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晨去找苦豆腐。
苦豆腐的房子很大很旧,古香古色,可能是晚清或者民国时所建,原本定是豪华气派,但现在已经摇摇欲坠,空荡荡的显得有点阴森。
苦豆腐的书房中,林晨呆了,他看到了多得难以计数的书:分门别类地放着除妖捉鬼、画符布阵、超渡亡灵、堪龙寻脉、占卜算命等等古典书籍,简直无所不有,这......这哪里是一个现代人所拥有的书房,分明是武侠小说中的古代秘笈集中地啊。大部份的书都落满灰尘,有些书还歪歪斜斜倒着,看来主人遗忘它们有些时日了。
苦豆腐说:“我老了,眼睛不行,精神更不行了,看不了书上的小字。这本《卜筮正宗》,你自个儿去研读吧,有什么疑问可以与我探讨一下。”林晨打开这线装的小册子,纸张已经发黄,有些虫孔,但里面的蝇头小楷依旧清晰端正,每一句口诀边上还有些更小的注解,没有好眼力还真看不清楚。他敢打赌,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写出如此小如此正规和漂亮的毛笔字了,所有字小得不可思议,但是每一笔都很清晰,与印刷的字体差不多。
在当时,也许是林晨对于神鬼之说并不是很相信,对于画符捉鬼之术更不相信,因为他所学的现代知识与此格格不入,也许是他以为以后有的是机会,所以没有要求看其它的书,但是后来他为此事遗憾了很久。
林晨走的时候苦豆腐随手又给了林晨三本书。
回到家中,到凌晨二点,林晨还在看着刚抱回来的书,看得入了迷,忘了时间。《卜筮正宗》作者是“古吴洞庭西山王维德洪绪”,林晨并不清楚这里的古吴是指什么时候,但是这本书真的不愧为“正宗”二字,远离古人的鬼神惑人之说,以作者和他师父在民间数十年的实际例子为依据,对《黄金策》进行详细批注(《黄金策》据说是明朝易数大师刘伯温所箸,是六爻预测学说中最权威的书,数百年来无人可更改一字,可见其严谨、正确),更细数《天玄赋》,《易林补遗》,《易隐》,《增删卜易》等书中自相矛盾不合情理之处。书中开篇便明确了占卜的定位和作用,“卜筮一道,导愚解惑,教人趋吉避凶”,接着分析为何能算准,‘断吉凶决忧疑,辨阴阳于爻象。’圣经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问卜者不诚不格,占卦者妄断不灵,此二语实定论也......”接着细说算卦为何有准与不准的原因及人为带来的祸害。第一章便是五行生克,天干地支冲合、刑害,起卦方法、六亲取用,装卦、安世应、排六神、定卦身等等基本口诀;第二章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身世应等;第三章是辩辟各古人箸作十八论和《黄金策总断千金赋直解》,详解天时,年时,国朝,征战,身命,婚姻,产育,病症医药,鬼神,种作,求名,仕宦,求财,家宅,坟墓,求师,学馆,词讼,避乱,逃亡......等各种推算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一章是作者用多年行走江湖的实际例子来回答难以理解的口诀的“十八问答”。
林晨看得头大如斗,虽说作者写得很严谨、很详细,但是太多口诀要记忆,还有些很难理解,更难系统应用起来,而且这些文言文看起来有点吃力,如果不是他从小对古文诗词就感兴趣,恐怕还看不了这些书。他想,先了解一下,以后再慢慢研究,反正在学校有的是时间,至少现在明白一个道理,卦是可以算准的。这“至诚之道”便是求测者心急心诚,只有心诚才能集中意念。古人不明白人的大脑在集中意念时可以发出脑电波,向过去和未来发射出去,通过人体磁场与铜钱磁场相通。铜钱丢出来形成八卦后,就可以跟据复杂的口诀推算出事情的经过和结局,古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让人求测时诚惶诚恐,便要求求测者吃斋、点香、拜鬼神等等。更有江湖骗子以占卜、算命为借口坑蒙拐骗,结果弄得千古流传的学术变成了迷信的代名词。事实上它与鬼神没有任何的关系!难以理解的是,八卦真是古人所创吗?他们从何知道八卦可以预测?为什么八卦里面能包含未来的信息?
恍恍惚惚之间,林晨仿佛来到了红岩岭,站在了顶峰的巨石上,天空的云层透出一层诡异的红光,照在暗红的岩石上,形成了黑中带红的颜色,好象吸纳了浓浓的鲜血,天地之间有一种沉闷的声音在回响,象是远处暴雨前的闷雷,又似那洪荒巨兽的喘息声。声音虽然很底,但却重重地敲击在心上,似要把心藏挤压出来。
四周天空突然涌起乌去,快速向红岩岭滚滚而来,云层间紫电闪耀,宛延如游龙。地下升起浓浓黑雾,时卷时舒,形成一团团黑影,象是蠕蠕而动的魔怪大军。
紧接着,林晨看到了红岩岭上的十个古洞都在往外冒着一层烟雾,按一种特定的规律,象是呼吸一样向外吐着白气。山体开始蠕蠕而动,象一个巨兽的胸腹在起伏,而蠕动、白气喷出的规律与沉闷的声音竟是一致的,声音响一次必然喷出一团白雾,他感到极度的恐惧,身体在擅抖。这山,就是……是一个妖兽的身躯,声音是它的心跳,白雾是它的呼吸,这……这怎么可能!这难道是在做梦?一想到做梦,林晨立即清醒过来,发觉自己正躺在床上,全身冷汗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