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巨灵神一战孙悟空
书名: 拜师四目道长 作者: 东人 分类: 科幻

        

        第八百三十二章巨灵神一战孙悟空

        ……

        “白云朝上顶,甘露洒须弥,一分阴阳参作五,妙理参得显真灵…。”

        道道妙音,从龙帝口中绽放。

        朵朵五色天花,仿佛繁星般坠落下来。无穷五行灵气衍生,覆盖周遭十丈方圆。

        在他坐下,大弟子诸葛卧龙,二弟子合沙道人,三弟子孙耳盘膝而坐。

        在三位弟子身后,孤鸿、石生、火无害、上官红、王离、乙休六位嫡传二代弟子。

        以及更后面九位四代弟子正襟危坐,认真听讲。

        这里的所有弟子,都已经成就太乙境。

        所以龙帝讲解的也是五行道太乙境的妙理。

        良久之后,玄音消失,众弟子清醒过来。

        “多谢老师(祖师)。”

        龙帝微微点头。

        目光从诸葛卧龙、合沙道人和孙耳身上扫过。

        “你三人修为已足够,整理今日讲道所得,就准备闭关突破太乙玄仙吧。”

        “弟子遵命。”

        孙耳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在崇山世界修道,但他的资质实在是太强,在崇山世界那等灵气下,居然也保持了跟诸葛卧龙和合沙道人相同的修炼进度。

        目光一转。

        “孙瑞?”

        坐在末端,身穿青色道袍的青年,连忙躬身施礼。

        “祖师。”

        “我曾有言,门下弟子但有突破太乙境,都有仙宝赐下。今你已破境,这‘五光凿’就赐给你吧。”

        一拍腰间青葫芦,一道五色灵光划过。

        孙瑞下意识的接住。

        掌中,一根笼罩五彩霞光,长一尺三寸,四面镌刻神纹,顶部浮雕兽首,底部尖锐,寒光闪闪的凿子,出现在眼前。

        神识一触。

        六条强大的太乙仙禁映入识海。

        “顶尖的中品仙宝?”

        孙瑞心中大喜,连忙叩谢。

        “多谢祖师赐宝。”

        龙帝点了点头。

        “尔等尽可告诉门下弟子,好生修行。但有突破太乙境者,我都有仙宝赐下。”

        这些年他云游四方,擒拿斩杀的太乙境修士足有几十位,得了不少仙宝和太乙境材料。

        以徐君明现在的炼器之能,很容易就能让这些宝贝更上一层楼。

        所以,整个崇山门下,就他的宝贝最多。

        众弟子恭声答应后。

        “你等随我来。”

        屈指一弹,一座笼罩在四色祥光中的伟岸石门,出现在半空。

        门楣上‘混元’二神纹,透着股穿透时空,定鼎乾坤的气质。

        感受到混元神门投影散发的气息。

        “又比之前更强了。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能祭练出第十二道禁制。”

        作为徐君明手中本命重宝,也是现在崇山神门传承至宝,镇运神器。

        混元神门的重要性仅次于青铜镜。

        “走。”

        众弟子随龙帝走进混元神门。

        神门上方代表空间的神纹光芒大放,神门瞬间消失。

        再出现时,已经来到一片山峦上空。

        百万里大山之外,是一望无际的浩瀚碧海。

        混元神门重重灵光,化作一层厚实的晶壁,把众人笼罩其中。

        众弟子面面相觑,不知道为何祖师会带他们来这里。

        有心去问,但看着祖师那一张生人勿进的脸,却没人敢开口。

        大家只好静心打坐,体悟先前听道所得。

        时间一点点过去,须臾便是七日。

        突然。

        万里无云的碧空中现出一朵厚重的铅云。

        这云朵初见时还在远处,不过片刻,便已经疾如奔马般到了近前。

        浩瀚的云气展开,凛凛肃杀之气中,现出无穷无尽,顶盔掼甲的兵将。

        层层兵将中还有数百杆大旗迎风招展,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杆黄色百丈巨旗,上面一行大字。

        ‘降魔大元帅托塔天王李靖’。

        旁边另一杆青色巨旗上则是。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

        最后则是‘降魔先锋官巨灵神’。

        此三旗最为巨大。

        “天庭的人?!”

        众弟子瞬间明悟过来。

        没错。

        来者正是奉玉帝之命,讨伐私自下界的弼马温孙悟空的托塔天王李靖一行。

        中军大营中,李靖高坐上首,下方三太子等按大小官位,左右分列。

        “列为将官,傲来国花果山已到,谁愿意为我讨伐妖猴?”

        右侧第一位,身高三丈,体型庞大,满脸扎髯的巨汉站起身。

        “启禀元帅,本将作为降魔先锋官,当仁不让,恳请元帅让我出战。”

        “巨灵神忠勇可嘉,本帅便命你为第一阵,点齐一千精兵,擒拿妖猴。”

        “谢元帅。”

        巨灵神接过令牌,到了辕门外,点了一千兵马,架云来到花果山上方。

        “来人,为巨灵神擂鼓助威。”

        李靖令谕下达,‘隆隆隆’,震天动地的鼓声响彻四野。

        众将士听闻鼓声,一股热血从心底冲起,恨不得冲上杀伐一番的欲望逐渐强烈起来。

        如此巨大的动静,早就惊动了整个花果山。

        “呔!”

        舌战惊雷。

        “凌霄宝殿前护法巨灵神在此,妖猴孙悟空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声震长空的话刚落,大片妖云从花果山中冲起。

        虽然不如天兵天将那样阵列整齐,杀伐冲天;但提刀跨枪的妖阵也自有一番威仪。

        头戴凤翅紫金冠,身穿梭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手持如意金箍棒的孙悟空,列在阵前。

        果然是凛凛好威风,华丽丽强横美猴王。

        “你是哪路毛神?居然敢在俺老孙面前聒噪。”

        “好你个瞎眼的猢狲,居然不认得我?!”

        “听好了,我乃余地高上神霄托塔李天王麾下先锋官,巨灵天将,今奉玉帝圣旨来擒你。识相的,快快束手就擒,若迟了半分,管教你这满山孽畜俱化为齑粉。”

        孙悟空听得满心愤怒。

        “大胆毛神,不知天高地厚。我本待一棒打死你,只担心少了个报信的。你且回去对玉帝说:他不会用人,俺老孙有无穷本事,却让我为他养马?!你且看那旌旗上的名号。”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之间一杆百丈旌旗从花果山主峰天柱峰上冉冉而起。

        ‘齐天大圣’四字,迎风招展,好不威风。

        巨灵神看在眼里,怒在心头。

        “想我在天庭为官数万年,出生入死数百次,也不过只是一员偏将。你这下界的妖孽,虽有积分本事,怎敢望称‘齐天’?”

        越想越气,怒吼一声。

        “大胆妖猴,不知天高地厚,吃我一斧。”

        宣花大斧,一个力劈华山,带着强横巨力,直朝孙悟空当头砍下。

        “雕虫小技。”

        金箍棒一横。

        ‘铛’。

        刺耳的金铁交鸣声,响彻千里。

        感受到从宣花斧中反馈而来的强横大力,巨灵神心中震撼。

        在天庭为将,征战多年。

        虽然修为比他高,实力比他强的比比皆是。但在力量上比他强的却寥寥无几。

        毕竟他体内流淌着太古强族巨灵一族的血脉。

        虽然已经不纯粹,但也赋予了他强大的肉身和力量。

        “嘿嘿,看打。”

        一棍间,便看出了对面那黑胖子的虚实,孙悟空心中谨慎消去,主动迎了上去。

        保留着太极级别先天神灵之体的他,虽然没有继承灵明石猴‘移星换斗’的大神通,但一身力量也极为惊人。

        通过青铜镜投影观战的龙帝弟子们,目不转睛,同时也在用神识不断交流。

        “那猴子好强,一身棍法,不比伏天师伯祖门下杨师兄差。”

        “是啊,是啊。不过那大个子就不行了,武技稀松,若不是力气大,只怕早就败了。”

        “听他说自己是巨灵天将,估计是太古巨灵族的遗种。众所周知,巨灵族跟巫族一样,脑子都不太好使。”

        相比三四带弟子的议论,龙帝、诸葛卧龙、合沙道长和孙耳,只是静静的看着。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这种程度的斗法,跟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区别。

        让他们出手,大五行神光一刷,轻易就能镇压了这两位。

        龙帝凝视着左支右拙的巨灵神,微微摇了摇头。

        “可惜了,自从龙伯、夸父之后,巨灵族就再也没有了强者。”

        太古洪荒万族争锋,那时巫族还未兴起,天地间最强的种族除了龙、凤、麒麟、白虎、玄武,还有巨灵一族。

        太古纪元之末的一场大战,让万族衰落,上古时代开启,这才有了巫族的崛起,让帝俊和东皇太一有了整合散落诸族,合为妖族的机会。

        同时也奠定了上古时代紫霄宫讲道,七圣出世,以及巫妖大战的恢弘。

        多亏了任无极把整个天庭藏书全都抄录了一遍,要不然龙帝也不知道这些太古和上古时代的隐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