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谭翔麟的目标

        

        野蔓看着大圆桌,挺佩服石太君。

        她不是从军,是去救人。

        如果和男子分开、那就是分开。

        一桌吃就不一样了。虽然中间没转盘,上菜有些麻烦。

        上菜这个问题好解决,能面对面的吃饭,感觉不一样。

        现在,男子坐一边,女子坐一边,石太君坐中间。

        野蔓给石太君提议:“可以做这样的桌子,拼一个半圆,丫鬟可以在中间上菜。”

        她用手比划,好比将圆桌的中间带扇形的一边挖掉,其余部分分成几张弧形桌。

        像马蹄形,和寻常的区别在于这桌子连到一块了,人好像也紧密一些。

        至于丫鬟在中间进进出出、影响到面对面,那可以让丫鬟少来几趟,在身后上菜换碟。

        这样,中间能进出,但不能表演,交谈是可以的,距离很合适。

        王素宁反应快:“云鹤楼中间很大,可以做这样的。”

        野蔓点头:“回去做一个试试。”

        翠玉觉得,男女要保持距离,不过石太君不一样,主子也不一样。

        野蔓大概一算:“直径一丈,一张桌子二尺五,两边是五尺,中间还有五尺。五尺的周长大约十五尺,刚好六等分。前边上席,左右各两席,最下面开口。每张桌子内边二尺五,外边五尺,够坐两人。”

        石太君一算:“挺好啊。”和吴老二说,“叫人做一张试试。”

        野蔓笑道:“直径稍微大一点比如一丈二,里边有七尺,中间可以放个大灯笼。”

        不是水晶灯,灯笼下边的穗儿能变化一下充当屏风。

        临津伯夫人说:“桌子太大的话,灯笼在中间是很好。”

        野蔓说:“也可以绷一个圆形屏风、或者更灵活一些。”

        先吃饭,那个以后再慢慢折腾。

        如果直径一丈二的桌子,两边坐人,加起来至少要两丈。

        燕旻说:“可以做个半圆连起来,对面看戏。”

        野蔓说:“这样的桌子能唱戏。”

        众人直乐。

        舞龙灯好像有一种板凳龙,就是抬着一张张板凳连起来好长,越长越有气势。

        村子小了都凑不出那么多的长凳,将凳子扎成龙也要本钱。

        汪汝迁吃着不一样的美食。这儿区别就大了。

        军中的话应该更不同,桌子摆的大不一定有那么多吃的,哪怕是大将军。

        田氏在一边和神医说:“张家的小娘子和蔡四郎已经成亲。”

        野蔓眨眼睛:“那挺好。”

        吴老二说:“张义挺厉害,县试案首,准备下个月府试。”

        县案首可以不用再考,直接进学、也就是秀才。

        但要一轮轮的考也行。考的好肯定有优势。

        毕竟县案首只在一县,若是到州学、人家可能不当回事。

        野蔓吃着糯米笋鸡、有点像乱炖,又非常的好吃。她能吃一大盆。

        吴家就是按大盆的来。

        野蔓吃的香。

        石太君吃的也挺香,不论从哪个方面,都看不出八十多岁的。

        吴老二都吃不过他祖母,坐在对面和神医说:“那谭翔麟在县学,挺厉害的。”

        野蔓点头,男主嘛,靠这个吃饭的。

        燕旻问:“有汪景伯厉害吗?”

        汪汝迁谦虚:“各有所长。”

        吴老二说:“那谭翔麟目标是今科解元。”

        野蔓点头:“有志气。”

        吴老幺坐在最下边、陪客,还挺佩服:“那个戎会之进学了,拼命要出人头地。”

        野蔓说:“他妹妹都那么厉害了,他不能输给荣老爷。”

        田氏直乐。

        吴老二感慨:“有人就是有那个天赋。”

        野蔓说:“就是不好好做人,有负于天。”

        吉昌伯夫人摇摇头:“听说茅氏和桂氏把高氏欺负的不行,谭公也不行。”

        野蔓笑道:“就该这样,不过,到时茅氏的女儿欺负桂氏的儿子,怎么说?”

        吴老幺的媳妇笑的要死。

        吴老幺好奇:“桂氏好像没娶戎家小娘子的意思。”

        吴家当然不会管这点事。

        但是和神医有关了,那就是桌上一道菜了,到季节就尝个鲜。

        反正吃什么都是吃。

        吴家在宁州这边更稳了。

        不论是朱家的事、还是神医的事、都控制的很好。

        野蔓吃的差不多了,闲聊:“桂氏管不了的。反正戎家大女儿比小女儿强,应该能满足桂氏。至于荣翠筠怎么管谭翔麟,或许桂氏很享受。她不是接受不了,是不能接受太差的。荣翠筠有绝对实力压到她头上,或许她能当亲女儿。”

        石太君摇摇头。她吃好了。

        智老夫人也吃好了。

        田氏陪着神医吃,一边问:“荣翠筠怎么样?”

        野蔓说:“钧都闲人多,难得有个这么独特的小娘子,那可不是有玩的了?”

        吴老幺直乐。

        他媳妇点头:“钧都的闲人不是一般的多。”对了,她想起个事儿,问老祖宗,“我妹妹挑来挑去,挑过头了,配张家如何?”

        石太君想想:“挺好啊,让人去问问。”

        田氏说:“让你妹妹先去看看人。都不知道什么样的能入她眼。”

        老幺媳妇说:“她再看不上、我娘都不准备管了。”

        ***

        汪汝迁吃完,准备一下,坐了吴家给准备的驴车,去松山书院。

        今年戊子年、又叫大比之年。

        松山村的气氛都不一样。

        诸生紧张,家人都紧张。

        中了高兴,要是没中、算三年又白费了。

        汪汝迁考过一次,不只是记忆犹新,还刻骨铭心。

        不去想太多,他现在的路挺好。

        或许有人对他卖身、有什么看法。但他们大概不知道,小娘子是什么样的人。

        反正,小娘子还真不是谁都收的。

        汪汝迁下车,爬山。

        看松山的风景,真好。这也是好季节。

        这一路赶路,到过钧都,但那特殊的气氛,没来得及好好感受。

        真正读书的氛围,这松山是他见过最好的。

        他在外边跑了一阵了,或许海州附近没比这好的,或者他没去。

        看见一儒生。

        蔡文廷就愣住,这人长得这么好看!

        比他好看一百倍!

        蔡文廷以前并不自卑。

        这一刻知道了自惭形秽。

        虽然谭翔麟也好看,但不一样。

        等看到汪汝迁拿出的文章,蔡文廷心想,自惭形秽的早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