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金坦草,混元斗法
书名: 拜师四目道长 作者: 东人 分类: 科幻

        

        第九百七十七章金坦草,混元斗法

        ……

        “原来是玉清弟子。”

        不管是地仙界,还是洪荒,区分三清门徒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们的庆云莲花。

        基本上,太清门下,顶上莲花为赤红色。

        玉清门下,顶上莲花为白色。

        上清门徒,顶上莲花为青色。

        佛门则是金色。

        另外,三朵白莲各有八品,显然此人修为已至大罗玄仙境界。

        中间莲花上托着一个红蓝两色,缠绕水火灵气的花篮,这是本命灵宝。

        两侧莲花上各托着长剑,八根赤红色的柱子,一面铜镜等,这些是护道重宝。

        三朵莲花上方,悬浮着一件内按三才,通体洁白,气息强横的玉如意。

        这玉如意,徐君明曾经在不周山断裂,天河泄漏时见过一次。

        正是元始天尊的本命灵宝‘三宝玉如意’。

        在三宝玉如意旁边,还悬浮着八根龙章凤篆的金黄色玉尺。

        这玉尺徐君明最熟悉了。

        玄黄功德尺。

        八根就是八亿功德。

        看到对方功德深厚,徐君明脸色松弛了很多。

        人心不可测,但功德却不会作假。

        有如此功德,必然是心怀慈悲之人。

        打了个稽首。

        “徐君明见过道友。”

        相互见礼后,对方自报家门。

        “贫道乃阐教门下,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久闻道友大名,甚为钦佩,可惜先前一直无缘相见,时常遗憾。今日得见,道友果然是道德高士。”

        “道友就是云中子?”

        徐君明讶然。

        “区区薄名,莫非道友也曾听过?”

        “呵呵,阐教门下福德真仙云中子的大名,在下自然听过。”

        在地仙界,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

        不管是云台仙宗还是全真道,都跟他渊源颇深。

        没想到两人在两个纪元后的洪荒没见面,反而是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见面了。

        “道友妙赞。比起道友摈弃嘲讽,不顾讥笑,恢复不周山生机的累累功德,贫道差的远了。”

        都说臭味相投。

        悲天悯人,积累了巨量功德的云中子,天然亲近徐君明这种功德深厚之辈。

        巧合的是,徐君明也敬佩这种心地慈悲的真修士。

        一时间,两人到是越聊越投机。

        直到远处越来越激烈的斗法,打断了二人的聊天。

        “道友,斗法的二位,你可认识?”

        云中子点了点头。

        “那位善使火法的是我玉清阐教副教主,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也曾在紫霄宫听道。”

        “原来他就是燃灯道人。”徐君明心中暗道。

        封神大战后,夺了赵公明二十四颗定海神珠,转投西方教的燃灯,堪称中古时代第一叛徒。

        更重要的是,不仅他自己投了西方教,还拐带了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这四位阐教嫡传,一起去了西方。

        让元始天尊还没来及享受灭掉截教,为我独尊的喜悦,就被狠狠打脸。

        若非接引和准提护持,气急的元始天尊早就把他给灭了。

        “对面那位女子,是东海水母宫紫苑水母,也是当年紫霄宫中客。”

        “这么说,那位燃灯道人是你的长辈了?”

        “见了面,要称一声‘师叔’。”

        徐君明微微点头,“看两人斗法如此激烈,可见矛盾极深。”

        “我这位师叔,除非师尊讲道,否则很少出现在昆仑山,故而我也不知。”

        “紫苑,把金坦草交出来,否则今日老道定不与你干休。”

        阴沉的声音震动八方。

        “哼,燃灯。这金坦草乃是我先发现,凭什么给你?”

        “金坦草。”

        徐君明目光一闪。

        精通炼丹的他,自然知道金坦草。

        这是一种后天极品灵草,以它为主药,炼制出来的灵丹,可以修复混元修士的元神。

        故而极为珍稀。

        他在帝江的法袋中得了三株,如今正培育在造化仙岛中。

        “若非你施狡计,将我引走。金坦草岂会落入你手?”

        “燃灯,你少血口喷人。想要从我手中夺走灵草,可以,先打败我的净水钵盂再说。”

        “怕你不成。”

        指诀变换。

        头顶灵柩灯瞬间洒出无穷碧火。

        四大灵灯之一,灵柩灯也是极品先天灵宝。

        不过其中只有三十九道禁制,堪堪入了极品先天灵宝的门槛。

        即便如此,铺天盖地的灵柩火,也瞬间压过了紫苑的后天真水。

        在修为相差不大的时候,一件好宝贝能瞬间提供几倍的战力。

        就在无穷灵柩火,把水母紫苑包裹的时候。

        周围亿万里内,水灵气瞬间沸腾起来。

        下一刻,海浪翻腾之声冲天而起。

        好似瞬间置身于万丈波涛中。

        ‘轰’。

        浩荡的碧蓝色真水,翻滚着冲破了灵柩火的包围,以更狂猛的姿态,冲向燃灯道人。

        水火交锋。

        巨量的水蒸气,瞬间扩散。

        数十亿里内,一片云遮雾罩。

        在耀眼的阳光照射下,闪烁七彩虹光,在不周山的衬托下,如仙境一般。

        ‘呼’!

        一阵滚滚狂风吹过。

        飘散的云气快速消散,再次露出燃灯道人和水母紫苑的身影。

        但见。

        燃灯道人此刻,除了头顶的灵柩灯,左掌中多了一件紫金钵盂。

        而水母紫苑除了左掌中的钵盂,头顶多了一颗拳头大小的水蓝色珠子。

        “水灵珠。”

        “别以为只有你有伴生先天灵宝。”水母紫苑冷声道。

        两人对视片刻,就在众人以为会有更激烈大战的时候,两人同时转身朝不周山飞去。

        一东一西,背道而驰。

        众人一片哗然。

        徐君明到是觉得正常的很。

        刚才燃灯道人催动灵柩灯,如果能占据上风的话,他肯定毫不犹豫的继续打下去。

        但水母紫苑有水灵珠压阵,急切间难以取胜。

        罢手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底,一株金坦草虽然珍贵,但还不值得两个势均力敌的混元大能大战一场。

        云中子松了口气。

        虽然他不喜欢燃灯的行事风格,但若是他遇险的话,身为同门,他肯定要出手相帮。

        水母紫苑乃是混元大能,他肯定不是对手。

        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道友,贫道还要继续游历不周山,便告辞了。”徐君明道。

        “徐道友且慢。”

        “这段时间,在下也一直在清理不周山中的积水和尸体,恢复此山生机。若是道友不嫌弃,你我同行如何?”

        看着云中子殷切的样子,徐君明点了点头。

        虽然当初在地仙界的时候,从古籍中了解了不少,关于上古和中古洪荒的信息。

        但到底间隔久远,不知真假。

        现在云中子主动送上门来,正好可以从他口中了解洪荒大地的现状。

        “当然可以。”

        “多谢道友。”

        “都是积累功德,何谢之有。而且你我两人合作,恢复不周山的速度也能快很多。”

        原本只为了多了解些消息,才跟云中子一起。

        哪知道两人合作之后,速度果然快了很多。

        云中子精通水法,快速排干积水后,再有徐君明收走淤积的血肉白骨,毒虫病疫,并施展青木神通恢复植被。

        跟徐君明不同的是,云中子并未把水全部收起,而是把它们转到不周山外,那浩荡的洪水里。

        治标却并未治本。

        两人这一忙便是三百年。

        三百年后,曾经在不周山寻宝的人,已经走掉了大半。

        因为巫妖大战的关系,这里地脉破损,灵气四散。

        共工怒触不周山,曾经支撑不周山最大的灵脉也断了。

        除了灵气不足,天空中还弥漫着大战所余的浓烈煞气。

        对主修乾天清气的玄门修士而言,这种煞气就仿佛是毒药一般。

        一旦沾染,很容易走火入魔,亿万年修为化为流水。

        所以,不周山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洪荒第一福地。

        没人愿意把这里当做自己的道场。

        当然,武道修士例外。

        但洪荒炼体修士并不多。

        “道友,我道家三位祖师,如今在东昆仑开山收徒,道友资质绝佳,心性仁厚,不如也去尝试一二,说不得我二人还能做同门师兄弟。”

        彼此更加了解后,云中子开口道。

        难得碰到一个脾性相投的知己,云中子也希望他未来能有一个更光明的前途。

        现在的洪荒,巫妖俱灭,能称为‘前途’的也就是道门、西方教和娲皇宫。

        “多谢云道友相劝,再下闲云野鹤惯了,受不得约束,未免放浪形骸,恶了三位圣人,东昆仑就不去了。”

        在中古时代拜师三清,并不是什么上佳选择。

        太清圣人广收门徒,也是在封神之后,而且除了玄都大法师一个嫡传,剩下的,不论是伊尹,还是八仙,都是记名弟子。

        中古时代,连记名都没有。

        玉清元始天尊,对跟脚看得极重。

        自己只是太始先天神灵,在地仙界或许算得上难得,但在洪荒,十二金仙哪一个不是能跟灵明石猴相比的太极先天神灵?

        云中子这种都是记名,更何况他了。

        身为一派之尊,他也不愿意去捧元始天尊的臭脚。

        上清通天教主,有教无类是好的。

        但泥沙俱下就不好了。

        一个封神大战,截教几乎灭派。

        他去了,也改变不了这样的结局。

        到时因果相连,多半下场堪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