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或许双赢

        

        衙役有休息的地方。

        忙的热火朝天,一下都过来休息,总算能喝口水。

        水是刘采给烧的。

        大家更感激汪汝迁。

        其实一顿饭不是吃不起。

        海城县还是蛮富的,只要没特殊情况,过得还算滋润。

        但每天送饭是个事儿,送多少人更麻烦。

        关键是,上面忙着,他们停下来吃饭?

        今天不一样,汪汝迁是帮了不少忙,让他们现在真的能停下来喘口气。

        有人不好意思:“景伯你这是。”

        有胥吏使劲拍汪汝迁单薄的肩膀:“你真是帮了大忙,我们还说要请你吃饭的。”

        其他人点头,没错。

        这年轻人一看就很有前途,拿着他送的银子请他吃顿饭都是小事。

        汪汝迁从一早忙到现在,精神挺好,长得精致但不娘,明亮的眼睛带着真诚:“承蒙大家不弃,教了我很多,该我请客才是。这不算,改日,海陵酒店。”

        有个二十多岁的、看着家里条件很不错,对汪汝迁也热情:“就这么说定了,海陵酒店、我请。”

        众人打趣:“吃这大户没错。”

        有起哄的:“海陵酒店不够。”

        那书吏来发飙。

        大家不一定归他管,但休息了一会儿,就赶紧去干活吧。

        敢跟着汪汝迁休息,是因为他很特殊。

        他家、小娘子能拿出十几万两的银子,压根不在意衙门给他气受。

        有那么多银子,还有提督的背景,有点事儿县尊都能放过去。

        这是县尊叫汪汝迁帮忙,而不是他自己来谋生。

        刘采在这儿,十分的低调,默默的帮着收拾。

        衙门的情况很复杂的,有人或许要功劳,有的或许要运作,还有、不需要理由。

        县尊叫了汪汝迁,他师出有名。

        刘采跟着,帮他处理一些小事。又不求着某些,所以并不怕。

        今天是真忙,刘采不要银子、像那些服差役的,衙门自然也乐意。

        而且刘采会做事,很会。不和人抢功劳,别人还能偷个懒。

        汪汝迁又到县尊跟前了,把他的处理意见写下来给县尊参考。

        知县也是忙一天,都懒得动脑子了,照着改一下。

        汪汝迁就在一边学。

        知县看他,真好苗子!再教一点,没准明天就更轻松了。

        书吏在一边,黑着脸,好像别人欠了他十万两银子。

        知县看他一眼,问:“你是不是身体不好?休息几天吧。”

        书吏愣住。

        知县认真的。谁乐意看这臭脸?看汪汝迁漂亮的脸不好吗?

        有了汪汝迁这得力助手,还要书吏在这儿硌应,嫌自己活的太久吗?

        人家不要银子,书吏的手伸的特别长,影响知县利益了,懂吗?

        汪汝迁默默的站在一边,看着书吏被休了。

        其他衙役在一边看着,休的好,景伯威武!以后就跟着景伯混!

        知县完全有权休了书吏,就算胥吏有能耐,就看谁斗得过谁。

        这书吏终于慌了,和县尊低头:“这阵忙。”

        知县大方:“没事!有景伯在,一个顶仨。你就安心的去休息,有病要趁早治,别耽误了。”

        老子看他不顺眼,年前忙又如何?衙门忙最主要是知县的事,书吏又习惯性当他的事了?还是年前、是捞银子的好时候?

        老子就喜欢看他急,看他上火,看他能不能干掉景伯。

        书吏知道无可挽回,对汪汝迁就更杀意了。

        汪汝迁什么都不怕,毕竟他有小娘子。

        背后有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好。

        知县高兴!把今天收的外快,叫人分汪汝迁一百两。

        汪汝迁不要。

        知县说:“没有白叫你帮忙的。你看到了,为了海城县,有多少事儿?所以,明天和那个刘采、一早就来。哦,中午的饭给我留一点。”

        汪汝迁直接问:“县尊想吃什么?”

        知县大笑:“随便。”

        手里有一匹千里马,这心情谁能理解?

        用一天爽一天,天天用天天爽。

        还是要再培养一下,用起来就更爽了。

        知县琢磨着,从小娘子手里要过来、可能性有多大?

        小娘子手里、有梁震霆那样的人才、还有这个,或许,要送也是提督那些。

        知县要好好谋划。

        他肯定有优势。

        比如,小娘子不去见提督,不想去做个晚辈?

        那他和汪汝迁就能亦师亦友,或许能教的不多,但他这个位置很适合汪汝迁发挥,适合才是好选择。对他不压抑、不影响他发挥。

        知县就能腾出手来搞点别的事。

        他不是没能力也不是没野心,有时候就是不行。

        现在,有提督在那儿,借用一下。

        知县想的入迷。

        汪汝迁退下。

        衙役小心和他说:“县尊爱吃兔肉。”

        汪汝迁谢过,见到另一个,才想起来问一声:“县尊喜欢怎么吃?”

        胥吏拉着他小声说:“兔肉炒藕。不过,那位就是顾家的人,你千万小心。就算大街上、那也是说不定的,今天就有三起路上的案子。”

        汪汝迁知道,所以特认真的道谢。

        胥吏拍拍他肩:“我看好你。你和我们都不一样。”

        汪汝迁诚恳:“再怎么着,都是你们半徒。”

        胥吏特别高兴。要的就是有能力、还谦虚,有银子、不浮躁。

        汪汝迁已经看出来,别说海州藏龙卧虎,这衙门也是。

        有几个特别厉害的,其实给他知县都能做。

        不是有些人那个做法,是很正经的做好。

        但是,没有发挥的机会。

        有的人不在意,反正游刃有余、日子过的很滋润。

        汪汝迁觉得,如果能将他们的能耐学到三成,真拜师都是应该。

        他读书人,尊师重道。

        虽然别人能看出他年轻,还有书生意气,那又如何?

        小娘子都说过,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既是读书人,一辈子保留书生意气,不需要那过于世故。

        只要有能力撑得起,书生意气就是性格。

        方必健先回客栈,还有点懵。

        翠玉问他:“又怎么了?”

        这么大的人、比她还大,是一点都不让人省心。

        方必健和她说:“汪汝迁分了一百两银子。县尊给的。”

        翠玉愣了一下,但不难理解:“银秋城就是富啊,素宁出门都能捡。”

        这倒霉蛋就不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