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书名: 华枝春 作者: 怀愫 分类: 穿越

        永秀亦步亦趋,跟在朝华身后。

        看着姐姐独当一面的模样,她愈加低了头,反而有亲戚们说:“永秀大了,以往就数她最爱笑爱玩,今儿倒是半步也不离开她姐姐。”

        朝华侧身看了眼永秀,依旧持着笑意,转身大大方方对各位夫人们道:“永秀也快要十五了,将要及笄,自然就稳重了。”

        永秀倏地抬头,猝不及防露出震惊之色,百灵赶紧上茶遮掩过去。

        这回大宴,姻亲们来的十分齐全,听到朝华说永秀将要十五,彼此互望一眼,心里都明白过来。

        这是家中主母病着,长女主事,她自己亲事艰难,反而在替妹妹谋划呢。

        楚氏刚替老夫人招待完了族中年长的老妯娌们,进门听到这句,笑着接口:“可不是,过些日子永秀的笄礼,还要请各位来观礼。”

        并不因永秀庶出,就把笄礼糊弄过去。

        既然提起这一茬,来的亲戚们自也得送些礼给永秀,永秀一一行礼道谢,在花厅中呆了好一会儿,等前面摆开宴,她这才能歇口气。

        百灵扶着她坐到山廊边的花树下,从荷包里取出个小瓷瓶,倒出枚仁丹送到永秀口中:“方才好险,姑娘差一点儿就露出来了。”

        永秀咬开仁丹,舌上薄荷味直冲鼻尖:“我知道,只是……”只是没想到姐姐竟一点儿也不记恨她。

        百灵叹了口气:“姑娘如今既都明白了,那也别再别扭了,六姑娘的例子就在前头摆着。想想六姑娘打小都没见过二老爷几回,咱们老爷总是疼爱姑娘的!”

        永秀轻轻点头,往后就各归各边,姨娘那边她也不会丢下不管,爹姐姐和嫡母也一样要孝敬。

        永秀咬咬唇:“等回去了,你去问甘棠讨几个花样子来罢。”也问问嫡母喜欢什么,她好亲手做了送去。

        百灵喜笑颜开:“诶!”可算是好了,姑娘可总算是想通了!

        朝华也在等前面摆宴,等客人们都入了席,她看了眼令舒。

        令舒浅吸口气儿,跟朝华到梢间,让丫头守在门口,鬼鬼崇崇的样子让朝华看了就想笑:“你这样一看就是在作贼。”

        令舒气得脸上微红:“我是在替谁作贼?”说着咽了口唾沫,“都办好了。”

        她打小就没少使唤两个弟弟,用他俩用得极为顺手。

        两兄弟又都还是淘气爱玩闹的年纪,爹娘都天高皇帝远的,胆子就更大了。

        一说要让他们俩留住沈聿,容修笑道:“四姐姐放心罢,不用咱们留他,楚六哥正留他呢。”

        沈聿收到了请柬当然要来。

        他误以为容寅是杀父仇人,呆在容家那段时间,容三爷待他如子侄,而他少不了有虚与委蛇的时候。

        如今容家三房有喜事,他自然要到场恭贺,以全其情。

        回帖送出去,就将容家送来的彩头盘了一遍,挑出些黄金让白菘到山下金店兑换了银子。休沐日时,他亲自下山,到砚斋中挑了一方端砚。

        沈聿知道容家必有许多亲戚朋友送上名贵礼物,但这方砚已是他手头能拿出来最合适的礼物了。

        白菘哀声叹气:“公子!好容易容家又把东西送回来,咱们可算不愁上京的盘缠钱了,这一出手又花了大半!”

        眼下已是数米而炊,还这样花用,省闱之后如何上京城啊。

        沈聿看两个书僮一脸精打细算的模样,对他们道:“省闱得名,书院会送考。”不仅送考,落脚地也是京城的余杭商会。

        余杭富庶,商会会馆吃住都不差。

        白菘芦菔一听,脸都泛起来光来,终于不再念叨家计艰难,公子还把余下的几十个铜板给了他们,让他们切点酱肉加餐。

        楚六上回已经问过沈聿为何对容家三房的事这样开心,沈聿当时答道:“容世叔甚是厚待我,他有了嗣子,我自然高兴。”

        这回他见沈聿上心,也不再多问,只是玩笑道:“你送这方砚台,倒不如把你用过的笔送几枝去。”

        如今书院上下都知道有个妙笔生花的沈聿。

        万松书院按“天、地、玄、黄”分班,沈聿头一个月只上了五天学,就被分到了天字班。

        有好些黄班的学生找到楚六,想托楚六偷拿几支沈聿用过的毛笔给他们。

        余杭城学风盛行,学子们考试之前去各个寺庙拜香散心求考试顺利都是寻常事,年年考前寺庙里的文昌殿前都长满了考生。

        一样是求顺利,这些人便想要一支沈聿用过的笔。

        楚六实在觉得好笑,被他们缠不过,对他们道:“沈兄对笔看得极严,数着数的用呢。”

        越难拿的,反而越多人想要。

        沈聿发现自己常常找不见毛笔,干脆就在书桌右上角贴了张小白条“金不换,笔换。”

        毛笔中最便宜的那种一文钱一支,读书人称这种笔为“金不换”,沈聿自小到大用的都是这一文一支的金不换。

        贴上这张条子之后,他桌上不仅不少笔,有时还会多出几支来,写字时再也不会没笔用了。

        别人都换笔,楚六先还浑不在意,他差的是笔吗?是沈兄一日一日的苦功。

        他自觉如今已经算是刻苦用功,连原先的朋友们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

        等见过沈聿是怎么读书的,才知自己的用功不过是锦绣公子哥儿们口中的“用功”,也用自己的笔换了支沈聿的笔。

        沈聿看着那只玉管狼毫,直言:“楚兄这只太贵了。”

        “那你就多给我几支,越秃的越好!”他把沈聿那些写秃了的毛笔整排挂在书桌前,想偷懒的时候就看一眼。

        还真的一天比一天学得更久更晚,苦读了小半个月。

        家里带去的蜡烛一下消耗得快了,书僮回去取蜡烛。祖母母亲听说他天天点灯熬蜡的读书,一气儿送上山一箱子蜡烛,还抬了七八只攒盒上山来。

        管事的一样样说:“这是老太太给的人参丸,这是老太爷赏的笔墨,这是大夫人给参须参叶茶,这是二夫人预备的参膏……”

        臊得楚六面红耳赤,发起公子哥的脾气来,除了蜡烛一概都不要。

        “回去回去!全拿回去!”

        丢了这么大的脸,楚六放假也不想回家,拉上沈聿来赴宴散心。

        沈聿道:“已经道过贺了,此时回去还能夜读。”

        ……

        “沈兄,你就当是让我歇口气成不成?”说不定宴上还能看见三妹妹!

        楚六竭力劝说:“容家这宅子是好几代传下来的,园中那座打唱台就连我们家都没有。”

        世人都说楚家的半湖春画舫多么富贵奢华,其实容家只是不显摆出来,不像画舫入湖,人人皆知。

        “那垂檐全都镂金错彩,四面镂花雕的《八仙过海》《子仪献寿》《穆桂英挂帅》……容家极少开宴,就是我也没见过几回,沈兄来都来了,岂能不饱饱眼福?”

        沈聿不为所动。

        楚六继续说道:“两面水阁长廊,一边坐女眷,一边坐男宾,唱戏的时候环音入耳……”

        沈聿心中微动,他还未答应,容家五公子和六公子凑了过来:“正是正是,沈兄和六哥都留久些,今儿请的班子极有名气的!”

        到底怎么有名,容五容六也说不出来,二人一样是大家出身,但祖母严厉,他们俩在读书上比楚六用功得多。

        家里少开宴,在学中也不怎么玩闹,只是性子活泛些。

        沈聿的目光在容修容衡两兄弟的脸上打了个转,两人叫楚六叫得亲热,但目光却是望向他的。

        他微一沉吟,那两兄弟就互换眼色:“我们俩还想请沈兄去我们的书斋瞧瞧,再去园子里头转转,我们还有收的琴棋篆刻,园子里水廊上刻着全本的《白蛇传》呢!”

        沈聿还不表态,容五容六又说:“假前先生给的功课,我们已经写完了,想跟沈兄探讨探讨。”

        沈聿明白过来,是容家有人要见他或是要看看他?

        是长辈?长辈只需把他叫过去请安就是。

        沈聿眸光微亮,难道是……她?

        第41章 鼓锣

        华枝春/怀愫

        沈聿留下来宴饮听戏。

        容五容六给姐姐报完信, 才想到这事好像不合规矩。

        “四姐,要是被发现了, 咱们是不是得一起挨罚呀?”容六年纪小些,还是有点害怕祖母的,他家的祖母可不是磨两句就能消气的。

        也不打他们,就是罚他们去跪祠堂,他跟五哥跪过一次,从此再也不敢惹怒祖母了。

        而且怎么是三姐姐要见沈聿呢?不应当是四姐姐见一见楚四么?

        容六还冲着容令舒挤挤眼睛:“四姐,楚四哥也来了, 你不见一见?”刚说完容六脑袋上就挨了一扇柄。

        容六捂着额头, 容五幸灾乐祸。

        令舒收回小扇:“你们俩谁都不许轻举妄动, 听我的号令行事。”

        容五容六当面答应, 背转过身说:“别听四姐姐她说得痛快, 她自个也要听三姐姐的号令。”

        令舒还没走远呢, 闻言转身又给了弟弟一扇柄!

        好容易等到了晚上开宴, 点春堂外的打唱台四周悬起四挂明角风灯,先是男宾们入座,跟着女眷入席。

        朝华陪着亲眷们说了半晌话, 好不容易才能在水廊坐下, 一面吃酒一面听戏。

        容老太太坐在点春堂中, 身侧都是族中许久未见的老妯娌们。

        楚氏在堂内和水阁都设了座位, 里头招呼过一圈, 捞着空闲坐到水阁来。

        女孩们挨排行坐, 自朝华起到令惜止, 都坐在大伯母的身边。

        楚氏微松口气, 笑盈盈看向朝华:“今儿这样的大喜事,你也能松快松快了。”说着低声对朝华道, “她们几个的酒水都是花浸的甜汁儿,你的是细花烧酒。”

        朝华忍不住露出笑容来,楚氏看见她笑,也勾起唇角:“就那一小壶啊,可不能多饮,回去再喝。”

        到底还有亲朋在,万一过了量就不好了。

        朝华执起酒盅,向大伯母敬了一杯。

        楚氏见她举杯,心中也是落定了一件大事的,执起杯来浅浅饮了一口:“我还要送客,也不能多饮,这一口算是敬你母亲的大事!”

        “没有大伯母,便没有今日之喜。”

        朝华轻声说完,满饮而尽。

        她本来想敬三杯的,楚氏按住她倒酒的手:“就这一小壶,统共才有几杯?知道你有量,也得慢着些喝。”

        楚氏说完看了眼坐在点春堂内的容老夫人:“令舒都跟你说了罢?”她猜也猜得着,令舒必把事情告诉朝华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