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韬光养晦

        

        银秋城,衙门。

        衙役看着汪汝迁来,仔细一看、差点不认识。

        这青色暗纹圆领袍,将人衬的玉树临风,没有比他更好看的了。

        尤其冬天,这一抹青色,让衙门都风骚起来!

        果然,衙门里没汪汝迁就不行,这才几天、就快乱套了。

        老吏看到汪汝迁、就像看到救星、拉着他就走。

        另一个、过来抢人。

        门外又来一个人,直接找知县:“州尊那儿有些事,想借汪景伯一用,不知可行?”

        知州来借人,知县不行也不能说啊。

        汪汝迁不在,知县都头大,叫他来吧。

        一群人看着。

        汪汝迁觉得,他可能会被瓜分。对于他这样一个偷师的人来说,其实是好事。但他至少要记恩,是县衙给了他这个机会。

        县衙不给机会很正常,只要几个人排挤,他就别想如鱼得水。给机会才是难得的。

        所以,汪汝迁和知州的人说:“承蒙抬爱,不胜惶恐。实在德薄才疏,县尊及诸位不弃,小子才能跻身于此。前辈贤能,小子尚不及十一。”

        他还需要好好偷师,等县衙学完了再去州衙不迟。

        州尊真要人,不论要哪个都好,对他们或许是不错的机会。

        一些人想到这儿,对汪汝迁更感激了。

        年轻人有能力不骄矜,其实他们、光论资历就很不错。

        州衙的人无语,以为抬举他?是叫他去干活的。

        要过年,州衙也是有很多活儿。

        海州、管的是一州,除掉各县管的事,到州衙还有一大堆。

        听说这么一个能干的,知州就想借过去用用。

        这也不好强抢,毕竟有丁家那些混账抢人在先。你说他们抢个屁啊,都是傻哔玩意儿。

        衙门有人来了,挺急的事儿。

        几个衙役抓着汪汝迁就跑。

        知县看这意思,纠结半天,只能让一步:“要不、让汪景伯下午去?”

        州衙的人想想、也行,先回去这么交代。

        知县找着汪汝迁,叹息:“你辛苦一些,到小年就轻松了。”

        毕竟也是挺好的机会,知县不想耽误他。

        汪汝迁不说辛苦。

        一群人拉着他干活,一边安抚:“年轻人,多干一点。”

        “到州衙,机灵一点。”

        “那些人,和我们不一样。”

        “说白了,就是看不起我们。各种看不起、刁钻。”

        “一定是叫你去干活的。”

        “问题是,叫你干活、还不让你好好干。”

        “我觉得,多半是有什么难搞的,或者给你挖坑。”

        “老哥教你几招。”

        “对,我们教你。你也不用十分怕他们。毕竟,是州尊叫你去的,背后还有人呢。”

        “去帮个忙能有多大事儿?那我们也不答应啊。”

        毕竟,还得来这儿干活。

        汪汝迁听着闹哄哄的,挺有趣。

        或许,这时候才能感受到、一种感情?

        人、都是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格外珍惜。

        抓紧了半天时间,恨不能让汪汝迁干三天的活儿。

        刘采看他连口水都喝不上,就哭笑不得。毕竟,大家还真教了各种绝招。

        有他们对州衙的了解、老吏的脾气、一些根脚等,这要不是特殊情况,他们真不一定会说。

        他们是以这个、换取汪汝迁的辛苦,愿交换都是不错了。

        也有指望他和知州打好关系,或者以后更好,这是提前交好了。

        总之,有起哄的,真真假假的,说的不一定对,也有掀了自己老底,很好玩。

        知县都看的傻眼。

        他没经历过,他对州衙也没那么熟。

        就算他了解了、也会有用。

        秃然都羡慕汪汝迁,有这样的基础再去,可是要容易的多。

        虽然那些人还是难打交道,但有准备和没准备就不一样。

        这是汪汝迁身份的特殊。

        他不一定要在台面上,但在背后,或许能出入王府。

        这可是相当了得!知县都得重新审视。

        或许,那个厉害的小娘子,就是走的这条路。

        世上的路很多,不一定是你看着的。

        也就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东西。

        那位小娘子的底气,肯定和王府什么的有关。

        知县是不是能放开手脚的干了?

        一时放开一时爽,一直放开一直爽。

        他和汪汝迁合作啊,有时候还是需要台面上的,他自问有这个能力。

        之前的案子还没完,他觉得冬天越来越美,梅花开了,要过年了。

        汪汝迁差点累趴下。就觉得前途有点昏暗。他需要回去一趟。

        知县就乐了。果然要回去找小娘子,那位才是最厉害的。

        知县特别大方,让汪汝迁早上辰时到,午时走,回去吃了饭再去州衙。这安排很好。

        坐在马车上,汪汝迁觉得热热闹闹的大街都是安静的。脑子快炸了。

        甚至想赖在小娘子跟前,虽然就想了一下下。

        林庐。

        野蔓坐在堂屋,等着吃饭。看着美少年、就想笑。

        汪汝迁看着她的笑脸,终于恢复差不多。

        王素宁就很兴奋:“你下午真的要去州衙?”

        汪汝迁坐下。

        野蔓就给他吃一颗定心丸:“去州衙就要藏拙,他们说你什么都没关系。简单的活儿能干勤快一些,秀智商的、全部不懂。就算他们知道也没关系。”

        汪汝迁愣着,洗了手到拿起筷子,终于想明白,轻松了。

        州衙那关系、绝对比县衙复杂。

        县衙的关系、他看到的那些、就很复杂。

        那里边牵涉利益,汪汝迁完全没必要去碰。

        他是去偷师的,这点不能改。

        他只要埋头干了,就有机会偷师。

        现在不急着表现,以后多得是机会。

        何况,那些人都聪明,谁愿有个比他们聪明的?

        野蔓再说:“不需要在知州跟前多露脸。就算他们发现不对,你可以说县衙吹的,甚至暗示,他们看在提督的面子上。这对县衙无伤大雅,只怕有些人就是这么猜的。虽然做事还是要直,但在不同的人跟前有不同方式。”

        汪汝迁就明白了。

        知州和知县就不同。

        知县或许将他当个人才。

        知州或许只是忙了、偶尔这么一想。

        就像知县开始用他的时候,也是有别的想法。

        但是,他在县衙表现就够了,州衙不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