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附凤

        

        一早,天还没大亮。

        冷风透骨寒。

        一行六骑出了城门往北而去,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汪汝迁还不会骑马,由林根带着。

        野蔓虽然小小的一个,骑着马跑最前头,势不可挡的。

        路上有几只鸟见了都乱飞,这冬天的山也不是光秃秃。

        汪汝迁一路飞驰,决定回到银秋城就学骑马。

        主要是家里有马,衙门也有,还有学的地方,以后骑马很方便。

        虽然坐车舒服,这么早,路上也有车,有商队。

        越走天越亮,路上繁忙。

        要过年了,商人都辛辛苦苦赶年前赚银子、好过年。

        衙门这个时候如果出岔子,商人怎么都是要掏银子,要不然可能血本无归。

        豪商巨贾,底子厚,一次翻船也很恐怖。因为商人谋利,为了多赚就会多投入,翻的狠了就完了。小商贩想多赚一点,其实就差不多。

        富州和海州闹得精彩,但这条路不能阻断,朝廷都不允许。

        朝廷每年要从富州和海州拿多少银子?

        野蔓依旧是拼命赶路。

        到板桥乡的时候,还不到晡时。

        人马跑的挺累,但这距离,也是挺爽,而没累趴。

        汪汝迁看着这熟悉的地方,没多感慨,就到了家门口。

        汪家,这会儿正忙着。

        巷子里,已经有人喊:“汪生回来了?”

        一大群人围过来、要吃饭了大概都回来了、能出来这么多,四处炊烟起,感觉更热闹。

        野蔓就担心谁家火没看好。

        一群人看着汪汝迁兴奋:“变化好大啊!”

        更有消息灵通的、飞奔而来:“听说你现在了不得了!”

        那些不知道的、忙问:“怎么回事?”

        那知道的、一时没多说。

        毕竟,现在的汪汝迁、好像比读书的时候更厉害,暂时来说又不是太体面、不到炫耀的时候。别人就不需要替他说,就看他。

        看的人都惊叹,真的是变化大。大半个月吧,变了个人似得。

        以前就长得好,现在更漂亮!

        穿着披风,有点富贵人家公子的样儿。

        虽然很多公子、都比不上。

        反正汪汝迁从小就比别人强,比不上很正常,用不着自卑。

        廖家几人出来,看到汪汝迁、更高兴!

        李盛拉着他进屋,一边说:“都猜你能不能回来。”

        几人又要将小娘子往里边请。

        野蔓就不进去了。这宅子,后边都拆了准备重新盖,乱哄哄的。她去锦湖酒店。

        留了林根和林枫跟着汪汝迁,野蔓带走燕旻和周蒙。

        廖家的人对林根和林枫很客气。看到汪汝迁这样、就更放心了。

        廖水仙有点好奇,问:“你在海州做什么?”

        汪汝迁简单的说:“就是衙门挺忙,去帮他们做点事儿。”

        廖家人都瞪大眼睛!

        在衙门做事,那是想就能的吗?那是忙就需要的吗?

        去服差役、有些人固然不愿,但汪汝迁显然不是,这气势就不一样。

        晚一些,胥防就骑着驴赶过来。

        他和廖水仙定了亲,汪汝迁的娘他也叫姑,就算代汪汝迁给他娘上香都是可以。

        七七要讲热闹、人多,这是人气。

        要摆上几桌。也算丧事暂时告一段落。

        所以,廖家的人都赶来,尤其汪汝迁回来了。大家将院子里收拾收拾,好在前边没拆,挤一挤能摆几桌、也有睡的地方。大冷天儿怎么挤都行。

        老太太拉着外孙、很激动。

        汪汝迁把银子给她:“这是我自己赚的。”

        老太太忙说:“我们够了,你自己要用。”

        汪汝迁说:“我要用的还多,不差这点。以后我要是忙、没回来,大家都照顾好自己。”

        汪汝迁又拿出一沓的文章给胥防:“你最好抓紧了看,我后天一早就要走。”

        大廖氏问一句:“走的这么急?”

        汪汝迁说:“要过年了,衙门忙。我这给人帮忙,银子都拿了,不好耽搁。”

        大廖氏原是随口说。听到外甥这么说,又骄傲了。

        大舅廖焕叮嘱:“要好好干活。”

        二舅廖煜说:“能有这么个差事也挺好。”

        廖焕觉得好像没这么简单。

        是不是忘了?汪汝迁还培养胥防呢。

        不过,汪汝迁能从衙门做起,这比嘴上说的更实在。

        衙门也是比较体面的,多少人想方设法也进不去。

        胥防顾不上多说,已经坐在屋里点着灯开始看。

        廖家的人看看那,对于汪汝迁做了什么、感受更深。

        大廖氏就问:“你还写文章呢?”

        汪汝迁对大姨客气:“有的也不是,就是想到什么会写下来。”

        胥防看了一点,过来问:“要不要请晏尧臣他们?”

        汪汝迁有着和以前不同的气势、更平和、沉稳:“我明天都在。”

        胥防觉得要仰望,不由得问:“你在衙门做什么?”

        汪汝迁笼统的说:“大概什么都干。”

        因为真就什么都干。和上下都混熟了,他们有事都喜欢叫他。有的是为难,有的是偷懒,有的是想指点。

        对于想偷师的他而言,来什么都是好的。

        或者,知县、知州都要管这些,他都学、一点毛病都没有。

        这、大概就是小娘子说的从底层做起,会有很多不同的领悟、收获。

        胥防现在还不太懂。

        他主要任务是读书。

        一会儿,胥家的人用驴车拉着不少东西过来。

        汪汝迁作为孝子,十分感激。

        胥家的人、也不提伤感的了。

        事实是,当初廖氏葬的不好,这也算补上。

        给死人补了,给活人的面子也有了。而且,汪汝瑛的事还有人瞎扯,把汪汝迁的势摆起来,那瞎说的就会少的多。

        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番诚意。

        邻居又纷纷上门,表示明天要帮忙,再把廖氏的坟好好修一下。七七的时候修也很合适。

        汪汝迁忙的不可开交,虽然有不少应酬,主要还是真心。

        他对娘、伤感少了些,恨意淡了些,不等于不存在。

        晏景仁赶过来,就很晚了。

        汪汝迁很感激,能为他娘来的、都是好。

        晏景仁当初就来了,不过,今天有个事儿:“明天得小心点,崔附凤、饶势他们怕是有什么动作。”

        廖水仙怒极:“他们还想做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