可能的“坐船摸黑偷偷增援鱼梁洲水寨、避免直接徒涉被高顺半渡而击”。

        诸葛瑾的具体计划,很快被写成密信,然后交由信使哨船,尽快送回北边三十多里外的鱼梁洲前线。

        入夜时分,还真就顺利送到了高顺手上。

        高顺听说司徒还特地为他今日的汇报回了信,也是非常重视,立刻在营帐中挑灯夜读起来,还召集了关平、向宠一起参详。

        才刚刚看了几眼,高顺就惊了。被司徒天马行空的推理能力,和逻辑缜密的一步步对照推演,给惊得五体投地。

        “原来曹军白天毫无动静,很有可能是打算摸黑走水路、把援军运进蔡瑁的水寨?然后明日再集中优势兵力、凭高视下冲垮我军的临时营地?贾诩这厮果然歹毒!”

        “好在司徒的对策精妙,看穿了贾诩的卑鄙诡计,立刻传我将令……”

        高顺一番雷厉风行的命令,关平和向宠以及其他部将、幕僚便纷纷表示坚决依令而行,绝不含糊。

        高顺很快组织起了一支由他的“新陷阵营”为尖刀的突击部队,还有一万多人的后军,各自紧张准备了一番,加餐休整,然后出营准备作战。

        ……

        高顺的“新陷阵营”,就精锐程度和训练、战历而言,当然是远不如当年的旧陷阵营的。

        不过这支新陷阵营的装备质量,早已超过当年的袍泽,而且人数规模,也有了旧营的五倍以上。

        其实战能力,在几天前的鹿门山之战中,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今夜,高顺又派了大约三千余人的新陷阵营,以及同样数量的精锐丹阳兵,组成了一支奇袭部队。

        部队在二更初刻登上小船,然后沿着鱼梁洲水道的北侧、悄咪咪驶入汉水干流,随后又向东转向、顺流而下,朝着蔡瑁控制的鱼梁洲水寨码头驶去。

        没错,诸葛瑾临时想到的将计就计策略、就是让高顺利用“曹仁和徐晃今夜有可能摸黑运兵增援蔡瑁”这一预判,试着诈一下蔡瑁。

        趁着曹仁和徐晃的援军还没到,利用高顺自己近水楼台的机会,抢先伪装成援军,特地走水路摸到蔡瑁的水寨去,诈开寨门,混进去后突然发难偷袭!

        当然,诸葛瑾敢劝高顺这么干,关键还是因为:这招即使没成功,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如果是诈门偷城,那还得担心“城池是否有瓮城、是否有内外城门、是否能从城楼上放下千斤闸,把第一批偷抢进城的攻方部队困死在城内歼灭”。

        但是,鱼梁洲水寨,只是一座水寨。

        这座水寨,还不是曹仁开战后新修的,是刘表当年执掌荆州时,就遗留下来的。

        这是给襄阳附近的水军驻扎用的,蔡瑁已经在这里驻守了多年。

        鱼梁洲水寨是个什么样的格局,荆州派系有很多将领都知道,包括刘琦和黄忠。

        随着刘琦投靠了刘备,高顺在此番来攻之前,就已经摸清了水寨的格局。

        更何况,这些年来,从刘表地盘慕名来投刘备的人才,简直不要太多。所以荆北各地的防务地理情报,对于刘备阵营本就可以说是单向透明的。

        昨夜抢滩登陆、建立起滩头阵地后,高顺也不忘窥探敌寨的近况,验证战前时得到的情报。所以他现在很清楚:水寨的水门并没有可以架设额外千斤闸的空间,水寨也不可能存在瓮城。

        只要能骗开寨门,就能杀进去,重创敌军。

        如果骗不开,那最多也就是白跑一趟,或许还会被敌军箭雨攒射几阵、灰溜溜撤走就是了,这能有多大损失?

        堵赢了收益巨大,堵输了风险损失也可控。

        而且有诸葛司徒的谋划,赢面非常可观,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高顺在出动之前,就跟关平临时分配了一下作战任务:

        关平负责水面上的进攻,高顺则负责关平骗开寨门登陆后的攻坚冲杀。

        水陆配合,争取趁乱把蔡瑁搅个底朝天!

        另外,高顺还准备了一支后援力量,那些部队就不用坐船了,他们只是在己方营中枕戈待旦,随时做好出击的准备。

        一旦看到山上的蔡瑁水寨火起,或是发生了别的混乱,就立刻杀出。

        ……

        高顺的奇袭船队经过一刻钟左右的航行,很快来到了蔡瑁水寨附近。

        蔡瑁今夜的戒备不能算松弛,但也绝对谈不上严密。

        很显然,那些守营军官已经得到了吩咐,今夜要接应曹将军和徐将军的援军上岸,然后明日一早便组织地面进攻、把高顺干掉。

        所以二更时分,看到汉水河面上影影绰绰有船队靠近,巡逻的蔡瑁军也没过分戒备——

        如果来船是从下游方向过来的,那还极有可能是关羽的援军,会让蔡瑁军紧张一下。

        但偏偏这些船都是从上游方向过来的,上游都是曹军的控制区,从自己人地盘上过来的,时间还差不离,那有什么可担心的?

        至于昨天登陆的关平、高顺的部队,有没有可能把小船沿着鱼梁洲西侧浅水道开到半岛北端、再折入汉水干流顺流而下。

        这种极小概率事件,蔡瑁的人还真一时没有想到——这也不能怪他们弱智,毕竟他们的主将只是蔡瑁,荆州军多年来武备松弛,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如果是曹操带来的百战之师,或许就不会犯这种程度的错误了。

        而且退一万步讲,在蔡瑁部将的心理定势里,肯定会觉得:

        高顺的部队跟我们都处在同一片沙洲半岛上了,陆路是直接相连的。高顺要是想打他们,肯定是直接陆路两条腿就走过来了啊。

        怎么可能会想到舍近求远用水军、特地去坐个船绕路呢?高顺又不是不知道自己不擅长水战,而蔡瑁擅长水战。

        非要这么搞,不成了特地给敌人喂招、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么?

        所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蔡瑁的部曲,显然应该为这种托大和疏忽,付出代价。

        “来者何人?”直到高顺的奇袭部队靠到水寨很近,巡逻的守军才高声呼喝,让来船亮明身份。

        “快开寨门!我们是樊城徐将军派来增援蔡将军的!”

        “你们是谁负责接送的?怎么来这么早?不是说好了三更过半才到么?”守水寨门的蔡瑁军官还有些奇怪,怎么跟约好的时间有出入。

        蔡瑁今天派出了很多空船队,去北岸或是襄阳接人。各路带队的押运军官,这名守寨都尉倒也都认识,但对面这人的声音他却从没没听过。

        这多多少少导致那守寨都尉升起了一点警觉。

        谁知对面的“曹军军官”却怒了:“咱徐将军自己在白河上筹的船,送我们来增援的!问那么多干什么?蔡瑁的人还敢管徐将军的事了?来救你们是给你们脸!”

        守寨军官一想也对,徐晃又不傻,不会干等着蔡瑁派船去接人。

        徐晃在北岸,也可以自行在唐白河沿岸搜罗船只,主动运兵过来增援。

        对面的都是曹公的嫡系部队,难怪脾气那么大。

        蔡瑁的兵如今在曹军中都是矮人一头的存在,哪里还敢惹徐晃手下的大爷。

        稍一犹豫,守寨门的都尉就下令开门了。

        他也有自己的难处,今晚每一批援军几更天抵达、原本都是做好了时间规划的,因为码头就那么多泊位,

        要是前一批来了人没卸载完、后面一批船队又到了,乌漆抹黑堵在汉水江面上,那绝对容易出混乱的。

        正好现在泊位还空着,有人来得早了,那还不赶紧放进来、卸完人、腾位置等下一批船?

        此时这名守门都尉的心态,就如同后世豪华小区的保安。

        如果遇到个穿西装礼貌请他开门的来访者,他还敢吆五喝六刁难。但如果对方上来直接一句“开门!滚!”,那他就屁颠屁颠去开门了,因为他知道这么嚣张的肯定是业主,不会是推销员。

        于是乎,一队来路不明的小船,就浩浩荡荡进入了蔡瑁的水寨,数以千计的士兵,陆陆续续顺利登岸。

        守门都尉越看越不对劲,然而还没等他喝破其中破绽,来船卸人卸得差不多后,其中几艘船突然就燃起了大火。

        蔡瑁军将士还在一脸懵逼,那些火船就连累着旁边泊位的几艘大船,一起熊熊燃烧起来。

        人群之中,还猝然发出一阵箭雨,朝那个守门都尉扑面而来。

        他和身边的亲卫们猝不及防,纷纷被射成了刺猬,好几个人甚至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喊完,就被箭雨戛然而止。

        数千奇袭士卒,突然一起发难,对着蔡瑁的水寨大营,发起了中心开花式的乱战。

        “杀蔡瑁!灭曹贼!”

        “全军并力向前!直扑中军大帐!不要管寨门了!”

        随着最初的那一阵乱战,数百名负责守卫寨门的蔡瑁嫡系部曲,被关平的奇袭部队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完全溃散。

        关平亲自挥舞着减重版的青龙刀,冲杀在前,连杀十几个敌兵,冲到那个被乱箭射翻在地的守门都尉旁边,一刀剁了其首级——虽然这连补刀都算不上,只是把已经被射死的敌尸斩首。

        杀散周遭敌兵后,关平继续厉声大喝,指挥部曲在水寨的码头区到处放火。一个个燕尾炬和一捆捆点燃的柴草被四处抛飞,到处都是火头火苗,很快蔓延到周遭的军帐和库房。

        控制住了码头附近后,奇袭部队马不停蹄地朝着水寨深处穿凿,一路狂砍猛杀。

        蔡瑁军的巡夜部队赶紧过来堵漏,但更多的将士因为还在酣睡,仓促之间根本来不及起身抄家伙列阵。

        鱼梁洲水寨内彻底乱做了一团。

        而随着营中数处火起,埋伏在水寨西侧陆路方向的高顺后备部队,远远看到火光、听到喊杀喧哗之声,也即将投入进攻。

        ……

        “将军!将军不好了!高顺杀进来了!”

        短短几分钟后,鱼梁洲水寨的中军营房内,蔡瑁才刚刚惊醒,一脸懵逼地听着属下凄凄惨惨的汇报,脑子还有些转不过来。

        但他毕竟带兵多年,哪怕脑子还不清醒,他也本能地吩咐侍从给他披挂着甲,一边催促追问:

        “高顺怎么杀进来的!守卫营墙的巡夜队为什么没有示警!”

        传令兵:“是从水门方向偷袭杀进来的!不是从陆上打进来的!高顺的人伪装成了徐将军的援军,骗开了寨门!”

        蔡瑁只觉一阵血冲脑壳:“什么?怎么会这么巧?速速列阵随我去北边、救援水门!”

        蔡瑁一边披挂,一边还在脑中复盘:高顺怎么会知道今夜有援军会从北侧的水门抵达的?如果他不知道,他又怎么想到假装成徐晃的援军?可是如果高顺知道了,那他会仅仅只做到这种程度么?不会有后招么?

        蔡瑁越想越怕,身边的侍卫已经帮他披挂好了铠甲,远处的喊杀声也越来越凌厉混乱。亲卫牵来战马,便要请蔡瑁上马。

        蔡瑁这时却犹豫了,突然改口:“让张允带队去北边堵水门!西边的寨墙也不能懈怠!高顺看到我营中混乱,肯定会从西边陆路夹击的!”

        传令兵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很快去传达了蔡瑁的命令。

        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时刻,鱼梁洲水寨的西侧,果然也爆发出了震天的喊杀声。

        上万人的高顺部后军,趁着蔡瑁内乱的机会,从陆路掩杀过来夹击了。

        “赶紧上墙!弓弩手尽力放箭!再有迟疑晚到者斩!”

        蔡瑁声嘶力竭地喊叫,拔出佩剑约束部曲守卫。

        可惜深夜之中,仓促上墙的弓弩手根本就没有组织度可言,稀稀拉拉的箭雨,对于猛扑而来的攻营敌军根本没有威胁。

        更多的蔡瑁部士卒,还在没头苍蝇一般的乱转,或是还没来得及起床,能够被组织起来的士兵,还不足十之二三。

        高顺的陆路攻营部队,几乎没付出什么代价,就把一块块由原木绑扎拼成的木排,架设到了水寨营墙外的壕沟上。

        无数如狼似虎的士兵踏着木排冲过壕沟,又连砸带剁,辅以架设木排,翻越寨墙,冲杀入内。

        杀进营墙的高顺部士卒,立刻朝着两侧蔓延,凶猛侧击把蔡瑁部上墙的弓弩手杀散,随后里应外合攻陷了一座寨门。

        随着西侧陆路的大门被打开,汹涌的高顺部士卒蜂拥猛杀入内,蔡瑁已经无力回天。

        “蔡瑁狗贼何在?蔡瑁休走!高顺在此!”

        高顺部如猛虎下山般追击,把蔡瑁撵得到处乱窜,溃不成军。

        ……

        另一边,在水寨北侧的水门码头方向。

        张允得了蔡瑁的吩咐后,倒也非常敬业地带着嫡系部曲前去堵漏。

        然而当他赶到的时候,北门的情况也已经恶化到了根本无法控制的程度。

        蔡瑁部在北营内的人数,确实比关平的奇袭部队还要更多。

        但仗打到这种程度,绝不是数人头能有用的。

        失去了指挥体系的蔡瑁部士卒,根本不知道敌人有多少,根本不知道敌我实力对比,支配他们的只有无尽的恐惧。

        而且关平的奇袭队,还按照战前商量好的策略,不停地用各种口号打击蔡瑁部的士气:

        “安南将军黄忠在此!降者不杀!”

        “襄阳的兄弟们,大公子和黄将军当年待你们也不薄!”

        “蔡瑁弑主附逆,罪不容诛!如今他大势已去,弟兄们别陪着蔡贼送死了!”

        “关将军是来帮大公子报父仇的!是兄弟的一起去杀蔡瑁那背主之贼!”

        蔡瑁麾下的部队,本就只有最嫡系的心腹人马完全可靠,其他摇摆状态的荆州兵,本就是谁强他们帮谁。

        现在关平让人喊出蔡瑁曾经弑主的罪恶,无数将士一想到刘表坐镇荆州这十几年,也算是与民修养生息,又有知道刘备相对曹操更加轻徭薄赋的,顿时愈发动摇。

        最后,张允能指挥得动的,只有他的嫡系亲卫,其他士兵不是乱窜就是躲得远远的,谁愿意在这种黑夜中白白为蔡、张送命?简直是死得不明不白好吧。

        “顶住!给我杀了那个拿……青龙刀?的敌将!”

        张允左支右绌反扑了几场,都未能奏效,最后看到关平操着简配版青龙刀杀奔而来,张允直接就吓得有些腿软了,甚至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黑夜中照明条件和视野本就不好,火光掩映之下,远远根本就分不清对面是关羽还是关平。

        张允身边的亲卫也都知道关羽十余年里积攒的威名,哪里还敢抵抗,纷纷如波开浪裂自行溃散。

        关平带着心腹部曲奋勇冲杀到张允面前,张允也只剩最后百十人亲卫勉力抵挡,且战且退。

        连杀五六人后,关平冲到张允面前,挥刀就砍。

        张允抄着铁戟奋尽全力本能地抵挡,堪堪挡下一刀,内心竟短暂升起了一丝惊喜。

        “我竟能挡下关羽一刀?”张允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似乎连生死危机都忘了。

        那种感觉,实在是非常微妙,又难以描述。就像《侏罗纪公园》里某个家伙在暴龙的一口撕咬中幸存下来,然后就会呆愣到忘了逃跑,以至于来不及再躲避暴龙的第二口撕咬。

        张允本能地格挡着,又挡下了一两招,这时才反应过来:“怎么这么年轻?这不是关羽!难怪我还能挡下!”

        可惜,当他重新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是关羽时,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这番思路,显然拖慢了他的反应。

        关平又一刀奋力横斩而至时,张允的铁戟被格架磕飞,随后刀锋余势未衰,将其脖颈连带着头盔披下的护颈甲片一起砍折。

        只是由于甲片的韧性,哪怕张允的颈椎骨已经被砍断,但筋腱气管还有些黏连,整个首级并未坠地。

        但不管怎么说,已经是死透得不能再透了。

        关平杀了张允,继续砍瓜切菜般猛攻,很快把敌军的救援部队彻底杀散,无数原荆州兵将士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投降,毫无心理障碍。

        另一边,主营内的那处战场,蔡瑁本人也被高顺的犀利猛攻打得到处逃窜。他往东且战且走,身边的部曲越打越少。

        因为看到北营的水门码头火势越来越大,也迟迟没有张允救援的音讯,蔡瑁不敢去北营码头以求坐船突围,就只能一直往东逃,来到汉水边的一处沙洲。

        沙洲这样的地形,并不适合建设深水锚地,所以这地方也完全没有码头,没有大型战船可以部署。

        慌不择路的蔡瑁,最后只是随便集结了十几条走舸,带着嫡系亲卫坐小船逃跑。而剩下的原荆州水军,就这样被他抛弃在鱼梁洲大营内了。

        高顺和关平将敌方主将打得一逃一死,余众自然再无战意。

        虽然还有足足一万多人,这些士兵基本上是摧枯拉朽,一触即溃。

        倒是北面水门方向,当夜晚些时候,倒是又发生了些许变故——因为关平冒充徐晃援军、诈门偷袭,本就只是比正牌的徐晃军早到了一个多更次。

        所以随着汉水南岸火势冲天、营中乱战,当时本就即将从北岸启航的徐晃援军,当然是火急火燎加快速度,想要到南岸平乱、为友军助战。

        可惜,徐晃的部队来得太慢了,他们渡过汉水、抵达鱼梁洲水寨北门码头时,张允已经被关平杀了。

        关平完全有余力腾出手来,重新返身杀回岸边的码头区,对着刚刚试图上岸的曹军,来个迎头痛揍、半渡而击。

        徐晃的援军本就是仓促赶来,做不到所有船同时抵达。就算赶到了,码头上也没那么多泊位供他们同时上岸。

        这种各自为战的增援,也就不可避免地打成了添油战术。先到的刚刚头铁上岸,就被关平带着优势兵力反推,一个冲锋就赶下汉水。

        不会水性又慌不择路的,多半直接淹死。

        会水的,或者机灵些的,则是飞快逃回船上直接撑篙开溜,哪里还管袍泽的死活。

        滩头乱成了一锅粥,往上冲的和往回撤的挤作一团,黑夜中视野还不好,竟不时有战船相撞。

        那些小船走舸扛不住艨艟的撞击,往往当场翻沉。落水的曹兵哀嚎,此起彼伏,声闻数里。

        有了徐晃援军的教训,另一边曹仁派来的援军,虽然到得更晚一些,但好歹是认清形势了。

        看着鱼梁洲水寨的熊熊大火,曹仁派来的部将纷纷做出判断:蔡瑁这厮已经不可能挽救了。这时候摸黑上岸再多人,也都是给高顺送战功去的。

        眼下唯有壮士断腕,止损撤退,再从长计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