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堵西门

        

        东厢房三间,正中间这间比左右还能小一点。

        不过摆上桌,坐野蔓和三个丫鬟还行。

        王素宁十分敬业,一边吃饭一边摆着她的石头看。

        天暗,屋里点了一盏灯,照着石头更好看。

        这是比她手稍大的一座山,竖起来摆着,越看越好看。

        翠玉说:“这是个笔架。”

        王素宁仔细看,山是完整的山,但沟确实能做笔架。虽然她不爱读书。

        王素宁催苒若:“把你的拿出来看看。”

        苒若最小、后来的,性子本来就不强,这也不算什么,就把她盒子打开。

        王素宁看着,里边是一支笛、石笛。

        苒若就喜欢了,这支笛子好漂亮。

        王素宁羡慕:“你学过吗?”

        苒若说:“学过一点,不算好。”

        野蔓说:“那你空了多练练,回头吹给咱自己听。”

        苒若高兴。听着西边那吹拉弹唱,她若是再来两个人,一定不比那边差。

        不过那边卖艺又卖身,这边就不卖了,自己玩。

        王素宁向主子馋:“苒若的声音真好听。”

        野蔓哄丫鬟:“你不是有福气了吗?”

        苒若笑笑。

        翠玉也乐,虽然妖精见多了,但天生有这好嗓子的、真没比得上的。

        野蔓吃个半饱,出来。

        翠玉忙给她穿上披风,到傍晚更冷了。又盯着王素宁。

        王素宁高兴:“主子的药可真好。”

        翠玉就说:“以后注意点,别糟蹋主子的药。”

        王素宁不敢。

        野蔓听着前边的动静,大石头拉来了。

        院子里好些人来看,外边大街上也是看的。

        四头牛、二三十个人,老大的车运着极大的石头。

        银秋城运大件并不少,反正这宅子更吸引人,尤其,今天把提督的亲戚都打了。

        一些人闲的,都跑来看。

        有人拉着方必健问:“买这个做什么?”

        方必健看着妇人,还想占他便宜?直接怼:“干你屁事。”

        妇人来气儿,但看着野蔓老祖在那儿,还是忍了。

        那位小娘子,小小的个子,都快打出名了。

        一般人如果被打、多半是白打。就算去衙门、赔点银子、能顶什么?

        卖石头的管事、那位温润的公子跟着来了。

        管事直说:“对这宅子好奇,能进去看看吗?”

        野蔓点头。

        从侧门进,看那些人忙。

        影壁挡在那儿其实挺碍事的。野蔓都觉得,将影壁砸了也不错,完了再修。

        管事看着这院子,问小娘子:“这石头准备放哪儿?”

        野蔓指着影壁里边:“就那儿,修一个半月形的石台。石台稍微大一点,周围能坐人。用白色、黑色、素色都行。”

        管事干脆:“石头我那儿有,这石台就给你修了,你看哪天方便?”

        野蔓说:“这场雪后吧。”

        管事看看天:“没问题,到时叫人来说一声。”

        李崇明过来看:“半圆形的石台这样吗?放那个石头是可以了。修个二尺高。”

        管事的人也来看:“前边就修到一丈长了。”

        管事说:“一丈长、深就不够,一丈二正好。”

        影壁长是一丈八,这样一边还有三尺,是可以的。

        野蔓看着好极了。

        她是准备堵门的:“石台的这边种一点竹子,这边种一株栀子花。”

        栀子花开花的时候香飘出去,不开花了也是常绿。

        正屋的门一开,有晚霞,有翠绿,极好。

        管事看她,这要搞成花厅了?

        一个小娘子的大宅,还真由着她折腾。

        毕竟,正式待客还要到后边。花不花的谁和她计较?

        这边、要修石台、将大石头搬上去,那边就不卸车了,实在是费劲儿。

        眼看会下雪,罗发拿不少稻草来盖一下。

        有大石头、不好盖,一群人折腾半天。

        等把牛牵走,天就完全黑了。

        野蔓看着大家,不好意思:“买石头耽误了买床。”

        武守仁说:“不至于。床没买好,后边也是能住的。”

        随艳好奇:“这石头就放在门口吗?”

        野蔓和自己人没什么不能说:“拿它堵门。还有浣洗房前边那侧门也可以堵了,省得看。”

        随涛想想:“那边的门是能堵。夜里可真热闹。”

        王素宁问:“夜里很吵吗?”

        随艳说:“也没有,可能这阵也忙?”

        王素宁想想知春馆,不过,客栈那边也热闹,对睡觉不是很影响。

        只要不影响主子睡觉,别的都是小事。

        衙门。

        这会儿该休息了。

        一个衙役非要拉汪汝迁说话。

        汪汝迁忙着呢,手停脑子也不停。

        衙役在他耳边聒噪:“你这样的才华,将来必能出人头地。”

        汪汝迁没反应。

        衙役很可惜:“不过,就算卖身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汪汝迁说:“你没有我这样的才,是不会懂的。”

        走了。一边拿卖身踩你一边可惜你疼了,这是什么鬼?他还不如多干点正事。

        衙役追着后边扯,拐个墙角扯了县尊。

        知县说:“在这儿当差耽误你了,你明天就别来了。以后飞黄腾达,别忘了大家。”

        衙役懵哔,为什么要赶他走?他做错了什么?

        老吏听说了、也来掺和:“在衙门、和奴才也没多大区别,有好前程就赶紧去。”

        有人就嘲讽:“天生的奴才命,以为离了这儿就能做主子?”

        大家动作很快,吃顿饭的工夫,就把人清理了。

        知县将刘采叫来,服差役,一天补贴一两银子。

        刘采快被馅饼砸蒙了。一天一两银子虽然比不上知县,但能赶上主簿。或许还有一些油水。

        他本来就帮汪汝迁,这是给他名分、更名正言顺了。

        说实话,能在衙门当个差可不容易。尤其海城县这么富,不知道多少人削尖脑袋要进来。

        那家里有银子的,也要来、因为多少有点权。

        至于刘采顶了人家、得罪人、就不算什么了。

        主要是汪汝迁能干,连老吏都能偷懒了。

        刘采不偷懒,他能和老吏学的也不少。做学徒多干点有什么说的?

        于是,衙门的局面就这么有点奇怪。

        又热火朝天!

        大家吃了饭继续干,今天收入不错,一人至少能分五两银子。

        那被撵的,就后悔去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